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人民谋幸福: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政党责任

2021-12-26钱再见

关键词:参政党民主党派协商

钱再见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同来自全球的政党领导人共同探讨“为人民谋幸福与政党的责任”这个重大命题。习近平指出,政党要担负起引领方向、凝聚共识、促进发展、加强合作、完善治理五个方面的责任。学界对于政党、政党政治和政党责任有过长期的探讨。林尚立指出,国家与社会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发生变化,执政党执政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体系和责任取向就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1)林尚立:《变革时代的执政逻辑》,《学习时报》2003年1月20日。另参见林尚立:《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载刘建军、陈超群主编:《复旦政治学评论》(第3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因此,一个政党不仅要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而且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重新明确政党责任。吉龙华认为,政党作为一种典型的政治组织其目标就是要争取政权、执掌政权,为此,政党的活动也就必然产生相应的责任,而这种责任不是别的什么责任,而是一种国家责任,它也由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构成。(2)吉龙华:《政党责任论》,《学术探索》2005年第1期。而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和参政党既具有各自的政党责任,又具有共同责任和合作目标。孙希江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党政治的发展过程就是政党责任的生成、运作和发展过程。政党政治的核心就是政党在民众的授意和支持下行使公共权力(政府是主要载体)领导和服务社会。因此,密切党群关系是政党的根本责任。(3)孙希江:《政党责任视角下党群关系问题探析》,《长白学刊》2015年第2期。这一根本责任具体体现为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立党宗旨和执政目标,在新型政党制度中还进一步发展为领导参政党共同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责任。张荣华、常春等人认为,实现人民幸福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4)张荣华、常春:《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实现人民幸福的内在逻辑》,《理论学刊》2014年第12期。可以说,实现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和执政的宗旨、使命和责任。张银霞认为,中国共产党建设责任型政党的任务不是一个政治习惯或执政能力大小的问题,是判断其在法治社会背景下能否尊重执政的客观规律,自觉担负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问题,(5)张银霞:《以责任追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基于责任政党和政党责任的理论分析》,《廉政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期。并在新型政党制度中领导各参政党共同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胡荣荣指出,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列主义政党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代表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使命型政党制度。(6)胡荣荣:《“新型政党制度”表述的历史演进与理论意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姚尚建认为,作为我国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而确定的。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也要切实履行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共同建立责任政府的过程,(7)姚尚建:《当代中国的政治联盟与政府过程——责任政党政府的理论视角》,《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实行协商式监督和合作式治理共同履行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通过文献综述可以发现,学术界关于政党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政党责任方面,而对于如何从新型政党制度出发审视中国共产党有效履行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实际上,政党责任说到底是由政党性质内在地规定的使命、目标和职能。在新型政党制度中,以人民为中心并且为人民谋幸福是政治共识和共同目标。政党政治作为一种责任政治,离不开各政党组织及其成员在领导执政、党际合作和党际监督中更好地发挥领导与协同的职能作用,共同履行好执政为民和参政为民的政党责任。

一、 执政与参政:新型政党制度中为人民谋幸福政党责任的共识

政党的根基在社会,因此,在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中讨论政治体兴亡法则,人民必得出场。(8)陈端洪:《人民必得出场——卢梭官民矛盾论的哲学图式与人民制宪权理论》,《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第1辑,第117-145页。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宗旨是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责任与使命,根本上体现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型政党制度中,以人民为中心并且为人民谋幸福是政治共识和共同目标。

