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措施
2021-12-26张宇鹏
张宇鹏
(黑龙江省桦南县草原站,黑龙江 桦南 154400)
为了保障我国畜牧经济快速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牧草的种植与管理。而且,种植牧草不仅可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还能有效抵抗各种风沙、美化环境并净化空气。所以,强化牧草种植管理已成为现代畜牧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式。文章详细分析和阐述了如何对牧草的种植和生长进行管理,并且提出了有效的利用技术,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加快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步伐。
1.生态经济意义
1.1 提供丰富的牧草资源
优质牧草供给不足,草场生产能力逐渐变差,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是制约当地草食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人工种草是解决放牧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草场生产能力不足的主要举措,能进一步拓展牧草的来源,减少在天然草场放牧频率,给予草场休养生息的时间。发展人工种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当地草食畜牧养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与天然草场相比,通过发展人工种草能提高单位面积内的牧草产量,为畜牧养殖业提供丰富的饲草饲料来源,很好地解决冬春季节牧草供给不足的问题,缓解天然草场压力,还能提高牲畜抗病抗灾能力。
1.2 防风固沙,增强土壤肥力
草原退化、沙漠化、荒漠化是目前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草场荒漠化、沙漠化进程加快,会造成草场中的优质牧草数量显著下降,高度变矮,密度稀疏,载蓄量降低,各种优势种群逐渐退化,有毒有害杂草成为优势种群,危及牲畜健康生产,同时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天然草场保护过程中,通过加大人工种草可以有效降低风对土壤造成的侵袭,将土壤固定下来,有效减少沙尘的形成,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牧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掉落的各种枝叶和种子进入土壤中,腐败发酵后,生成优质的有机物,进一步增加土壤层的深度,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进而发挥出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的效果。
1.3 改善生态环境
人工种草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选择的植物叶面积相对较大,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这类植物具有吸收和滞留空气中污染物和尘埃的作用。植物生长过程中也能利用叶子更好的开展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在植物和土壤中。0.01km2的草场1年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900kg,同时能释放出600kg的氧气。此外,各种优质的牧草还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有效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润度,更好的吸附有毒有害物质,降低环境污染,改善放牧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2.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措施
2.1 种植地区的选择
种植人员在种植牧草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种植区的选择,尽力选择土壤肥沃、具有较强排水性能和平坦宽阔的种植区,确保该区域能为牧草的种植和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能够支持牧草实现多季与茂密生长。其次,当选择好种植地区后,种植人员还应该彻底翻修土地,以此确保土壤中饱含丰富的营养。
2.2 牧草种子处理
牧草种子的种类比较丰富,不同地区因为地理条件不同所适宜种植的牧草种类有所差别,因此不同地区在种植牧草时,必须要针对该地区适宜种植的牧草种类进行种子处理和播种技术研究。在进行牧草种植时必须选择颗粒较大并且饱满的牧草种子。
2.2.1 豆科牧草种子。豆科牧草在我国很多地区都适合种植,在种植豆科牧草种子时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牧草种子的种皮都会有一层角质化或者木栓化的栅状细胞组织,这一层栅状细胞组织会对种子的吸水萌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在种植前必须要对豆科种子的种皮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提高豆科牧草种子的萌芽率,进而提升播种质量。目前,比较常用的硬实豆科种子处理方法主要有擦破种皮、变温浸种及秋、冬播种法。使用擦破种皮的方法处理硬实的豆科种子时,使用碾子等工具对豆科牧草种子进行碾压,要控制好碾压的力度避免损伤种子的种胚。还可将豆科牧草种子浸泡到温水中,可将温水的温度控制在不烫手的程度,在温水中浸泡一晚后,再放在太阳下进行暴晒,晚上再转移到凉处,要使种子保持湿润状态,当种皮裂开后再进行播种,这是土壤湿润土地中比较常用的变温浸种法。此外,还可在秋季或者冬季把牧草种子插入土壤中,经历冬季的严寒后,种子在第2年春季可更好地吸水萌发。以上3种种子处理方法主要是针对硬实的豆科牧草种子,在播种豆科牧草种子前还可进行根瘤菌接种,该种子处理方法主要是针对土壤中缺乏根瘤菌的种植地区。根瘤菌接种具体方法是提前准备好所要播种的豆科牧草种子需要的专门根瘤菌,然后将其与豆科牧草种子进行充分混合,可进一步将其划分为干瘤法、鲜瘤法及根瘤菌制剂拌种,3种根瘤菌接种法均能有效提高豆科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2.2.2 禾本科牧草种子。禾本科牧草种子也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其种子外表面一般都会有附属物(芒、髯毛或颖片等)。在收获禾本科牧草种子和对禾本科牧草种子进行脱离时,也很难去除其表面的附属物。这些附属物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到禾本科种子的烘干以及清洗工作,且还会对最终的播种质量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播种禾本科牧草种子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去芒方法。目前牧草种植过程比较常用的禾本科牧草种子去芒方法主要有3种。首先,第1种是把具有长芒的禾本科牧草种子放置在碾盘上面,然后对其进行碾压,最后再筛除芒、颖即可。除用碾外,还可使用专业的去芒机结合风选法有效去芒。或者将带芒的禾本科牧草种子制成丸衣,采用飞播法进行播种。如果购买的是禾本科牧草成品种子,已经去除芒,仅需在播种前进行消毒。
