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1-12-27罗清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

罗清波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信息资源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和政府作出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决定,大力推进网络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在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移动课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高瞻远瞩地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发生了卓越的变革,它正在改变我们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也在改变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必须改变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教育技术,从不同的视角积极主动探索信息革命下如何进行教育改革。信息化和大数据改变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的技术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水平,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传统课堂教学环境

1.教学环境概念

教学环境是指学校教育活动所需的客观条件的整合。它是按照人的身心发展需要组织起来的,与其他环境相比,教育环境具有固有的环境领域,固有的环境主题,固有的环境内容。这一特定的生存环境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对教与学的效果产生影响,并从某些外物特征上把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尽管教学环境的影响有时只是潜在的,但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充分认识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和功能,对提高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2.教学环境构成要素

教学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的研究视角可以使学习环境具有不同的构成要素。无论从主体构成上研究还是从内容构成上研究,这些构成要素都不是孤立的,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貫穿融汇在师生认知、感情和行为产生的过程中。教学环境主要由生理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组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理特点,当处于教学活动中,个体会表现出区别于其他人的外在表现。作为教学环境的一部分,身体健康状况对教学活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物理环境是教学环境中有形的、静态的硬环境部分,如自然环境、硬件环境、时空环境等。心理环境是学习环境的一个不可分割和动态的组成部分。

3.班级授课制度

随着工业化的继续,社会迫切需要一大批熟练的知识型劳动者,学徒制教育形式不能满足大规模人才培养的需要,出现了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体系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按照固定的课表向固定的学生讲授统一内容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体系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系统知识。第二,教师可以进行“一对多”教学,大规模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第三,班级教学制度根据“班”来确定统一的教学进度和学习要求,在教学中按照统一的节奏来管理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地培养大量人才。

二、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现状

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到底该怎么开展?很多老师抱怨说:“课堂教学越来越难,管理也变得困难了”,普遍存在上课玩手机,不喜欢回答问题,经常不带课本。课堂上玩手机是一种普遍现象,手机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基本上在校学生中99%都在使用智能手机,每天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和手机一起渡过。

大多数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表现不好,不能进入普通高中,家长希望学习一项技能,未来能够找到工作。还有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甚至有一部分家长送来学校的目的就是让学校帮他们托管,只要不让他们到社会上和坏人混在一起就可以了。因此,这些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成绩差,听到学习,做作业“头疼”,况且普遍存在学习自觉性不够,缺少学习的动力,思想不稳定,自我管理意识淡薄,自控能力较差。

职业院校课堂教学内容有的与社会实践脱节,太多的学生都在抱怨“在学校里学习的绝大多数知识技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少用得上”,正如学生所言,学校教育跟社会实践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其次,传统教学往往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一刀切”,那些“学得慢”的学生常常抱怨老师讲得过快,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但为了跟上教师的进度,只能接受后面的知识点学习,而前面的知识点就无法掌握,长此以往,这样的疑难问题越积越多,以至于这类学生最后就慢慢的变成了“差生”。再次,传统的课堂教学只关注结果,轻视过程。现实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都非常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较少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其他表现,如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学习积极性是否有待提高,学生的为题意识、交流表达能力、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的发展情况如何等。

三、信息化与大数据支持的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过程离不开由信息技术构建的教学环境支撑,即信息化教学环境。一般认为,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指具备教育信息存储、处理和传递功能、能适应学生数字化学习需要的信息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网、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常规电教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等。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环境,绝不仅仅指硬件系统,而是硬件、软件和人机环境三者有机结合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相互联系和制约,在教学中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其优势明显,即增强了共享学习资源的交流功能,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网络化,促进了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善。

在教学中可以将信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显示,使教学内容利用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展现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网络教室中,学生可以通过短信,社区论坛和留言板等形式进行交流讨论,既避免了面对面讨论的嘈杂,又可以保护学生的隐私,使性格内向不爱发言的学生通过一对一的形式交流,实现了人性化的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如何把大量的资料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看法和心得与其他同学分享一直是教育者所追求的,如今,利用移动课堂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只需要打包发送即可在几分钟甚至是几秒时间内完成文件的传输和共享。

由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具有上述功能,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扩大了受众面。

无线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移动课堂教学的基础设施,移动课堂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时空受限问题,可实现教与学随时随地进行。大数据为客观评价学习效果、教学质量科学实施及因材施教等指出了方向。虽然目前网课非常多,但都是单纯的视频传播,没有结合课堂教学展开,且针对学习者定位也不够明确。

四、移动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移动课堂包含的角色有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他们都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与服务器交互,实现所需的功能,如在线视频教学、出题、出卷、布置作业、考试、答题、批改作业等。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信息化环境下移动课堂教学模式以“移动课堂”为核心,教师提前通过“移动课堂”教师端向每个学生发送资源包,包括微课、PPT课件、测试题及相关学习资源包,依据课本进行预习自学,并记录问题或疑问,学生通过手机或其他媒介展示反馈学习成果,或通过“移动课堂”移动端进行前测,通过测试展示学习成果或问题,对重点难点内容由学生或教师进行点拨,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老师与学生互动),最后通过学习平台进行练习评价,系统自动统计测试成绩并进行系统分析,之后由学生、教师或系统进行讲评、评价。

