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重要职能

2021-12-27董树彬丁卓越

理论探讨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民政协共识协商

◎董树彬,丁卓越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要求,独具中国特色的伟大政治创建。在长期实践发展过程中,人民政协的性质与职能不断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土生土长的人民政协要有新作为与新担当。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指出:“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1]17这就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凝聚共识成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重要职能,贯穿于人民政协三大职能之中。新时代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聚集众智、汇聚众力。

一、新时代人民政协凝聚共识职能提出的时代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要顺应时代要求,有新作为和新担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需要人民政协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大变局中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齐心协力、广聚共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既需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也需要人民政协广泛凝聚共识。凝聚共识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重要职能。

(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所需

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发展。东方世界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印度和中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后,世界文明中心从亚洲转移到欧洲,先是抵达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随后停留在工业革命崛起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但是世界格局和历史没有就此终结,但是随着两次世界大战,世界文明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洲,美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美国学者福山曾经鼓吹美国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了历史的终结。随着时代发展,福山逐渐认识到,历史并没有终结在美国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朝着新的方向奔流不息地发展进步。世界文明朝着历史的方向前进,东方世界重新走向世界文明的复兴,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2]。

随着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世界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中国落后于世界。在以智能革命等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中国在一些方面开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在作为智能革命主要标志的5G技术方面,中国已经领跑世界。以智能革命等为先导,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强国,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美国长期以世界霸主自居,以西方固有的逢强必霸的逻辑看待正在崛起的中国,认为按照“修昔底德陷阱”,逐渐发展强大起来的中国必将对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构成挑战,通过战争重新构建世界新格局不可避免。在此逻辑下,美国将遏制中国作为重要国家战略,以打压围堵华为5G技术和中美贸易战先行,试图全方位搅乱中国和平发展规划。

应对世界大变局、时代大发展,中国要顺势而为、应时而上,在和平中持续发展,在发展中走向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下广泛汇聚力量、凝聚共识。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人民民主重要实现形式,能够把党的决策和主张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磅礴力量。

新时代人民政协提出的凝聚共识新职能,正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运而生。中国日益强大并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美国全面遏制,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下广泛凝心聚力,而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恰恰是协助中国共产党统战一切力量的最佳帮手。凝聚共识就是在这样时代背景下成为人民政协的新职能。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充分调动和汇聚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既是国家梦,也是民族梦,更是每个人的梦。中国梦既涵盖多数人的梦,也涵盖少数人的梦,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

实现梦想就需要坚强的领导,同时广泛汇聚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协,完美有力地担当了协助中国共产党广泛凝心聚力的作用。从人民政协的性质构成及其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特性来看,人民政协具有广泛凝聚共识的先天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共识,人民政协凝聚共识新职能既是应运而生,也是其内在优势的呈现。

从人民政协的性质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需要人民政协广泛凝聚共识。“人民政协是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最大优势就是和每个领域,每个阶层群众都有联系”[3],人民政协能够广泛凝聚起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华侨和归侨及侨眷等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人民政协能够依托于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等各民主党派广泛地汇聚起群体力量。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广大民众的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有效渠道,通过广泛民主协商“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4],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此外,新时代人民政协还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和重要渠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这一性质规定需要人民政协彰显优势,尽其所能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凝心聚力。

从人民政协的构成来看,其34个界别涵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广泛凝心聚力需要发挥政协的界别优势,充分调动起各界别所联系的群体,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时代所需。

从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找到全社会民意的最大共识,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出台凝聚起广泛智慧。专门协商机构为协商民主提供了专门的组织保障,新时代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通过采取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工作办法,让民主在选举民主进入休眠状态后无时不在;通过专门协商机构的示范引领,让政党协商、政府协商、人大协商、社会协商、基层协商、公民协商等无处不在。有事协商、遇事协商、办事协商成为全民共识。

(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的时代感召

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也是最大优势。正是有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5]。维护党中央坚强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中国取得巨大成绩的根本保证。

