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基本遵循及路径选择

2021-12-27贾淑品

理论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发展

贾淑品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从九个方面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阐述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描绘了美好的愿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涉及两个重要主题:一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基本明确了“到2035年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细化,而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中并没有明确描述。“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与“怎样建设现代化”这两个主题是一脉相承的,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形势下,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工作,也是未来15年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所需要努力的方向。构建新发展格局,非常有必要及时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现代化理论创新,以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提供智慧和方案。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所涉及到的重大理论问题,首先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区别于西方的现代化,因此绝不是照搬照抄西方的现代化;同时也不是外国化,因此也绝不能克隆或者移植西方以外的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准确地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结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占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现代化,不是少数人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是实现山青水美天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而不是殖民剥削道路的现代化。因而围绕现代化的特征,我们应探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理念与标准;探讨要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即把抽象的现代化原则、理念和标准变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实施路径。

一、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遵循的原则

《建议》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其中机遇主要表现为: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显著;二是全面由管理走向治理,且治理的法治化意识凸显,治理效能提升;三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表现为国际上因为新冠肺炎大流行,导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内虽然通过脱贫攻坚战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实现了小康,但是相对贫困仍旧存在,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这要求我们更应该切实把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保证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体系保证了我们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面对困难和挑战以及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能够保持战略定力并进行快速反应。首先,党的全面领导是“十四五”经济发展规划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领导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顺利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而且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其次,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55页。作为世界第一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实现民族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的目标指引下,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引领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而中国之所以选择这条道路,归根结底作出最大贡献的是中国共产党。最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能够增强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疫情防控攻坚战是我们党组织力的生动实践,也进一步说明了我们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是经得起考验的。放眼全球,没有哪个政党能够做到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殚精竭虑,做到无我、忘我的状态,也没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上下同心、齐心协力,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总之,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才有了坚强的引领和保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保证了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了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1页。。与之相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也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说明实现现代化应以人民共同富裕为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人心是最大的政治。”(3)《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57页。“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8页。为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求我们要把“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坚持人民立场,充分相信人民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具体表现。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始终坚持一心一意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在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中提升执政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的问题都必须在和群众一块过、一块干的时候才能真切体会到,因此为群众谋利益要真心诚意、服务群众要一心一意、争当真心帮助群众的排头兵,这样才能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三)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原则是我们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原则,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5)《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4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的杰出创造,是不“唯书”“唯上”而只“唯实”的典范,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必然要求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又要有自己的“中国特色”,这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同于西方国家为少数人所享有的现代化,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

(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原则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表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开好局、起好步,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议》用了“两个坚定不移”来说明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一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二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破除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入贯彻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方针,并把它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得失的准绳,努力建立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集中攻关影响中国发展的“卡脖子”核心技术,从而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特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要坚持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遵循的理念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遵循的原则是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底线,而理念是原则的进一步具体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除了要坚持一些基本原则外,还要遵循一些基本理念。

(一)坚持人民至上和人民主体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85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最鲜明的特色。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贯彻以人民为主体、人民至上的理念,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民的现代化,人民既是实现现代化的主体,也是现代化成果的享有者。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是让人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让现代化成果惠及每一个人,充分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原则。因而坚持人民至上和人民主体理念,是最能体现现代化建设目的的理念,也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现代化远景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

(二)坚持全民参与理念

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的现代化,而是14亿人的现代化,是全民共享、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而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全民参与现代化的程度决定了实现现代化的力度,因此我们要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合力,针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现代化的各个方面,使人民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在当前的社会治理中,部分群众可能会单纯地认为这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与其自身无关,而事实上公民自治是发展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实现政府和人民共治,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最佳途径。总之,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公民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人翁作用,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

