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论饕餮的本质、商周青铜器图像意义主题及有关问题(四)
——从商末周初一件青铜尊的特殊图像论起

2021-12-25顾万发

关键词:神鸟苍龙精气

□顾万发

上接第八期

26.五帝问题和帝系、帝王世纪、唐虞夏商周世系尤其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商周世系问题由来已久,是一个千古争论的话题。单纯依靠古籍文献,至多可以论到战国时期。然而考古学表明,关于帝的问题,从文字和有关角度,至少可以论到仰韶文化中期和崧泽文化时期,关于五帝一词,至少可以早到山东龙山文化晚期,甚至可以早到崧泽文化时期。我们曾在有关文章中知晓,龙虬庄陶文有“五帝”这一词语,大墩子陶纺轮图像(M30:7)同样有“五帝”这一词语或者“帝”字,禹州洪山庙遗址大河村类型的一瓮棺有“帝”字①表示生机,以使死者复生。,水牛张遗址龙山文化早期或者仰韶文化以及龙山文化的过渡期也发现有“帝”字形文字,东赵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大口尊也发现有“帝”字。这样的话,“帝”字至少有5000多年的历史,“五帝”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

对于其中龙虬庄的“五帝”陶文,饶宗颐先生曾经有过关注。其认为,整个饕餮纹的文字为一组,图像为一组。文字一组的第一个字不明,第二个字为“年”,第三、四个字可能是“祝尤”,是祝尤丰年之意。另一组四个图像为 “鱼形及动物的图纹”,或者是“四只动物,似怪兽虫鱼之类”,整个图像是“古代祝尤巫术之写照”②饶宗颐:《谈高邮龙虬庄陶片的刻划图文》,《东南文化》,1996年第4期。。笔者认为,其中龙虬庄陶器之蹲踞式造型,即是五帝之四方帝的形象。龙虬庄陶文的四个人像都是蹲踞式,尤其是其足基本是人形的,是甲骨文、金文中常见的人之“止”字形或者“足”字形,只有一个可能由于书写的原因或者原始文字的原因有些类似甲骨文、金文中鸟的爪子形。这四个有人和神鸟特征的图像,是基本一致的,似乎与丁公陶文属于一类文字,但是龙虬庄陶文中的五帝文字证明其只能是图像,不会是别的文字。同时其蹲踞式蕴含有神鸟造型,这与甲骨文中五方神字义与神鸟有关的现象是一致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的蹲踞式神人,肖家屋脊文化和石峁文化的蹲踞式玉神祖③多数以人首表现。,实际都有拟合图腾神鸟的意义。从卜辞的禘祭四方看,“五帝”这一词语早期应该是中土和四方即五方之神的名字(《甲骨文合集》21103)。卜辞中的东西南北四方神各有其名,可能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即是巫④“巫”字,本身与四方(四极)和中方都有关,确切地讲,“巫”字形有五方之意义。或者帝,其对于风、雨、疾等都有影响力。

这五方神经常可以获得禘祭,所以还应该可以称其为帝的,这是“五帝”早期称谓的由来。从甲骨文中的“方帝”“勿方帝”“帝四方”或者“帝于四方”的卜辞可以判断,当时的方神,是呼应四时阴阳变化形成万物的生生不息之秩序和规律的神灵,从其有生万物之功的角度看,正是“帝”字的造字主旨,是可以称之为“帝”的。这样,五方神则可有“五帝”之名。按照多数学者的认识,卜辞中的“方帝”和“勿方帝”之“方”是表示方位的名词,而非祭名,卜辞中还有“方燎”这样的词汇,这都利于认识这一“方”字的意义。

卜辞中还有“帝巫”“帝于巫”和“巫帝”“帝于东巫”之类的称谓,还有禘祭虎、神鸟、先祖先公和河等的卜辞,都表明方神①有的祖先和河一样,可以有方帝一样的地位。是可以有禘祭的,也隐约表达了方神可以被称为“帝”,有禘祭对象的地位。卜辞中的这些四方神以及中方的土,是自然特质明显的神,还不是《礼记·月令》《吕氏春秋》所谓的太昊、少昊、黄帝、炎帝、颛顼等配五方之人帝,也不是这些文献所谓的各方之人佐、人神。各方神自然神特征明显,然而并不妨碍其早期有拟人的特征,像已有论证的龙山时代晚期的龙虬庄陶文及其四个蹲踞式图像。

《楚辞·惜诵》有“五帝”,其与苍天以及“六神”“山川神”并为众神。《书·舜典》记载:“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这表明,“六宗”与“六神”相同,汉欧阳、大小夏侯、王充谓其为位于天地四方之间助阴阳变化者,显然是除了上帝和山川之神的众神。还有的认为是皇天上帝和五帝,或者是天宗、地宗及四方之宗。

《晏子春秋》有“(楚巫)请致五帝以明君德”,《史记·封禅书》载刘邦语“吾闻天有五帝”,其中的“五帝”即是五种颜色的五方帝,不过已有归属于天神的概念。可能至《春秋文耀钩》出现五色帝的具体名字,至于郑玄注《礼记·大传》之“太微五帝”,实际是天上的“五帝座”。这种五种颜色的五帝早期应该来自自然神,只是战国以来同于五色的认识较为明确,《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淮南子·天文训》表明,至少秦时已出现五方五人帝②即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综合地看,五方神、五方帝的时代早,至少可以早到以龙虬庄陶文为代表的龙山时代晚期,甚至可以早到大墩子遗址陶纺轮为代表的崧泽文化时期。与五种颜色呼应的五方神或者五方帝时代晚一些,与五行呼应的五方帝时代可能类似。平面五人帝出现的时代至少在春秋以来③《史记·封禅书》云:“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秦襄公的时代是春秋时期。,纵向五人帝的认识即是历史五帝的称谓至少在春秋时代以来即出现。崔述《上古考信录》认为《春秋传》但历叙古帝纪官之不同,初无“五帝”之名,《国语》但序此五人之功,亦不称为五帝而谓帝必限以五,从考古发现看,这一认识显然是有误的。

我们论证这一问题,对于本文是有一定意义的。首先,是为了更好地审视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所表现的中国上古喾、尧、契、稷四个时期以及喾之天下(名字未记载)、唐、商、周四个王朝、八个历史神话人物以及中国上古史的有关问题。

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中的喾,有的文献列其为五帝之一,但是对于喾本身在中国考古学、文献学、文字学中最早是什么时期出现的,一直有争论。喾的争论,单依现有的古书本身是无法解决的,现有发现的文献本身,由于时代问题等,论证早期问题本身存在普遍的逻辑悖论。文字学中,王国维先生所言的卜辞中之喾,学术界也有不同认识。考古学中单独依照常规的学术范式,对于喾的存在与否或者关于喾的历史记载和认识是否早到商以前,现在也没有明确的共识。然而图像学视野或者讲与多学科都有联系的艺术史视野,以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为主的学术研究,为中国上古史中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至今最早的氏族自己叙述的关于这一问题的“史诗”级认识,即商人的王族玄鸟氏认为喾是存在的,并且与几个王朝、数个历史神话人物都有关,并且关联到那一时代的思想史。其证明,这一认识至少可以早到商代,只不过是以图像学来表现的。

现在看,王国维先生认为卜辞中的蹲踞式人形是“喾”字,确是卓识。有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图像作以基本支持。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则认为,关于喾的历史记载“无不可疑”,并认为《五帝德》所谓的“高辛氏”在先秦古籍中“一点线索也找不出来”,高辛氏的记载实际与喾没有联系。其对于尧、稷为喾之子,时代均不认可,认为姜嫄为喾之元妃、商人禘祭喾也是错误的,认为是晚期附会的。他同时认为五帝不过是战国末期的讲法,三代以前的所谓世代之更替并不是家族传承。从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图像的证据看,这些认识无疑都是错误的。