当然,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需要广泛凝聚共识,把党的政策方针主张行之有效地落实下去,把各族各界人士智慧与力量凝聚起来。把党的方针政策下沉到群众中去而做到上情下达,同时把群众的智慧与力量上升到党的决策层面而做到下情上达。人民政协自身性质和内在优势起到了有效衔接和上下贯通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优势的发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实现需要汇集各方力量,广聚民智的人民政协发挥凝聚共识作用,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有效衔接起来。

可见,新时代人民政协凝聚共识职能是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地位,从而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的时代感召。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而非国家权力机关,是一种不同于国家权力机关的柔性权力,有很大的伸缩空间,可以有效弥补和协助中国共产党处理一些复杂关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共同汇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普照光”下,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时代人民政协在发挥凝聚共识职能的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更好地执政担当好助手。人民政协为各族各界人士提供了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并落实中国共产党主张的典范,引领社会方方面面团结到中国共产党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二、新时代人民政协凝聚共识职能的内涵地位

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与政协委员新使命和新担当,人民政协性质的新拓展也呼应了其职能的新变化。凝聚共识作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贯穿于人民政协三大职能之中,既是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职能体现,也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新时代人民政协凝聚共识职能的内涵

人民政协的性质决定其职能。随着时代发展,人民政协的性质不断与时俱进,人民政协的职能也不断优化与升华。

在新中国创建过程中,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人民政协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搭建了协商民主的平台,政治协商成为人民政协最初的也是最为根本的职能。人民政协不仅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而且作为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6]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发挥执政党作用,需要民主党派监督。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理所当然具有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能。

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利益矛盾冲突。新阶层不断涌现,部分群众的特殊利益诉求需要表达,这就推动了人民政协职能的不断拓展。顺应时代要求,人民政协性质从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拓展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这就决定了人民政协职能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参政议政的职能。人民政协为各族各界人士提供了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与渠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需要有新的作为、新的担当。新时代人民政协性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拓展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1]4。人民政协性质的新界定需要其在职能上有新体现,凝聚共识成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

所谓人民政协凝聚共识职能,就是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集中统一领导的内在优势,通过人民政协实现党的主张落实下去和人民群众诉求反映上来,彰显专门协商机构和政协委员双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协商民主渠道化解矛盾、传播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在这里,人民政协凝聚共识职能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识;二是维护政协界别和政协委员的共识;三是维护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识。

(二)凝聚共识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的中心环节

不同时代赋予人民政协不同的使命。人民政协因政治协商而建,因民主监督而存,因参政议政而兴,在新时代必将因凝聚共识而强。人民政协的发展进步始终与中国共进退、共荣辱。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转变,人民政协也要与时俱进,在中国日益强大的时代更好地履职尽责。

新时代迫切需要在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汇聚力量、凝聚人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协理应把凝聚共识作为各项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同时,凝聚共识也成为人民政协在新时代的重要职能。

新时代人民政协凝聚共识职能要求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需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人民政协成为贯彻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典范。新时代人民政协把党建工作摆在非常突出位置,政协党建成为政协工作的重要任务,真正把政协打造成党领导各项工作的重要阵地,把政协党组织打造成党领导下的坚强堡垒。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政协各项工作的领导就是最大的凝聚共识,人民政协唯有在党的领导下履职尽责,才能把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真正汇集起来,广泛凝聚共识。

新时代人民政协凝聚共识职能要求政协成为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理论创新是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党的最新的指导思想,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人民政协要成为一个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政协委员进行理论学习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履行政协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同时,还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领各族各界人士,从而形成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以凝聚共识。

新时代人民政协凝聚共识职能要求政协成为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为中国共产党与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搭建了广泛民主协商的重要渠道。通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都能够在决策前和决策中得以协商解决,代表方方面面权益的政协委员能够充分反映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让经过政协广泛协商的决策在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同时,兼顾到部分群体和阶层的特殊利益要求,从而有效地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同时,人民政协也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提供了政治协商的平台。民主党派能够发挥联系范围广泛、反映新兴阶层利益等特点,为社会各阶层的有序政治参与提供重要渠道,通过人民政协搭建协商平台,消除利益矛盾与冲突,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

