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血脉永远赓续
2021-12-26陈向阳
陈向阳
第一,关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和认识
思考之一:党的档案馆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鲜亮的红色印记
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也可以说是党委档案馆,保存着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形成的大量红色档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阵地,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鲜亮的红色印记。
一方面,这是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档案工作高度重视的言行中得来的。
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的优良传统。1923年至1928年,毛泽东、王若飞、邓小平等同志,都分别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直接领导文书档案工作。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随身携带着两个装有档案和书报的文件箱,被称为“活动档案库”,《长岗乡调查》《兴国调查》《反对本本主义》都是从那两只箱子里找出来的,毛主席经常嘱咐身边的战友说:生命可以牺牲,档案文件不能丢掉的。
周恩来同志是党和国家档案事业的奠基人,在中国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和国家档案事业开创、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西柏坡成立中共中央办公厅时,时任中办主任的杨尚昆同志,对周恩来关于档案工作的一段讲话印象极为深刻,他后来回忆:“1948年5月,周总理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共中央办公厅。会上,周恩来提出一个问题考我们,让在座的人回答,他说,你们办公厅保管的党的历史文件为什么叫档案?档案的‘档’字偏旁为什么是个‘木’字?当时谁也回答不出,我也答不出。周恩来就给我们讲,我们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档案工作,从商朝起就有了甲骨文档案,后来才有了用竹片或木片记事的档案,不过那时还没有‘档案’这个词。‘档案’一词最早出现于清朝康熙年间,从字面理解,‘档’字的原义是木柜上的横木框格,引申为存放文书的阁架;‘案’就是缮写文书的桌子,处理一项公务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文书也叫一案,‘档案’就是把处理公务形成的文书经过整理保存备查的案卷。在中央办公厅成立的大会上,周总理首先提出档案问题,说明他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是党的一项重大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档案工作由杨尚昆同志分工管理,政府的档案工作由习仲勋同志分工管理。周恩来总理经过研究思考,提出把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起来。1958年11月18日,他在有关报告上批示:“尚昆、仲勋两同志:我认为应放在党委秘书长领导之下,不要放在政府系统领导之下,其原因有许多党的档案,不宜归政府管,而更重要的是每一档案必须以党的政策方针为纲才好整理,故必须从每一档案的出处立根,宜归党管。至于组织形式,也是政府的一个机构,那是可以的。”
改革开放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1984年,以公布党的档案为主的刊物《党的文献》创刊,邓小平同志为其题写刊名。1989年,南京解放40周年之际,他专门为南京市档案馆编纂的《南京解放》题写了书名,同年12月,他又为新落成的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题写馆名。江泽民同志对档案工作也高度重视,强调档案工作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不牢固,将来我们要负历史责任的。胡锦涛同志曾两次接见出席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并作了重要讲话。2009年,胡锦涛同志就解放军档案馆原馆员刘义权身患绝症仍以顽强意志和奉献精神坚守在档案工作第一线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并专程到医院亲切看望刘义权,称赞他不愧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战士,不愧为全国档案战线的时代楷模,不愧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5月26日,习近平同志考察浙江省档案局(馆)时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是因为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时指出:“我们是为了不忘初心、堅持真理而来,我们的初心、真理就蕴含在这些档案之中。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对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时刻,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档案法,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特别是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
另一方面,这是从档案工作与党相伴相随的真实历史中得来的。
张人亚同志又名张静泉,1898年出生,192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任中共江浙区委宣传部分配局负责人,后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科长。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上海,张人亚想到自己保管的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书刊的安危。1928年初,他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保存的党的重要文献、中共二大三大会议决议的秘密文件、马列主义著作的中译本等档案资料,带回浙江宁波老家,托父亲张爵谦保管,并告诉父亲这些东西“比我的生命还重要”。他父亲把这些档案文献专门放进为张人亚做的衣冠冢中,使得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等党的珍贵档案文献得以保存。