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所引郑玄《六艺论》云“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学术界多谓《大戴礼记》成于西汉,为礼学家戴德所著,原有八十五篇,但今仅存三十九篇,《五帝德》《帝系》两篇载上古帝王世系,司马迁据此为主撰成《五帝本纪》之五帝世系。五帝本来有多种说法,概略有六种:

(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2)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3)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4)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5)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世经》、《世本》。其中,王谟辑本《世本》记载的是“少昊、颛顼、高辛、唐、虞”,即是少昊、颛顼、喾、尧、舜);

(6)《吕氏春秋·十二纪》等记录的五帝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之帝,也有的文献把其与颜色关联命名“五方帝”。

其中,伪《尚书序》由于处于汉代以来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多承用此说。该序言只有梅赜《尚书》版本有之,学术界一般认为其是西汉时期孔安国所伪造。从《国语·楚语》记载看,少昊和颛顼为前后相继之帝王,似乎第5种五帝说法是有所依据的。另若确为西汉武帝时期所伪造,则司马迁作为问学于孔安国的学生,并没有拘泥于这一古籍和其师的认识,其依然依据《大戴礼记》之五帝的说法。

从《大戴礼记》之《五帝德》和《帝系》的记载看,从黄帝开始,呈现昌意和玄嚣①或者曰青阳,或是少昊,司马迁等认为青阳即少昊,还有的认为玄嚣即青阳。两支传承,黄帝其他的儿子都没有体现,唐虞夏商周帝系和司马迁《史记》之五帝都是在这两支中传承。《国语·鲁语》记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三国韦昭认为“商人禘舜而祖契”之“舜”当为“喾”字之误,确是。《礼记·祭法》载:“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从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及其图像以及桃花庄角形兕觥中反映的唐、商、周氏族始祖神诞神话看,喾、唐尧、商契、周稷是亲缘一系,这是商代黄河长江流域主体以商人为代表的一种古史世系的认识。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桃花庄角形兕觥这两件商代晚期考古学发现证明这一古史亲缘世系的时代至少可以早到商代,其关系八个重要古历史人物和四个朝代,其对于认识中国早期古史世系、帝系的重要性是现今任何文献几乎都无法相提并论的。

《礼记·乐记》《史记·周本纪》《陈侯因资敦》记载武王封神农、黄帝、唐尧、虞舜、夏禹、商汤之裔或者记载黄帝等古帝王,利于证明这些人物、古国的存在,不过金文中牵涉到喾、尧、契、稷的记载几乎没有,所以金文甚至是甲骨文,在五帝、早期王朝史等上古史方面,依然无法与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叙述的历史神话、文献价值相称。

《帝系》记载了黄帝的二子玄嚣(青阳)和昌意,传承《帝系》等的《史记·五帝本纪》之帝系是玄嚣(青阳)、昌意二系,或者喾和颛顼二系。五帝和三代大一统,从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反映的历史神话看,其至少真实成分还确实是存在的。学者或论西周为这一整合认识的出现时间,现在看,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属于玄嚣一系,这表明另一系也可能是存在的,整个情况表明商时可能已有较为完备的五帝、三代大一统的帝系认识了。

27.从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以及有关材料可以证实商人的图腾为玄鸟鸮无疑,这对于理解一些古族历史问题很有启示,如秦人祖先问题。《史记·封禅书》云:“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为嬴姓”,至周孝王时,“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国语·郑语》记载:“嬴,伯翳之后也。”韦注:“伯翳,虞舜官,少皞之后伯益也。”即秦人之姓“嬴氏”系来自其祖先伯益,伯益是少昊裔,于是似可言秦人为少昊裔了。《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由此看,似乎颛顼并不是秦人男性直系祖先。《史记·秦本纪》记载:“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从吉美博物馆原藏秦人墓黄金神鸟有鸮和鹰的造型看①其鹰有的翅膀有龙眼,是为获得苍龙能量的神鸟。还有四鸮组合黄金装饰。,秦人女性祖先为颛顼直系,男性祖先则为玄鸟直系。秦公墓磬铭则言高阳,似是从女系祖先论之的。从《左传·襄公七年》郯子的话看,少昊鸷立,其下属有玄鸟氏,即是鸮氏,并且鸷与鸮组合,山东龙山文化、肖家屋脊文化、石峁文化表现特别明显,从我们的论证,这即是少昊氏之图腾鸷与商人玄鸟氏之鸮图腾组合。

28.商周青铜器的图像,有的学者认为本质是气。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关商周青铜器图像的讲解认为,商周青铜器盛放祭品用以祭祖,刻画于其上的气纹,就是用来帮助商周人与上天和祖灵沟通的密码,人们乘着由气纹幻化成的神兽,安全脱离险境。这一解读与本文的认识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有不少区别。本文的基本认识已有论述,这里强调的是,我们讲的基本构图元素是苍龙、白虎、精气的动物化即标准化饕餮,表现阴阳的龙虎,龙以及少数虎还可以自为阴阳,各种纹样中的目雷纹、井字形花纹等都是精气的表现,多用来表现苍龙唾、散的精气。龙虎阴阳和神祖、图腾组合表现的道家文化,以及龙虎阴阳天地和神祖、图腾组合表现的天地人三才合一文化,各种云雷纹以及动物自身的羽翼纹样,实际都是表现精气、能量、生机,同时从生机的视野强调氏族始祖神诞神话、宗法制度等。各种青铜器储存酒即是精气能量,储存五谷等即以其器物的图像表现其所准备有的精气本质等。自然也有表现“雷出地奋”的自然生产力、雷泽繁衍力的,以呼应祭祀天地、神祖等。还有斧钺等,是以其蕴含的天道、历法、阴阳、四时、生机和刑杀表现王道的,有时还把祖先神诞神话予以表现,实际是言自己的氏族是世代行王道的。从整个青铜器的祭祀和牺牲种类的组合看,也是体现了刑杀、生机的天地之道和王道的,是体现宗法制度和礼仪制度的。至于是否有乘登神兽沟通天地的,这种现象应该是存在的。这些青铜器及其图像所营造的场景中,巫师、祭司等相关人以其中的苍龙、白虎等为乘登工具,是可以沟通天地的。但是很多的时候还有神灵降临,或者升腾祭祀。另商周青铜器图像的自身构成的场景单元以及其与祭司、祭祀对象构成的场景单元,在解读的时候,其之间的联系是无疑的,但是在具体的结构和功能方面可能会存在不同的方面。

29.我们为什么称为龙的传人,学术界有各种解读,然而商周青铜器图像给我们提供了该传统认识清晰的重要原因。这即是:

(1)龙有龙德,为天地生机的代表,苍龙现,万物生机勃勃。

(2)龙替代神祖、图腾作为氏族的直接神祖,像虎食人卣底端的苍龙和简狄、建疵的组合。泉屋博古馆藏青铜器的苍龙和表现庆都的鱼的组合等即是典型代表。商代诸多龙盘的苍龙和虎、神鸟图腾、鱼的组合,也利于表现这一方面。诸多青铜器耳的苍龙食图腾神鸟以及商鸮尊翅膀有苍龙图像也利于这一解读。至于器物耳朵有苍龙食神鸟造型,一般是氏族始祖神诞神话故事,但是商周的神鸟则不同,晚期可能逐渐变为一种象征和符号了。