(一) 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队政党的政党责任

政党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主体,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并且发挥重要的功能作用。在政党发挥的多方面功能中,利益代表功能是其本质功能,是政党的生成逻辑、存在价值和发展方向。在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中,之所以要“将政党带进来”,(9)景跃进:《将政党带进来——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的反思与重构》,《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8期。就是因为政党不仅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与中介,而且在国家建构、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作用,甚至就像亨廷顿所说的,对于国家建构而言,一个有效的政党比有效的官僚机构更为重要。(10)S.P.Huntington,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2006,p.401.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必然涉及到党。(11)林尚立:《社区自治中的政党:对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微观考察——以上海社区为考察对象》,上海市社科联等:《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2002年,第45页。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政党,其根基在人民,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3页。中国共产党正是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区别于英美式和苏俄式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发展了以农民阶级为主要力量的人民政治,(13)王悦之:《人民政治的兴起与演化》,《开放时代》2021年第4期。确立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崇高目标和政党责任,并且在以“武装斗争、群众路线和统一战线”为中心的“人民战争”(14)汪晖:《代表性断裂与“后政党政治”》,《开放时代》2014年第2期。中履行政党责任,实现了以统一战线为政治代表性内涵的利益代表功能。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5)《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6页。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履行政党责任。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强调指出:“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6)《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5页。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履行政党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反观西方政党政治所遭遇的困境实际上是与其政党功能退化特别是政党代表性功能的弱化甚至“空心化”密切相关的,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政党责任的缺失,恰如美国政治学家埃尔默·埃里克·谢茨施耐德(Elmer Eric Schattschneider,1892—1971)在讨论政党政府时所指出的,在政党金字塔(party pyramid)体制中出现了“不负责任的权力(irresponsible power)”。(17)E.E.Schattschneider,Party Government:American Government in Action,New York:Rinehart & Company,1942,p.172.相互倾轧的党争和轮流坐庄的现实充分说明了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根本上就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而不是代表所有民众的利益,不可能对民众的根本利益负责任。

(二) 参政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政党责任

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党和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共同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党政治格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既坚持统一领导,坚守共同利益,又要承认多样性,尊重差异性,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前提是共同政治基础和共同利益诉求,共同点是长期共存与合作的基础。政党的性质取决于政党组织的社会基础、政治纲领和政治实践。(18)崔珏:《试论民主党派政党性质的演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进步性是民主党派一个鲜明的政党特征,也是民主党派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和条件。(19)李玲:《从响应“五一口号”看民主党派的进步性特征》,《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论断,客观描述和准确判定了当代中国现实政治体系中民主党派的社会主义政党性质,(20)周淑真:《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多党合作制度的逻辑关系,《人民政协报》2019年2月20日,第8版。不仅有力地回击了那种把中国的民主党派看成是“卫星党(satellite parties)”(21)J.D.Seymour,“China’s satellite parties today”,Asian Survey,Vol.26,No.9,1986,pp.991-1004.、“花瓶党”的恶意攻击,而且也凸显了其在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政党责任。政党责任说到底是由政党性质内在地规定的使命、目标和职能。在新型政党制度中,以人民为中心并且为人民谋幸福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政治共识和共同责任。参政为民既是新型政党制度中各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更是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政党责任,也是民主党派进步性的集中体现。

(三) 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是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人民当家作主重要实现形式的题中之义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6月25日发表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功能,实现了执政与参政、领导与合作、协商与监督的有机统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人民民主,说到底,就是人民当家做主,就是人民至上。与西方自由主义民主以“个体本位”为其理论基础不同,中国式民主所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本位的民主理论。(22)林尚立:《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有理有据有效》,《人民日报》2016年5月17日,第7版。人民民主不仅意味着人民的出场,而且凸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而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正是人民民主的人民政治作为一种责任政治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探索和民主实践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实践证明,与简约的票决民主不同的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与实践。坚持人民立场决定工作的立足点、着力点;立场在人民群众一边,工作根基自然也在人民群众身上。因此,人民立场是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前提条件,人民群众是共产党人的工作根基。(23)康凤云:《党的根基在人民 党的力量在人民》,《光明日报》2019年10月25日,第6版。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政党责任的民主本质在于以人民为中心,坚守民心,尊重民意。中国共产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是依靠人民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因此,必须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二、 领导与合作:新型政党制度中为人民谋幸福政党责任的合力

