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2021-12-25杨玉春

南方农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国营江河杉木

杨玉春

(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广西柳州 545300)

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简称贝江河林场,国营贝江河林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北部的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1.5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33.8 万立方米,为广西主要杉木产区和珍贵乡土树种生产基地。国营贝江河林场地貌属云贵高原向湘桂低山丘陵平原间过渡地带,立地指数较高,水热条件良好,全年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 824.8 mm。近年来,该林场投入了大量精力在营造林作业中,而营造林作业设计直接影响了营造林效果。因此,探究营造林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营造林作业设计基础信息

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计划全年造林460 hm2,包括236 hm2更新造林面积、224 hm2萌芽更新造林面积。造林区域地形地貌为南/西南全坡21°,海拔为500~900 m,土壤为厚度50 cm 的红壤+5 cm 腐殖层+20%石砾,现覆盖植被为蕨类(30%)。该林场营造林作业设计时,选择了人工造林方式+萌芽更新造林方式,造林类型为速生杉造林、普生杉造林、乡土阔叶树种造林等。

2 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准备资料待完善

在营造林作业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基础资料采集、汇总、剖析[1]。但是通过对2017 年、2018 年、2019 年、2020 年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营造林作业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可知,其在具体营造林作业设计前,并没有进行相关资料的全面调查,数据失真问题频出。比如,对山地小气候立地因子记录不完善,选择造林方式现场记录不详细等,干扰了营造林作业设计的指导效能。

2.2 设计内容与形式雷同

在当前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营造林作业设计过程中,较为注重“标准化”[2]。各种作业设计形式主义蔓延,雷同情况频出,不管是在设计内容还是在设计形式上均缺乏创新,无法体现本地区树种特性及本林场造林特色[3]。比如,在2019 年营造林作业设计时,虽然该林场编制了《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2019年造林模式表》,但是大多沿用广西柳州市小班造林方式,没有展现区域造林特色。

2.3 作业设计标准不一致

在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人工造林方式设计时,没有将用苗与造林标准进行紧密联系,也没有纳入系统性规划思考[4]。长此以往,将导致营造林资源分配不均衡,资源浪费严重,甚至导致林产行业无法供应资源,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比如,在该林场2017 年营造林作业设计时,人工造林方式、萌芽更新造林方式下的树苗、树种没有量化设置,极易导致两种方式造林比例失衡,影响初始造林目标的顺利实现。

3 完善营造林作业设计的对策

3.1 完善准备资料库

在营造林作业设计前,林场工作者应展开实地调研,将各种设计材料收集、整理、汇总,形成完备的准备资料库[5]。在收集汇总融水县境内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植被信息的基础上,记录林场内实际立地条件。比如,林场位于广西柳州市著名的暴雨中心区,暴雨频繁,年均降雨集中在4—8 月,年均降雨量为1 824.8~1 842.8 mm。

在对资料库内与林场相关的基础材料、设计材料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林场工作者可以根据重点突出、文字简练、层次清晰、格式规范的原则,进行资料数字化处理。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林场工作人员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营造林作业流程梳理,利用Z-1、Z-2、Z-3、Z-4 等代表本年度迹地人工更新造林模式,并穿插植被图片(白花含笑、马尾松、黑竹等)、气象图(或卫星云图),为营造林作业优化设计提供足量具象化信息。

在资料数字化处理后,林场工作者可以从小班营造林设计改进入手,对当年度营造林任务相关内容进行清晰、完整标注,配合比例尺的科学应用及图例的规范设置,为具体施工作业提供有效指导[6]。比如,在营造林作业设计图中,林场工作人员可进行封山育林、示范样板、补植补造、混交地块、隔离带等图标的清晰、生动标注。同时,林场工作人员还可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人工造林、萌芽更新造林方式下的造林过程,适时添加附注内容,比如树种、小班、村名、苗木密度、土地规格、混交比、苗木质量、面积及地理坐标等。

3.2 设计特色内容与形式

要想提高营造林作业设计特色,必须从内容、方式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对此,林场工作人员应严格考察本林场营造林要求,从营造林作业设计过程入手,进行内容、形式的逐一创新。

在造林内容设计时,根据林场造林作业设计原则,可以将适合杉木+楠木、杉木速生林、阔叶树+杉木混交林、杉木一般造林乡土树种、油茶、闽南纯林以及杉木+枫香等营造条件的采伐迹地小班为单位,贯彻适地适树、生态效益最佳、经济价值最大、最高产原则,进行造林树种的选择以及全年造林面积设计[7]。比如,杉木造林面积212 hm2,乡土树种及珍贵树种造林面积55 hm2,油茶造林面积33 hm2等。同时,综合考虑丰产、速生、优质、高效等生态功能,设计楠木纯林造林密度为106 株/667 m2,杉木纯林造林密度为167 株/667 m2等。

在造林形式设计时,鉴于本林场规划造林林地特点,可以在造林前30 天将距离地面10 cm 范围内的杂草、杂灌全部割除,开设炼山防火线进行炼山。炼山后全部实行沿等高线“品”字形配置。同时,根据基础资料库中土壤情况及造林树种特殊需求,进行穴状挖明坎形式的合理设计[8]。比如,闽南纯林株行距2.5 m×2.5 m,坎规格为60 cm×50 cm×30 cm(长×宽×深);而杉木+乡土树种株行距为3 m×3 m,坎的规格为60 cm×50 cm×25 cm(长×宽×深)。

3.3 系统设计作业标准

林场营造林作业设计问题普遍产生于作业标准上,因此林场工作人员应结合当年营造林作业计划、区域立地条件及环境气候情况,进行立地类型表的设计、调整[9]。根据立地类型表信息,从种苗来源、种苗数量、定植/补植步骤、抚育管理时间及频率等方面,进行营造林作业标准的细化设置。比如,杉木、香合欢、闽楠苗应为源于国营贝江河林场种苗站培育的良种轻基质苗、良种裸根苗,其中闽南苗选择苗期生长态势良好的桂林种源、贺州富川种源;种苗数量主要受各树种造林密度影响;林场定植原则为“深栽压实、苗正根舒”,步骤为锄苗→黄泥浆根→坎中心偏山体方位定植→湿润细土埋根→覆土逐层压实→浅松土覆盖;抚育管理主要在林木郁闭前进行(5—6 月、8—9 月各1 次)。

在营造林作业标准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林场工作人员可以对林区道路、生物防火带等配套设施进行逐一完善,保证营造林作业标准与林业工程任务、计划、实际效果相一致。结合立地类型、造林类型、技术要点以及保障措施,突出营造林作业的适用性以及苗木、树种特色,保障后续作业顺利开展。

4 结语

营造林作业是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战略发展任务之一,与林场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具有紧密联系。因此,针对林场在营造林作业设计时存在的作业设计标准不一致、设计准备资料有待完善、设计内容与形式雷同等问题,营造林作业设计人员应根据本林场阶段发展要求,积极展开实地调研,完善准备资料库,设计特色内容与形式,并进行设计作业标准的系统设置,保证营造林作业实际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国营江河杉木
江河里的水鸟
河南禹州:20世纪80年代国营钧瓷厂作品欣赏
不同混交方式杉木人工林生长量影响研究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江河 万古流
基于经营生产发展的国营森林苗圃育苗研究
草根公民的江河十年行
国企家族化与单位组织的二元化变迁
不同比例凋落物的分解动态变化研究
国有林场杉木中龄林材积结构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