(三)坚持法治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法治理论指导和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7)《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6、46页。。“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8)《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6、46页。。法治与人治,虽然一字之差,但体现了不同的为政理念。我们强调法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但决不是走西方“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而是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坚持依法治国。在我国不存在“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在宪法和法律之内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方针的法律化,因而两者是和谐统一的。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而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9)栗战书:《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求是》2021年第2期。。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没有党正确、全面的领导不可能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同理,没有法治也不可能有现代化,更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总之,法治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行动计划,也是“十四五”规划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奠好基的总要求。传统发展是一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高能耗发展,而新发展则强调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致力于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中,我们都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不断引向深入,以追求高质量发展而不是高GDP发展作为推动发展的主题,决不能再回到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而是要着力构建和谐、美丽、全面、协调的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以前粗放的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新四化”、城乡一体化、“三农”现代化,切实推动“三大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增强质量竞争力为核心,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新发展格局中,效率变革是基础,动力变革是关键,而动力变革是指在我国丧失劳动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后,应积极调整发展模式,实现由依靠人力和资源向创新驱动转化。总之,我们的发展是以质量、效率、动力变革为引领、为方向、为依托,坚持将实体经济做优、做强,在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

(五)坚持系统理念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协调、平衡的现代化,因而在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坚持系统理念。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在《建议》中通过九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勾画,充分体现了整体意识与系统观念,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是科学的统筹谋划。在《建议》中,“系统”并不算高频词,但是作为意义相近词的“体系”一共出现了108次,系统发展的理念非常典型、充分地体现在《建议》中各种关于“体系”的表述之中,如“国家治理体系”“现代经济体系”“高标准市场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卫生健康体系”“国家行政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生态文明体系”“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等,覆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国家安全、军队建设、对外开放等方方面面,使其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另外,在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中也要坚持系统观念,一方面要看到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增长呈放缓态势、反全球化浪潮兴起、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因而我们要坚持加强前瞻性思考,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站在战略高度谋篇布局,进行系统化整体性推进,在强调安全的基础上抓住发展不放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抢抓机遇,谋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目标引领

《建议》明确规定了“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前进的参照指南。全面落实“十四五”目标任务,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建设现代化新征程中,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建设“三个高地”(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定位,构建新发展格局,最终实现“三个提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完成“四新”(新路子、新作为、新担当、新篇章)使命。以“三高四新”为目标,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守正创新,要求我们既不能保守僵化,又不能偏离改革的轨道,而是必须把握好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度”,在建设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有“新作为”。同时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能因为怕出问题就搞“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实行有利于当地发展的各种创新性政策,充分发挥应有的担当精神,在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中书写新的篇章。

三、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不仅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关切,而且凸显了生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明确了现代化的目标和方向。国外现代化的标准主要是通过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确立,其中定性标准主要有箱根模型、现代人模型和列维模型,定量标准主要有布莱克标准、英克尔斯标准、坎特里尔标准、世界财富论坛14项标准等;国内现代化的标准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制定的《社会指标》和《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上述现代化的标准体系为本文提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准提供了参考,同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是我们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维度来探讨基本实现现代化标准的参照系。

(一)经济现代化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这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因为只有经济现代化实现得好,才能为其他领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40页。。经济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自然呈现,而经济发展离不开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推动力量,这既有着理论的依据,又有着历史的佐证。现代化的基本内核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而生产力系统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生产力要素的先进性、结构的先进性、环境的先进性,最终表现为功能的先进性。综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观点,经济现代化标准涵盖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其中宏观标准的主要代理指标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中观标准的主要代理指标为经济结构的变革,微观标准的主要代理指标为人民生活的改善。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从宏观标准对应的经济总量来看,1978年我国的经济规模仅为3679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万亿人民币;从中观标准对应的经济结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完善,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5%,同时,1978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世界排名仅为第32位,而到2013年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2020年我国的货物贸易已稳居世界第一;从微观标准对应的人民生活改善来看,我国人均GDP已从1978年的不足400元人民币提升至2020年的超过1万美元。为此,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国经济现代化必然要从宏观标准、中观标准和微观标准出发,也只有同时达到这三个层面的标准,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经济现代化。

