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县生态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2021-12-25金小琴
金小琴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 610071)
县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处理好山区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山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石渠县在探索中不断突破传统发展模式,走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
1 石渠县基本概况
1.1 地理区位条件
石渠县隶属四川省甘孜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3 省区结合部,北起巴颜喀拉山南麓,南抵沙鲁里山脉的莫拉山段,西北部与青海玉树州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江达县隔江相望,东南面与色达县、德格县毗邻,距康定696 km,距成都1 070 km,距西宁800 km,距三江源135 km,距青海玉树150 km,境内平均海拔4 520 m;具有十分典型的季风高原气候特征,气温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长冬无夏、四季不明、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气温-1.6 ℃,最低气温-40 ℃。
石渠县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典型的高寒地区,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系三江源头和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水土保持的重要区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肩负着守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1.2 自然资源条件
石渠县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星罗密布,生态生物多样、资源种类丰富、草地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多,林草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分布有高寒草甸草地、山地灌丛草地、疏林草甸草地等6 类;全县总面积25 191 km2,其中草地面积达214.3 万公顷,是四川省最大的牧业县;湿地面积达31.5 万公顷,是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腹地,享有“世界最美湿地”之誉;拥有国际重要湿地1 处(长沙贡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处(长沙贡玛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天然物种基因库及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
1.3 历史文化资源
石渠县辖4个工委、22个乡(镇、场)、165个村(社区)。境内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同时还拥有藏、彝、回等多个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拥有奇异多彩的康巴藏族风情和古老深厚的草原马背部落文化,拥有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世界上最长的石经墙——巴格嘛呢石经墙,富有传奇色彩藏区闻名的国家级重点文物——松格嘛呢石经城,远古石刻长廊国家级重点文物——穆日嘛呢石经墙;拥有4 个国家4A 级旅游景区,享誉全国“四大名片”千年唐蕃古道、世界最美高寒湿地、草原石刻艺术王国、吉祥太阳部落;有保存最为完好的唐代摩崖石刻、神秘的利山巨石群,原始古朴的查加部落,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也发祥于此。
2 石渠县生态保护取得的初步进展
2.1 生态治理成效比较明显
石渠县以《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加快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契机[1],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治理。近年来累计投资9.59 亿元,实施草原植被恢复治理、鼠虫害治理、围栏封育、草地改良等项目和生态保护补助,森林面积覆盖率较21 世纪初增长9.4%,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率提高到85%,绿化覆盖率达到91.62%,生态治理面积达1.25万公顷;通过致力于打造“中国最美高原湿地”,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成功创建真达神鹿谷、色须部落文化园、松格嘛呢等5 个国家4A 级景区,建成普公坝湿地、扎曲湿地等4 个省级湿地公园,成为全省唯一拥有5 个国家4A 级景区、4 个省级湿地公园的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2.2 生态产业格局逐步建立
依托丰富的草场、牦牛、青稞、大黄、白菌和枸杞等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生态畜牧业、地道中藏药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特色牦牛酸奶获得甘孜州独家国家SC 认证、牛羊肉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藏系绵羊和白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投资2.62 亿元建成邓玛观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完成青藏药谷“万亩中藏药材”等特色农牧产业基地建设0.24 万公顷,初步实现了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2]。
2.3 生态保护氛围日益浓厚
石渠县蕴藏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矿、铜矿、锂矿和稀有金属矿。为切实筑牢川西北生态屏障,长久以来严格禁止矿产资源开发;按照“不越雷池一步”的总体要求,红线区内禁止改变区域生态系统现状的生产经营活动。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今仍未修建任何公路,仅有季节性放牧活动,游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较原始,在“人”“畜”数量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时,整个物质循环系统是良性的和自然的。因此,整个保护区未受大面积的人类侵扰,保持了自然状态,独特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野生动植物均保存非常完好。同时,通过“政府让权、群众参与、农户受益”方式,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植树造林、草场补播、草原灭鼠等工作,全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甘孜州全州范围内率先研究制定并严格执行《石渠县草原管理规则》(下称为《规则》),并将“草地鼠害防治日”和“种草月”纳入《规则》,初步形成了石渠县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
3 石渠县生态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
3.1 生态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发展后劲不足,群众增收困难的问题,导致石渠县域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充分,在甘孜州处于底部的现状仍未根本扭转。从经济总量看,2020 年石渠县GDP 总量为12.16 亿元,仅占甘孜州的2.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60 亿元,仅为甘孜州的1.43%,而财政支出是23.86 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虽然适当加大了生态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但自身财力有限造成石渠县生态保护工作相比较同类海拔地区、同类湿地保护地区的压力更大、挑战更大、困难更大。
3.2 生态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石渠县是四川省最大的牧业县,农畜产品资源丰富。长久以来,由于无序化、粗放化的生产方式,加之农畜土特产品加工企业少,加工转化率低、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优势无法发挥,导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缓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3],农畜土特产品难卖和农牧民群众增收渠道窄的矛盾依然突出。
3.3 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石渠县“三化”面积达189.07 万公顷:鼠害化143.96 万公顷、绝对荒漠化12.76 万公顷,板结化32.39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99.1%,且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鼠虫害化草地和水土流失面积分别达144 万公顷、98.47 万公顷,分别占草地面积的67%、45%,部分地区已出现了沙进人退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石渠县沙化面积已达60%,其中沙化面积占25%、潜沙化面积占35%,草地超载33.06%,平均667 m2产鲜草从1983年的325 kg 下降到目前的112 kg,下降了65.6%;牲畜从20 世纪70 年代140 余万头下降到目前的40 余万头,加之长冬无夏、生态脆弱,生态修补恢复难上加难,此种恶性循环导致“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生态破坏还使得鼠虫害蔓延,由此带来的结核、鼠疫等疾病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4 推进石渠县生态保护的建议
4.1 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力度
1)在现行政策保障条件下,建议将石渠县湿地纳入省级、国家级湿地生态补偿试点范围。同时,建立“四川省石渠县高寒湿地生态保护试验区”[4],纳入“国家级生态环境建设计划”,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内投资对该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2)加快推进高寒农牧区碳排放权交易及湿地碳汇项目试点,积极主动融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统筹推进湿地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通过碳汇市场交易和碳基金,支持生态系统建设和农牧民群众补偿。
4.2 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生态保护重点项目
把生态保护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支持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管理、恢复和建设,开展沙化草原和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专项治理,加大草原鼠害防治,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保持现有草原奖补和林补等补助的基础上,提高补偿标准、延长补助期限。同时,开展水、大气、土壤、草地沙化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网络体系,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切实维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多样性。
4.3 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发展
结合乡村振兴部署,巩固脱贫成果,突出产业振兴[5],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带动石渠县畜牧业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巩固提升牦牛产业发展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积极支持并形成以普公坝现代畜牧产业园区、邓玛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现代产业园为引领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大力引导和支持牦牛育肥基地、牦牛奶源基地、藏系绵羊基地、人工饲草(料)场基地等畜牧业规模化发展,以“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品牌、品牌带产业”为导向,打响“圣洁甘孜·太阳部落”农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同时盘活和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市场主体与农牧民群众紧密相连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