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运用分析

2021-12-25

南方农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园林艺术园林景观园林

张 刚

(邹平市韩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滨州 256209)

采取生态修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植被生长,进而提升植物的覆盖率,对土壤蓄水功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降低水土流失的发生概率。因此,将生态修复技术运用到现代园林艺术当中,可促使园林植物发挥出最佳效果。

1 生态修复技术概述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自然科学修复技术,可对遭到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生态修复,使之还原为破坏之前的状态,并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状态。建立环境科学规范,及时修复遭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系统,以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平衡为主要基础,对那些受损的环境系统进行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可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正常健康运转,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自然环境条件,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索取。科学合理地规划自然环境的生态结构,使自然环境系统中的所有自然生物都能够及时得到科学的保护和修复,可使自然环境的保护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1]。

通过对生态修复的有效实施,能够较好地优化园林生态环境。当前,相关技术人员也在不断探索并提出新的、有效的环境污染应对对策及保护措施,使得园林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越来越突出,这也从根本上有效保护了园林生态环境。生态修复相关政策的大力宣传以及对当地社区居民的知识宣讲宣传教育,使得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开始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周边生态环境修复中,也进一步提高了周边环境生态保护的效果。

2 生态修复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运用

2.1 园林水中动植物系统生态修复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可恢复园林湖泊中生物的多样性,使水体及其周边环境恢复在自然原生状态下的健康活力,因此受到重视。部分地区农民在园林湖泊附近进行农业生产,产生的大量有机化学物质会进入河流、湖泊中,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大量水生植物丧失生长能力。为有效应对该问题,可适量投入以水生植物为食的淡水鱼类以及对动物生存环境安全要求较低的常见鱼和淡水鱼,有效控制和改善地下水体生态系统,避免因水生植物无限制生长而导致的水体氧气供应不足、动物集体死亡等问题。在实际操作应用过程中,微生物的自然生长环境必然是整个河流水系,栖息在河道河流中的浮游生物、藻类通过综合利用其与食物链的联系,恢复河流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形成完整的河流净化生态体系。现代建筑园林艺术环境设计保护需要理论科学性以及设计合理性,水资源生态环境修复和水系统保护应该因地制宜,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开展各项保护工作[2]。

2.2 园林植物生态修复

充分利用植物的沉降、吸附、过滤作用。水生植物由于其自身特性与水环境相适应,能够长时间生长于湿润环境中,具有根系发达等特点,形成了密集的过滤层。例如,种植香蒲后,其根系之间综合交错,形成了一张根茎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污染物沉降,避免其溶于水后与水一同流失而造成更大面积的污染。而且种植浮水植物,植物自身大面积与水相接触,有水流经过时,其根茎可以吸附沉降的污染物质,如香蒲等植物通过菌胶团吸附悬浮或沉降的污染物质,快速净化水体。此外,种植水生植物还可以发挥植物的过滤作用,由于其茎叶相对富集,可以调节水流速度,拦截其中的泥沙、有机物质及微粒,从而恢复水环境。植物的沉降、吸附、过滤等作用可以直接带走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实现了对水环境的净化。

2.3 布置人工湿地和生态岸坡

人工湿地景观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湿地景观。部分人工湿地是直接由人工开凿,人工改造重建了原湿地的自然景观;另外,景区还有部分湿地景观是利用景区现有的自然河道地貌形态优势人工开凿、布置而成。人工湿地在富水流域生态资源净化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加快恢复园林水生动植物栖息生态环境有很大促进作用。应用水植物生态系统修复重建技术可对那些受到严重污染的自然水体及其生物生态环境系统进行合理生态修复,并重新建立完善水植物生态系统和水生物环境平衡管理体系。岸边植物发达的水生根系能够促使黄河土壤蓄水固结,岸边水生植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数量的增加不仅有助于黄河岸边边坡生态稳定性的全面提升,降低了园林边坡被黄河雨水连续冲刷侵蚀现象的发生率,而且岸边种植的大量水生植物也充分发挥了水生生物资源的作用,为水体的生物保护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栖息场所,加快了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速率[3]。

2.4 综合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

加快构建完善的园林资源环境保护设计体系,综合开展相应的新型园林景观环境设计。综合思考园林景观中各类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仔细分析园林设计中的元素是否会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能否发挥一定的环保效用,进而综合进行园林相应的景观设计结构优化。有效突出地域环境特色是园林资源环境保护设计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可结合不同地域环境特色进行综合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此外,可强化不同地区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节约园林施工所用材料,以处理园林垃圾问题。在园林景观设计作业期间,提高节约型施工材料利用率,减少建筑施工垃圾量,这些都是生态修复体系的重要内容,从而构建完善的资源保护系统。

3 促使生态修复技术有效运用于现代园林艺术中的策略

3.1 建立水土保持监测体系

做好基层区域及重要区域的水土资源检测工作,以区域监测站、点测场为主,积极探索构建完善的水土检测区域分布网络体系,深入我国工作实际,结合我国基层区域水土资源保持监测工作特点开展实践,进一步确保区域监测分布网络的逐步完善。要深入开展一个辖区内的水土环境保持防治工作,要以有效的水土防治环境监测服务平台管理体系建设为基础,不断提高监测工作效率,要及时结合各地相关的水土环境变化背景,对淡水植物资源进行分类统计,明确一个区域的土壤温度、降水等影响因素,以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水土多元化监测体系[4]。

3.2 制定修复计划,科学运用技术措施

不同区域的具体水域情况不同,需要针对园林的具体区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订相应或对应的生态环境修复实施计划,并对重点治理水域进行合理的总体规划。同时,针对生态修复的问题探究其具体形成的原因,制定合理可行的生态解决政策方案,引进先进的生态科学技术手段,根据城市水土资源保持和城市生态学相关知识,更好地进行园林生态环境治理。可以更多地选择种植一些乡土树种,以适应当地的湿润气候。草本植物与落叶灌木、乔木物种相结合,多草本物种互相配合,可实现不同草本植物的自然协调搭配,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生态优势,构建一个多层次的自然生态系统,帮助人们修复自然生态,以利于获得更好的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在具体实施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借助多种人工技术手段。

3.3 综合生态措施

不仅要从技术、生态角度考虑最终的景观设计成果,还需从经济视角分析景观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基于此,在城市景观设计工作开展期间,设计者应当尽可能地避免能源浪费现象,通过资源再次利用、废物利用等能源保护措施,完善整个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结合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现状可知,注重并强化本土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是实现能源节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增加本土植物设计比重,能够在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植物后期养护成本等基础上,节约生态环境的能源消耗。最为重要的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开展期间,设计者应基于人类活动的充分有效分析,在探究人类活动对园林景观影响作用的情形下,构建更为健全的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在后期水利建设工程中,要重视对工地土壤的处理保护,施工易导致大面积土壤遭到破坏。土壤被水利施工后的废渣层层覆盖,土地表层的植物会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在施工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地表植物和表层土壤,避免造成水土资源流失[5]。

4 结语

经过对生态修复技术和我国现代建筑园林艺术的巧妙整合,可使园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应及时收集关于国家园林及其环境周边地区的治理信息,仔细分析园林治理的过程,明确各项工作任务重点,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

猜你喜欢

园林艺术园林景观园林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清代园林初探
得造天物 皇家园林艺术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浅谈园林艺术在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探讨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