中央文库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座秘密档案库,收集和保管的是从1922年起到1933年中央从上海迁至江西瑞金为止的中央和各地党组织的文件档案,共2万余件,记录着中共建党史、人民军队壮大史和领袖人物史,一旦落入敌手,无异于将党的根基全部暴露。从1927年中央文库建立到1949年上海解放,在长达22年的动荡岁月和战火硝烟中,张唯一、陈为人、徐强、吴成方、缪谷稔、陈来生等10余位共产党员,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接力保管守护着这个“一号机密”,没有损失一件档案, 3人为之付出了生命。
党的档案人冒死接力保护中国共产党珍贵记忆的动人故事,书写了世界档案史上的一个奇迹,也为世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用生命守护红色档案的優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思考之二:党的档案人要在新时代肩负起档案工作新使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档案人不仅要坚守“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初心,更要自觉担负起“为党护旗,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的使命,让红色基因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代代相传,使之更好地彰显共产党人的信仰底色,激活岁月沉淀的精神力量。
为党护旗,就是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坚定自觉地护信仰之旗、护道路之旗、护思想之旗。党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集中彰显。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进、走向胜利的精神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理论旗帜、思想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力量。当好党的护旗手,让党的意志和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要坚持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竭力传播党的声音、维护党的尊严。
为国家立心,就是为国家、为社会建构正向正能量的价值体系,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白刃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档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为国家、为社会建构正向正能量精神体系的重要资源、重要支撑。我们要坚持用团结稳定鼓劲的档案精神产品,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用红色文化沁心,用红色精神洗礼,用红色基因浸润,在全社会厚植向上向善的力量。党的档案馆不能成为“独处深闺人不识”的深宅大院,党的档案工作更不能成为被动防守的“马奇诺防线”,要强化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意识,保持鲜明的战斗风格,敢于对社会上别有用心的杂音噪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和批驳,不回避、不含糊、不失语,把伪装揭穿,把谬误驳倒,把似是而非的东西澄清。
为民族铸魂,就是要为完善与提升民族的精神情感、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提供动力和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中华民族不仅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档案馆保管着大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献资料,对确立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起着非同一般的责任和作用。要充分利用丰厚的档案资源,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奠定“四个自信”的强大底气作出应有贡献。
思考之三:党的档案人要在赓续红色血脉中一马当先、走在前列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党的百年征程都镌刻和蕴藏在党的档案文献中,珍藏在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中。这些红色档案资源,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最为生动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作为守护着百年党史的党的档案工作者,要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一马当先、走在前列。
党的档案人是百年党史的直接见证者。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红色档案,直接见证了建党的开天辟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和新时代的经天纬地,全面记录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一件件档案、一个个片段、一幕幕往事,都是勇往直前的背影、步履铿锵的足迹、指路前行的灯塔。档案工作者不仅记录党成长壮大的艰辛、栉风沐雨的奋斗,还目睹翻天覆地的改革和矢志不渝的追梦。这些直接见证,决定了我们要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一马当先、走在前列。
党的档案人是百年党史的忠诚守护者。档案是百年党史的具体画面,是百年党史的鲜活呈现,是百年党史的生动展示。档案工作者们竭尽所能、不遗余力保护着这些“鲜活画面”,是百年党史的忠诚守护者,可以近距离地接触红色档案,可以清楚地洞悉历史最本真的模样,可以感知近乎“身临其境”的事件经过。一张张发黄的档案,都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段段艰辛的历程,每一次接触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每一次回眸都是一次精神的点名,每一次凝望都是一次行为的鞭策。“先天的优势”要求档案人必须不坠先辈之志,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一马当先、走在前列。