(三)凝聚共识贯彻于人民政协三大职能之中

凝聚共识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在原有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三大职能基础上拓展的新职能。在人民政协运行过程中,凝聚共识是贯穿于三大职能之中的重要职能。人民政协三大职能都体现着凝聚共识的职能。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职能体现凝聚共识职能。政协的政治协商为各党派团体、各民族各领域代表人士提供了一个广泛协商、互相听取意见的平台。政治协商过程就是化解矛盾与分歧,找到全社会民意的最大共识的过程。经过政治协商,能够使决策在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各层面、各阶层的特殊利益诉求,从而确保各项决策能够得到社会最广泛的认同,起到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凝聚共识也成为政治协商的价值目标。政治协商本身就是为了消除分歧,尤其是让少部分群体的利益得到有效反映,弥补选举民主只能体现多数决定、代表和反映多数人利益,而忽视少数人利益的弊端。西方单一选举民主由于其缺陷而导致群体利益受到冲击和割裂,造成了少数群体利益长期受损。与之相比,我国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能够在票决民主之前广泛协商,在决策前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从而最有效地化解利益分歧,达成广泛共识。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体现凝聚共识职能。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构成。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需要接受有效监督,邓小平指出:“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于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7]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有效保证,是柔性监督,有理有规有度,监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同时监督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和兼顾部分群体特殊利益要求,把所有力量都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过程中。

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体现凝聚共识职能。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可以为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提供重要渠道。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间、区域间、阶层间利益矛盾冲突日益凸显,各个层面的群众政治参与热情日益高涨。如果不能有效吸纳群众利益诉求,可能导致群众无序的政治表达,处理不当甚至可能导致过激的群体事件,影响社会和谐。人民政协参政议政职能为社会各层面的精英代表提供政治参与渠道,有效疏导部分群体的特殊利益诉求,化解矛盾冲突,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群众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来。

(四)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职能体现

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是对政协性质的综合承载。无论是作为统战机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组织、人民民主重要实现形式,还是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都综合体现在人民政协的专门协商机构职能中。专门协商机构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定位。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党委是领导机关、人大是立法机关、政府是行政机关、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这就改变了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宽泛定位,也在中国特色制度安排中找到了同党委、政府、人大相匹配的性质定位。当然,党委在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也需要协商,政府在涉及民生的重大政策出台前也进行问政协商,人大立法协商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唯有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因政治协商而立、依协商民主而兴、靠专门协商机构而强。

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新使命、新担当,使其综合承载了人民政协的性质。以往人民政协所具有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政协职能的充分发挥,尤其是专门协商机构新定位的提出,更是要求与之相匹配的职能定位,凝聚共识正是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职能体现和要求。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就是要通过广泛民主协商找到决策的最大共识,而承载着最大共识的决策,理所当然地呈现了凝聚共识的最佳效果。

专门协商机构承载了人民政协爱国统一战线的团结共识。统一战线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传家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通过统一战线,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专门协商机构承载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合作共识。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搭建了平台,提供了组织机构保障。借助专门协商机构进行政党协商,一方面使得中国共产党更加了解和掌握各民主党派所代表的群体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使得各民主党派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决策的出发点和目标,从而有效传播党的决策,取得政党间的合作共识。

专门协商机构承载了人民政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共识。社会主义民主是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两种实现形式的结合。“在中国,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8]。协商民主作为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民主形式。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协商民主已同选举民主一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广泛民主共识。

当然,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这就把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提高到同党委领导机构、政府行政机构、人大立法机构相并列的高度。

三、新时代人民政协凝聚共识职能的实现路径

凝聚共识作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的中心工作和重要职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引领从而使政协成为拥护党的坚强领导的典范,需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和政协委员双主体作用从而在政协内部广泛凝聚共识,需要借助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从而向社会广泛传播共识,需要发挥人民政协的统战优势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凝心聚力。

