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有效应用
2021-12-27葛庆祝
摘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人们对水产品需求量激增,极大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以中小企业及散户养殖为主,存在较为严重的水产品管理、养殖管理缺失问题,抗风险性较差。部分养殖户追求短期水产品养殖产量,依赖人工及药物应对病虫害侵袭,成本投入大并且难以保障水产品质量,甚至会对养殖场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养殖技术是利用自然生态圈的稳定性,通过合理搭配养殖品种,构建稳定的养殖生态环境,有效提高水产品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人工依赖性,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推进水产养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有效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水产养殖;应用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食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水产品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主要的消费选择。因此,如何保证水产品在产出数量巨大的同时质量不受影响,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所关注的问题,提高养殖技术,增强养殖工作效率和质量,不仅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能满足现代人绿色健康的需求。
1生态养殖技术简述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水产养殖户或者养殖企业仍然使用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无法对水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片面的重视养殖数量与规模,不利于对水产养殖的全面管理,不但会使得水产品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周边环境污染。而利用生态养殖技术来开展水产养殖,能够对养殖品种进行科学的选择,选择合理的养殖环境,减少人工作业,为水产品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促进水产养殖的健康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生态养殖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水产养殖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要点
2.1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生态养殖技术就是在水环境中建立一个完整且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达到不断优化养殖环境、提高水产品质量的目的。通常一个水产生态养殖系统中,养殖人员会选择一种或少数几种食性水产种类作为主要养殖产品,再根据养殖区域面积确定养殖数量,以此来按比例配置几种合适的浮游生物、底栖类生物等,以形成简单的生态系统。养殖产品的排泄物等污染物可以被其他生物吸收分解,这些浮游生物等也能够成为水产品的食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养殖户在构建水下生态系统时,要遵照生态养殖技术要求配置上、中、下层鱼类及浮游生物,这样能够最大化利用养殖空间。另外,需要在养殖环境中种植一些绿色水草等植物,并控制在合适范围内,这样能够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水体含氧量,促进水产品生长。绿色植物还能吸收分解鱼类的排泄物,其本身也能够作为部分水产生物的食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生态平衡养殖,可以有效节约养殖成本,有利于水产养殖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2科学合理选择水产品种
无论使用任何一种养殖方式,科学合理地选择水产品种均是重中之重,是首要考虑和分析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养殖的收益。应用生态养殖技术时,需要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地理环境、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进行综合的考虑和分析,再结合水产品的特点、抗病害能力、对环境的适应性等相关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最适合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和品种,最好做到因地制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水产品的存活率,有效降低养殖的风险,提高养殖的效益。然后根据选择出的养殖品种的特点和生长习性,构建出多层次、更适合水产品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使养殖的池塘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2.3水质环节的调控
养殖水域的水质和水温,关系到水产品能否健康成长。对水产品来说,洁净、安全的水质及水域环境是先决条件,这关系到水产品的安全及后续的经济效益。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及时调控、确保养殖水域的各项指标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工作人员要根据自身条件定时、定期对水质及水域环境进行监测,并建立档案,以备不时之需。水质和水域环境的监测数据,能够及时反映出养殖区域内水质的变化,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这些问题,为水产品的成长提供安全保障。
2.4加强病害的预防和治理
在淡水产品的实际养殖过程中,除了需要注意上述问题以外,还应该多注意进行疫病的防治,根据池塘中的实际情況,结合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技术来进行防治工作。如果在淡水养殖中的水产品类别较为单一,就会导致产生疫病的概率有所增加,而如果养殖种类较多的水产品,能够实现多种水产品共同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养殖环境中的生态系统,从而有效地控制疫病产生率。因此,在养殖中可以采取多品种混养的方式将多种品种的鱼类共同养殖,如鲫鱼、花白鳃、草鱼、大口鳃、螂鱼等。在生态系统中,多品种会形成一定的食物链联系,如鲤鱼和螂鱼觅食时会掘池底,破坏掉病原体的生长环境;当鱼发病时,其自身行动会变得更加迟缓,就会变成了肉食性鱼类的食物,从而使得病原体传播方式被有效切断,发挥生态系统自动防病的功能和价值,有效地控制池塘中疫病的发生率。在预防病害时养殖系统的构成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对比,选择最为适宜的配比。
3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3.1生态工程技术
生态养殖系统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合理的设计食物链,并实际应用。生态养殖更加注重养殖水体中的自养生物、绿色植物、水生动物、异养生物等功能群组,在水体中以上功能群组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角色,在养殖水体中,自养生物与绿色植物为水产品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水生动物指的就是水产品,异养生物的功能是将水生动物造成的垃圾进行分解。这样通过应用生态养殖技术,在养殖水体中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系统,让水产品养殖能够与自然保持平衡和谐。
3.2水式生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健康理念不断增强,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将三级净化系统运用到劣质或已遭到破坏的养殖区域内。人们习惯将天然坑塘自然净化、河道净化和人为池塘净化这3种净化模式统称为三级净化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帮助养殖户优化、完善养殖环境。养殖水域在广义上来讲是一个内循环的生物链,水产品、水生植物、微生物、细菌等在这个循环中共生共长。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构建这个和谐的共生关系,实现养殖区域内的生物净化功能,从而实现增产、增收。
3.3稻田水产生态养殖技术
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因此利用稻田水产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提高水产品养殖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在水稻田进行水产养殖能够有效扩宽水产养殖区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以鱼-稻生产养殖为例,将稻田设置为田字格水产养殖区域,在水稻种植的同时进行水产养殖,水稻生长能够改善水质环境,鱼类生长能够帮助水稻清理害虫,产生的粪便还能够肥田,当作水稻生长的养料,双方互利共存,节约成本,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稻田水产养殖中的生态环境相对较为简单,其对病毒害及自然环境因素的抵抗力较弱,需要养殖户及相关部门加大对水产品疾病防治的重视程度,保障水产养殖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相比,能够实现水产养殖与生态环境的有效结合,促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旭辉.浅析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新农业,2020(1):72-73.
[2]许小艳.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浅析[J].江西水产科技,2019,26(4):23-24.
[3]孟祥海.农牧渔复合生态养殖系统能值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32(1):133-142.
作者简介:
葛庆祝(1976.8.1—)男,汉族,籍贯皖阜南,大专学历,目前职称技术员,研究方向——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