党的档案人是革命精神的坚定传播者。红色档案镌刻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真实写照,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红色档案库既是党的理想信仰库、精神族谱库、力量源泉库,还是革命精神的“基因库”、资政育人的“给养库”、舆论战争的“弹药库”。档案工作者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工作层次,不能满足于当管理员、守护员、服务员,还要当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宣传者、传播者,把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好,把红色故事讲述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以坚决坚实的行动,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一马当先、走在前列。
第二,关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江苏省档案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推动红色档案资源系统开发、深度开发、精准开发,精心打造出一系列档案精神产品,用档案传承红色基因,用档案赓续红色血脉,用档案讲好党的故事特别是党史故事,取得明显成效。
(一)南京长江大桥档案的开发与南京长江大桥精神的凝练
2018年,我们牵头拿出5项档案开发成果,向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50周年献礼:一是建成南京长江大桥档案全文数据库,使分散多地多馆50多年的南京长江大桥档案实现“合体”;二是推出“南京长江大桥档案”系列丛书;三是拍摄五集电视纪录片《南京长江大桥》,在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栏目播放;四是举办了“国家记忆·南京长江大桥档案文献展”;五是出版了南京长江大桥口述史。这些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项目获全国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一等奖,电视片获第29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档案丛书获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奖一等奖,展览作为精品展在全省巡展。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来访的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在组织实施南京长江大桥档案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我們感到,红旗渠精神的研究和宣传起步较早,已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相比之下,南京长江大桥精神的研究和宣传尚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此,我们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核心精神基础上,深度挖掘档案资料,初步总结提炼出更具时代意蕴的南京长江大桥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不屈不挠、创新创造的争气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于拼搏、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在主流媒体做了宣传,产生一定的社会反响,在省委党校主体班宣讲了南京长江大桥精神,与南京雨花台干部学院合作开设南京长江大桥精神课程。经过3年多的积累、宣扬,南京长江大桥精神正逐步走入人们视野。
(二)在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彰显档案作为
2019年,我们积极主动开发了系列红色档案精品,服务主题教育。一是编著《初心永恒——江苏四种革命精神简明读本》。联合省委党史工办,对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进行系统梳理提炼,编写《初心永恒——江苏四种革命精神简明读本》,出版发行20多万册,被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省委常委阅读书目和全省党员干部学习书目。该书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度主题读物十大好书”第一名。二是拓展电影《赵亚夫》教育功能。广泛宣传推广我们牵头摄制的电影《赵亚夫》,被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党员干部学习影片。三是创建江苏省党性教育主题教室。联合中央档案馆和省委党校共同创建江苏省党性教育主题教室,运用珍贵红色档案,为党员干部搭建起党性锻炼和作风锤炼的重要平台。四是启动红色全媒体行动。联合有关单位开展“红色丰碑”寻访影视剧英雄原型活动,制作系列微纪录片15部,全网点击量达2.7亿人次。五是编纂“人民必胜”丛书。牵头组织8家单位联合编纂出版两套4册《人民必胜》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人民支前档案丛书,深刻诠释了人民的选择、人民的胜利、人民必胜的历史逻辑。
(三)在全国率先开展“为英雄建档、让英雄留名”活动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历史自觉和行动自觉,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创造性地开展抗疫档案工作,在全国抗疫档案工作中见事早、启动快、影响大,交出了一份党委肯定、人民满意的战疫档案答卷。在这次疫情防控战中,江苏是全国支援湖北“人数最多、参战最早、最不讲条件、做得最好的省份”,为确保江苏儿女在荆楚大地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英雄壮举、特殊记忆得以永存,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要开展“为英雄建档、让英雄留名”活动,为战疫前线2813名江苏支援湖北医护人员建立一人一档数据库。我们联合省内主流媒体和医疗机构,对接湖北相关部门,共建了“江苏援鄂战疫档案数据库云平台”,推出全国首部开放式大型全媒体档案《战疫·苏史记》,对江苏战疫伟业进行全过程记录、全方位宣传、全员式参与、全覆盖留存。于6月28日、11月9日、11月10日,先后举办了3场抗疫档案捐赠仪式。同时,为全面记录抗疫情况,我们率先做好疫情网络信息的收集工作,为后人留下较为完整的珍贵抗疫档案资料。我们的疫情防控档案工作特别是“为英雄建档、让英雄留名”这一充满真挚感情、符合时代需求、更加贴近社会实际的建档举措,成为江苏档案系统致敬白衣勇士、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创新之举、特色之举,在全国档案系统和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反响,《中国档案报》记者作了专访,并在头版推出长篇报道。《中国档案》杂志以及省委《江苏通讯》、信息专报等都作了重点宣传。许多兄弟省市档案部门纷纷借鉴我馆的做法。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还第一时间组织编报《江苏档案资政参考》,仅2月份1个月,就报送了《抗击非典中的江苏行动》等“档案中的战疫”系列专刊6期,为省委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档案服务和资政参考。“为英雄建档,让英雄留名”活动获江苏省委宣传部2020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提名奖,被省委省级机关工委评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行动队标兵”,《战疫·苏史记》获第二十四届江苏省新闻奖。
