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文化建设的“三四”建议
2021-12-27冯静
冯静
摘要:校园环境影响着学生的长期发展与学习,在如今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植物文化得到了重视,这是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同时也是具有独特特色的文化环境内容,同时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载体。立足于生物学科知识,构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植物氛围,是为教师与学生提供良好校园环境的基础,使其在这种环境中受到心灵的净化,校园植物文化建设是一个新的研究重点,在实践之中需要不断进行尝试与创新,进而构建良好校园氛围,本文就校园植物文化建设的“三四”建议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校园;植物文化;建设建议
校园是人才成长与培养的关键场地,同时也是学生成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场地,校园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校园植物文化的建设,并认识到了其在学生全面成长过程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与意义,重点在于从精神与思想层面上对学生产生比较积极的影响。鉴于此,建设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植物环境是首要目标,同时可以将其作为教育学生的基础与载体,在这种环境之下,为学生们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植物文化氣息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可以熏陶其心灵,冲击其视觉等。
一、开展节能工程
校园植物文化建设中的美观与节能均为重要部分,树木花草都可以体现出较高的艺术魅力,通过精心设计,在校园植物文化中融入节能思想、开展节能工程,可以达到奇妙自然的理想效果。在良好的校园植物文化氛围中有利于熏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艺术审美,同时提升其欣赏能力,结合节能工程的实施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使其受到心灵的触动,为其营造更加和谐、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
例如,笔者在学校植物文化建设的活动之中,将植物配置合理进行了设计,构建出了既有优美怡人的生态环境,也更加有助于校园文化象征的植物文化树立,以此为重要载体。立足于节能角度山出发,从校门口到教学楼,建设了林荫大道,种植多种绿色植物,并充分考虑到了合植物生态习性与校园布局的需求,科学配置各种植物,将校园植物文化的功能发挥了出来。除此之外,在这一过程中全面结合树丛的组合,以及山水、建筑等相互映衬的效果,进而建立了生态节能的校园植物文化工程。
二、实施宣传工作
切实开展校园植物文化的宣传工作,教师与学生共同建立校园植物文化“软环境”,学生是校园中最为活跃、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其创造思维是校园植物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在校园植物文化建设方面教师可以发挥出学生群体的优势与作用,实施校园植物文化的宣传活动,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植物文化设计中,感受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校园植物文化氛围,进而全面落实宣传工作的具体实施,将校园植物设计的特点大力宣传,引发学生的参与性。
例如,将学校广场分为升旗区域、活动区域、休闲区域,在植物文化设计方面主要采用“花园式”手法,将校园广场各个活动区域建设宽广的草坪、灵动的泉水、成排的白杨等等,凸显出其中闹中取静的植物文化,同时表达出了上善若水的寓意。并以此为基础在教学中向学生宣传,提高学生的感知度,引导学生大力弘扬校园植物文化,与新时期教育主题相呼应,使人感受校园文化气氛。在师生共同宣传的过程中,将校园植物文化作为载体,使人理解校园植物文化的建设初衷与巧妙之处等。
三、营造绿色环境
为了充分将校园植物文化的育人功能体现出来,需要重视营造绿色校园环境,以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借助丰富的植物品种实现对校园生态的保护。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充分发挥优势,坚守精品景观建设的校园绿化准则,构建绿色校园气息,全面打造出具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校园植物文化特色,为学生提供绿色校园环境。
例如,在校园植物文化建设中,生物课程具有一定便利,笔者在校园中种植了多种木本植物,每一种木本植物上都配有二维码树牌,其中有着植物特征的简述,学生们在欣赏植物时能够产生更好的理解,满足学生对于植物的实际认知需求,同时符合其生物课程知识学习的目标,体现出了较强的育人功能。与此同时,为学生们打造出了特色的“树洞花园”、“薄房子”等主题绿色环境,将人文内涵与学科特色相融合营造了绿色环境,实现了多方面的完美结合。通过打造充满趣味、接近自然的校园植物文化,促使学生对校园绿色环境产生喜爱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接受校园植物文化,并受到校园植物文化的良好熏陶。
总而言之,高中学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植物环境的营造与建设进行表达,富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且在现如今教育改革中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鉴于此,高中学校应重视校园植物文化的建设,将景观与环境设计相融合,并且在校园植物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效融合优秀的文化内涵,进而有效推动校园植物文化的发展与建设,有效将优秀的校园文化展示出来,促使学生们自主宣传,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校园植物文化环境之中,构建科学美丽、具有艺术魅力的校园植物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恺瑞.南师附中校园植物景观与植物文化[J].科技风,2019(15):205.
[2]马菁.浅谈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设计与应用[J].艺术评论,2017(06):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