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领导为民是通过统一战线凝聚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的人心与力量,参政党合作为民是在多党合作中汇聚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的共识与合力,为人民谋幸福是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领导参政党合作而共同履行的政党责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从性质定位来看,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政协作为实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是各政党履行政党责任的重要平台。

(一) 领导为民:在统一战线中凝聚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的人心与力量

政党之间的合纵连横和联盟之术被认为是政党政治中的普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学,更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一把钥匙,实际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及其形式根本上“都是从统一战线发展而来的”。(24)李君如:《协商民主在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65页。2020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对新时期这一具有“最大政治”功能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既是发挥执政党领导功能的政治优势,也是新型政党制度中领导党的政党责任,并且在人民政协这一实行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中更好地履行领导为民的政党责任。而政党关系作为统一战线五大关系中的第一关系,就是要在和谐合作的党际关系中担当起为人民谋幸福的共同的政党责任,即在统一战线一致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从而在大团结大联合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致力于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好合作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些西方政客企图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破坏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之间的鱼水之情。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二) 合作为民:在多党合作中汇聚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的共识与合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统一战线不仅具有“凝聚人心”这一“最大政治”的政治使命,而且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断“汇聚力量”的目标任务,发挥多中心治理功能、协商式治理功能和网络化治理功能。(25)钱再见:《“人心”与“力量”:统一战线的政治使命与治理功能——兼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统一战线治理具有包容性、代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能力,有效规避了西方民主治理中出现的价值认同、社会整合及政治运作等方面的困境。(26)龚少情、李承红:《论统一战线治理对西方民主治理困境的有效规避》,《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统一战线不仅是人民政协成立与发展的基本依据,而且是贯穿人民政协工作的一条主线。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特点要求在坚守政治底线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不断巩固大团结大联合的共同政治基础,在发扬民主和包容差异的合作中广泛凝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在人民政协这一实行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前提是具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合作为民是政治共识,也是共同的政党责任。协商是合作的精髓,因而,与“竞争型”或“垄断型”的政党制度显著不同的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一种“协商型”的政党制度,(27)李金河、王江燕:《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6期。具有突出的合作性特质。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合作既是一种典型特质也是一种突出优势。可以说,合作是其区别于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合作为民是指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下,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围绕一致性的公共利益目标更好地发挥各民主党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政治联盟优势,汇聚各方面同盟者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政党责任和代表性功能,进而将参政党的职能和功能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务实的治理效能,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围绕国家治理的中心工作,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并且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致力于务实地解决问题。

(三) 为人民谋幸福是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领导参政党合作共同履行的政党责任

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既不同于一党制,也不同于两党制、多党制,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在现代政党政治中可以说是独辟新径、独树一帜的。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在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新型政党制度中的领导党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民主党派都在国家的民主治理和政治生活中履行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并发挥着重要的政治职能。首先,在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多党派合作是有机整体,其整体目标就在于为人民谋幸福。其次,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功能与优势都在于以人民为中心和为人民谋幸福。第三,新型政党制度为人民谋幸福的效能提升,首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密切合作,离不开执政党和参政党的政党责任担当并且在履职尽责中共同发挥职能作用。为此,执政党要不断提升执政领导能力,同样,参政党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合作共事和参政议政能力,在人民政协这一实行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中不断凝聚政治共识,双向发力,共同推动为人民谋幸福实际效能的持续提升。

三、 协商与监督:新型政党制度中为人民谋幸福政党责任的保障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政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必须在政党协商中始终坚持协商为民,凸显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现代民主政治中的人民主权原则意味着人民有权监督执政党和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和状态,而这种监督必然是通过政党政治实现的。在政党政治的责任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行有效的政党监督。实际上,在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既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又要接受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即政党监督,并且在人民政协这一实行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中接受协商式监督。

