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北印记

2021-12-25眉豆

绿叶 2021年2期
关键词:泰顺廊桥

◎眉豆

眉豆,本名王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散文集《眉豆爬墙》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散文《眉豆爬墙 闺女仿娘》获第八届“漂母杯”母爱·爱母散文大赛三等奖。有多篇长文入选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多篇散文入选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作品发表在《新华每日电讯》《文艺报》《散文选刊》《新华文摘》《海外文摘》《国际出版周报》《新华书目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检察日报》《河南日报》《西安晚报》等媒体,并被新华网、中国作家网、中纪委网站、民进网、中国经济网、知乎网等新媒体转发。

阳光灿烂,草木碧翠,大溪潺潺,古树参天,这一切,都是大自然原本的样子,也是最美的样子。这里就是岭北。

此岭北,并非韩愈“无心思岭北,猿鸟莫相撩”的五岭之北,而是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罗阳镇的岭北——位于天关山之北的岭北村。

翼翼楚楚的古廊桥

岭北村有村尾村等四个自然村,距县城十七八公里,毗邻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脚刚一踏上岭北的土地,我就被这里清澈的蓝天吸引住了。丝丝缕缕的白云在湛蓝的天幕上若隐若现,七彩光晕在高高的树叶间欢快跳跃,空气清爽舒畅,隐约还有些许的香甜。这阳光和空气要把人灌醉了。

带着微醺,来到一座廊桥前。此桥名为同乐廊桥,在村尾村村口、天关山千年古道的“钥匙头”处。听当地的村民讲,廊桥一般建在溪水的拐角处,有留住好运之意。

同乐廊桥是我国第一座按照传统营造技艺新建的“编梁木拱廊桥”。原本这里有座明朝时期建造的同乐桥,清末民初时被洪水冲毁。2004年,村尾村的村民集资,由79岁的村民董直机重新建造了这座廊桥。

2018年去世的董直机老人,是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13岁那年,他到相邻的福建省寿宁县杨梅洲走亲戚,看到别人建造廊桥,立刻被吸引住了。他在亲戚家一住就是半个月,每天守候在木工师傅身边,看他们如何用木滑轮和架子,将一根根重达千斤的横梁架到半空,如何支撑起一座廊桥。建桥师傅不无骄傲地说:你们泰顺会建这种桥的人还没出生呢。董直机听了,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自己的家乡建一座这样漂亮的廊桥。

17岁时,董直机正式跟杨梅洲的几位建桥师傅学木工,建造庙宇、祠堂等仿古建筑。他24岁出师,开始主事建造木屋。1953年,28岁的董直机在岭北建造了自己的第一座廊桥——泰福桥,但这并不是完全传统意义上的木拱廊桥,而是一座石拱廊桥。一直到2004年,董直机终于有机会完全按照传统技法,主持建造了这座同乐廊桥。2006年12月16日,同乐廊桥建成的那天,董直机含着泪花,颤抖着双手,放好最后一块木板,完成了“圆桥”仪式,也最终圆了自己的廊桥梦。

同乐廊桥横跨溪水之上,静卧青山翠竹之间,飞檐翘角,舒展优美;青瓦悬鱼,古朴典雅;雕梁画栋,形象生动。桥头还有几株高大挺拔的松树在静静地守护、陪伴着它。

泰顺“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多水多桥也多,有各种桥梁近千座,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廊桥。目前泰顺有各个时期的廊桥46座,其中古廊桥33座,有15座古廊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廊桥除了连接两岸、通达物流,也是当地乡民休息聚集、交流交易的场所。桥头还常常有木偶戏、舞龙灯、八仙灯等民俗表演,聚集的乡民有时达千人。廊桥中一般设有神龛,每月初一、十五供乡民祭祀。正月的祭祀最为隆重,乡民从四面八方聚集桥头,桥畔丝竹锣鼓,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因状似蜈蚣,编梁木拱廊桥还有个形象的名字——蜈蚣桥。编梁木拱廊桥的核心技术就是“编梁”:用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支撑在两岸的岩石上,底座由数十根粗大的圆木纵横拼接对拱,形成“八字结构”,不用钉铆,仅以榫卯连接,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结构简单,却坚固异常。也因为在桥面上建造了屋顶,能为行客遮风蔽雨,人们又叫它风雨桥。

