APP下载

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27张赛飞刘晓丽沈勇涛冷玉洁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风险投资创新型广州

张赛飞,杨 莹,刘晓丽,沈勇涛,冷玉洁

(1.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技创新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410;2.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

0 引言

创新型城市是大学、产业、政府不同的创新主体相互配合,并在创新的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创新系统,是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中,以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为基础,以科学技术发展为核心驱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方向,并对所在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具有创新辐射与引领作用的城市发展形态[1]。为衡量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水平,本文构建了广州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2020年广州创新型城市指数进行测算。此外,为更加客观地反映广州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需求,本文于2020年12月-2021年2月对广州企业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创新现状及展望、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政策需求及对策4个部分的内容。此次共回收有效问卷762份,调查对象为注册地址为广州的企业(以下简称“样本企业”),其中,九成以上为高新技术企业,八成以上为民营企业,七成以上为小微企业。

1 广州创新型城市指数

根据创新型城市内涵,本文从创新要素与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企业与产业创新3个方面构建广州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以2015年为基准年,采用逐级等权法,对2016-2020年广州创新型城市指数进行测算,结果分别为127.69、154.62、196.77、246.63和289.11(见图1)。“十三五”时期,广州创新型城市指数年均增长23.66%,其中,创新要素与环境分指数、科学与技术创新分指数、企业与产业创新分指数年均分别增长29.21%、24.95%和15.17%。可见广州创新型城市在“十三五”时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持续改善创新环境、着力集聚创新要素、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创新型城市快速发展。

表1 广州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 2020年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主要亮点

2020年,广州创新型城市指数达到289.11,同比增长17.22%。其中,科学与技术创新分指数达到101.53,同比增长24.71%,较2019年提高了2.16个百分点;创新要素与环境分指数同比增长16.24%,达到120.03;企业与产业创新分指数达到67.55,同比增长9.03%。可见,2020年广州创新型城市呈现出稳中偏快的发展态势,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的态势十分明显。

2.1 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技术策源功能日益突显

2020年,广州大力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生物岛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等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技术策源功能日益凸显,技术输出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广州的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89.09亿元,同比增长70.55%[2]。

2.2 创新环境持续改善,创新动力强劲

2020年,广州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近900亿元其中,减免租金26亿元,降低企业电、水、气成本22亿元,发放失业保险费稳岗补贴31亿元;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额达124.15亿元,同比增长25%①该数据为2020年统计数据,实际为企业2019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额。。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2%的样本企业认为广州的创新环境属于较好及以上水平。不仅如此,2020年,广州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633.09亿元,同比增长82.36%[3],创新动力十分强劲。

2.3 企业技术创新态势总体向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后劲足

样本企业中,71.13%的企业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48.43%的企业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47.90%的企业技术性收入与高技术产品产值之和占企业总产值的80%以上,95.80%的企业研发强度在3%及以上,53.15%的企业认为自身创新动力强。总的来看,广州企业技术创新态势良好,研发动力强。不仅如此,2020年,广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014.35亿元,同比增长45.11%,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35.1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文化体育及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分别增长167.6%、85.0%、80.1%和78.9%。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等长期指标向好,说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大,发展后劲足。

3 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压力

2020年,虽然广州创新型城市指数同比增长17.22%,但较2019年下降了8.12个百分点,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仍给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尤其是给企业创新带来不小影响。此外,广州在引入风险投资、留住骨干人才、开拓新产品市场等方面仍面临不小压力。

3.1 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创新造成一定影响

样本企业中,95.01%的企业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具体来看,42.78%的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等创新活动不能如期进行;39.63%的企业对外合作交流受限;23.23%的企业上游供应链出现断裂;19.29%的企业研发资金无法到位。进一步来看,小微企业在研发资金和产品市场需求方面所受影响比大型企业更为严重,分别比大型企业高17.46和13.54个百分点。样本企业中,22.83%的企业预计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将对企业经营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在2021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仍需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及创新造成的影响。

3.2 企业风险投资需求偏低

样本企业中,过半的企业认为获取创业风险投资并不困难,近四成的企业没有创业风险投资政策需求。而事实上,只有14.04%的企业获得过创业风险投资;4.07%的企业获取的创新信息主要来源于风险投资公司;9.32%的企业外部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风险投资,该比重比来源于私人借贷的比重还要低4.85个百分点。总的来看,虽然样本企业反映获得风险投资并不困难,但其实际获得的风险投资并不充足,说明这些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企业使用风险投资的意愿并不强烈,对风险资本的现实需求相对偏低。