(3)苍龙为东象,其是帝出万物的方位,又呼应震卦,震卦基本象征之一又为龙,所以以龙为神祖,实际即是与天地建立了家族式联系,这也是西周以来天之概念的最早由来。

(4)虎食人卣、商青铜盘等表明,氏族以神鸟为图腾,但是并不排斥其融合苍龙综合为图腾的思维,因为在古人的认识中,有时还存在龙和神鸟有共同的一些特征②像羽翼、首、足等。,因而可以融合形象,有倮虫生羽翼的自然规律支持这一融合。还有神鸟表现苍龙唾、散精气的现象,或者出现以翅膀有龙蛇或者龙蛇与神鸟组合的形式来表现神鸟获得苍龙系的能量。商周青铜器中出现的诸多龙首神鸟身、神鸟首龙身以及神鸟首龙鸟身图像,也是这一龙鸟关联的重要表现之一。

30.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图像于中国上古史具有重要价值,尤其为论证早期五帝的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图像神话素材,对于理解中国早期思想史、上古史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及其图像的重要价值笔者已有所论述,尚有一些简单的认识:

第一,清楚地表明,在商代,政治的代表和实际的执政者玄鸟氏家族认可尧、卨、稷的氏族始祖是同一个人,这个人即是喾,其造型文字化会被写作“俊”。商代的所谓虎食人卣等题材中的人、商人的蹲踞式玉人实际即是融合了玄鸟鸮的喾。

第二,这一发现利于学术界肯定帝喾即是商人认为的其氏族的圣祖,利于证明帝俊只是一种字形讹误、有关帝俊的故事有的不属于喾等王国维的著论为卓识。

第三,该铜鼓图像连同崇阳县铜鼓、商青铜龙盘、鼋①不是龟。盘以及桃花庄龙觥等,清楚地表明《史记·周本纪》《国语》《诗经》《尚书》以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简牍的《容成氏》《吕氏春秋·音初》《天问》《淮南子·墬形训》等古籍所记载的上古五帝史,不少内容可以早到商代,不会晚到战国或者西周。

(1)姜嫄履巨人迹的意思是什么?铜鼓图像无可争议地表明所谓巨人即是融合了玄鸟鸮和喾的神祖。由于其融合了玄鸟的造型,并且神异,所以《容成氏》讲是上帝使其显现“人武”。神祖喾为蹲踞式,所以是巨人,是大人,是以其造型类似大字以及其地位论之的。履巨人迹,即是融合玄鸟鸮的喾之足无疑。之所以以足表现,实际与古人易学、经络学等认识有关。古人认为足为震卦基本象征,震为生机启动,中医认为足底涌泉穴,联通肾经,足底生精是也。这一认识和履巨人迹、人武之论,以及商周以来图像学中的苍龙与人的四肢以及耳首相连,实际是遵循经络学的,有的还显然表现了生殖崇拜文化。

(2)简狄、建疵是喾之妃子和妾。在该图像中,喾之生殖崇拜符与简狄、建疵组合,正是阴阳和的表现,同时融合鸮的喾之男性生殖崇拜符,拟合鸮面,与鱼构成鱼鸟图像,这是半坡文化甚至是高庙文化以来的一种表示阴阳和的生殖崇拜图像范式。自然融合玄鸟鸮的喾图像,本身也是神鸟鸮造型,其与鱼的组合也应该视为鱼鸟组合图。

(3)《淮南子·墬形训》载:“有娀在不周之北,长女简翟,少女建疵。”高诱注:“简翟、建疵,姊妹二人,在瑶台,帝喾之妃也。天使玄鸟降卵,简翟吞之,以生契。”褚少孙补《史记·三代世表》载:“汤之先为契,无父而生。契母与姊妹浴于玄丘水,有燕衔卵堕之。契母得,故含之,误吞之,即生契。”《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说:“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列女传》卷一:“契母简狄者,有娀氏之长女也。当尧之时,与其妹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而坠之,五色甚好。简狄与其妹娣竞往取之。简狄得而含之,误而吞之,遂生契焉。”这些文献中的简狄、建疵的记载,从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图像看,确实是商人即有的认识,这一关于商人氏族始祖神诞的历史场景中不只是简狄一个人。在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中表现为两条大小不一的鱼与男性生殖崇拜符的组合,正反映了《列女传·卷一》“简狄与其妹娣竞往取之”,《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等记载。这是别的文献所没有的,更显其传说的远古。

《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说的“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淮南子·墬形训》高诱注所讲简狄、建疵所在的“瑶台”,《楚辞·天问》的简狄所在之台,在泉屋博古馆的三层鼓钉即是这种台,而且从三层来看,还是有昆仑特性的台。这同时表明《容成氏》简牍所谓的“瑶台”、玄丘之汭、《列女传》卷一载玄丘之水,《太平寰宇记》的“浚仪青丘,亦曰玄池”“女娀简狄浴于青丘之水”,至少这种讲法在商代即有。《楚辞·天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这句话表明,这些文献中的台,位于阴阳升降的地方,即是天地之根,是阴阳和的地方。“台桑”之地与生殖崇拜有关,若《墨子·名鬼》所谓的祖、社、空桑、云梦是一类地方,这些地方一般会有台或者丘。文献中的渚、巨野泽、在河之洲,都是这类山泽通气的地方,利于阴阳和。同时这些地方雷电多,利于万物生长。

(4)《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记载:“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禹治洪水,通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从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图像的雷泽、玄丘、唐、商、周三王氏族始祖神诞历史神话图像反映的鱼鸟阴阳和之场景伴随雷的现象看,这两文献所记载的饮食是古代阴阳和的隐喻,“欲饷,闻鼓声乃来”,正是阴阳和与雷应的场景。这也表明了契合禹的神诞是呼应天地阴阳和雷伴之的神奇和天命的。

(5)《竹书纪年》记载:“帝尧,陶唐氏,母曰庆都,赤龙惑之,孕十四月而生尧。”《帝王世纪》亦云:“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庆都,十四月生尧。”该铜鼓图像中与苍龙组合的有一条鱼,正是代表庆都的,并且该苍龙明显有菱形、火字形的花纹,显然可以视为火龙,即赤龙。其与鱼的组合从商代的虎食人卣底端的有火字形花纹的赤龙与代表简狄、建疵的鱼的组合看,确实表明铜鼓之赤龙与鱼的组合是赤龙与庆都的组合。

(6)在该铜鼓图像中,显然简狄是次妃,姜嫄是元妃。商代执政的商氏族即是玄鸟氏族,即是鸮氏族,却并没有由于自己执政而认为自己氏族女神祖是元妃,显然可以表明该铜鼓图像反映铜鼓原始所有者、制作者对于氏族神话持有的严肃性。

第四,该铜鼓的苍龙为两种花纹共存的苍龙,即是自身阴阳的苍龙,其赋予神祖喾以能量,主体是以之与妃子繁衍子孙的,显然这是龙子龙孙的由来。自然这一赋予能量也有修炼的义理。

第五,铜鼓之神祖有羽翼、高羽冠、上肢羽化严重,显然这是一只神鸟,即是神祖喾与神鸟鸮的元素文化融合。这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一种神人、圣人图像的造像范式。商代的蹲踞式神祖都有神鸟特征,有的玉神祖甚至采取的是自然的神鸟造型。具备图腾神鸟特征的商人神祖造型,与美洲玛雅文化中政治首领与图腾美洲豹变形转化的概念有些相似。一些神祖为龙虎食,与美洲玛雅文化中神兽食人首的概念有一定联系。其中阿斯特克文化中的神兽与神人、圣人构成伙伴或者“他我”联系的认识,与中国神兽食人或者图腾神鸟造型,在有的图像意义中,具有相似的一面。尤其是美洲玉米神神话中,有菱形花纹的龙蛇从其足传递能量、美洲豹食人首等造型,与中国古代的龙虎食人、菱形花纹藏龙或者菱形花纹和火字形花纹都有的苍龙从神人之足传递能量的图像之构图元素、图像基本结构和功能都有相似的方面。只是中国古代,本质意义上更强调龙虎天地阴阳、遵循天地人之道和三才文化以及成神修炼、天命传承、生生不息等。这表明玛雅文化为代表的美洲土著文明确实与中华古老文明密切相关。