(一)通过思想政治引领,使政协成为拥护党的坚强领导的典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9],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凝聚共识的首要前提。人民政协凝聚共识从本质上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发挥自身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1.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为思想政治引领提供坚实后盾。人民政协创建是在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人民政协对中国共产党的始终拥护,是人民政协创立与发展的政治基础。新时代人民政协需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成为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典范,为各族各界人士树立良好榜样。有鉴于此,新时代人民政协高度重视自身党建工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中的坚强领导作用,强化了人民政协党组的领导地位,把党对政协的全面领导真正做到实处。正是有了党对人民政协的坚强领导和人民政协内部党组的坚强有力领导,才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提供了重要保障。

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教育引领人民政协工作,为广泛凝聚共识奠定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在人民政协发展进程中,党的创新理论始终成为各个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思想基础。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是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发展的,新时代必须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中强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地凝心聚力。当前,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思想政治引领,最重要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党又是领导一切的,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理所当然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为此,人民政协建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座谈会制度,把学习、研讨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人民政协发展,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各项决策转化为各级政协的普遍共识。

3.通过打造人民政协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典范,加强对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人民政协首先是一个统一战线组织,又是由34个界别构成的,每一个界别都联系一个群体,每一位政协委员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把政协率先打造成加强党的领导的典范,发挥人民政协的统一战线功能,凭借政协界别联系广泛的特点,依靠政协委员涵盖社会各个层面的优势,能够广泛传递对党中央各项决策的拥护和对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最大共识。不仅如此,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主体的人民政协和作为人民政协主体的政协委员,要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能够带领统战对象、联系界别、联系群体等自觉学习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会思想共识。

(二)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和政协委员双主体作用,在政协内部广泛凝聚共识

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了新时代人民政协性质。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协商机构同党委、政府、人大一道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主体。当然,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而言,专门协商机构是主体,而从人民政协角度而言,政协委员又是人民政协的主体。专门协商机构和政协委员的双主体作用在人民政协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丰富协商形式,能够在人民政协内广泛凝聚共识。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形成了宏观、中观、微观的多层次协商形式。从宏观上说,政协全体会议是发挥民主协商凝聚共识的最重要形式。每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盛宴”。在全国人大票决之前,先在政协开展广泛协商,能够让决策充分顾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与诉求,能够完美消除选举民主的弊端。参照“全国两会”,省、市、县政协与人大每年一度相继召开“两会”,各级政协同样发挥了与人大选举民主相得益彰的作用,通过政治协商广泛凝聚共识。从中观上说,以专题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主。新时代专门协商机构所开展的专题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能够很好地凝聚共识、汇聚智慧。从微观上说,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办得有声有色,已成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崭新、亮丽的协商名片。此外,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其中的网络协商议政,有效实现政协协商同基层治理的衔接,把广大民众智慧直接纳入政协之中,起到集聚众智的效果。

2.人民政协34个界别起到了广泛凝聚共识作用。作为国家治理重要主体的专门协商机构,是由界别构成的。人民政协包括34个界别,包括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代表,以及特别邀请人士等,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政协34个界别涵盖面广泛,几乎涉及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和阶层,通过34个界别能够有效实现协商与引领,广泛凝聚各界别智慧,汇聚各界别力量,通过政协界别凝心聚力。

3.通过政协委员做好凝聚共识的工作。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的主体,是构成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基本细胞,每一位政协委员都做好广泛凝聚共识工作,将汇聚起巨大的磅礴力量。政协委员要在各种形式的民主协商中广泛凝聚共识;要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各项履职工作中广泛凝聚共识;要在谈心谈话制度中促进党内外人士团结合作,广泛凝聚共识。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以做好政协委员凝聚共识工作为起步,唯有做好最微观的政协委员凝聚共识工作,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真正汇聚起力量。

