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优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研究
2021-12-27吕振兴
吕振兴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1.前言
进入新时代,原始村落受到青睐,乡土文化逐渐升温,乡村文化生活重新进入大众视野。返乡的年轻人发现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也担心农民文化生活的单调;而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开始反思,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管城乡的定位不同,但这并不足以构成城乡发展差异的前提。农业农村现代化明显滞后工业和城市现代化的现状和事实,只有通过农村优先,才能促进城乡融合(张红宇,2019)。2019年7月,全国“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协商会在京召开,会议明确了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迫切需要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根本的制度保障。由此可见,在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下,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重点放在农村,从制度变迁角度来研究城乡融合发展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2.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存在困境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改革趋势。许丹(2020)等学者认为,中国农村文化现已从“文化权利保障”走向“文化民生建设”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趋向深化完善。然而,从数据来看,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供给体系、财政投入机制、监督与评估机制等基本制度上依旧不够完善和成熟,公共文化资源过多集中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仍较为匮乏。
2.1 决策机制的困境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一般涵盖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和设施两部分。不论哪部分,政府机构依旧扮演主导者的角色。目前,有些政府部门对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够重视,未能深入调研农民群众的对具体文化的真实需求,单凭主观意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相关产品进行供给,同时,缺乏农民文化需求和评价反馈。民众难以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选择和监督。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提供过程中,农民参与不足也是政府部门决策脱离农村实际和农民实际文化需求的重要因素。
2.2 人才服务机制的困境
首先乡村人力资本短缺是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张红宇,2019)。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有体制机制的影响,农村基层难以为专业文化人才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加之大多数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大城市发展,人才资源从乡村单向流入城市的现状难以短期内改变。少数文化专业人才有农村基层工作经历,在经过锻炼后,再次返回城市。其次,农村基层专门人才准入机制门槛过高。当前,许多单位和部门,对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引进、培育和选拔 “唯学历论”,限制了大量优秀人才的引进。从近三年(2016-2018)数据来看,每年农村有23万余(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9)的高中生毕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无法考取大学,这些人生活在农村、了解农村文化需求,却因准入机制与农村文化工作“失之交臂”。
2.3 供求机制的困境
从财政体制而言,村级政府财力有限,将农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相对忽视建设公共文化,仅仅依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是远远不够的。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四年(2016-2019年)数据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主要用于衣食住行,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占比极低,仅有10.6%-11.1%。另一方面,群众文化机构数少、开展活动数少,造成文化资源配置失衡。越是有文化需求的底层民众,越难以获得高品质的文化资源。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四年(2016-2019年)数据来看,枢纽性公共文化机构(县文化馆、县市级群众文化机构、乡镇文化机构)数、从业人员和举办活动等数量增幅不明显,甚至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导致“送文化下乡”等服务活动次数较少、质量降低,难以有效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3.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
所谓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在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条件下,由制度变革、技术进步、需求增长、文化创新等共同引致,形成新的地域组织结构、均衡化资源要素配置格局、互补型城乡功能形态等,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涂圣伟,2019)。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深入,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服务提供和人才队伍建设等要素要向农村倾斜,有助于提高农村文化服务的覆盖面,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及“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三方面提出了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的对策,本文通过困境分析,从机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建设文化管理目标导向机制、健全城乡文化普惠共享机制、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和需求反馈机制,保障城乡文化服务融合,做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文化先行。
3.1 建立文化管理目标导向机制,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健康有序
3.1.1 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乡村文化繁荣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同样离不开党的集中领导与现代化治理,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等主心骨作用,发挥好政府职能,强化制度供给,确保公共财政优先投入、基础设施优先配备和公共服务需求优先落实,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向“三农”倾斜。与此同时,发挥基层文化组织的监督和服务功能,逐步完善乡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增强乡村文化治理能力。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势,建设乡村文化电子政务,规范农村文化市场,打击黄赌毒等违法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综合考虑农村地区的民情民俗,与城市文化部门相结合,为农民群体提供公平互惠的文化服务。