第六,该铜鼓融合玄鸟鸮和喾的成分的神祖,还有拟合蝉的成分。其去除四肢则和一般的商周以来的蝉造型基本一致。其整体和蝉也较为相似,其四肢和羽翼与蝉可以大概呼应①蝉有六只脚,该蹲踞式神祖有四肢。,神祖首的羽翼角很像有的蝉首须角。三星堆文化龙虎尊的蹲踞式神祖之身拟合一只完整的蝉,整体像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神祖一样,与蝉也有拟合的地方。这表明李新伟先生有关蹲踞式造型与蝉有关的认识确是有案例的,只是还同时拟合神鸟或者更多吉祥象征。拟合蝉的目的,我们曾有所论证,主要是由于蝉有表现精气、重生、通天、雷鸣、地下存活、卵生类神鸟等特征。《论衡·无形篇》言“复育转而为蝉”,即是言其有再生特点,曹植《蝉赋》言“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即是讲蝉居高食露,精洁可贵。《国语·周语上》载“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其居高德化、精洁之特征即是与蝉可以呼应的。

商代曾有蝉作为龙漦出现,有的还位于标准化饕餮之额头,显然与表现其精气的特质有关。我们曾提及的妇好墓青铜缶、桃花庄青铜卣都有这类图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也藏有一件类似的青铜卣。

第七,该神祖整体蹲踞式造型首先拟合神鸟鸮,即是玄鸟,但是同时还拟合玄鼋、青蛙,也有可能拟合胎儿,即赤子。这即是表明这时代的道家文化的存在。文献中记载喾等神人生即能言自名、超出常规的时间出生,都是这一文化的表现。

第八,该铜鼓鼓面为鳄鱼皮。鳄鱼曾经作为雷泽之雷的象征,所以以之为鼓,自然是贵族式的。因为中国上古的神人、圣人不少都是遵循雷泽神诞这一范式的。

第九,《易·系辞》曰:“天地无心而鼓动万物使之生生不息,圣人得道有心教化于民而忧之天下。”以铜鼓来表现氏族始祖神诞,是希望以此表明这些氏族始祖是符合天道获得其性命的,同时表明自己的氏族始祖忧患天下,所以是圣人,是得道之人。

第十,该铜鼓鼓面整体是天圆,其中心实际是“亚”字形,即是方形,这样的方圆天地阴阳的构成与雷为阴阳相搏所伴随是呼应的,自然也表现了阴阳和。

第十一,该铜鼓上端的标准化饕餮和蹲踞式神祖喾构成组合,其中的标准化饕餮周围是目雷纹和井字形花纹,都是精气的表现形式,在该图像系中,用以表示其是标准化饕餮所唾,并以之赋予蹲踞式喾,即是赋予蹲踞式神祖精气和繁衍子孙的能量。

第十二,《河图帝纪通》中记载:“雷,天地之鼓也。”则该铜鼓即是雷的象征,其中的目雷纹,即是精气的象征,位于鼓上,可以称为是雷精,符合雷为阴阳抟形所伴的认知。《河图帝纪通》又记载“黄帝以雷精起”,即是讲黄帝的出生来自雷精,这与《河图稽命征》记载的附宝于郊野泽即雷泽生黄帝的神话相关①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在枢星所照的郊野青邱生黄帝,其中青邱即是青丘,类似上海博物馆藏竹简《容城氏》之玄丘之汭。同时类似于《列女传》之喾四妃所浴的玄丘之水。也都类似在河之洲、渚,是古代利于阴阳和和天与地交通的地方。。《春秋会合诚图》中记载“轩辕,主雷雨之神也”,也是有这类神话背景之论。该铜鼓的目雷纹和米字形眼珠子造型,实际都应视为苍龙精气,可以动物化标准化饕餮,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是表现雷精的。在严格意义上,雷为阴阳和的伴随,这和雷呼应震卦和龙,呼应生机、生命,并且是神圣的天命、遵循秩序和天地阴阳的生命之意义是一致的。这样看,雷精本质上是伴随阴阳和的,在神话的叙述中,可能会理解为是雷精,即是雷所生之精,这自然是较晚期的演绎了。

第十三,该铜鼓鼓面附近的人字形花纹实际与江西吉安大洋洲的这种花纹基本一致,这种花纹的流行时间即是大洋洲这一时间段,并且很有地域特色,大洋洲的青铜器中多有这种纹样,湖南宁乡距离吉安县不远,纬度接近。由此可以判断,其时代与大洋洲青铜器时代是近似的,即是殷墟早期。这一特征是判断铜鼓年代的标准化特征,甚至可以作为判断其发现地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四,该铜鼓的喾之男性生殖崇拜符是典型的鸮面造型,连同该铜鼓上端的鸮图像、花园庄东地玄鸟合文中神鸟为长耳鸮的造型、卜辞中王亥首端神鸟图腾中有的神鸟为长耳鸮的现象这一案例,利于证明中国新石器时代以来,像牛河梁贵族墓葬贵族首有玉制的鸮面神鸟、赵陵山遗址蹲踞式玄鸟氏神祖首有鸮、肖家屋脊文化玉神祖首有神鸟、商周玉器神祖首有神鸟,这些应该属于图腾神鸟②西周玉柄形器的图像中的位于蹲踞式神祖首的神鸟不是鸮,首一般会有凤冠,这可能是神话中鸣于岐山以表吉兆的神鸟,同时也是其信仰甚至是图腾的神鸟,是周人刻意地区别于商人玄鸟鸮图腾的。。这表明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存在图腾性质的神鸟等现象是存在的,尤其表明商人的图腾是鸮是玄鸟是无疑问的,时代可以早到新石器时代。

第十五,对于玄鸟妇壶之“玄”字的意义,学术界理解不一致。笔者认为其写法特殊,“玄”字与表示鸮的“鸟”字之喙相连。可能有一定的意义。“玄”字与神鸟喙相连,似乎是神鸟唾出“玄”字,可以理解为玄鸟唾丝,像蚕唾丝一样。中医讲唾为肾脏之气,蚕又可理解为龙变,所以“玄”字可以认为是蚕精气,也即可以理解为是龙精、龙漦。

《诗·小雅·皇皇者华》中所说的“六辔如丝”,即是讲辔缰有丝的光彩和韧度;“六辔沃若”,即是闪耀着鲜艳光泽;“六辔如濡”,即是新鲜有光泽貌。《庄子》讲“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这些记载在蚕丝和唾之间建立了联系,唾为肾之气,蚕吐丝即是唾之,是为蚕精气所化,即可以讲蚕唾新鲜有光泽,光彩有韧度,体现了唾为精华的特征。以多组圆形表现的龙漦、龙精,实际即是以唾沫形表现。二里头文化以来,考古学已有发现,商代表现雷泽神诞神话青铜盘盛行这种纹样,往往以鼋背多圆表现,这是古人认为鼋丰产使然。“龙漦变鼋”神话即是基于这一逻辑。“天鼋”族徽之鼋,往往显示出其背有多个圆形,依然存在以其表现天精的意义,与龙漦意义类似,因为龙德可以代表天德。青铜器和一些骨柶、骨刀之鼋,其背还会有离火形,实际也是表现精气的,其离火形,正是借助这一符号表现唾沫的精华之光的,与龙漦、龙漦化鼋是相符的。蚕吐丝,其丝若唾沫、若濡,沃若有光泽,正可以视为蚕之精华,蚕龙互化,视若龙漦。

