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探讨
2021-12-25常越亚
常越亚
上海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有限公司
0 引言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 年第44 号令)明确指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意见是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和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该文件是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但由于建筑节能有着其自身特点,故在编制内容上需有所侧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评估报告需体现全面性和深度性,主要表现在对能源供应情况评估、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项目能源消费和能效水平评估和节能措施评估等[1]。建筑类项目节能评估除体现全面性和深度性外,还要针对建筑用能特点进行分析,作为评估结论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建筑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研究能渗透节能评估理念,提升评估报告质量,使报告的编制更加具有全面性、规范性和针对性[2]。
本文针对建筑类节能评估报告的内容及编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观点并进行讨论,以期对建筑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建筑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主要内容
建筑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节能分析、能源利用状况评估和结论。
1)项目概况
详细介绍编制依据和项目基本情况,包括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项目规模、目标、总投资、经济技术指标等[3],并在此基础上,强调项目能源评估、能源应对策略,明确项目节能对地区能源消费的影响。
2)节能分析
节能分析应对建筑设计方案、暖通空调、供配电、照明、给排水等方面进行节能评估,根据实际能耗分析节能方式和效果,从而进行节能评估。通过标准对照法和类比分析法等明确建筑类项目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1)建筑设计方案节能评估
建筑设计方案节能评估的本质是对拟采取的建筑方案进行分析,评估其节能效果,并给出建议[4],其中,外围护结构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外围护结构包括建筑体形系数、外墙、屋顶、地面、门窗、外遮阳等部分。应对各部分用材及材料参数进行说明,如传热系统、外遮阳系数、窗墙比等,并对照相关节能标准,分析达标性,说明具体方案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2)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评估
空调系统是耗能大户,需对空调系统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空调室内外设计参数、空调主要设备及其参数、各功能分区空调设置方案、空调冷热负荷、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有的功能分区较多,应合理设置空调运行负荷和时间,使其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3)供配电系统节能评估
项目用电负荷估算是确定变压器容量的依据,关系到变压器容量配置是否满足项目用电需求。通常变压器负荷率在65%~80%之间较合适[5],可通过项目用电负荷一览表计算出。
(4)照明系统节能评估
照明系统通常缺少详细的设计方案。从节能角度出发,照明灯具的选型[6]建议采用T5高效双端荧光灯替代T8低效双端荧光灯,LED替代非办公照明,充分利用自然照明等。
(5)给排水系统节能评估
该部分可增加太阳能光热利用在生活热水系统中的应用,可根据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雨水。但该部分通常缺乏具体的技术方案和计算指标。
3)项目能源利用状况评估
项目能源利用状况评估是节能评估报告的关键内容,也是主要内容,需全面分析及详细说明。能源利用分两种情况:节能评估前项目能源利用情况;评估后能源实际利用情况。关键内容主要包括:能耗种类如水、电、柴油、天然气等;能耗量,需全面计算各项能耗量,不要漏项;综合分析,明确节能效果及节能数据。
4)结论
报告结论无需赘述,主要是对项目开展前后能源利用情况进行针对性总结,得出能耗消费方面的具体结论,对项目节能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2 建筑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注意事项
1)参考标准的时效性
报告编制中所参考的法律、法规、规范需与国家、地方最新的版本保持一致,相关的评估依据需与有关部门给出的最新行业标准相符,确保能效指南及时更新,避免因参考标准陈旧而导致报告出现问题。
2)各项资料的收集
资料的收集是节能评估的前提[7]。资料收集通常会遇到以下问题:①由于节能评估阶段处于项目前期,业主能提供的资料只有规划条件、总平面布置图,缺少建筑设计方案、生产工艺及用能设备选型,资料不全;②有的建设单位支持与配合度不高,提供资料不积极,认为这是编制单位的责任;③有的编制单位认为只需提出总结性、方向性指导意见即可,态度较被动。故资料收集阶段要充分认识到基础资料很难一次性收集到,需逐步开展,且如果不注意方法,资料收集会比较困难。
资料收集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各项资料及数据,并与建设单位进行密切沟通,保证节能评估报告与实际建设项目情况相对应,保证数据、资料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能源消耗量的计算
项目的主要用能为电和天然气,因此,对电和天然气的估算非常重要。需详细列出用电量/用气量的计算方法、过程及指标来源,避免用电/用气系统负荷运行时间和系数估算不准确、耗电设备估算不足、不同功能分区用电/用气量估算错误等情况发生。
计算能耗过程中,为避免重复计算,可通过分项说明方法使报告逻辑通顺。能耗的计算过程不只是一个量化的说明,还要进行方案比对,最终选出科学合理的节能方案。
4)深度的问题
有的节能评估报告没有抓住建筑类用能特点,使重点不突出;有的仅限于方案描述,没有从节能角度进行数据比对分析而直接得出先进或合理水平结论,使深度不够;有的内容趋于模板化,没有亮点;有的节能措施不明确,使节能效果和经济性不明显。
3 建筑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建议
1)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市场冲击,使大量第三方机构涌入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市场,导致编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市场鱼龙混杂,影响了报告编制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故须规范市场行为,对从事节能评估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和考试合格的人方可从事该项活动。
2)提升监督力度
虽然节能评估报告是在项目施工前期完成的,但全面有效的后期监督才是各项建筑施工活动有序落实的关键。提升对节能评估报告的重视程度、提升监督监管力度、将节能设计的各环节准确地落实到位,对不符合项坚决制止、注重施工设计文件的审查和建设质量的验收、确保节能措施的落实、加强施工后节能效果的总体评价,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 结论
综上,建筑类节能评估为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绿色、环保、节能”观念深入人心。但建筑类节能评估有着其行业特点,涉及暖通、给排水、照明、机电等多专业,因此,在能源消费估算时,要根据功能分区详细计算用电和用气量,注意编制依据的时效性,及时更新资料,确保内容的一致性和全面性,加强后期监管,才是节能措施落实到位的有效方法。
本文概述了建筑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报告编制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两条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够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提高报告编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