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探析
2021-12-25郭金光
郭金光
(太康县农业机械化学校,河南周口 46140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全国各乡镇政府与居民对这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愈加重视。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农民是发挥重要力量的主体[1]。但近年来,由于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乡村青壮年不断向城市转移,乡村发展中严重缺少具备扎实管理知识和拥有科学技术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匮乏现象已成为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直接阻碍。鉴于此,相关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全社会应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进程。
1 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
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建设进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在乡村基础产业中,农业是核心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政府正积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不断丰富基础设施和深入强化技术装备。2020 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了71%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增加至60%[2]。虽然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正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但相较于农业发达国家,整体数据依然偏低。据统计,2019 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占到世界平均总值的79.65%,形成这一局面的关键原因是我国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无法高效使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推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较为薄弱。因此,要从本质上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大力建设农业科技和丰富技术设备的同时,还应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引导农民强化自身综合素养,快速打造新型职业农民,扎实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为我国农业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不足
1)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识不够深刻。当前,部分地区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环节仍较为薄弱[3],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与主管部门过度重视乡村经济建设,而忽视对人才的培育,缺乏相关的政策扶持,从而阻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进程。2)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体系仍需完善。部分地区相关部门在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时较为随意,且没有健全相应的培育体系和培育内容,尚未将各项培育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导致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时,总是显得“无从下手”。3)信息化网络培育建设较为滞后。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部分地区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时,没有加大建设信息化的培育手段,导致网络培育资源较少,无法向农民传达丰富的先进农业技术理念,新型职业农民在接受培育活动时,无法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方向途径
3.1 完善机制,建设合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体系
1)各级相关部门应深入剖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形势,明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2)相关政府部门在开展“三农”工作过程中,应始终贯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理念,将其落实到位,充分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3)应加大建设工作协调体系,打造集财政资源、教育、社会保障和农业培养于一体的合力培育体系。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有机整合、协调多种培育资源,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不断完善培育体系[4]。1)鼓励推广农业技术机构和农业科研院等机构共同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丰富和完善培育体系。2)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培育机构等参与到合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活动中,通过政策扶持等手段,调动各组织参与培育的积极性。3)与相关农业企业密切联系,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合力培育模式,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条件,引导新型职业农民能够通过亲身实践与观摩,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2 丰富形式,完善内容,夯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
3.2.1 完善培育内容
积极做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前期准备工作,采取大量的调研活动,明确掌握乡村振兴实际需求,结合乡村现代化发展形势,坚持“因地制宜”的培育原则,合理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5]。
3.2.2 采取分科培育
通过继续教育活动,对当前从事农业人员展开培育工作,强化农业人员综合素养,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与质量。同时,对乡村中有意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工、退役军人和青壮年等实施农业技能培育活动,帮助其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3.2.3 线上线下结合
进一步优化现代化培育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培育优势,打造线上联合线下相结合的培育模式,使乡村居民足不出户便可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同时,利用线上培育模式,向农民讲解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理念,提高农民的创新意识。在培育平台中,上传各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视频内容,使农民通过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培育模式,随时随地的学习培育知识。
3.2.4 甄选培育对象
要想有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应对培育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甄选。1)从县居民开始,进行全面、系统的摸底调查,逐渐向村镇居民延伸。2)应深入剖析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立足于农业转型升级为基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甄选具备培育潜力与文化基础的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的主要对象[6]。
3.2.5 丰富培育方法
在确定培育方法时,1)应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能简单套用统一标准的培育方法;2)应深入考虑乡村农业的生产特点与具体发展趋势,结合乡村产业属性,丰富培育方法,如创业孵化、菜单式学习、线上结合线下、田间学习和顶岗学习等。
3.3 科学管理认定规范,打造规范性和系统性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1)应对新型职业农民采取资格认定制度,并建设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认证体系。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产业制定认证管理手段、等级考核评定和分层注册等管理制度,对参与培养的农民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2)提高动态管理力度,健全监管制度。应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信息建档,结合政府政策的发展形势,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动态管理办法,实时更新型农民数据库信息,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良好的监管[7]。3)应落实农业资格准入工作机制,引导相关企业重点录用持有职业资格的新型职业农民入职。4)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资金扶持力度。
3.4 丰富平台,加大投入,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快速成长
1)应加大建设乡村公共服务的资金占比,以此打造出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帮助新型职业农民体会到高质量的公共服务。2)大力构造新型农业经营结构,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培养家庭农场等各种新型经营形式,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平台,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在岗位实践中不断丰富自身工作经验[8]。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在市场发展中提高、在农业生产中发展、在企业实践中成熟。
4 结语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各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应重点关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从根本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相关部门应科学选择培育对象、丰富培育方法、完善相应的培育机制等,并通过各种有效的培育措施,有机整合各方培育资源,高效培育出符合时代发展、具备扎实现代化农业技能和敢于实践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团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开展必将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