“玄鸟唾玄”造型即是唾来自肾气的精华,这与商周神鸟唾、散精气图式是可以拟合的,与商周神鸟唾、散精气动物化为标准化饕餮、蝉、鼋等是可以拟合的。由于神鸟与苍龙的高度关联,不少倮形物类有羽化的现象,所以出现苍龙有羽翼、神鸟与苍龙构成一条特殊苍龙等现象。有一些商周图像中,似乎是单纯的神鸟,实际其身和长尾拟合龙身,即其是神鸟和龙的组合,或者视为特殊的龙,或者讲是特殊的神鸟。似乎是一只神鸟有苍龙拟合翅膀(图1)等神鸟和龙组成一种动物的现象,妇好墓的鸮尊还有龙与神鸟相连者。商周青铜器图像还有不少龙食神鸟的构图,实际是赋予神鸟能量,与神鸟衔蛇、神鸟践蛇、神鸟翅膀拟合龙蛇一样,实际都是赋予神鸟以能量,神鸟嘴巴、爪子、翅膀都是可以传递赋予能量的。神鸟之舌呼应唾、散精气;爪子和翅膀相当于四足,呼应震和龙,足底涌泉穴相应于人而言,霸国墓地的青铜神鸟足即有离火形,表示精气,神鸟之龙舌相应于人而言,其唾呼应肾气,与龙舌一样。商周一些苍龙龙舌为羽翼形,即是为了表现其是传递肾气的,因为五音之羽①三星堆龙虎尊蹲踞式神祖唾舌形(表明其与商人的联系)即是为了表现其神肾气充盈的,具有龙虎赋予的精气神,是借助天地龙虎阴阳的修炼使然,也具有辟邪的功能。楚地战国以来的唾龙舌神兽即是以这种特殊造型辟邪的,这本质上属于道家文化。呼应肾气。

从玄鸟妇壶的玄鸟解读,尤其是“玄”字表现了丝应该视为蚕唾精华的主旨特质看,可以意识到古代丝绸起源的文化动机除了再生、羽化成神等,还有一个即是其为蚕(龙)所唾,是精华,穿戴除了升天成神、再生,还可以同时增加自身的精气。古代把其与玉组合成“玉帛”奉献给神,都属于精华的范畴,是最为精纯的,是可以祭祀以供神用的。

玄鸟妇壶的玄与鸮神鸟组合的写法,表现了神鸟唾玄形若蚕(龙)唾丝一样,也即是与龙唾精气或龙漦一样,这与商周时神鸟可以像苍龙、苍龙系一样唾、散精气并可以动物化为标准化饕餮等的现象是一致的。

第十六,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之苍龙从喾之足赋予能量,这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价值。我们知道,玉帛神用以至于成为礼品,在文献中有丰富的记载。《周礼·春官》载“立大祭用玉帛牲牷”;《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晋葛洪《抱朴子·审举》曰“施玉帛于丘园,驰翘车于岩薮”;《左传·僖公十五年》曰:“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论语·阳货》讲“礼乎玉帛”;《齐雩祭歌》曰“礼充玉帛”。考古学发现也呼应文献。

《周易·序卦传》曰“履,足所依也”,郑玄《礼序》云:“礼者,体也,履也。统之于心曰体,践而行之曰履”,《荀子·大略》曰:“礼者,人之所履也。”《白虎通德论》:“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许慎《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降福也。”《春秋说题辞》:“礼者体也,人情有哀乐,五行有兴灭,故立乡饮之礼,终始之哀,婚姻之宜,朝聘之表,尊卑有序,上下有体,王者行礼,得天中和。”如《礼记·丧服》所谓礼体合乎天地阴阳四时人情之论。由于从体可以演化出亲属、宗法礼仪制度,可以演化出天地人三才,呼应之天地人三才之道,所以讲礼者体也,或犹体也。又由古人以履呼做足,足为震卦和龙,中医讲足底涌泉,生精气能量,所以为人的一身之本。人固本正气,体天地之道,即礼也。王国维认为酒有醴,则礼与禮(礼)与酒醴即有联系,其依然是奉献精华的祭祀之意义。《周礼·酒正》注:“醴,犹體(体)也”,《礼记·内则》:“醴者,稻醴也。 ”即是一种酒。酒为精华,所谓酒精是也。这样看,礼与精气有密切联系,至于实践之论,是一种升华和衍生,其基础和体还是精气、正气。同时,以履解读礼,可能还有更为特殊的意义,这即是由于古人以龙震卦象征足,震卦、龙德即是生机,生机本质来自精气、阴阳和,这是礼之本,以之逻辑和意义而言,以足为礼仪之本,以履为礼之表。震卦基本象征之一为足,震卦本质意义又为万物生机,有龙之象,道家之阴阳主旨即可表现为《二三子问》的“龙之德”。“龙之德”主旨按照《二三子问》之论,龙德是道的表现,《老子》二十五章和《二三子问》以“大”字概括道和龙德。龙德以有生机为其本质特征。龙德、生机为正是礼之本也。

第十七,易之震卦之象之一是喙,许多商周青铜器神鸟之喙常有蝉形图像,除了拟喙之形,还有表示精气和生机的意思,这正是震卦主生意义的表现,也是喙连鼻子呼吸功能的体现。商周以来,不少苍龙、标准化饕餮、白虎,都在鼻子上有火字形花纹,即是拟合素描特征,更是表现能量和生机的。

第十八,以鼓作为载体来表现这一来氏族始祖神诞历史的神话,实际与古人关于神人、圣人生于雷泽的常见神诞范式有关。因为鼓可以表示雷,擂鼓则雷至,又有鱼龙表现河湖之泽,所以综合表现的是雷泽生殖崇拜场景。崇阳县汪家嘴的商代铜鼓,三层鼓钉和鼓面、鼓身表现的昆仑、雷泽之意义,与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是基本一致的。其鼓首所立造型,本质是两层苍龙食玄鸟鸮造型,这是我们判断其属于反映商人玄鸟氏氏族始祖神诞神话铜鼓的重要原因,也是判断其本身具有昆仑、雷泽意义的重要依据。由此,可以知道,苍龙、标准化饕餮、玄鸟所在的环境和场景有可能是雷泽,只是在器物表面有的没有明确的表现罢了。

第十九,以鼓融汇神诞故事,还与古代关于鼓奋阳气的认识有关,从而与生殖崇拜联系,正好用以表现喾和其妃以及图腾玄鸟鸮生子。鼓为震,为雷,《易传·彖传》:“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书·洪范》曰:“雷于天地为长子,以其首长,万物与其出入也。雷出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入,入则万物亦入;入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出,出则万物亦出。此其常经也。”《河图帝通纪》曰:“雷,天地之鼓。”《抱朴子》曰:“雷,天之鼓也”。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鼓面的鳄鱼皮是由圆形和亚字形组成的,是为天地,雷为天地阴阳和,表现为阳。擂鼓则雷至,于雷泽,则雷雨至,以使万物生长。商人图腾玄鸟的繁衍之能量来自玄鸟自身的太阳能,其属于少昊氏族和来自苍龙赋予的能量,而雷泽即是苍龙降临所在的一个场景,如文献中的雷神和黄帝制鼓的夔一般。以鼓表现氏族始祖神诞符合自然、天命。