(二)政治现代化标准

政治现代化的标准是比较难以操作和量化的,因为国家是政治现代化的主体,而国家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从本质上保证了人民至上,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不过即使政治现代化的标准难以确定,还是要从宏观和中观层面来加以说明,以便对未来发展进行进一步谋划。

一是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建设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征与方向,也是各方面制度能够更加完善的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可以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及平等发展的权利。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实际,从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相贯通角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方略,这无疑为政治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又是政治现代化的明确指向。

二是实现党的建设现代化。我们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建设也要跟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党的建设现代化不仅是政治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党的建设现代化内涵丰富,可以从党的现代化、推进党建方式从传统到现代转型、实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现代演进以及处理好党和国家、党与政府、党与人民的关系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衡量。党的建设现代化作为衡量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11)《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65页。,因此国家治理与党的领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密不可分。国家治理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12页。,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全新维度”,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标准。

(三)文化现代化标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衡量民族生命力的重要指标。文化说到底是一个文“化”的过程,是化人和人化的双向实践。文化现代化包括文明层面、知识层面和政治层面的现代化。在我国,文明层面的文化现代化是指文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对世界文化形成广泛、积极的影响。知识层面的文化现代化是指文化的大众性、普遍性,具体包括一个国家国民的文化素养、科学知识水平以及民主、法治意识等。政治层面的文化现代化是指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现代化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方面,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公民文化素养、道德水平、法律意识、受教育程度等的提高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贯穿于中华民族砥砺奋斗的全过程,因此也就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

二是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国家实力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硬实力,还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等方面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由制度、规范、价值观念等多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1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6页。。按照来源,文化软实力可划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其中最浅层的是器物和行为层面的文化软实力,中间是制度和规范层面的文化软实力,最核心的是价值理念、思想观念转化层面的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而国民素质、文化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等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也是衡量文化软实力非常重要的方面。

(四)社会现代化标准

社会现代化重点涉及民生问题的现代化,包括收入分配、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安全生产、养老、公共卫生、教育等诸多方面。

一是民生问题妥善解决。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生问题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民生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中等收入群体增多,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民生工程,将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重点。

二是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22页。,说明了社会治理能力与社会治理体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方略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重要性。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显著提高,将会促进“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年版,第84页。,因此也必然成为衡量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五)生态现代化标准

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现代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由可持续向现代化的转变。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不只是人的现代化。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与区域人口是否能够共生协调,人口数量的增长是否符合人口生态规律,是衡量人与自然能否实现和谐共生的必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机械强调绝对意义上的环境保护,而是要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生命共同体,抛弃过去的人类中心主义,改变过往不可持续地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攫取的生产生活方式,强调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动态平衡关系。

二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共进。生态现代化并非只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而是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完美阐释。实现生态现代化的美好愿景,要求当前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即通过实行一系列有利于生态系统发展的政策,提倡绿色、开放、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走绿色熵减之路,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以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守正创新的理论指导和求真务实的政策实践路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选择,而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来规划和实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切实保障。

(一)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路径

按照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宏观标准来看,未来15年首先是要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这是提高生产力、发展物质生产、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客观要求。其次,按照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中观标准,我们要建设更加完善、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的必然要求。现在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经济结构的变革,需抓住新一轮信息革命的机遇,进一步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坚持科技创新,用科技引领工业发展,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产业体系,并最终建成世界一流的工业化先进国家。最后,按照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微观标准,我们要积极进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生活的改善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由当前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人民生活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已经比较接近,但一些革命老区、贫困山区、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因此“十四五”规划期间应重点关注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坚持共同富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整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基本实现政治现代化的路径