(四)用档案宣传脱贫攻坚战伟大壮举、讲好江苏扶贫故事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我们与省扶贫办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扶贫档案征集和宣传工作,精心留存脱贫攻坚“江苏记忆”,征集照片2万余张、视频330件、画册20本、各类文字资料2000多份,建立了江苏扶贫专题档案数据库,从中精选出数百件档案资料,举办了“档案见证小康路——江苏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档案史料展”网上展,当天点击量就达180多万次,编纂出版了《江苏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档案史料图册》,完成了8部“档案见证小康路”系列江苏扶贫纪实报告短视频。
(五)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档案开发工作
庆祝建党百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档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作用。我们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及早筹划、扎实推进庆祝建党百年十大系列活动。一是联合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开展“江苏百件红色珍档”评选活动。二是办好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档案部门共同举办的“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精选了130多件珍档参展,于6月8日举办了江苏省档案馆和苏州、常州、徐州、连云港、淮安、昆山联展。开展以来,接待800余个团体批次、17.5万余人参观。三是作为副组长单位,全力参与主办“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布展工作,精选278件馆藏红色档案参展,并在短时间内按要求高质量完成了800余件计1500余页红色档案的仿真复制任务,同时组织10多名工作人员,集中接受各主流媒体专访,对部分参展红色档案进行解读。四是精心摄制4部微视频:与省委组织部合作拍摄百集党史微纪录片《记忆100》,入选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与省广电总台合作摄制25集电视系列片《红色珍档》,节目播出引起了热烈反响,获“百年风华”全省党员教育全媒体作品大赛一等奖;摄制50集红色档案电视系列短视频《光耀史册·中国共产党在江苏》,由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50名档案守护人,讲述50件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产生广泛社会影响;联合党史部门制作的系列微纪录片《共产党员请回答》,作为江苏唯一案例、全国省级媒体精选的7个优秀案例之一,首批入选全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融媒体体验室,面向中外记者展示。五是与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合作,在《江苏党史学习教育简报》上专门开设“江苏红色档案故事”,推出20多期系列红档故事,立体展示建党精神的江苏诠释。六是在江苏有线“党史学习教育专区”建立线上展区,使观众零距离接触、全时空观看“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暑假期间,我们精选馆藏红色档案,编写红色故事,与江苏有线共同组织在校学生作为“红色档案守护人”诵读红色故事,开辟《听江苏红色档案》特别专栏,并与喜马拉雅APP合作设置专区,实现大小屏同步播出与互动,让党史“声”入人心。七是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等单位合作开展“从启航到领航”红色寻根行动和“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江苏省百件红色基地馆藏珍品征集展示”等活动。八是年初向社会广泛征集中国共产党在江苏红色档案,并联合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推出“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江苏重要人物档案征集展示”活动,讲述英雄事迹,阐释英模精神,阐发时代意义。九是与基层社区开展“共学共建”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基层街道、乡镇学校宣讲红色档案故事,给社区群众送去红色档案书籍,让红色档案“飞入寻常百姓家”。十是灵活运用多种途径宣传红色档案。在《江苏档案资政参考》、“江苏档案”微信公众号、江苏档案网站、《档案与建设》杂志等平台开设《看档案·学党史》专栏,推送发表一系列档案文献中的党史故事文章。2021年3月,我们与省委改革办、省广电总台合作,在江苏卫视推出《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让档案活起来、响起来”50分钟专题节目,观众达100多万人次。4月,我们积极挖掘馆藏越南胡志明主席访问江苏的档案,用档案宣传中越友谊、服务两国红色外交,受到越南驻上海总领事宁成功的高度评价,越南通讯社也进行了广泛报道。
第三,关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体会和感悟
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传播是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通过精心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红色档案精神产品,让档案工作在党委政府工作全局中、在社会各界印象中、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有声音、有影响、有地位,不断开辟出江苏档案工作的新境界。如何做好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我们有三点体会。
(一)提高“档案姓党、档案为党、档案护党”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定力、事业自信、工作自觉