第二十,以鱼象征姜嫄、简狄等,以雷为阴阳和的伴随现象,所以雷可以视为阴阳和之兴。同时阴阳和以及其伴随之雷,还是神诞场景的一种比喻和拟合,连同对于生殖崇拜的直接表现。可以讲《诗经》中赋比兴的文学表现形式,在此造型和绘画艺术中都表现了。喾、图腾和妃之阴阳和伴随天命玄鸟主旨和雷,也表现了玄鸟氏神祖喾繁衍子孙符合天道运行、天命,生生不息。

第二十一,玄鸟鸮为商人图腾,依据古人认识,神鸟震雊呼应雷,正可以与鼓即雷呼应。《大戴礼记·夏小正》:“雉震呴。震也者,鸣也。呴也者,鼓其翼也。”依据《夏小正》《洪范·五行》等记载,正月雷震雉雊,是由于雉为阳精,雉雊相识以雷。《易·通卦验》和《礼记·月令》记载表明,雉雊、繁衍在立春,季冬雉雊,皆谓雷鸣地中时。曲项震雊,是为呼应五音之羽,即是呼应震卦的。这样看的话,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鼓面及其图像有雷泽以及玄鸟鸮出现于鼓面,属于同一主题的表现。

小屯等遗址发现多角形的中心是离火形,少数离火形还是角形和线条组合成的,这些线条表现能量发散,角形表现离火能量精光、震雊。有的人面苍龙①目前商代这样的人面苍龙大概有3条。胸有多角形图形,其实质应该与多角离火形是一致的。离火是能量,在龙身应该理解为来自苍龙之肾,属于龙漦,其在龙胸为多角形,则似神鸟震雊一般,主要是表现来自苍龙肾之精气的能量之运行动态的。这与鸟震雊相似,鸟震雊呼应雷,苍龙震雊自然也可以呼应雷,但不是雷。

第二十二,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的蹲踞式喾,本身拟合玄鸟鸮。玄鸟为候鸟,春来秋走,又有晚现早没的生活习性,则可呼应太阳,所以可呼应震卦,是《焦氏易林》等所言的震卦之象。巽卦为长女,兑卦为少女。鱼呼应女,则鱼可以表示巽卦、兑卦。巽卦可为春天之风,巽卦为床下,所以巽卦可视为耳边风,即是象征女。剥卦之床,可以象征王朝、政权,非为古代井架,所以,《易·巽》之辞也表现了巽可为妃,这正表明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中帝喾之妃以巽、兑卦之象征的鱼来表现是适宜的。其实,至少半坡文化以来即以鱼来表现女子,彩陶中的鱼鸟图像即是明证。《说卦传》曰“巽为风”,确切地讲为和风;《易本命》讲“风主虫”,所以春风动则虫生,万物生长。

巽卦和兑卦为覆卦,《杂卦》记载“兑见而巽伏也”,这与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之象征简狄、建疵的两条大小不一的鱼一致,与神话中简狄、建疵姊妹的妻妾争抢为喾生子的社会现象有联系。

融合玄鸟鸮的男神喾,呼应震卦,其与表示简狄、建疵之鱼呼应的巽、兑卦组合,则为恒卦和雷泽归妹卦,这是易之卦象中的婚姻卦,即是泉屋博古馆青铜鼓图像的主题。

第二十三,《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载:“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九成之台”即是形容高台,泉屋博古馆藏有龙鱼的鼓身形成圆形,与鼓皮连成方圆形,其中三重鼓钉构成三圆,若红山文化的三重天坛,与鼓身鱼龙所在泽以及鼓面中心的“亚”字形形成所谓的辟雍之形,呼应金文记载。其中“亚”字形与明堂的基础可能类似,表示土地。整体是一个天地结构,与历代关于明堂意义的基本认识即其是遵从天地相应巡行四时天地之道的一种神圣建筑有类似的方面。这样的结构是天地人三才合一的造型,遵从天道,利于天地阴阳之气交通,利于神人、圣人繁衍。

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中所表现类似天地明堂辟雍的有关含义和造型,和文献和简牍中使简狄、姜嫄等生子的玄丘之水、央台之丘、青丘之水、巨野泽有一定的意义联系,尤其在利于交通阴阳、巡行天道的方面。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简牍的 《子羔》看,其时描述姜嫄的神话中有祈求上帝的成分,上帝使神通显人武②从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的图像看的话,则呼应的是图腾和喾融合的神祖之足。。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明堂的主要意义在于借神权以布政,宣扬君权神授。一般明堂都建于城南,即所谓“布政之宫,在国之阳”,鼓之为阳,以之表现明堂是适宜的。

简狄、姜嫄等生子的玄丘之水、央台之丘、青丘之水、巨野泽等与神话中的雷泽、江河之渚、在河之洲尤其是閟宫之类,是呼应的。《诗·鲁颂·閟宫》载“閟宫有侐,实实枚枚”,《毛传》:“閟,闭也。先妣姜嫄之庙在周,常闭而无事,孟仲子曰:是禖宫也。”郑玄笺:“閟,神也。姜嫄神所依,故庙曰神宫。”实际是讲閟宫为神奇之地,氏族严格管理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去的地方。《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引《春秋元命苞》曰:“周本姜嫄,游闭宫,其地扶桑,履大迹生后稷。”《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记载:“姜嫄游閟宫,其地扶桑,履迹而生男。”显然表明姜嫄游的閟宫,类似桑林、空桑之生殖崇拜之地,是与《墨子·明鬼》记载的“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可以归属于一类的地方。于是玄丘之水、央台之丘、青丘之水、巨野泽显然也属于这类地方。

第二十四,鼓面的鳄鱼皮中心的“亚”字形,一面“亚”字形的一端是9个大型骨版,共有8排计72个;另一端是6个,共有2排是12个,共有84个,另一面“亚”字形一端是5个,共有2排为10个;一端是8个,共有7排为56个,共有66个。5为生数,8为成数,6、9为成数并为老阴阳。66加300为366天,为太阳回归年闰年的天数,84加上300为384天,为一个月亮回归年闰年的天数。《易·参同契》谓“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5为天数之中数,6是地数之中数,天地5运6气交通即是运气,《国语·周语》以“天六地五,天之常数”“成之以六,天之道也”,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鼓皮中心“亚”字所蕴含的数字文化,实际表现了历法和天地阴阳之气,表明该铜鼓蕴含着自然四时之规律,即是天地人之规则即是道。桓谭《新论》曰:“王者作圆池,如璧形,实水其中,以圜壅之,名曰辟雍,言其上承天地,以班教令,流转王道,周而复始。”

该铜鼓的三层鼓钉,呈现圆形,并且逐渐叠次成台,与鼓面“亚”字形构成三层台之上端有一个“亚”字形建筑的形态,三层鼓钉位于鼓面,这样则与龙、鱼等所在的雷泽之圜,构成类似辟雍的造型。其中三层鼓钉之三可能还同时表现了昆仑三的含义。这一圆形加“亚”字形与杞县鹿台岗龙山文化的圆形“亚”字形建筑①方圆建筑,符合阴阳平衡的特征和的数字化阴阳平衡。、东汉洛阳明堂、西汉长安明堂辟雍基本一致,表明商代所谓的明堂辟雍之“亚”字形转角至少在第一层基础上没有表现其有小厅堂。整个鼓的这一造型显然表现包纳了天地模型,并且主要体现了天地之中的意义,还表现了天心地胆连接的意思,即是天地之根,利于阴阳和。

