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动态递进考核体系研究
2021-12-25王鹏
王鹏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11
1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概述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侧重于实践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该课程具有涵盖范围广、基础性强、知识丰富的特点。
1.1 涵盖范围广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面对的对象来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习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会对软件、硬件开发与应用产生基础性的作用,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形成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模式,从而为更广范围的学习创造条件[1]。
1.2 基础性强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自身具有极强的基础性。就课程内容的设计而言,主要是涉及顺序、选择、循环结构程序等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就显示出该课程的基础性[2]。同时,还包括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系统的基础知识,程序设计语言,以及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在能力的培养层面,注重的是最基本操作方式方法与技能的培养等。目的在于积极推进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
1.3 知识丰富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基础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达成,反映出学习者已经具备了课程标准中达标的程度。
从知识的视角而言,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出于共同目标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性知识识记与实验性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初步认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同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计算机具有极高知识储备,不仅如此,技术方法的应用、初步程序应用的基本知识。
2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动态分析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动态属于综合性的概念,主要是涉及课程背景的动态性、人才培养的动态性、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动态性等方面。下文对此予以具体分析。
2.1 课程背景的动态性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产生与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来源于外界环境,尤其是市场发展的环境需求[3]。所以,市场的现代化趋势需要更加尖端技术的应用,主要这样才能使得市场范畴,以及市场服务力大大提升,在市场开拓进程中,打破时间与空间局限。
2.2 人才培养的动态性
《程序设计基础》注重市场中企业所存在的战略规划,促使学习者在学习中,进一步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的相关知识。在实践能力方面,则是在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对实践性的知识予以应用。重点是把握软件应用方式与方法,以及应用的技巧,从而就会使得该课程与实践应用产生关联,满足市场,以及相关方的要求。针对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而言,会大大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而人才的实践能力则是为应用服务的,从而满足多元化应用的要求,这就凸显了人才培养的动态性。
2.3 方法应用的动态性
在课程的方法应用中,不仅要掌握理论学习方法,还要掌握实践操作方法,即立足于学生的主体,通过本课程实验环节的训练,让学生能体会到软件工程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按软件工程的要求完成规范的各项开发文档。正是因为学生主体个性与需求的多元化,才会使得方法应用产生动态性,从而就会使得学生主体学习的个性化与方法应用多元化产生契合性的关系。
3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动态递进考核体系构建
3.1 动态递进考核体系应用依据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目标,即是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达到初步了解程度。重点在于掌握程序设计知识与设计方法、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TC或VC集成环境进行C语言程序的编写、编译与调试。因此,学生主体与学习的内容都具有阶段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在对其进行考核中,必须要以此作为依据,应用动态递进考核体系。
3.2 动态递进考核体系概述
动态递进考核来源于过程化考核,即在反对静止性考核基础上,认可考核内容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与阶段性,将考核予以划分,下一阶段的考核是对上一阶段考核的承接与修正,从而就使得考核的内容与标准发生变化,更加适合于处于动态状态中的课程体系与学习者个体。
3.3 动态递进考核体系的构建
(1)考核项目与模式应用的确立
动态递进考核体系中,考核项目与应用模式选择成为基本前提。考核项目与模式应用确立来源于教学的进度,即教师与学生共同协作,跟踪教学进度,反馈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内容与重难点,这就为实施动态递进考核创造条件。
(2)动态递进考核体系构成
体系的构成分为阶段性递进考核与结果性动态考核。针对不同阶段,实施差别化的考核标准与方式,而在结果性考核中,注重项目与内容的动态化,权重比例为2∶3,凸显结果考核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不忽视阶段性考核的作用。
4 结束语
本文在研究中,确定动态递进考核体系,以及构建,提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动态递进考核体系构建的依据,以及策略。由此而促进课程的学习效果得到优化,满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