档案工作者既是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忠实记录者,也是共产党人永恒初心的坚定执行者;既是红色档案的保管保护者,又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传播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增强政治定力、事业自信、工作自觉。要始终坚定政治信仰。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对组织坦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学会从政治的高度来看待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要始终坚守政治立场。时刻牢记“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和宣传的具体实践中,以鲜明的政治态度维护党的旗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服务国家大局,以权威的政治观点剑指歪理邪说,善于锻造“好剑”,敢于主动“亮剑”,用无可辩驳的档案史实,及时发声、实时发声、勇于发声,用全媒体、融媒体等多种平台,倾力为党和国家护旗、立心、铸魂,坚决夺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话语权。要始终坚持政治学习。党的档案人不仅需要专业的素养,更需要持之以恒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老老实实、原原本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员干部在深刻的学习教育中实现思想升华、政治淬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瞄准“争第一、创唯一、树品牌”目标要求,让档案更多彩、档案工作更精彩、档案工作者更出彩
近年来,我们在全省档案系统广泛深入开展了“争第一、创唯一、树品牌”专项行动,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比学赶超,不断开辟江苏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和宣传工作的新境界。争第一,就是要不甘人后、敢于突破。要求我们檔案工作者永远有一股争先创优、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把自己放到更高坐标系中去比拼。比如,徐州市档案馆打造“时光隧道·徐州印记”档案主题地铁专列等。创唯一,就是要闯无人区、勇探新路。比如, 2015年溧水区档案局(馆)组成联合调查组,调研筛选出8个村20处有较高价值的红色遗址遗迹,充分挖掘馆藏档案资源,整理出100余件珍贵革命历史档案,牵头开发建设“红色李巷”。如今,“红色李巷”已成为红色血脉的传承地、红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了乡村振兴,成为利用档案直接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样板。树品牌,就是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近年来,全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标志、显著特色的江苏档案品牌。比如,苏州丝绸档案世界记忆、扬州《红色档案之声》融媒体节目、盐城新四军抗战档案研究、南通张謇档案开发等。这些独具特色的“金牌”“名牌”“品牌”,成为江苏档案亮丽的风景。
(三)提升“融、创、研”能力水平,充分点燃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主引擎”“助推器”“反应堆”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作为呼唤新担当,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下大力提升三种履职尽责能力。一是提升“融”的能力。融入全局、服务中心,是突显档案工作价值作用的不二法门,也是体现档案人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档案工作者要主动投入、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用”字做好文章,坚决以红色档案为开发利用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倾力为“四史”宣传教育等活动提供红色档案素材,牵引和促进档案开发利用工作范围更广泛、影响更深远、效果更明显。要坚持主动出击,努力做到理念更新、手段出新、工作创新,打造更多更好的档案精神产品,让沉睡的档案动起来、响起来、火起来。要牢固树立以档辅政意识,强化以档资政职能,倾力拿出更多服务中心大局的高水平高质量档案研究成果。二是提升“研”的能力。积极倡导“当学习型干部、做研究型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档案工作者参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江苏省档案馆制定下发了《省档案馆学术研究任务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了“弘扬梁家河精神、争当兰台人先锋”演讲比赛、“档案与经济社会发展”演讲比赛和省档案馆年轻干部公文写作竞赛,取得了显著效果,不仅推动了学习研究工作,还通过这些活动发现了一批人才。三是提升“创”的能力。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我们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作为,铆住关键环节,借鉴有效做法,确保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顺应新时代、增添新活力、实现新发展。要不断深化档案与宣传、党史、文旅、教育等部门的跨界合作,积极探索与企业、个人和兄弟档案馆的合作新路,推动红色档案资源有效整合、深度融合、系统开发,打造“主题鲜明、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档案精品力作,并充分利用新媒体、融媒体做好传播,让红色档案精神产品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界面更友好、影响更深远。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提出,应当充分挖掘利用档案资源,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就要求新时代党的档案工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事务性的忙碌,不能仅仅满足于当保管员、办事员、服务员,而要更加坚定地坚守“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永恒初心,更加自觉地担负“为党护旗、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的光荣使命,争当学习型干部,勇担研究型工作,切实把红色档案资源管理好、利用好,把红色文化守护好、宣传好,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发扬好、传承好,为让红色档案所承载的红色血脉永远赓续,倾力贡献档案智慧、彰显档案作为、书写档案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