(一) 协商为民:在政党协商中凸显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

民主是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属性。正如《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中所指出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的,团结、民主、和谐是其本质属性。民主从来就“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各国都有权“推进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建设”。在民主的思想谱系和制度实践中,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在新型政党制度中,协商民主致力于增进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共识。增进共识以协商沟通为前提,以知情权、话语权和参与权为基础。没有广泛的协商、没有深入的沟通,共识就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和政策参与,从而使政策决策更民主、更完善。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七种制度化渠道中,政党协商是第一位的,这也意味着在政党协商中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是首要责任,同时,制度化的政党协商对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其他形式又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新型政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必须在政党协商中始终坚持协商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包括协商民主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商民主是对间接民主的完善和超越,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西方多党竞选制度追求“赢者通吃”,造成利益分化,贫富差距扩大。而协商的本质则是在多元利益中寻求共同利益,找到最大“公约数”,致力于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

(二) 监督为民:在民主监督中落实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

政党制度中的政党监督是政党责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政党制度和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在这一政党政治格局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与各民主党派平等相待、民主协商、互相监督、真诚合作,支持民主党派积极发挥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政党监督是一种党际之间的互相监督,但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是通过提意见、作批评、提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是一种协商式监督、合作性监督。政党监督的目标是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承担起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就党际监督而言,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协商式监督。在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根本不同于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中的彼此倾轧和相互拆台,而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党际监督主要是为了促进中国共产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而更好地履行执政为民的政党责任,当好人民公仆,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政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制度载体就是要在党际监督中落实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致力于监督为民。

(三) 在新型政党制度中的协商式监督中不断增强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担当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贯彻了合作、参与、协商的基本精神,不仅内在地具有团结、民主、和谐的本质属性,而且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功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新型政党制度在执政与参政、领导与合作、协商与监督的有机统一中致力于更好地履行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重要方针政策、重要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和参政议政权利受宪法、法律保护,这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参政党的参政过程就是合作的过程,而协商作为合作的精髓贯穿于合作的全过程之中,同时,协商过程也是监督的过程。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都是为了确保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履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直接决定着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决定着为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能否实现。如果缺乏对执政党的监督,一些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就会日益淡漠,就可能会导致权力滥用和决策失误,进而引发治理危机。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不断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在新型政党制度中,统一战线意义上的政党监督主要是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帮助中国共产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形成了专项监督等民主监督新实践,充分发挥了新型政党制度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作用。人民政协作为实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基于统一战线组织发挥协商式监督的政治优势,依托专门协商机构提升协同合作的治理效能,聚焦人民群众福祉精准调研协商,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实效性。新型政党制度有效避免了一党制中缺乏监督或者多党制中相互倾轧、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

四、 结语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政党责任,也是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与参政党的政治共识和共同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的政党责任。

首先,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高度自觉的政党责任。在新型政党制度中,以人民为中心并且为人民谋幸福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政治共识和共同目标,是共同的政党责任,在国家治理中通过政党协商得以落实并且接受监督。

其次,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领导为民是通过统一战线凝聚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的人心与力量,参政党合作为民是在多党合作中汇聚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的共识与合力,为人民谋幸福是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领导参政党合作共同履行的政党责任。

再次,新型政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必须在政党协商中始终坚持协商为民,凸显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责任无疑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并且在新型政党制度中接受民主党派的党际监督,还要在人民政协这一实行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中接受协商式监督。党际监督主要是为了促进中国共产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而更好地履行执政为民的政党责任,当好人民公仆,始终为人民谋幸福。

最后,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也是世界各国政党共同的历史使命和政党责任。政党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文明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呼唤各国政党承担起政党责任,共同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的正义性和国际秩序的稳定性。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呼唤各国政党承担起政党责任,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共同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的正义性和国际秩序的稳定性,共同捍卫人类和平发展。

猜你喜欢

参政党民主党派协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问题探讨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发挥参政党作用 凝心聚力奋斗新征程
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路径探析——以呼和浩特市民主党派为例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开展参政党理论研究推进参政党理论建设
同声遂相应 同心自相知——忆与民主党派同志在合作共事中结下的深情厚谊
参政党理论研究的创新思路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