1.教师角色

教师可利用平板电脑或PC浏览器方式登录移动课堂开课,同时指定课程的属性,如关联的知识点、体现的能力和难度系数等。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及资源利用率,移动课堂系统可以统计每个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学习次数和时间等,并针对使用过于频繁或者过少的教学资源推送通知。同时,移动课堂系统还可以监控学生学习指定资源的情况,包括近期学了哪些资源,投入多少时间,与这些资源相关的练习成绩如何等,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移动课堂考试系统发布随堂练习,及时查看学生学习掌握程度,以便当堂解决学生本节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移动课堂考试系统根据历史数据,对试题库中的试题进行预筛选,剔除正确率非常高、近期出现频率过高的试题,同时将错误率过高、近期很少出现的试题前置显示,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建议,从而提高出题质量,实现因材施教。在体现个性化教学方面,移动课堂系统中的学生学习情况查询功能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包括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和题目。同时,将查询到的数据与相应学生学习资源的时间投入情况进行对应,以协助教师分析学生失分的原因。还可以针对指定学生,了解其最近的学习档案和考试、练习情况,包括其薄弱知识点、资源学习的盲区等,以便针对个体给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2.学生角色

学生进入移动课堂后会看到自己未完成的任务,其中包括老师发布的考试、作业和学习资源;自己制定的学习任务,如查看学习资源和错题练习等; 移动课堂系统根据学习曲线算法在适当的时间布置给学生相应的学习任务,如学生长时间没有复习和练习某个知识点时,移动课堂系统会将相应的学习资源和练习推送给学生进行复习和练习。学生可以查看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记录,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记录中包括最近学习了哪些资源以及学习每一种资源所用的时间、测试情况的反馈,包括每一个知识点测试题目的数量、正确率等信息。平时考试、做作业会产生错题,利用好这些错题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以利用移动课堂的“错题本”功能,根据时间顺序(倒序)、试题错误次数(倒序)、知识点归类和随机这几种方式查询最近的错题,每一道错题都可以进行即时练习,每一次练习都自动存入系统,并根据结果的对错调整该错题的权重。同时,移动课堂系统可以自动推送与某道错题相关的知识点和学习资源,以方便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因材施教)。移动课堂考试、作业功能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记录自动剔除学生已经牢牢掌握的试题,从而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效率。学生可自主在题库中随机或指定筛选条件等多种方式抽取试题学习,以及根据学生的特点推送与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相关的试题供学生进行练习(缩短学习时间)。同时, 移动课堂系统根据高分学生的学习记录,推送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供当前登录的学生进行练习,并根据练习题的测试情况调整推送参数,以探索最适合该学生的学习模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系统对学习资源进行有效分类。系统将知识点和学习资源建立网络结构,并根据教师指定的难度和实际测试过程中形成的难度数据建立分层结构(海量资源分类)。学生可选取知识点的学习资源,系统自动记录学生学习每个资源所用的时间。针对每个学习资源,学生可在学完课程资源后进行即时练习。

3.师生互动

移动课堂采用先学、精讲、后测、再学,并有教师参与的教学模式。在移动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科类型、知识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等,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且移动课堂系统可自动记录学生行为和教师行为数据。教师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点赞”或“不赞成”、“笑脸”或“哭脸”等方式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教师讲解等情况进行回应。学生之间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进行竞争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可针对某个知识点发起话题讨论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更重要的是,这样可采集到用于教学管理分析的真实数据。

4.个性化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学生是在教师的安排下有序学习,但课上时间主要集中在教师对疑难问题的解答或教学内容精讲上。而那些课上没学会或缺课的学生,则可以在课外登录“移动课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在课外,系统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路径和近期学习情况,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和每位学生的错误点进行个性化推荐。根据系统记录的学生错误试题的数据,教师也可以进行个性化指导。

5.学习轨迹及成长记录

移动课堂可以详细记录学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习惯等相关数据,再加上教师的指导,更能充分发挥这些数据的作用。

五、移动课堂教学的改革突破

移动课堂是基于校园网构建的课堂教学支撑平台,充分吸收了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利用移动课堂资源开展课程准备和课堂教学,构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教学平台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可满足如下要求:

1.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

当前的在线课堂和微课堂无法支持课堂的所有方面的要求,移动课堂支持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备课、上课、提问、课堂练习、单元测验、考试、学生评价等,并具有可操作性和方便性。

2.可随时随地组织课堂教学

微视频授课形式具有局限性,传统在线课堂不能实时进行课堂教学,移动课堂则在无线网络的支持下,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随时随地组织课堂教学。

3.支持因材施教,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

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可以自动或人工获取教学行为、学习行为等数据,建立评价体系和数据挖掘模型。客观评估学习成果,教学效果,学情分析。根据这些评估数据和信息,开展因材施教,移动课堂支持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资源可以开放共享。

六、结束语

移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于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了将教学融入生活,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重点培养学生利用移动设备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自由选课、学习、讨论、完成作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教师请教或与学生讨论。在学习中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理解。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及时交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对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满足感,促进了教与学的和谐,打造新型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能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快更新知识库,实现教学相长。

參考文献

[1]周凯,杨永,杨王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碎片化学习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08):26-28

[2]余庆泽, 白丽, 郭佳佳.校园移动学习平台应用与系统构建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4(13) :126-130.

[3]张鸰, 米洪.移动学习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J].电脑[…]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