(三)彰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面向社会广泛传播共识

借助于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示范引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协商民主已经在横向上拓展到政党协商、政府协商、人大协商,在纵向上拓展到社会协商、基层协商、公民协商。协商民主超出了人民政协范围,成为重要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够在决策前和决策中把各方面诉求和建议反映上来,找到全社会民意的最大共识;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广泛协商让各个层面和各族各界人士充分了解和接受党的主张,有效地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可见,协商民主起到了下情上达与上情下达的重要渠道作用。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需要借助于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广泛地向社会传播共识。

1.借助于党政机关协商向社会广泛传播协商共识。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大繁荣大发展,从横向而言,政党协商、政府协商、人大协商、政协协商已涵盖“四大班子”。政党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历史最为久远、经验比较丰富、影响较为广泛的协商渠道,依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政党协商可以有效传播协商共识。政党协商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政治协商,还包括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进行的协商。无论哪种方式,都会让党的主张和民主党派代表的利益诉求经过协商后达成共识,并向社会各界传播。政府协商涉及民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政府通过问政于民,既能吸收民众智慧,又能兼顾不同群体的特殊诉求,让各项惠及民生的政策反映和体现民众的普遍要求。如此,政策落实过程本身就是向社会传播共识。人大协商在立法过程体现的比较集中。法律出台过程需要通过协商民主广泛凝聚起各方面的智慧,弥补现行中的漏洞,让人大出台的法律承载全社会最大共识,这样的法律才能经得起时代考验,经得起人民考验。当然,人大出台一部良法本身就是向全社会传递共识的过程。

2.借助于社会协商化解矛盾,向社会传播共识。社会处于政府与民众之间,是上联党政机关、下接基层民众的桥梁。因此,社会协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往社会协商有效渠道的缺位,容易导致党和国家的主张不能有效传达给普通民众。同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如果没有畅通的利益表达或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就会酿成和激化利益矛盾冲突,倘若处理不善,甚至会导致群体性事件。社会协商畅通上下沟通的渠道,发挥节拍器的功能,既能让民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有效反映,也能为民众政治参与提供必要和畅通的渠道,让各项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广聚民智、兼顾各方。得民心、顺民意、凝民智的政策,其本身的落实过程就是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共识的过程。

3.借助于基层协商向社会广泛传播共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同党的群众路线相互呼应、相得益彰,这是因为协商民主本身就是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体现,应在协商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中,重点抓住基层群众开展协商,让“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4]37-38成为民众的普遍共识。这样既能充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也能把党的主张带到群众中去,在广泛协商中传播共识、凝聚共识、达成共识。

(四)发挥政协的统战优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人民政协的性质首先规定了其是统一战线组织。统一战线既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10]4。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需要依赖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人民政协也需要依托统一战线凝心聚力。

1.发挥民主党派联系广泛的特点,把各个阶层凝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统一战线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团结各民主党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同中国共产党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两大主体之一。民主党派由八个政党构成,每一个民主党派都代表了一个或几个重要阶层和群体。所以,新时代发挥人民政协凝聚共识重要职能,就需要各民主党派动员所代表的阶层和群体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发挥参政党的优势,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汇聚力量。

2.通过人民政协统战功能,广泛汇聚各族各界人士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人民政协机构设置由各专业委员会构成,民族宗教委员会是其中重要的构成之一,在政协委员构成中也包括相应比例的各民族委员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4]40,共同凝心聚力、并肩奋斗。同样,宗教界统一战线也要广泛凝聚宗教界人士,尤其是宗教界政协委员,广泛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与力量。此外,还需要广泛凝聚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力量,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上来。

3.汇聚海外的中华儿女共同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既是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华儿女的梦想,也是生活在海外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战线是“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10]。发挥人民政协统战功能,就是要把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起来,一起贡献智慧、奉献力量。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共识协商
凝聚共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初心与使命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商量出共识
一部全面深入研究人民政协理论体系的力作
——读《人民政协理论体系初探》有感
“慢养孩子”应成社会普遍共识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