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水污染的主要成因与防治对策分析
2021-12-27麻博
麻 博
甘肃省庆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1 引言
水污染是当下世界面临的一大危机,无论是在工业生产还是人类生活中,都会伴随着大量污水的产生,如果这些污水得不到有效地处理,更大的水污染造成的将是土壤污染、生态失衡。因此,在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国家在流域治理上提出了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概念和要求,各个小流域的工业、农业等产业发展中,都应该始终将水污染治理作为重要工作,根据流域内水污染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水污染控制对策,从源头上减少水污染的产生,促进小流域的生态环保目标实现。
2 小流域水污染的特性
2.1 自然特性
在自然区域中,小流域是一种重要的类型,各个小流域内包含了多种的自然要素,且不同自然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是小流域发展、治理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小流域内自然要素的关联性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等诸多方面,比如,上下游之间、左右岸之间的联系[1]。虽然在小流域中各个自然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流域的自然特性同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然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比如,水质、水流等自然因素,将会影响到小流域中的水资源净化能力、容量等特性。
2.2 经济特性
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水资源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远古时代,人类逐水草而居,而在当下的发展条件下,很多工业企业傍河而建,总之,水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小流域水污染同样会影响到流域内的经济特性,如果小流域中的水污染问题极为严重,流域内的一些经济活动将难以保持[2]。事实上,对于流域而言,水资源的流域特性是影响生产力分布的重要因素,反之,不同的生产力也会影响到小流域的自然特性,当流域内水污染问题严重时,流域内的经济特性势必受其影响。因此,在小流域的特性评估中,经济特性同样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2.3 人文特性
小流域水污染同样具有一定的人文特性,这一特性使得在小流域的治理过程中,同样需考虑文化方面的因素。我国的下流域众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的流域范围内形成了其独特的文明和文化,文化现象是小流域经济、生产活动的直接反映。
3 小流域水污染的主要成因分析
3.1 由上下游矛盾导致的公共水源污染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多个小流域,小流域水资源是我国的准公共产品,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小流域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非竞争性和收益排他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保护不当等问题较为常见。综合我国小流域的发展现状来看,水资源治理方面始终坚持的是“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和要求,这一原则在执行的过程中,上下游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因为水资源是公共资源,上游生产作业中所引起的水源污染问题往往需由下游主体来完成治理,加剧了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小流域内不同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不足加剧了小流域水资源治理的难度[3]。
3.2 重视满足消费欲望忽视水污染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形成,我国经济社会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生产规模日渐扩大,生活水平得以提升,人类生产生活中过多的消费需求,导致在很多的生产生活作业中,过于关注这些消费需求的满足,忽略了对水污染问题的关注。现阶段,我国小流域水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水污染关注度不够所造成的,虽然部分小流域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但因为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小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并未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水污染防治体系,小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并未彻底改变。
4 当前国内外小流域污染治理现状
4.1 目前我国国内的小流域污染治理现状
在多年的小流域发展过程中,国家逐步意识到了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积极在小流域水污染治理方面开展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但我国小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依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国家对小流域水污染治理非常重视,也及早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尤其是水利部门针对小流域水污染情况,制定了完善的防治对策和制度,比如,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小流域水污染治理政策,该政策为各个部门、主体的小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水污染治理各种策略的制定不仅改善了流域内的水污染现状,更是促进了流域了高污染产业的结构优化,使得各个企业具有了越来越高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参与到了小流域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的工作中[4]。
