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发展的探究
2021-12-25吕孝武
吕孝武
(吉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00)
绿色是“共享、开放、绿色、协调、创新”理念之一,目前正受各方关注。绿色发展直接关系到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为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国内各地绿色农业产业的进步与发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增强农业发展格局的合理性、科学性,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服务优势。基于此,围绕绿色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1 绿色金融概述
国内学者对于绿色金融拥有几乎一致的观点,国家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与金融机构可从产业政策着手,有机融合产业政策与金融手段,充分践行环保理念,注重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在对金融业务进行拓展时,各方应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将日常金融业务与成本、风险、回报相融合,严格把控高污染、高能耗行业,运用创新型的金融工具向节能环保、绿色产业给予有力支持,推动国内各地区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2 农业产业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2.1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自绿色金融理念被提出,国内各地围绕绿色金融仍未能完善相关法规条例,依然处于起步初期,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与此同时,从经济保护主义进行分析,部分地方政府不够重视长期的绿色效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效果,挫减了绿色金融服务的效益与积极性。
2.2 激励政策较弱
从短期利益进行分析,绿色金融农业具有收益少、早期投入多、见效慢的问题,若各级地方政府、企业、机构、个人过于重视眼前的微观利益,则很难积极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对此,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制定并执行激励扶持政策,但目前各方在执行政策时不能紧贴市场需求,未能严格执行有关激励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金融在农业产业中的有序发展。绿色金融在“三农”领域的发展与顶层设计规划、风险评估密切相关,政府应制定好配套的扶持政策。
2.3 主观意愿不强
国内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对项目进行衡量时,主要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谋求利润最大化,“三农”领域的绿色金融业务具有资金回收慢、收益低、成本高、投资长、风险大等问题。受上述诸多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商业银行很难完全配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其通常会处于观望状态,很难顺利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对此,在实施、反馈、评价、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时,相关机构应重视相关工作的前瞻性,注重流程制定与战略部署的体系化、全流程、全方位。
2.4 产品结构不均衡
近年来,社会各界愈发重视环境问题,相关金融机构也陆续推出众多绿色金融产品。基于绿色农业产业特点,国内现存的绿色金融产品多为信贷产品与项目融资,相对缺乏金融类的衍生品,因此还需提升广度、深度[1]。此外,为有效规避风险,商业银行应针对国企,提供绿色证券、绿色信贷产品,同时要有效筛选项目对象,屏蔽污染类型企业,向具有减排治污需求的优质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进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弥补财政补贴的差异性,提升落后地区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3 绿色金融助推农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完善法规条例
各行业发展都不能脱离法律,目前有法可依已逐渐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也是促进农业产业与绿色金融发展的合理手段。依托法规条例,政府有关部门能够有效打击农业产业中过于追逐利益,而对可持续生态造成破坏的负面行为。基于此,各地政府应围绕绿色金融构建生态保护行为与农业资源环境,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加快法治化进程,实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有法必依、有法可依的目标,有机融合客观约束性与主观能动性,进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可围绕农村绿色信贷出台扶持政策,持续细化信贷项目标准、风险检测标准及环境评估标准,推动绿色信贷的规范化发展,实现绿色信贷支持政策的差异性。各级地方政府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从额度限制、利率政策、房贷审核速度、资金投入节奏多方面着手,实现各影响因素的差别化,推动各地区商业银行主动参与农村地区的绿色金融业务。
3.2 汲取西方成熟经验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绿色金融服务领域还不具备系统性经验,但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从其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中探寻有利元素并加以改进,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策略,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利用政府导向,充分展现国有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引领与发展导向作用,推动农业产业绿色金融发展,运用政策性资金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并将其投入到期限长、风险高,但有利于生态保护与农村资源环境发展的农业产业项目中;改变商业银行的观望态度,充分带动银行业的资金优势,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2)加大投资经过科学论证的绿色金融项目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将持续性较强、期限较长的贴息政策给予到农村地区;对于部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金融项目,可将贴息周期延长至10 年、20 年甚至30 年。
3)引入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充分运用金融衍生品的灵活优势,为农业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保障、便利及资金。各级地方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可引入期货、证券、基金、保险、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工具服务于绿色农业发展,为可持续性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创造多维度的绿色金融发展机遇。此外,应围绕农业产业持续开拓发展资本,不断强化农业资金的灵活性、流动性,尽可能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积极引入外部资金,加大社会各界的投资力度与投资欲望。
4)完善风险补偿、风险转移、风险分担机制,持续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3.3 建立多方协同的风险管控体系
国内各地区金融机构应结合区域内“三农”金融发展历程与风险管控经验,明确“三农”金融服务进程中所遇到的难点,系统性地评估绿色金融风险,重点评判环境风险因素,充分容纳突发性的意外事件,为绿色金融服务的开展做好全面预案。同时,要强化全过程管理工作,增强风险管控效果,有效运用绿色金融工具,拓展风险保障、风险分担机制,严格把控事前、事中、事后风险[2]。
绿色农业产业具有受益面广、回报率低、风险高、周期长等显著特点,这也意味着金融机构在参与绿色农业产业项目时,应从全面进行考量并结合自身性质,注重开展长期性的绿色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应向金融机构给予充足支持,实现有效的政银合作,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切实参与重大农业产业项目的实施布局。
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可从社会参与度、金融介入、服务增信等多种角度强化全民绿色金融意识,持续加大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力度。在此基础上,政府职能部门也应明确绿色金融面临较大风险、资金链较长、资金面较广、持续时间较长等问题,不断强化金融同农业合作力度,引入组合式贷款模式,加大借款力度,扶持绿色金融产品,积极拓展与绿色金融相关的衍生品业务,强化各方服务的协同性,完善绿色金融防控体系。
3.4 优化人员结构
为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优势,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相关金融机构应广泛吸引在环保、生态农业、金融等领域具有专业优势的人才。从人才培养角度进行分析,大学教育占据重要比重,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推动高校围绕绿色金融增设专业学科,积极储备绿色金融人才,逐步提升农业产业人才质量。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还应在城镇周边县区与农民、农村、农业存在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中推行培训活动,在辖区内的金融机构中构建银行生态部门,强化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水准[3]。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强化绿色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各地区金融机构应从以下几点着手:1)在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上,加设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研发绿色金融产品;2)依托成熟的网络技术,构建网络金融模式,加大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广力度,不断强化民众对绿色金融产品的认知水准;3)将保险业务融入绿色金融业务领域中,持续增强绿色金融业务的可行性、稳定性;4)积极引入外部资本,开发金融衍生品,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增强绿色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大力推动农业产业的进步与发展[4-5]。
4 结语
当前农业产业绿色金融发展存在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激励政策较弱、主观意愿不强等问题,对此,应通过完善法规条例、汲取西方成熟经验、建立多方协同的风险管控体系、优化人员结构等措施,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