木拱廊桥与宋室南渡

由于人为破坏、自然损坏、现代造桥技术发展等因素,廊桥数量迅速减少,造桥技术几近失传。

20世纪70年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昇组织科学家到浙闽地区实地考察,认为当地的编梁木拱廊桥就是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并在他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中记载了泰顺四座木拱桥,详细介绍了廊桥的构造和建造方法。从此,“中国廊桥”广为人知,在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与价值得到认可。“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批古老的木拱桥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虹桥设计技艺高超,用很短的构造材料,形成较大的跨度,并能承受巨大的载重,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类,达到了我国木桥建造技艺的顶峰,具有极高的传统美学价值。

在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曾有座“汴水虹桥”,是北宋虹桥的典型代表,古籍《东京梦华录》对它有详细描述: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

北宋虹桥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赵州桥)、泉州的万安桥、潮州的广济桥被称为中国四大古桥。其他三座桥梁仍存于世,北宋虹桥却随着宋室南渡、汴河失去运输漕粮的重要地位后,消失在淤塞变迁的河道之中。值得庆幸的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在他的旷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中,留下了汴水虹桥的倩影。

北宋灭亡后,宋高宗即位,成为南宋的开国之君。他先后将都城迁于扬州、南京、杭州,史称宋室南渡。随着宋室南渡,大批中原人也随之南迁。清代著名诗人、大庾(今江西大余)知事、泰顺罗阳人董正扬有五言诗《吾庐》:清溪环县郭,郭外即吾庐。得地三迁后,稽年六百余。并在诗句后注解:余世于南渡时从河南三迁而至罗阳义翔乡。据考证,董正扬的先祖在宋室南渡时期,从河南经过三次迁移,最终迁移到罗阳镇义翔乡,到他那一代已有六百多年。

中原人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文化、科学与工程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在浙闽等地流行,除了继承了北宋虹桥的建造工艺,又有所创新,形成了“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独特桥梁样式。到了清代,浙闽境内的木拱桥达200多座,工匠有500多人。明人陈世懋感叹:闽中桥梁甲天下。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描写:闽中桥梁,最为巨丽,桥上建屋,翼翼楚楚,无处不堪图画。

浙闽地区的编梁木拱廊桥传承与发展了北宋虹桥,这一观点虽是主流共识,但也有人认为廊桥自有其完整的发展体系,是本地先民的创造。无论如何,它们都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在为这项传统技艺没有彻底消失而庆幸时,更应该向发现、保护、传承宝贵文化遗产的人们致敬。

绿荫匝地的千年古树

同乐廊桥边有片茂密的古树林,“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站在林边,便能听到森林深处潺潺的溪水声。循声寻找,果然有条小溪从天关山的山坡上奔腾而来。溪水流到几块巨石后,一下安静了。这里有片浅浅的水坑,溪水清澈见底,水边青草间静卧着几只漂亮的绿头鸭。踩着石头,小心翼翼而又十分艰难地爬过几块巨石,一点点试探着接近它们。但它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像人类不存在似的,不惧怕,也不理睬,始终保持着矜持、优雅的姿态,很长时间一动不动,只是偶尔甩甩头,用喙梳理几下自己的羽毛。那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烁,显得更加华贵、鲜艳。

坐在石头上,有些发呆,想成为它们的同类。退而求其次,如果每天能在绿荫下、溪水边,与它们相守相伴,也算是幸福的人生了。

也许是想换个地方吧,绿头鸭们突然一起游走了,非常默契,几乎分不出谁先谁后。看着它们摇摆着身躯渐渐远去,不免有些惆怅。

在鸭子远去的地方,有座新搭建的小竹桥。走上竹桥,犹如置身画中。在水边翠竹的掩映下,小溪显得幽暗、静谧。溪中的乱石上生满青苔,淙淙溪水,绕石而过。炫目的阳光,透过巨大的古树,斑斑点点地洒在摇曳的竹叶上,洒在幽幽的溪水中。闭上眼睛,沐浴在阳光里,承接上苍的恩赐。