一是提升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基本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和根本保障是法治,法治也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大部分公民都能知法、懂法、守法,但距离政治现代化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因此首先仍然需要继续不断加强广泛的普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增强法治观念。其次,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是提升党的建设现代化水平。首先,实现党的建设现代化可以从党员素质、党内工作的运行机制、党的领导方式来进行综合考虑。具体而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方位提升党员的民主意识、法治素养、文化修养、道德水平;构建和谐有序的党内工作运行机制,不搞一言堂、宗派主义、小集团主义;进一步提升党的领导方式的科学化水平,“既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1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74页。。其次,积极推进党建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实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现代演进。我们的党已经经历了由革命性政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因此党的建设方式既不能一味固守过去也不能全盘否定过去,而是要以扬弃的态度改变过去传统的不再适合当今时代的一些方法,向现代转型。执政理念是“为谁执政”的问题,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行使执政权,因而要树立为民执政的理念。执政方式是“怎样执政”的问题,主要涉及公共权力与民众权利的关系问题,说到底就是党和国家、党与政府、党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党政关系归根结底是执政党与人民政府的关系,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要处理好党政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党群关系,即执政党要始终以人民群众为本位,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规范、提高党政关系的法治化水平。

三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首先,应进一步促进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变。政府治理理念的提升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保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表明我国政府的治理理念已经由“管理”走向“治理”。在实现政治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全方位促进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其次,努力改善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政府要把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作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树立起高效政府的新形象。

(三)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路径

一是以新发展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新发展格局不同于传统发展格局,是注重国际国内双循环,同时又以国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下我们的民生问题亟需与国际接轨,表现为尽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差距,甚至赶超发达国家。首先,尽可能缩小城乡、贫富、区域差别,改变发展不平衡的状况。2020年我们已经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真正做到了真脱贫、脱真贫,这为民生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奠定了基础。但是地区之间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民生问题解决得相对较好,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生问题还较为突出,因此对于前者要进一步满足人民的“增长性需求”,而对于后者则至少要保障和改善其“刚性需求”。其次,健全多层次、全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进行系统布局与整体安排,以保障社会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准线,促进住房、医疗、教育等健康发展。

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应首先改变传统治理中治理主体单一化的模式,实现社会治理主体的多样化。其次,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以实现“善治”。社会治理应坚持依法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同时,还要通过加强社会诚信体制建设、信息化管理、舆论引导、心理疏导、人民调解、基层社会自治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最后,培养专业化社会治理队伍,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

三是完善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首先,优化社会阶层结构。通过进一步提升国民教育结构,改变收入分配地区、行业不均的现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实现社会阶层结构由倒丁字型向橄榄型转变。其次,优化人口结构,实现人口现代化。目前我国人口结构的倒金字塔现象迫切要求我们关注人口老龄化现象,关注银发经济,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确保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相协调。最后,优化城乡结构。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深化“三农”改革,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四)基本实现文化现代化的路径

一是抓紧抓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关乎道路,关乎方向,关系国家政治安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因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重视舆论导向,积极营造好、建设好网络空间,使全体人民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同时,学校等教育机构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真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的利益要得到切实保障,必须在文化建设的每个领域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因此,应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特色,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素质。同时,有效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大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的建设与投资,使人民充分共享国家先进的文化资源,体悟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和社会科学话语权,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应不断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使其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是以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健全文化产业体系。我国的文化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左右,因而进一步健全文化产业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路径。需要强调的是,发展文化产业不能只看重经济效益,而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重点,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保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五) 基本实现生态现代化的路径

一是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发展道路。在走向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我们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保护与发展同步协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瞄准碳中和,推动碳达峰。

二是倡导全社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进行革命性的变革。积极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生活习惯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将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意识上升为国家意志,进一步制定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国家环境安全战略。

总之,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基于“五位一体”的各个维度全面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言,“五位一体”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而且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优越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体现,是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立志当高远,但需始于足下。《建议》为我们擘画了“十四五”时期的远景目标,我们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继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通过全面坚持和把握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原则、理念、标准,以及制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具体政策,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之路。

猜你喜欢

现代化发展
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的三维向度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