该鼓代表雷,鱼、龙代表泽,与神祖组合,构成典型的神人、圣人神诞的雷泽场景。该鼓面的“亚”字形,尤其是有的昆仑台,呼应文献中的天命玄鸟生商的玄丘之台、九层之台的元素,并且形成山泽通气,以利阴阳。鼓面的方和圆形呼应天圆地方,呼应阴阳,同时呼应的是天地之中或者是一个拟象的天地之中,这样,其也明确表现了央台之丘或者玄丘之水,或者讲表现了天地之根的意义,于是又体现了阴阳和。这些都符合文献中记载的喾与其四妃的神话故事,即是历代神人、圣人神诞基本遵循的巨野泽、空桑、有水垣的昆仑形等中国式雷泽生殖崇拜类型的神诞故事。《春秋合诚图》讲天帝之精气,起于中土和三河之洲;《古微书》卷八记载庆都生于斗维之野、三河之洲的天帝的精气奇石,并有雷电随之。与该铜鼓三层象征地中,鼓面象征的天地之中,苍龙、鼓象征雷电等元素组合是一致的。注意其中的苍龙为东象,可视为正,因为帝出万物于震卦,震卦为东为龙,所以历史上东贵于其他方,东宫是太子之地,太子则是帝王之传。《春秋演孔图》曰:“正气为帝,间气为臣,宫商为姓,秀气为人。”宋均注曰:“正气为若木,则人得苍龙之形,灵威仰之气。”即古代的帝王,是与天生万物之始的震卦方位的苍龙来临中土所唾精气有关的神人。

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反映的天地之中的昆仑形,为三层。秦时之台还有九层的,如始皇王陵。泉屋博古馆三层之台,与东南良渚文化之所谓的祭坛是相关的。该文化之所谓祭坛功能并不单一,其中之一可能与这种台有关。其与墓地组合表现生死等自然法则和原始宗法。这些祭坛并不只有丘的文化主旨,其周有泽,整体即是雷泽之地。其中鼓呼应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之类的鼓所代表的雷,饮食象征与喾的阴阳和,“二女爱而争搏之”,即是以两条鱼代表的简狄、建疵争抢为喾生子。《列女传》卷一载:“当尧之时,与其妹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而坠之,五色甚好。简狄与其妹娣竞往取之。简狄得而含之,误而吞之,遂生契焉”,其中“简狄与其妹娣竞往取之”也是争为喾生子的叙述,属于古代姊妹嫡、庶同嫁的常见社会现象。“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可能表现了其春来秋走的候鸟特征和时节,同时也可能是喾葬山阴的一种喻义。在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中,玄鸟鸮之卵和争卵反映的姊妹嫡庶争为喾生子现象以代表姊妹的两条鱼和男性生殖崇拜符组合来表现②同时喾的生殖崇拜符还拟合玄鸟面。,是符号学的经典表现。

第二十五,巽卦象征青色为生机之色,巽卦为酸,民俗中表现有生男意,所以古人以酸男预测。巽卦为震卦的旁通卦象,即是对卦、错卦、类卦,所以其与玄鸟鸮、喾象征的震卦组合,表现阴阳和,这是新石器时代以来即出现的鱼鸟图组合表现生殖崇拜的易学解读。

第二十六,《山海经》曰:“雷泽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也”,讲的即是鼍神。以鼍皮蒙鼓,若鼍负之鼓。《帝王世纪》记载,黄帝杀夔蒙鼓,以其骨为鼓槌,其中夔被描述为牛形,与《山海经》中的夔牛相似。《九江府志》:“鼍,鳞甲黑色,性嗜睡,能吐雾致雨。声如鼓,故取其皮以冒鼓。诗云,鼍鼓逢逢,欲雨则鸣。故里俗以鼍谶雨。”罗愿《尔雅翼》:“《诗》云‘鼍鼓逢逢’,李斯亦云‘树灵鼍之鼓’,是周秦皆以鼍冒鼓也。”《本草纲目》则云:“鼍形似守宫,背尾有鳞甲,其声如鼓,夜鸣应更,谓之鼍鼓,亦曰鼍更,俚人听之以占雨。”《晋安海物记》亦云:“鼍宵鸣如桴鼓,江淮之间,谓鼍鸣为鼍鼓。其声逄逄如鼓,又善夜鸣。”《唐史国补》:“雷州春夏多雷,无日无之。雷公秋冬则伏地中。人取而食之,其状类猪。”由之可知,以鼍皮蒙鼓,以呼应雷泽。历代雷泽是神人、圣人神诞之地,从古代朴素科学的认知方面,可以解读为是利于生存繁衍、生长的地方。

尤其这一利于繁衍之地,还遵循易理,一方面是雷泽归妹卦象,另一方面即是《易·说卦》所记载的山泽通气。依宋董楷《周易传义附录》卷十二载:“泽气之升于山,是山通泽之气;山之泉脉流于泽,为泉为水,是泽通山之气,是两个之气相通。山泽一高一下,而水脉相为灌输也。”宋俞琰《周易集说》卷三十六载:“山通泽之气,泽通山之气,山泽之气往来相通。”朱子解释为:“泽气升于山,为云,为雨,是山通泽之气;山之泉脉流于泽,为泉,为水,是泽通山之气。是两个之气相通。”《礼记·孔子闲居》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认为山川是天地通气的“孔窍”,山脉具有含藏阴阳之气的性能,气挥发出来,即可出云致雨。《易·乾》曰:“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文献记载的雷泽、江河之渚,实际都还有山丘、昆仑丘、沙丘、九层之台之类,若在河之洲,所以不是单独的河湖之泽。这即是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不只表现雷泽,还表现三层昆仑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一符合山泽之气往来相通以至雨来天下平的场景,才利于表现呼应融合玄鸟的喾与其妃阴阳和,风雨雷至,神人、圣人生,带来天下平的盛世乾坤。

第二十七,鳄鱼唱求偶之歌,鼓起肚子,发出低沉的鼓声,这可以作为鼍鼓的象征之一。这同样符合雷为阴阳和的伴随,来自阴阳和。雷泽是中国古代生殖崇拜圣地,以至于有雷精的观点。西晋皇普谧《帝王世纪》曰:“黄帝有熊氏,母曰附宝,有蟜氏之女也。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而孕。”其中的郊野即是郊区类似巨野泽的雷泽,大电光实际是表现雷之电的。关于闪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以之为阳的认识,其引用《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又引用《公羊传》曰:“电者,雷光。”并认为徐氏曰“雷阳,电阴”是错误的。雷电阴阳的认识确实是较晚的,早期实际雷电经常一体,性质一样,往往都被视为阴阳和的表现。

《艺文类聚》卷二引《河图帝通纪》:“黄帝以雷精起”,《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五引汉应劭《风俗通》:“子路感雷精而生,尚刚好勇。”雷精还被视为有异于常人禀赋的帝王之类,唐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曰“是故雷精日角”。这显然是由早期雷泽生殖崇拜文化、雷为阴阳和之伴的认识演化而来的认识,起源应该略晚。桃花庄兕觥的雷泽是鳄鱼,则可能是雷神的早期形象。《山海经·西山经》之烛龙之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山海经·海内东经》曰“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则是鳄鱼的本质或者演变。《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百里,以威天下。”这种夔也应该是雷神之形。这样的雷神,有几分龙的特征了,与鳄鱼造型有不少相似,夔则是鳄鱼和龙、春牛元素的综合造型,已与龙有些特征相似了。春秋以来,还出现过龙蛇嘴巴有青蛙的现象,从泉屋博古馆藏春秋时期的青铜盘之雷泽看,其确实是以青蛙来表示雷的,西周只有极少数青铜卣系之端是青蛙的。由于青铜卣系一般可以表示苍龙,所以龙吼、震雊可以认为是雷并以青蛙表现的这一新的文化认知可能起源于商周之时,在春秋时期较为流行。这一认识利于表明所述商骨柶之人面苍龙胸之多角形,可以表示龙之震雊(图138)。不过苍龙胸之多角形表示苍龙震雊,并不表示多角形代表的能量为雷,其只是来自苍龙之肾脏即大火星的肾脏之精气,使雷出现,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形成,若人和动物的发生机理。也即,这种现象的出现,依然不能表明离火之精气为雷,但是为雷精论提供了一部分认识基础。这样看,真卣等青铜器标准化饕餮额头有离火形精气,表示其本质是来自苍龙精气①以离火形表示。的动物化,而非雷兽。西周时期其他青铜器图像中标准化饕餮腿、首之处的离火形也是这种表达,同时表现其周身的精气能量。霸国青铜鸟尊之神鸟足的离火形,则还表现了中医经络学的四足底生精气以及神鸟本身具有能量这一认识。