走过竹桥,就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秘境,世界一下安静了。森林里的参天古树,葱郁苍茫,绿荫匝地,苍劲古朴。挺拔的树干上、虬曲的树枝上,甚至古树前的木牌上,都生满了青苔和灰色斑点。阳光照在千年苦槠的枝干上,枝干上厚厚的青苔也显得生机盎然。还有两棵耸立的古枫香树,相距不足一米,直径都在一米以上,需要两个人才能合抱。它们并肩而立,共沐阳光,共担风雨,历经数百年,一起长成参天大树。“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这两棵古树正是舒婷《致橡树》一诗最生动的诠释。

岭北一带有很多古树,百年以上树龄的就有上千棵,种类也有百余种。这里有亚洲最大的千年黄花檵木群,有列入温州市“百大”古树名木的“苦槠王”,有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树种红豆杉,还有枫香、栲树、马尾松、柳杉、甜槠等珍贵树种。

古朴沧桑的千年古道

走出古树林,眼前豁然开朗。蓝天上有朵朵白云在闲适、安逸地飘荡着;脚下,一条长长的石路铺展在面前。

石路就地取材,用大大小小未经雕琢的青石铺成。经过岁月的侵蚀与打磨,这些石块已经没有了棱角,石面也有些麻麻点点。因为石缝中间填充了沙砾,路面既不硌脚,也不打滑,舒适安全,不用小心翼翼。这条看起来沧桑厚重的石路,就是天关山上的千年古道——岭北古道。

岭北古道始建于唐朝。相传,古时温州府的千总为感谢村尾村的村民救助了他儿子,特意筹措银两修建了这条山道。此后,这条石路一直是岭北人通往罗阳的主要通道。岭北古道从村尾村起,曲折而上,翻过天关山,到达山脚下的罗阳镇白溪亭,绵延八九公里。

天关山被誉为泰顺邑祖山,是泰顺主要溪流的发源地,夏不闷热、冬无严寒,气候宜人,环境清幽,堪称绝尘佳境,自古就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来此游历、隐居,并留下传世佳作。

董正扬的家族自宋室南渡迁居于此六百余年,对天关山书之颂之,自然不惜溢美之词。他的长诗《天关山》赞叹这里山水的奇美、云海的变幻,“我家世居平水曲,群峰罗列排瑶签。兹山雄奇尤冠绝,空绿如水浮屏幨。”“云来如龙舌舚舑,云归如幄遮重檐。大云小云触石出,一刹那顷灵雨沾”。

山水秀美,自然也是古人隐居的理想之地。本邑明末清初诗人、书画家,永嘉县儒学教谕徐柏龄,明灭后独游浙南,最后隐居在天关山。清诗人、罗阳书院山长董斿曾拜访过他的隐居处,并作诗一首:“白云开处见天关,下有茅庐一两间。欲问徐公栖隐处,寒蝉嘶断夕阳山。”董正扬的六世祖龙溪先生,是明朝诸生。国变后,他在一座小楼里隐居二十余年,斋名“也六”。面对天关山,竹帘傍依,溪云一握,可称为大归大隐。

董家和陶渊明也有一定渊源。董正扬的舅舅陶唐是泰顺筱村镇葛垟村人,现陶氏宗祠还悬挂着“五柳堂”牌匾。陶氏先祖迁居葛垟村的经历,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人找到桃源村落的过程十分相似。据说,葛垟村中的大厝正是董正扬的外公和舅舅的故居。少年时,董正扬常跟着父亲到舅舅家玩。

一字凌波古碇步

岭北村四周群峰连绵,溪谷平缓开阔,民居沿溪而建,溪水碧翠,竹海苍茫,静谧清幽,宛如世外桃源。

在村尾村村口的溪水边,有几棵开满了橘红色小花的桂花树,阵阵甜香不时袭来。桂花香几乎是人人都能接受的香味,馥郁的桂花香,能让人产生深深的幸福感。

岭北村内,有50多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从溪南进村,不远处便是几栋古民居。古民居为两层石木结构,黑瓦石墙,悬山屋顶,山墙博风板上挂着木质悬鱼,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有几个村民在运送砂石木料,用传统方法修缮房屋。屋前的空地,有的人家种了蔬菜,有的人家用鹅卵石垒砌了水池。矮墙的竹箔上,晾晒着菜干和鱼鲞。

