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百年演进与逻辑特征

2021-12-26王永友

关键词:文化观中国共产党特色

王永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正式提出“文化观”概念,并将其与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并列。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文化观是党关于“观”文化什么、怎么“观”文化、什么样的文化“观”等文化思想、观点、看法的集中体现和本质反映,涉及文化立场、性质、内容、思维等文化认知问题,文化的功能、作用、效果等文化价值问题,文化交流与合作、开放与安全、共享与繁荣等文化理念问题,文化发展的方向、战略、力量、任务等文化发展问题,包括文化本质观、文化价值观、文化理念观、文化发展观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从无到有、从形成到发展成熟,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建构的一个动态演进过程,是各个历史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文化思想观点的逻辑演化,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新飞跃等阶段,彰显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实现文化进步的逻辑特征。

一、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新建构(1921—1978年)

这一时期,提出并明确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本质、地位、性质,系统建构了以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目的方向、方针原则为主要内容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

(一)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初次建构

从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到形成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并以此为标志完成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第一次建构。近代以来,围绕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归根结底是文化观上的争论。在争论中,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深刻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要有文化的觉醒、思想的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一场批判旧思想文化、倡导和传播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和解放运动,大大促进并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传入,为近代中国文化注入了崭新的内容,使近代中国文化的走向发生了历史性转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中国文化,认识、分析社会各阶层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1)《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7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共产主义文化思想与党领导的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力图真正改变那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文化,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与革命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化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和民族化,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完成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第一次建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包含文化性质、文化目的、指导思想、领导力量、前进方向等基本内容,从文化目的看,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旨在“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2)《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3页。;从文化性质看,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从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看,新民主主义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3)《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8页。;从发展方向看,新民主主义文化由于具有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因素,因而将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文化。

(二)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丰富与发展

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形成到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确立为标志,实现了对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丰富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形成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根本基础。在推动新中国科学文化向世界先进水平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根据实践发展、社会实际和时代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发展了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实现了向社会主义文化观的转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为“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4)《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页。,毛泽东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深入思考,先后提出繁荣文艺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5)《毛泽东思想年编:1921—1975》,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15页。,发展科学要“百家争鸣”(6)《毛泽东传(1949—1976)》(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86页。,把“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作为文化建设的方针提出。作为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标志性成果,“双百”方针的正式确立,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和发展思想观点的丰富和完善,也是形成社会主义文化观的重要标识,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和科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双百”方针为进一步巩固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确保文化为全面建设事业服务,改变文化落后状况,促进文化发展进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为实现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曲折前进

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贯彻“双百”方针的积极探索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建设的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在实践中曲折前进。“双百”方针的确立极大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如小说《青春之歌》《创业史》,电影和舞台剧《红色娘子军》《霓虹灯下的哨兵》,歌剧《江姐》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更是这一时期的经典。”(7)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第201-202页。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十分曲折。1957年“反右”斗争的扩大化、1958年“大跃进”运动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双百”方针遭到破坏,但随着对“大跃进”错误的纠正,“双百”方针得到了重新贯彻执行,文化建设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强调阶级斗争,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运动导致“双百”方针被完全抛弃。1966年8月,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此后逐渐在文化、教育、学术领域扩散开来,“双百”方针贯彻执行遭遇了挫折,党的文化观实践经历了曲折。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新发展(1978—2012年)

这一时期,形成并发展了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新概念为重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逐步形成

从坚持“双百”方针发展到“二为”方向,从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把它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审视,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第一次新发展。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贯彻落实“双百”方针的曲折历程及经验启示,重申并强调要继续坚持“双百”方针,要求要把贯彻执行“双百”方针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1978年,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把“双百”方针写进了宪法总纲,以国家根本大法确认的最高方式明确“双百”方针并使之得以重新贯彻执行,强调国家实行“双百”方针旨在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1979年,邓小平提出“文艺属于人民”,强调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8)《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1页。,切实把文艺工作放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下进行思考。1980年,邓小平在总结文艺从属于政治“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9)《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5页。的基础上,对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作了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进而正式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清晰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方向和功用指向,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超越和完善了“文艺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认识。从强调坚持“双百”方针到提出并坚持“二为”方向,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引,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继承与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从封闭、僵化、保守到灵活、大胆、创新,从因循守旧到全面放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伴随开放的大门,西方各种文化思想、社会思潮也大量涌入,形势异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概念,强调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一起抓”,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1979年,叶剑英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讲话中指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0)《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34页。邓小平在《祝词》中进一步强调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页。这标志着我们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进行战略定位、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进行顶层思考。党的十二大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写入了党的政治报告,并上升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强调“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12)《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6页。,是否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1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5页。针对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些地方、一些领域重视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邓小平强调“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1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4页。,必须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将其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审视。从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概念,到“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审视和定位,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第一次新发展。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丰富与发展

