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辨概念,确立学科研究范式

2021-12-27李军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构式辨析言语

李军华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开卷之作金志军、陈燕《“修辞构式”的理论意蕴与内在矛盾》一文,以近年来修辞学领域的中国修辞学界提出并进行研究的热点之一“修辞构式”理论为研究对象,对汉语修辞学界关于修辞构式及其研究的过程与成果进行了扼要的梳理,对“修辞构式”与语法构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一个“修辞构式”是服务于语法学还是修辞学这个事关修辞构式理论意义的重大問题,然后根据重新界定的修辞学的“修辞构式”含义深入阐述了“修辞构式”研究的可能性与实践性,并以此促使修辞学人沿着新的修辞构式理论作出修辞研究的新贡献。该文立足修辞学科前沿课题,具有学术研究的敏锐性和前瞻性,对修辞学的“修辞构式”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建树意义。综观全文,其理论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题前沿性

“构式”,本是语言结构研究的最新成果,其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自然语言“形式和意义”的“配对(pair)”。中国修辞学研究者创造性地将构式理论纳入修辞学研究的视域,提出来“修辞构式”的概念和理论,产生了一系列深入研究的成果。然而,受传统修辞学理论的影响,虽然是穿上了“新鞋”——依据“修辞构式”理论进行研究,却仍然走的是“老路”——已有的“修辞构式”只是服务于语法学研究的“修辞构式”,是语法构式的修辞表达。在这里,语法构式是个基础层面,修辞只是“美丽”了这个层面。这符合传统修辞学的“努力”论、“过程”论、“活动”论等,即“修辞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修辞是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修辞是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表达效果的活动”。这种现象被作者敏锐地抓住,并在论文中尖锐地提出,开拓出“修辞构式”研究的新天地。

二、论证思辨性

论文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辨析:

第一,辨析了修辞构式与语法构式的关系。

文章在梳理修辞构式研究时指出:“研究者在修辞和语法的前后关联、修辞在‘构式’框架中的表现和心理认知特点、修辞和语法的碰撞和错位等处寻找‘修辞构式’存在的可能及表现。”

文章认为,所有这些研究的共通点是,均承认在“构式”理论框架下存在着从“语法构式”和“修辞构式”两个相离而又相近的概念。虽然人类语言在这两个概念域中有着各自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所依托的基础框架和最终的归属却都是狭义上语句的“语法”,即所谓的“句法”。这实际上仍然将修辞构式置于语法的附属地位,抓住了这一矛盾的关键点,文章从传统修辞学和现代修辞学不同的定义出发,进行了深刻的辨析。

第二,依据传统修辞学定义和现代修辞学定义辨析了“修辞构式”的地位问题。

文章认为,将修辞从传统的对“语言技巧”的关注转移到对“言语行为”的聚焦,这是现代修辞学研究对修辞本身的极有价值的重新思考,这样的思考也将传统观念中的修辞从语言的“辅助的、依附的地位上”,直接拉升到了“本体的地位”,研究修辞也就成为了研究“一个个力图在交际中取得成功的言语行为”本身,其基本的研究单位也就从传统的“修辞手段”转移到了“言语行为”。

通过这种阐发和辨析,使“修辞的概念在现代修辞学研究中进行了根本性的转变”,作为“语言运用本身”的修辞,在其随同“言语行为”工作的过程中,其涉及的物象从宏观上包括了使用者、意图、语境等在内的非语音参数,从微观上包括了口语或书面语的音节(字)、词、句等的语音和语音载体的参数。由此可见,现代意义上的修辞,如果将其作“本体”思考,那么它会是一个涵盖多方参数的系统,而且是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句式表达只是这个庞大系统的某个组成参数而已。

三、理论建构性

文章以上述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关系的辨析、依据传统修辞学定义和现代修辞学定义对“修辞构式”地位的辨析为基础,继续辨析“修辞构式”的两个组成成分“修辞”和“构式”,认为“修辞构式”同样包括“形式”与“意义”两个互为独立而又互为支撑的构成成分,并且这两个构成成分的某些方面不能从其自身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的预测。由此的推论是:这一“配对”中的“形式”与“意义”的内涵也许并不能直接移植于语法学中的“形式”与“意义”。

老骥伏枥,语境探究再发“新声”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开卷之作刊载的是年届九秩的修辞学界元老级人物张炼强先生的《语境新论》一文,可以看作是张先生在自己1992出版的《修辞艺术探新》书中《语境浅谈——语境的神奇力量》一文的续篇,时隔近30年,真的是“老骥伏枥,语境探究发‘新声’”!

一、语境研究成果丰硕

从时间上看,语境研究从传统到认知,从萌芽至今,大概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作为一个涉及多学科的课题,语境很早就引起包括形式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语用学(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批评话语分析、符号学、逻辑学、文学、人类学、认知心理学、哲学等诸多学科的持续关注。国外的语境理论尤其是语言学领域成果叠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语境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二、语境浅论——彰显其神奇力量

张炼强先生在1992出版的论文集《修辞艺术探新》中,有专文探讨语境——《语境浅谈》,在此文的引言部分给出了语境的定义:“语境,就是言语环境。人们说话,总有一定的听众对象,总有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总有一定的题旨情趣,还有谈话的上下文,这些与谈话人自己的一定身份、思想、修养、性格、职业、心境结合起来,就构成语境。语境包括大至社会环境,小至上下文的一系列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往往不直接见于字里行间,潜藏在语句之外。”张先生并未就这个定义做过多的阐发,而是笔锋一转,突出语境在言语活动中的功能——“语境也就这样地在语言运用中起着作用,成为语言中的一种潜在的力量”。然后分别从“语境和用词”“语境和炼句”“语境和调音”“语境和布局谋篇”“语境和设格”“语境和语言的多义现象”“语境和言外之意”等六个方面展现了语境神奇的力量——使语言的内蕴与魅力耐人回味,产生无穷的意趣、情趣和妙趣。

三、语境新论——阐释“内”“外”促进学科研究

时隔30年,张先生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语境的界定又发新作——《语境新论》。张先生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在前人对语境研究的基础上,把语境划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两大部,并对这两部分的各自不同的特点作出说明,做到纲举目张。这较之原有的语境说,无疑具有创新性。”

就全文的行文脉络而言,张先生首先谈到:“语境是言语使用的重要问题。语言学,尤其是修辞学,主要从选词、造句、调音以及上下文照应来研究,缺乏一个有纲有目,纲举目张的理论和界定,从而消弱了语境理论对言语使用的指导作用。”这是对《语境浅说》一文所做探究的一种自我反思,体现了张先生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和不断进取的治学精神。

从“语境浅说”到“语境新论”,可以说是从传统修辞学到现代修辞学的一种跨越,即语境从修辞活动的辅助条件改变为言语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从作为修辞艺术的表现——辅助语言运用、彰显语言神奇力量到作为“意念”意图认知产生的条件和认知构建的要素,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从传统语境观穿透到现代的认知语境观。这个跨越实实在在体现出一种坚持不懈且与时俱进的治学过程,值得我们后辈学人效法和传承。

猜你喜欢

构式辨析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明辨概念,确立学科研究范式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简论Goldberg的认知构式语法
正误辨析一例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语言的单位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