3.3 企业创新骨干人才紧缺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人才问题已经超过资金和技术问题,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问题。具体来看,企业面临的创新人才痛点依次为“难以招到技术骨干人才”(82.15%)、“难以招到市场营销人才”(73.49%)、“难以招到高级管理人才”(72.97%)、“难以招到合适的技术领军人才”(72.7%)等。其中,26.38%的样本企业认为面临严重的骨干人才紧缺问题。可见,缺少技术骨干是企业创新人才方面最突出的痛点。骨干人才是企业创新的中坚力量,骨干人才紧缺将对广州企业创新造成很大的制约。

3.4 企业市场开拓存在较大困难

45.01%的样本企业认为市场开拓是最困难的阶段,其中,小微企业市场开拓更为困难,分别有48.26%和48.92%的小型和微型企业认为市场开拓是最困难的阶段。当前,73.49%的样本企业面临市场营销人才难招的问题,88.45%的样本企业希望政府加大新产品的扶持政策,其中,42.65%的企业对新产品扶持政策需求强烈。总的来看,样本企业在市场开拓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而且企业规模越小,市场开拓困难的问题就越凸显。

4 推进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面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更高要求,面向“十四五”发展新局面,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当前广州仍要进一步消减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要抓住契机,前瞻布局新能源产业,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4.1 消减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

一是支持开拓新产品市场,进一步探索实施创新产品支持政策。征集评选对重点培育产业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创新产品,探索实施专项奖励,遴选重大创新产品优先推荐给应用场景单位部署使用。探索建立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制度,发挥政府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二是完善知识产权融资机制。探索形成多种类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支持混合质押。完善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健全知识产权流转交易体系,进一步探索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三是鼓励开展技术研发。探索将研发投入强度指标纳入补助标准,加大对研发经费支出额不高但扎实开展研发活动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尽快研究实施新一轮科技创新券政策,探索以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广东省科技创新券服务平台为依托,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普惠的技术研发、科技咨询、检验检测等服务。

4.2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为缓解企业面临的中长期压力,建议广州重点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推进。一是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中小微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服务纳入中小微企业服务券的支持范畴,遴选典型案例在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内推广成功经验,打造应用示范样板。二是增强技术骨干人才供给。打响“羊城工匠”人才品牌,在入户、住房、子女入学、职称评定等方面向入选人才给予政策倾斜,鼓励技能人才扎根产业实践。鼓励广州理工院校与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探索人才定向输送就业模式。三是从源头出发,激发企业的风险投资需求。定期为企业提供系统的创业风险投资专题培训,宣传推广获得风险投资企业的成功经验,加强风险投资知识普及,提升企业对于风险投资的正确认知。全面推进科技金融特派员及科技金融工作站建设,协助企业解决在获取风险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4.3 前瞻布局新能源产业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广州应抓住机遇进行前瞻布局。一是大力推动氢能发展。建立健全氢能开发利用目标引导机制,研究出台配套实施方案与细则,加大对氢能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预留加氢站等氢能产业配套设施用地,积极推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推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对天然气水合物领域进行稳定支持,鼓励广州机构联合国内外力量开展产学研合作,尽快推进生产性试采向产业化开采阶段过渡。积极培育和引进海洋装备制造、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检测等有关企业汇聚广州,全方位打造产业链,助推产业化进程。三是着力打造新能源示范城市。大力推动建立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促进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耦合。研究制定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加大对示范城市建设理念、示范区具体做法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效应,树立城市品牌。

4.4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底层核心技术攻关。围绕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域,持续并稳定支持软硬件、底层平台等核心技术的攻关;充分发挥在穗高校的科研实力,加强对这类底层核心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引导,为技术研发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二是打造世界级应用场景。深入推动应用场景规划建设,建立应用场景动态发布制度,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实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机制,面向全球征集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场景建设中的应用,鼓励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三是释放数据要素潜力。稳步推进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大数据产业链,鼓励开展海量数据存储、数据计算、大数据集群、云搜索等多样化数据服务。推动公共数据资源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共享交换和合理开放利用,探索实施公共数据分级分类管理。

4.5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抓住发展契机,继续探索推进智慧医疗发展,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布局,开展医保结算、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将医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医学影像分析等软硬件技术和现实场景密切结合。二是全力提升技术研发与检测能力。充分发挥广州在传染病防控生物技术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增强新型冠状病毒及体外快速检测领域研发能力。深入推动生物医药研发中心、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建设,大力促进以大分子生物创新药、基因组学、干细胞等前沿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是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具体举措落地,加快建设港澳地区与内地之间的药品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的“软联通”机制,推进审评、审批便捷机制建设,加快粤港澳医疗机构转诊合作试点和生物医药货物入境专属绿色通道建设。

猜你喜欢

风险投资创新型广州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风险投资企业关系嵌入与投资绩效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风险投资对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