从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从发展“三个面向”的社会主义文化,到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分开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明确“一元”指导,到提出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第二次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谷给思想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和西方思潮涌入给文化建设带来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崭新概念,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总体布局。1991年,江泽民在庆祝建党70周年大会上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括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新概念,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完整的理论论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则、方针和要求进行了深刻阐释,搭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初步框架,成为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伟大事业发展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思想观点的逻辑基础。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上升到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进行认识。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15)《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74页。,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个文明”共同推进的实践过程,并明确了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此认知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到“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们党进一步从理论发展上、实践战略上深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发展。

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竞争已发展成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面对这种境况,我们党顺应形势发展作出了“文化是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论断,提出了“发展三个面向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五大把文化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并重的位置,第一次把文化的地位和功用上升到“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新高度,并强调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6)《江泽民文选》(第2卷),第18页。从过去教育的“三个面向”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面向”,文化及文化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不断拓展,文化作为“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作用更加突出、战略地位更加凸显。21世纪初,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科技革命浪潮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形势,我们党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概念,并进一步明确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这一时期,从“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论断的提出,到发展“三个面向”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定位,再到形成繁荣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格局,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在不断深化发展。

整个20世纪90年代,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17)《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一元”指导。2000年,江泽民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首次提出了“先进文化”新概念。作为“三个代表”之一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刻揭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文化的本质要求,高高举起了先进文化的伟大旗帜,清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思想,既是党在文化建设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具体体现,也是发展“三个面向”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还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指导思想的新表达、新提升,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第二次新发展。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完善

从强调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到提出增强文化软实力;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第三次新发展。进入21世纪,各领域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文化竞争更加突显,提高文化软实力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对外开放新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世界潮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想,深化了党对文化在开放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中进行谋划,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同步发展,才能不断提升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1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752页。党的十七大首次把“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写进了党的政治报告,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党的执政意志和执政目标,深化了党对文化在国际竞争中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认识,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进一步发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深入,思想文化领域受到的冲击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概念、新命题,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19)《胡锦涛文选》(第2卷),第639页。,开启了我们党以意识形态为核心进行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发展全球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形势变化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既是我们党顺应国际形势、应对文化竞争的战略选择,也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第三次新发展。

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新飞跃(2012—2021年)

这一时期,创造性提出了坚持中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守中国立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坚持文化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等新思想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思想基础

从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实现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新飞跃奠定了重要思想理论基础。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深化理论认识,深入总结历史经验,高度凝练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特征、时代需要和实践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了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层面、构成要素及战略功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提高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重要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目标,同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看待和认识,阐明了文化建设目标与文化发展要求、文化道路方向、文化战略任务的内在逻辑关系。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方向的深层要素。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逻辑基础,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指出,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凝聚起共同的精神力量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些文化战略思想,是我们党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审视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思想基础的根本要求,为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先进文化制度、坚定文化自信等新思想,实现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新飞跃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内涵

从提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新飞跃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多次强调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2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2版。,第一次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2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重要命题。201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用专门篇章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部署,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3)《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0日,第2版。。2017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第一次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页。,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党关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思想观点演化,从针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和外延都有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体现了新时代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内在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产物,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导思想的内蕴旨趣,是我们正确处理当前和今后文化建设大是大非问题、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逻辑基点。“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观点和必然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基于文化发展历史、现实与未来考量的高度文化自觉,为实现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新飞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内容。

(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制度体系

从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到提出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为实现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新飞跃形成了重要思想理论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到“极端重要”位置,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2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1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三权”,不断巩固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构建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只有坚持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才能更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27)《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才能更好“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第1版。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文化制度上明确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着力建立和完善了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和体制机制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的提出和构建,是我们党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文化宗旨、思想、理念、方针政策的制度化表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规律的深刻把握,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为实现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新飞跃形成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制度。

(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根本标志

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实现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新飞跃的根本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描绘了党和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宏伟蓝图。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第一次将文化自信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思想。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来源和基本内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页。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1页。文化自信展现民族的精神风貌、国家的综合实力,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觉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筑牢文化自信的底蕴和根基,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注入活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中国力量?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就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3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历史。坚定文化自信这一文化战略思想,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层次、新境界,是实现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新飞跃的根本标志。以坚持中国道路、坚守中国立场、坚持文化制度、坚定文化自信等一系列新思想为核心而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发展,是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和超越,是立足于新时代新目标任务、面向国际竞争环境、着眼解决现实问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只有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指引,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和进步,“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3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才能不断增强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精神文化力量,不断夯实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3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文化观中国共产党特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浅析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观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