至于北斗的问题,这是感生帝的思想表现,黄帝的感生帝即是,《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汉郑玄注曰:“王者之先祖皆感大微五帝之精以生”,其中“黄则含枢纽”;《周礼·天官·大宰》云“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也是持这样的认识。这种感生的思想起步较晚,大概在两汉,所以该文献中的闪电和郊野是雷泽雷电的写照,是早期的神圣王者神诞神话的常见范式。

第二十八,《诗·邶风·终风》曰“虺虺其雷”,其义即表现了雷与龙蛇的联系。“雷惊天地龙蛇蛰”,所以擂鼓表现雷,则铜鼓图像中有菱形花纹和火字形花纹的苍龙②火字形表示能量。开始赋予神祖喾以能量。

第二十九,王充《论衡》曰:“子路感雷精而生,尚刚好勇。”即是具有若雷震子一样具有雷的素质。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的神祖为喾,有鱼尾苍龙从喾之足传递能量③按照中医理论是涌泉穴。,即是获得来自苍龙大火星的能量。由于《易·说卦传》记载,帝出万物于震,即是天极呼应大火星或房宿。苍龙赋予的能量,即是震赋予的能量,即是雷赋予的能量。

第三十,《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记载:“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艺文类聚·帝王部》:“帝喾有四子:长曰鸷(挚),次曰弃,三曰契,四曰尧。”《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帝王世纪》曰:“帝喾高辛氏……亦纳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有娀氏女,曰简翟,生契;次陈丰氏女,曰庆都,生放勋;次娵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泉屋博古馆青铜鼓以鼓的形式表现喾之子生的神诞神话,一方面是由于震卦呼应生机,呼应龙德化,还有一方面即是震卦呼应乾坤之长子,为在商代兄终弟及制为主、长子继承制为辅的基础上出现的西周嫡长子优先继承制度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第三十一,鱼尾菱形花纹为主的苍龙④主题造型取自五步蛇。从其足传递能量,与苍龙唾、散精气的图像结构或者苍龙唾、散精气的动物化为标准化饕餮的图像结构是基本一致的,这样喾即有类似于苍龙之精气的特征,与标准化饕餮也应该有类似的特质。这样,在帝出万物于震的思维下,在神祖喾、标准化饕餮、苍龙精气、苍龙和帝王之间即建立了一个家族式联系。这是晚期天子、真龙天子、龙子龙孙讲法的逻辑链条。鱼尾龙在商代有一些发现,还有鱼形龙,这是由于鱼是一种善于生殖的生物,所以以鱼尾龙增强其生存繁衍能力。苍龙周身菱形花纹,本来即是阳龙代表,其首的火字形花纹,则是自身能量的代表。整体表示阴阳赋予,使神祖喾自身具备天之阴阳修炼成精气。

第三十二,《礼运》谓“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唐代孔颖达疏证,人在天地之动静若人心在人身之心动静一样。《文言传》释“乾元”曰“元者,善之长也”,朱熹认为:“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于此,故于时为春,于人则为仁,而众善之长也。”即仁是天地生物之心,其与天地生生不息之德和人心三者是同一的。天地之心即人心,人心为天心,表现为仁,即是生生不息,即程颢讲的“观万物皆有春意”。《易·说卦传》讲帝出万物于震,天帝为天心,震卦之龙能量来自天帝赋予的大火星能量,即是心宿二,其即属于龙蛇生物的肾脏位置,又自然象征中心位置,所以,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一类苍龙赋予喾雷神祖的能量,不只是繁衍的能量,实际还有心的仁德、元德、天德。

《史记·三代年表》记载,与天地同心同德,则为王者,《黄帝四经·拾太经·五政》:“男女毕迵,何患于国?”表示黄帝的思想可以与百姓通达,同心同德,上下一心,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玄同”,《经法·四度》中说的“上同”。

《史纪·三代世表》:“《传》云:‘天下之君王为万夫之黔(元)首请赎(续)民之命者帝,有福万世,黄帝是也。’五政明则修礼义,因天时举兵征伐而利者王,有福千世。”《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于人而论,即是以人为合于天用之德。《国语·楚语上》:“尧有丹朱,舜有商均……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书·酒诰》曰:“兹亦惟天若元德,永不忘在王家。”孔传曰:“亦惟天顺其大德而佑之。”《周易》以天德表现乾象,《文言》以“乾元”系之于“用九”。《周易集解纂疏》又载汉人注《易》以“天德”即“乾元”。《九家易》曰:“观乾之始,以知天德。”这样看,元德即天德,天有德,以仁为本,即是天心之元德表现。

《论语》中孔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王阳明《大学问》讲“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唐李鼎祚《周易集解纂疏》曰:“言天之体,以健为用,运行不息,应化无穷,故圣人则之。欲使人法天之用,不法天之体,故名‘乾’,不名天地。”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之图像,喾与其妃,承天德而繁衍唐、商、周之氏族始祖,即尧王、玄王契、后稷,这些人为圣人无疑。其来自喾,并融合天命玄鸟降临雷泽而生之“天命”,同时由苍龙赋予神祖喾以能量,所以这圣人所则即是仁德。

天地人之心,其都为中正。《路史》载:“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舜之受终也,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故其旄而授禹,曰:‘咨女禹,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三圣之所授,执中而已。执中者,以历数之本乎中也。是故历法作,而中道著矣。班固之志历也,亦以是,为尧之授舜者也。”“天生河图,八卦之原也;地应龟书,九畴之寄也。八卦者,历数之始也,而本于太极;太极者,至中也。九畴者,历数之成也,而本于皇极;皇极者,大中也。”

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的鼓面之天圆地方位于中心,实际有天地之中的意义,连同鼓钉形成的昆仑形,以构成表现天地之中的中间,即是青阳成天浑浊下地的天地之根概念,利于阴阳和,神人生。

第三十三,《易·系辞上》言:“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十三引侯果说:“圣人成务,不能无心,故有忧,神道鼓物,寂然无情,故无忧也。”《周易正义》卷七引唐孔颖达疏:“言道之功用,能鼓动万物,使之化育,故云鼓万物,圣人化物不能全无以为体,犹有经营之忧,道则虚无为用,无事无为,不与圣人同用有经营之忧也。”《道德经》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即是讲,圣人实际并不是讲其无心,实际是讲其应该以百姓心为心,按照“圣人孩之”的赤子之心,治理国家。这种心即是仁,即是元德,即是遵循天地之心,即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天命观,所以既是有心也是无心。《史记·乐书》载: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泉屋博古馆藏青铜鼓即是陶唐氏、玄鸟氏、周氏族始祖,喾、尧、契、稷为赤子,有赤子之心,唯一表现的喾为蹲踞式,除了拟合玄鸟鸮、龙、鼋等形,还拟合赤子形。这也是符合中国自新石器时代以来①至少6500年前已有较为完备的认知。道家文化的。

猜你喜欢

神鸟苍龙精气
神鸟加赫加
跳起欢快的神鸟舞
苍龙搏
绘画
歌颂开国领袖毛泽东
神鸟节旅行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神鸟
颂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