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的对策分析
2021-12-26周文军
周文军
(渭源县水务局,甘肃定西 7482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严重影响了河道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也受到了影响。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我国需要意识到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不断改进和创新河道整治工作,确保这些工作能够落实到位,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氛围以及空间,确保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科学性。其中,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难度相对偏高,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了解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价值,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治理技术以及手段,规避各种水污染问题,将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范围。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的现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工作比较复杂,对工作人员是很大的挑战以及考验。目前,河道污染问题比较严峻,影响了地区的发展,同时也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初衷。因此,许多地区开始重新调整发展模式,一方面不断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改造目前的河道,改进和创新河道治理工作。同时,管理部门还加大了对河道治理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工作稳定落实。但是,这一工作的难度相对偏高,整体的工作质量和工作现状不够理想,出现了许多问题[1]。
1.1 无视生态技术推广工作
在对河道治理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研究时发现,河道淤积现象最为严峻,且污水排放不达标,同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垃圾堆放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区域的环境。尽管国家积极加大对河道治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居民的环保意识也逐步增强,主动参与其中,但是整体的治理工作难度相对偏高,管理工作人员所采取的治理措施还不够有效,因此难以真正保护环境。前期的管理目标难以实现,再加上有一部分工作人员的治理理念比较落后,忽略了对现代化保护技术的利用以及分析,生态护岸技术的推广工作直接被无视,严重影响了河道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大部分地区所使用的生态保护技术比较机械和传统,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以及手段给予技术推广工作相应的支持以及制度保障[2]。
1.2 河岸硬化较为严重
河道治理工作比较复杂以及多元,建工方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会直接利用混凝土以及浆器进行施工,以起到防护作用。但是,这些材料会直接破坏生态环境,使河道内部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生态平衡难以得到保障,进而导致各种环境问题发生,严重影响河道治理工作的稳定落实。
1.3 河道原始问题
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可以发现,这一工作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河道建设初期的建设位置不够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后期的河道治理工作。这一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对工作人员是很大的挑战,直接影响着后期治理工作的稳定落实。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的对策
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了解河道治理问题出现的原因,着眼于目前的工作困境,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对策以及手段,真正促进这一工作有效落实,确保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水平稳定提升。
2.1 积极推广生态护岸技术
生态护岸技术的推广及落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河道治理工作有非常关键的影响。管理工作人员要有效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研究,了解不同生态护岸技术的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河道治理工作之中,创新治理手段,确保整体治理水平稳定提升。管理工作人员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前,需要注重对不同问题进行分析,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环节比较复杂,规划部门需要了解河道的合理建设要求,不能过于追求美观而影响河道的建设情况,要注重实质效益,确保美观性和实际效益协调平衡,综合考虑不同的影响要素。其中,利用生态护岸技术有助于美观性和实际效益的协调。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河道的具体宽度,尽量避免由于雨季降水量过大而导致水线上涨,进而影响整个河道的安全性。另外,技术工作人员还需要注重对不同技术的分析及研究,通过综合对比及考量来找出最合适的生态护岸技术,确保河道治理工作高效运作。
2.2 加强河岸硬化处理和管制
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有效落实河道清淤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以及处置对策,明确河道清淤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其中,河道中的淤泥长期堆积会导致河道水质超标,出现河道硬化问题。因此,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加强对河岸硬化的处理及管理,有效提升目前的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有学者明确提出,河岸硬化会严重影响水环境,导致河道的防洪排泄功能受阻,使河道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对此,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价值,了解河道清洁工作对这一工作的影响,切实提升整体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3]。
2.3 加强合理规划以及宏观分析
在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加快的当前,公众已经意识到了河道治理改造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且主动投身于其中。对于河道治理改造工作来说,水污染的治理最为关键。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水环境保护措施,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明确水生态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以及要素。施工方案设计要保证前瞻性以及针对性,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为这一工作落实贡献力量,真正实现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利用。
2.4 加大水文监测力度
水文监测工作是前期准备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工作人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关注河道污染治理工作的核心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以及处置措施。河道清淤工作的难度相对偏高,因此管理人员需要积极成立监测小组。其中,环保部门以及气象部门需要主动参与其中,利用自动在线监测、人工现场观测以及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检测地区的水文条件,并对这些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调整工作思路以及工作路径,确保不同的管理工作都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以及价值。管理层需要加强对水文变化情况的密切跟踪,了解雨水数据的准确性及及时性,设置监测要求以及目标,通过共同监测以及合理分析来了解目前的水质和水量,为后期的监测工作指明道路及方向[4]。
3 结语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工作来说,整体工作难度相对偏高,工作环节及要求较为复杂。因此,管理层需要注重细节要素的分析以及解读,着眼于目前的管理现状来进行相应调整,对症下药,合理配置及利用不同管理资源,维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