2.2.3 种子消毒和催芽。无论是播种哪个种类的牧草种子,都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和催芽,既可使用消毒药物对种子进行浸泡,也可选择将药物和牧草种子进行药物拌种,有效的种子消毒工作可避免后期种植过程各种病害的发生。对于休眠期比较长的牧草种子,牧草种植者应根据牧草的种类采取温水催芽等方法进行催芽处理。
2.3 牧草种植的中期管理
2.3.1 科学播种。人工种草分为2种播种模式,即撒播和条播。对于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地势平坦的种植地通常采用撒播种植模式,对于播种面积相对较小的,采用条播种植模式。撒播结束后,由于牲畜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践踏草场,将牧草种子压入土壤中更好的发芽。如果采用条播种植模式,在播种前应使用锄头开钩,行距控制在15~20cm,高深控制在2~4cm,然后将种子均匀的撒播后覆盖土壤。播种过程中具体的播种量要依据草场或种植地的肥力条件及气候条件综合确定。1亩播种量控制在1.3~1.6kg。在牧草播种过程中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有利于提高田间的出苗率,培育健壮幼苗。对于高寒地带通常采用夏季或秋季播种为主,主要是因为夏季降雨量相对较多,有利于牧草发芽生长。秋季播种田间杂草较少,播种15d左右能出苗,光照充足,有利于牧草健壮生长。牧草生长到15~30cm后,根系发达能深入土壤层以下,有利于正常越冬。低海拔地区除冬季不能播种外,其他季节都可以正常播种。
2.3.2 除杂草与定苗。种植人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清除杂草,否则杂草会与牧草争夺营养。在定苗的过程当中,除去少数的不需要定苗的牧草,其他全部牧草都应该进行疏苗和定苗处理。
2.3.3 田间灌溉。种植生产中灌溉牧草所用的水应该是清洁的水源,根据土壤的实际含水量而采取合理的灌溉水分的频率。此外,收割牧草之后必须进行水分的灌溉,尤其是土壤中如果含有大量的盐碱,则需要种植人员加以灌溉更大量的水分,否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牧草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3.4 施肥管理。采取科学性的施肥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对牧草品质加以改善,也能够促进牧草的产量。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可知,给牧草施肥的最佳时间是刈割之后、分蘖期、现蕾期以及拔节期等。主要施加磷肥和钾肥,禾本科牧草在种植主要施加氮肥,也需要通过施加磷肥和钾肥补充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实际需求,也可以适量的补充尿素和硫酸铵。如果是对产出质量有高要求,并且有大量种植数量的区域,应该重点增加实际的施肥量。一旦施肥之后恰好遇到干旱的天气环境,采取浇灌水分的措施,尽最大能力提供水分给牧草种植生产。
2.3.5 加强病虫害防治。农作物在正常的生长过程中会遭受病虫的侵害,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牧草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产出高质量的牧草。一般防治牧草病虫害的主要方式包括药物、生物以及机械防治等,因此,从事种植生产的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治。
2.4 牧草种植的后期利用
2.4.1 青贮。青贮是在冬季也能确保家畜获得充足饲料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从事种植生产的人员应该优先刈割牧草,然后通过机械进行处理刈割之后的牧草,确保饲料可以长时间的储存。此外还需要配合积极的防霉处理措施,否则牧草一旦出现发霉变质则不能够正常使用。在制作草粉、草捆以及草砖等饲料,需要的原材料都是青干草。我国现阶段使用的青干草主要就是通过自然风干以及使用烘干机高温烘干等方式,采取合适的方式对牧草进行合理的加工,为家畜过冬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
2.4.2 青刈青饲。从畜牧业经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青刈青饲是最适合解决家畜饲料问题的方式,尤其是夏秋季节的饲料问题。此种方式的核心技术就是确定刈割期以及刈割留茬高度,还包括最后的刈割时间。青刈的牧草应该选择高产性、再生能力强的品种,同时保证品质的优良。虽然牧草存在最佳的刈割期,但是也需要考虑家畜的品种而分别食用不同的饲料质量。
2.4.3 牧草加工。牧草加工有多种方式,牧草的种类不同,采取的处理方式也就存在差异。草粉和草砖等的加工处理时,所需要最多的原料是青干草,处理的方式常用的如自然风干、化学添加等,也可以借助烘干机处理。加工成的草产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冬季饲料的缺失。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人工种草养殖牲畜动物,能有效解决草具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能给予天然草场休养生息的时间,保证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生产能力。通过将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场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大面积的草场改良,为牲畜动物提供优质的牧草,在推动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