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关市茶产业对林产业生态发展的启示分析

2021-12-25姚为锋李凤玲陈虞昶陈建芬

南方农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韶关市茶叶林业

姚为锋,李凤玲,陈虞昶,陈建芬

(韶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韶关 512023)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代表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共建“绿水青山”的号召,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广东省在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一核一带一区”的发展经验,积极发挥当地绿色生态资源优势,找准绿色产业发展的核心点,成为绿色生态建设的排头兵,而广东省韶关市地区更是深入调研,依托悠久的茶文化和丰富的茶叶种植经验,大力发展茶产业,取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韶关市茶产业发展的案例也表明,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 韶关市绿色发展之路

韶关市在产业发展中正确定位,锁定绿色发展与持续发展的目标,基于广东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带一区”的经济战略定位,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希望借助绿色产业的发展打造粤北生态屏障,以绿色产业助力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两手抓。

1.1 前期调研,摸清“家底”

产业创新有效发展要建立在摸清家底基础之上,因此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极为重要。韶关市在进行绿色产业发展探索时,深入调研,解读当地的产业发展优势,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核心产业,梳理出正确的产业发展路线。韶关市地处粤北山区,是广东省的北大门,南岭山脉贯穿其中。韶关市有着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早在1 200 多年前就开始茶叶的种植,特别是粤北红茶与粤北绿茶久负盛名,这也意味着韶关市具备茶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优势[1]。此外,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优质的土壤条件、丰富的森林资源、完善的生态系统也是韶关市茶产业领航发展的天然基础。在气候条件方面,韶关市地区崇山峻岭,气候湿润,空气中含水量高、负离子成分高,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条件皆为最佳,非常利于茶叶生长需要和茶品质的形成。因此,韶关市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种植,茶产业成为当地绿色产业发展的聚焦点和主线。

1.2 分析劣势,科学规划

在茶产业规模化发展之前,韶关市的茶叶种植与经营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未形成自主品牌,缺乏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韶关市也曾有过自己的茶叶品牌,如白毛茶、陀红等,也引进过一批外来的茶叶品种,但总体发展并不理想,未形成品牌效应,持续发展能力不强。鉴于韶关市茶产业发展的劣势,政府做好了长期规划。政府通过加大茶叶营销力度,解决了品牌效应不强的问题,具体措施为以下2 个方面。1)依托生态旅游开发,增强人文融合,形成互补产业,结合韶关市“创森”“创文”等主题活动[2],带动韶关市茶叶发展,开展韶关市茶叶品牌宣传活动,增加当地茶叶品牌知名度。2)积极组织茶叶评比活动,选出优质品种重点发展,做大做强品牌茶叶,打造韶关市知名茶叶品牌。通过努力壮大龙头企业,解决了茶产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政府借助家庭农场、种茶大户扶持、茶叶合作社等模式,改良传统制茶工艺,全面提升了茶叶机械化加工水平。此外,政府还积极引导茶类结构的改善,春茶、夏茶、秋茶均衡开发,一茶多用,企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档次的产品,逐渐形成完善的茶叶产业链。韶关市多措并举,积极培育特色的茶叶品种,整合资源,打造品牌,规范茶叶市场,为茶叶产业的稳定发展注入了活力,使韶关市茶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提升,成功完成以茶产业健康发展带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道路。

2 茶产业发展对林产业发展的启示

2.1 科技创新,科技兴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科技创新是林产业实现特色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科技的创新驱动下,林产业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绿色化产业发展理念的提出,促使新型绿色生态产业模式代替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落后生产模式,也带来林产业的高品质发展。科技兴林必须依托良好的体制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市场、科技的核心优势和主体价值[3],追求效益的最优化。各企业要基于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数字林业发展道路,还要基于信息科技手段带来的林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思路的创新,走精益化、科学化发展之路。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林产业改革,以技术创新为林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将科研思想渗透到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引导技术人员以技术承包、转让、服务、联合开发等形式带来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4]。相关企业要重视基础技术的建设,关注生态系统保护,积极做好生态系统的监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手抓。此外,企业要重视良种选择和育种管理,发挥技术优势,引进优质林产业品种,并思考林产业等行业成果转化,着手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2.2 产业调整,聚焦生态

要想林业走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深化产业结构极为必要。从韶关市茶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政府部门在产业调整过程中还要关注当地的生态建设。1)基于市场需求,着手短周期工业原材料和其他原材料的建设,突出丰产林、竹林等建设。2)将重点放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实现产品粗加工到精加工的转变。3)在森林旅游业、花卉产业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基于“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4],逐渐淘汰传统落后的产业,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带动林产业体系的完善,以精加工和优势产品为发展方向,延伸林产业发展链条,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属价值。

2.3 统筹兼顾,生态经济效益两手抓

林产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宏观统筹、着眼大局,让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处于平衡状态,实现生态和经济共赢。政府部门要重视林业生态价值,发挥生态效益对林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追求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化,以综合效益的提升带动林产业的稳健发展。企业往往过度关注林产业地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效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森林生态价值备受关注,在林产业发展研究中,人们也认识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的必要性。因此,必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确保综合效益提升。此外,企业要正确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两者并不是“分庭抗礼”的状态[5],而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在林产业发展中过度聚焦经济增长,忽视生态价值,势必不能在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走远,甚至出现经济发展停滞或倒退的现象;经济与生态齐头并进,生态对经济的助推作用更明显。只注重生态环境效益而放弃经济增长的发展思路也不可取,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过分强调生态会导致经济的滑坡,离开了经济实力的支撑,生态环境保护也没有了物质基础。

2.4 完善机制,责任到人

要想实现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和谐的生态系统,政府部门必须狠抓机制建设,将责任落实到人,带动森林培育、生态建设管理策略的调整和优化,更好地引导林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要积极推行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动员群众自觉参与森林资源保护,参与林业管理等。1)加强政策的宣导与贯彻执行,不断细化国家森林资源保护、森林培育、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要基于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森林保护准则、实施方案等,确保制度落实到位,让林业建设、森林资源保护等常态化。相关人员要提高责任感,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将生态文明建设部署落地。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执法,基于国家储备林建设的相关项目,建立专门的林业督查管理组,打造年轻高素质的森林资源保护执法队伍,加强与公安、消防、教育部门等的联合,构建地区森林培育、林业管理的新格局,形成重视森林资源保护,推动森林高质量发展的社会风气。

3 结语

韶关市茶产业发展情况表明,只有找准地区林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才能确保林产业快速发展的常态化、可持续化,才能真正让林产业成为产业经济的一大增长点。企业要丰富林产业发展类型,创新林产业经营管理模式,真正带动当地经济腾飞。茶产业的成功对韶关市地区林产业发展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茶产业发展经验的引导下,韶关市地区的绿色产业发展将走得更长远。

猜你喜欢

韶关市茶叶林业
《茶叶通讯》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韶关市举行首届新诗教育经验交流会
land produces
香喷喷的茶叶
韶关市楹联与诗词学会作品小辑
广东省首个“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落户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