岭北溪上,有各式各样的小桥方便两岸来往,最有古味的就是碇步桥。碇步桥是桥梁的雏形,古人用大小砾石或较整齐的条石,在溪涧的浅水处筑起一个个石磴,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只露出水面的龟背,故称其为鼋鼍。鼋鼍,是指神话中的巨鳖和猪婆龙(扬子鳄)。传说周穆王出师东征,来到江西九江,因江河密布,行军受阻,便下令捕杀鼋鼍,用以填河架桥,最终战胜了敌方。

碇步桥有多种叫法,学术界称其为堤梁桥,因为酷似钢琴的琴键,今人也称琴桥。当地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碇步桥“远看一条线,近看像拉链,细看是琴键,好像楼梯浮水面”。

泰顺境内沟谷纵横,溪流交错,过溪涉水,多靠碇步。泰顺最早的碇步桥是建于唐代的莒江仁石碇步,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仕水碇步。

仕水碇步位于泰顺仕阳镇溪东村的仕阳溪上,也称仕阳碇步。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修,共223齿,全长136米,“一”字形凌波延伸,蔚为壮观,是世界上最长的古碇步。

仕水碇步每步石磴有高低两层,中间高,两边低,可供三人同时行走。碇步用料非常讲究,高磴用白花岗岩,低磴用青石岩,既美观又实用。挑着扁担,或者涨水时,可走高磴。青石辨识度高,夜间行走,借助月光,踏石而行,可畅行无碍;洪水初涨时,踏浪而行,也可安然到达彼岸。取青白两种石材,也有其文化内涵,正如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刻《重修仕水碇埠渡志》中所说:“石取其坚,计永年也;色取其白,昭利涉也。” 仕水碇步因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一种以仕水碇步为平台的龙舞表演,叫“碇步龙”,始创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据仕阳镇朝阳村林氏族谱记载:林氏裔孙为庆祝林氏宗祠落成,突发奇想,首创在碇步上舞龙灯,用以庆典。初期只是本村民众参加,后来逐渐扩展到邻近乡村,乃至周边县市,历经百年兴盛不衰,深深扎根于民间,广为传承。

在鼓乐声中,舞龙者迈着舞步,在仕水碇步上腾挪跳跃,从“开龙门”到“关龙门”,一共六十多个套路,“搭龙坪”“龙戏珠”“龙舔珠”“龙咬珠”“排‘寿’字”“蹲马龙”等,动作娴熟,协调一致,敏捷矫健,像少林武僧练梅花桩功一样,惊险、威武。2001年,泰顺碇步龙作为传统舞蹈项目,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蓝天白云下,淙淙溪水边,一幢幢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居掩映在绿荫之中。踏过溪上的碇步桥,来到溪北。古树下,有几位村民坐在椅凳上聊天。有青山绿水环绕,生活恬淡而富足,他们的日常,正是别人眼中幸福的模样。

来到村头,只见岭北村整个村庄都被群山和稻田包围着。岭北的稻田虽然没有云南梯田的气势磅礴,却有小家碧玉的纯真可爱。田中蜿蜒的溪流、小小的碇步,依着高高低低的山势,分成一方方错落有致的稻田。稻秧绿中泛着嫩黄,像刚出窝的雏鸡,毛茸茸的,十分可爱。稻田中,有粉墙黛瓦的民居、古色古香的廊桥点缀其间,随手一拍,都是一幅幅绝美的田园风光图。

稻田观景台上,有人在拍照,不时传出阵阵笑声。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是人的天性。其实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回到自然中,才是一个人最本真的模样,也是最美的模样。

猜你喜欢

泰顺廊桥
无钉桥梁的传承
茶韵
北涧桥
去廊桥找你
浅谈泰顺石雕艺术魅力与发展趋势
廊桥文化的汇集地——泰顺
记忆中的廊桥
犹记廊桥
廊桥叙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