3.1.2 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农村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通过建立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机制,充分利用乡村社会蕴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如乡村建筑、农耕文化、地方小吃、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民间艺术品、地方文艺表演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充分挖掘和保护濒临灭绝的文化资源,通过寻找、记录、弘扬、传承等方式,同时加大创新传统工艺模式,发展特色工艺产品和品牌,将地方优秀的文化资源融入市场、转化为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的跨越。
3.2 健全城乡文化普惠共享机制,培育农村健康文化生活方式
3.2.1 构建农村健康文化生活方式的培育和养成机制
推动乡村文化脱贫,生活方式是基础。建立定期评选“美丽乡村” “文明村民”等制度,率先打造健康的生态环境,建设更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设立城乡文化活动专项基金,建成“参与文化活动诚信系统”,加大政府对积极健康文化生活活动的扶持力度。率先深化有利于形成健康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农村“三大革命”国家示范地,尤其是农村“厕所革命”,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大力推广健康文化教育与人文素养提升工程,率先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乡村文化建设。
3.2.2 构建城乡文化生活文化方式的交流互动机制
在深入推进“送文化”基础上,重点探讨农村文化“进城”制度,做到城乡文化交流双循环。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加大互联网设施建设,搭建信息互通、交流便捷的网络平台;加大乡村文化工作者“三下乡”活动,开展网络技术帮扶,帮助农民群众学会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形成乡村地区“户户通网络”“人人会网络”的全覆盖。特别注重开发和提供适合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等群体的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打通乡村文化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3.3 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培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3.3.1 构建合理的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
一是制定能推动城乡发展的服务人才准入机制,鼓励引导人才资源向农业农村回流,在设置人才的学历、专业等基础上,重点考虑扎根乡村文化建设的意愿,做到真正激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对农村基层现有的专业文化人才进行培训指导,增强其业务素质,实现对专业文化人才队伍的结构优化,改变人才资源从乡村单向流入城市的现状。三是对经营农村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进行培育,结合市场运营,加强宣传开发。政府部门要对相关政策进行制定,实现对经营农村文化产业的人才的有效培养,并为其构建公共的沟通交流平台,实现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有力扶持。四是充分吸收高中毕业的优秀农村学生加入到农村公共文化队伍中来,改变现有农村文化工作者年龄偏高的现状,并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形成对他们的有效激励。
3.3.2 构建科学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
一是政府部门通过构建权责明晰的人才管理相关制度,强化对服务人才的考核管理。鼓励高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参加文化管理相关工作。
二是秉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原则构建用人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大胆起用讲政治、守底线、冲得上、敢于担当的干部,并把它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综合使用转岗、引咎辞职、免职等方式进行调整,督促他们为农村群众创造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薪资待遇进行提高,做到与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人员同等水平。
3.4 完善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利益的实现
3.4.1 推进需求培育机制
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度导向”为原则,建立符合农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推进“送文化”“种文化”“长文化”为基础的需求培育机制。加强城乡文化服务供需有效对接,推动青年返乡、技术进村、资金进户、乡贤回家等举措,消除阻碍城乡文化体制机制障碍。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用订单式、众筹式等方式,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强对文化类社会组织的扶持、引导和管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培育的效率和品质。
3.4.2 理顺评价反馈机制
把农村文化服务成效作为对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动态数据监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理顺评价反馈通道,实时了解乡村民众“需求什么、喜欢什么、满不满意”等诉求,破解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同质化难题。在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大方针下,依托区域文化优势,打造独具特色乡村。
5.结语
从目前来看,乡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依旧是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直观的体现。如何提升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机制质量,尤其是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融合发展时,以文化治理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已成为新时代国家制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议题。笔者认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脑中“一张蓝图”到眼前“一幅实景”,需要立足乡村传统文明,吸收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建立文化管理目标导向机制、健全城乡文化普惠共享机制、完善用人选人机制和培育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从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来落实培育农村健康文化生活方式,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健康有序,培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和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利益的实现,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引领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