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产业发展中农民增收与农业管理问题
2021-12-27杨华山
杨华山
(西昌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西昌 615013)
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针下,农村形成了产业化发展趋势,农业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力,农民的收入有所增长,但深入来看,农业发展也给农民带来了农业管理的新要求。而农民在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农民增收幅度不高,且整体上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产业发展中存在农民增收与农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一背景下,为了尽快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相关部门有必要对农民增收、农业管理2 大要点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处理。
1 农民增收与农业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城市,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绝大部分农民的个人收入低,导致农民生活幸福指数低,同时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不利,因此农民增收势在必行。这一背景下,国家长期致力于农民个人增收,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的,但早前工作虽有成效,却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多农民在得到帮助之后只在短期内实现了增收,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故相关领域针对农业管理提出了建议,认为要实现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型,必须做好农业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的产出价值。可见,农业管理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在农民增收必要性基础上农业管理的必要性得以体现。
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发生了改变,市场对农民增收的约束力越来越突出,农产品的供求矛盾开始转变为结构矛盾,农产品供需市场很可能会出现脱节问题。农业一直以来处于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的地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相关增收措施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2 问题
2.1 农民增收问题
目前,农村产业化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基本上已经实现农民增收,但与预期相比,农民增收幅度与稳定性还有待提升,农民增收依旧存在如下2 个方面的问题。
2.1.1 农民思想滞后
农业是我国传统产业,同时也是人口基数较大的产业之一,由于早期农业及农村发展缓慢,很多农民长期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且这种思想至今依旧广泛存在,导致了目前农民思想滞后的局面。滞后的思想使农民对个人收益的追求出现偏差,这是导致农民增收幅度小、增速缓慢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受传统思想影响,很多农民并不重视长远收益及收益发展,更多的是追求当下短期收益,因此多数农民不接受一些长远的投资建议,如很多农民不愿意引进先进设备进行农业生产,认为引进设备会带来较高成本,而投资带来的收益不一定收回成本,对此类“高风险”的投资行为不愿意接受。但事实上,引进先进设备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量,长期来看不仅可以大幅增收,还能保障收益的稳定性,说明思想滞后对农民增收造成了阻碍性影响,必须要加快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1]。
2.1.2 技术水平不足
从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历史角度来看,早期生产技术效能不足且过于依赖自然环境,导致农业产出等易受自然环境影响,整体产量并不稳定,故经济产出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与早期农业技术相比进步显著,虽然依旧需要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农业生产,但已经可以抵御大部分自然环境影响,至少在非极端情况下可以保障产量与经济产出稳定,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加产量、提高收益。可以看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业生产有益,但实际来看不少农民并未很好地将这些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甚至还有很多农民仍然使用着落后的生产技术,这就导致农民增收不稳定,且出现不均衡的现象。
2.2 农业管理问题
农业管理水平关系到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间接影响农民收入,因此相关部门应做好农业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当地农业管理水平。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相关部门在农业管理方面已经非常努力,但因为工作起步较晚,工作体系还不够完善,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问题为农业商业模式传统。农业经济产出水平与商业模式有直接关系,存在缺陷的商业模式会导致农业经济产出受限,间接影响农民收入,反之,先进的商业模式能让农业经济产出和农民收入最大化。但实际上,现代农业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放在农业生产活动规范方面,尚未对农业商业模式进行管理,导致多数农村地区依旧在使用传统的商业模式,即农民自主负责产品销售,属于典型的“自产自销”模式,该模式受地域影响,难以最大限度地将农产品转化为经济收益,是导致当前农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以水果等生鲜为例,由于无法及时销售出去而最终腐烂、废弃,大量资源被浪费,农民还要耗时耗力去处理,说明该模式不利于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需要探索更加高效的农业商业模式[2]。后续的工作中也应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民自主增收,加大多方面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发展适合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破除原有的机制障碍问题,这样一来也可以给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实现农业协同发展。对于一些涉及农业生产的费用问题,则应开展专项治理积极通过多途径增加农村收入。
3 策略
3.1 农民增收策略
3.1.1 进行思想教育
相关部门必须展开思想教育工作,改变农民的滞后思想。为了让农民认识到自身思想的滞后性,建议工作人员建立示范点,使用先进设备进行生产,同时让农民参与到示范点作业中,这样能够让农民切身体会到先进设备的价值,发现自身思想上的问题,并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新鲜事物,形成先进思想[3]。另外,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对外公布示范点产量、收入数据,促使农民能直观了解设备的重要性,提高积极引入设备的意愿进而实现增收。
3.1.2 设立技术帮扶站点
思想教育解决了思想滞后的问题,所以下一目标就是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但技术水平的提升必然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故工作人员应在农民掌握相关技术之前,帮助农民学习技术相关知识。从这一角度出发,建议相关部门在农村地区设立技术帮扶站点,站点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3 个方面。1)根据农民实际情况介绍先进技术,让农民自主选择。2)当农民作出技术选择后,部门工作人员负责帮助农民引进技术及对应设备,同时完成设备安装、设备操作指导等,确保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3)及时回应农民的咨询,解决相关技术难题,同时教会农民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法。通过开展以上3 项工作,在农民掌握相关技术之前让先进技术投入农业生产,同步推动农民技术水平提升,促使农民向“职业农民”方向发展,有效实现增收[4]。
3.2 农业管理策略
针对农业管理工作中农业商业模式传统的问题,工作人员应调整工作重心,先对现有模式进行改造,形成先进模式,为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打好基础,随后再对商业模式的运行维护进行管理。结合先进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工作人员在模式改造中需要注意3 个要点:1)大力开发农业资源,强化农产品种类与品质,提高农村农业投资价值;2)积极引入外界资本进入农业,借助资本在农村建立农产品收购站,规避地域限制,让农产品销路更加广阔,农产品收购站有责任定量收购地区当季产出的农产品,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3)指导农产品收购站采用先进营销渠道和方法销售农产品,保障收购站收益,如农产品收购站可以通过电商渠道对外进行农产品营销[5]。在该商业模式基础上,工作人员要做好运营管理工作,如工作人员必须对农产品收购价格进行实时把控,保障价格合理,不可出现价格过高或过低现象,避免模式体系崩坏。
4 结语
现代农村产业的发展态势整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深层问题,体现在农民增收与农业管理2 个方面。着眼于相关问题,当地工作人员应全面分析,确认具体问题与成因,再积极引入资源、提出策略解决问题,实现快速增收、增收最大化等目标,同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为农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