4.2 目前国外小流域污染治理情况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在小流域中,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小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不仅仅体现在思想上,更是体现在行动上,尤其是这些部门陆续出台了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标准规范,这些标准规范给实际的小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指导,小流域主体在此过程中,积极进行了流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污水开展了有效地治理,虽然小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相对滞后。美国在二十世纪初期就提出了关于小流域治理的相关概念,在随后的多年中,在小流域水污染治理中更是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在整合了大量的水污染治理基础上,建立了专门的数学模型,通过在该模型中的推理和演算,也就保障了水污染防治方案的可行性。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小流域水污染防治技术相对成熟,在我国小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应借鉴这些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和技术,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现状。未来我国小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应从以下方面来开展:(1)对水污染源头加以有效控制,加强对先进净水设备的使用,从源头上控制污水排放,并减少小流域中的污水总量;(2)加强先进水质检测技术在小流域中的应用,不断通过小流域水质检测来了解流域中的污染程度、污染类型。
5 小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
5.1 工程治理
由于小流域水污染问题严重,在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工程治理手段是非常常用的,主要是通过超滤膜技术等,来提高小流域的污水处理速率。超滤膜技术是污水处理方面的新技术,在小流域水污染处理中,如果选用的是超滤膜技术,就可以及时将污水中的有害污染物去除,在过滤的同时实现水体的净化。小流域水污染中,超滤膜工艺的应用,使得各个主体都能够充分根据水污染特性,严格执行有关部门所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为小流域环境恢复和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工程治理手段还可以与生态手段相结合来实现水污染治理,比如,可以在水源污染区域周边进行植物的种植,通过植物的生长特性来控制污染范围和程度。如果流域内的水污染问题极为严重,应针对重点污染区进行污水排放总量的控制,并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监督,积极将污染控制和干净水源引进结合起来。
5.2 生态治理措施
生态治理对于小流域水污染防治同样非常有效,主要是通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的建立来实现。但在利用生态措施进行小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小流域现场开展实地调查,充分了解小流域的污染情况,在充分的调查基础上来制定有效地水污染防治对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应依据前期调查所获得的小流域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选择恰当的植物种类,依据污染范围来确定湿地系统建设要求。在人工湿地建成以后,在该湿地周边种植选择好的绿色植物,在湿地周围形成绿化系统,由该绿化系统实现对湿地的保护,这种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湿地出现水土流失、二次污染等各种问题。此外,人工湿地建成以后,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也尤为重要,定期在湿地中添加一定的营养盐,改善水污染现场的生态环境。
5.3 管理措施
(2)相应政府部门要加强管理力度。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管理工作也尤为重要,各个地方政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都应该重视小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从思想上认识到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管理监督。在小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对于污染严重的地区,应加大检查频次,做好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管理,不仅要加强排放总量管理,更要加强对各类污染物的含量控制。环保部门在小流域水污染治理中,应发挥其监督作用,对于小流域中存在随意排放污水的行为,给予严格的监督和奖惩,从源头上控制小流域水质[5]。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在小流域水污染治理中,应保证参与到小流域水污染管理监督工作中的人员,都具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使得全部的执法人员,均可以依据相应的制度法规来执法。最后,因为小流域水污染治理的任务艰巨,在治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之间需建立联动机制,发挥多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作用,严格执行污水排放标准。
(1)加快部分企业的结构经济转型工作。小流域水污染在很多时候是由于生产污水的过度排放所引起的,因此,小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同样要做好小流域内高污水排放企业的经济转型,使得这些企业能够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基础,推进生产工艺变革和创新,通过新型工艺和产品的出现,来提升企业生产中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总量。
5.4 对污水实施无害化处理
对于小流域中的水污染防治而言,为有效保障水污染的科学处理,对小流域中的各种生产生活污水而言,需实施无害化处理,通过无害化处理来避免二次污染,保持流域内的自然生态平衡。污水无害化处理的过程中,尤其要根据局部污水的分布情况、污染程度等,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在该污水处理系统中应该包含多个的污水处理模块,在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加强全过程监督,通过每个污水处理环节的监督来保障污水处理效果。污水无害化处理时,强化小流域上游水体的截流操作非常关键,因为在上游水体中采用了相应的截流处理工艺和技术,也就使得下游水体能够免受上游污染物的影响,保障流域内的水质。
6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保的日渐重视,小流域水污染治理已经成为关键性的工作,虽然小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存在很多的问题,未来的小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相关部门应根据国家对小流域发展的要求,结合流域水污染情况,采取有效地水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