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黄金季节的管理关键技术
2021-12-25徐成勇樊永波左家林吴高奇
徐成勇 樊永波 左家林 吴高奇
(1.德江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德江 565200;2.印江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印江 555200;3.贵州铜仁厚聚农业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贵州 铜仁 554300)
夏秋季节是池塘管理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光照时间长、水温较高,鱼类进入快速生长的时期,但同时水质的变化加快,饵料消耗量和池塘载鱼量提高,也是鱼病、泛塘的高发期,所以要抓好以下管理措施。
1.喂足饵料
施肥投饵都是为了解决池塘鱼的食物问题,对七、八两月份鱼群快速生长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意义重大。
全年饲养过程中,饵料应根据水温和鱼群生长需要作科学的分配。七、八两月份的投饵量占全年饲养过程总投饵量的55%左右。在备足全年饵料的基础上,必须确保此阶段的养鱼饵料。七八月是鱼摄食旺季,日投饵量为池内吃食性鱼群总重量的5%左右,每天可分4次投喂,投饵量以投饵料后3h基本吃完为准,应结合实际吃食情况灵活调节。
投饵方法采用定质、定位、定时、定量四定投饵法。定质,投喂的应是新鲜的饲料,禁止投喂腐烂变质的饵料。定位,搭建喂食台,设置喂食场,以创造条件使鱼类集中摄食,方便给食场消毒,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定时,每天坚持定时投喂。一般以上午投喂两次,下午投喂两次为宜。要严格控制,避免在上午鱼类浮头时投喂,禁止投喂夜食,否则鱼在晚上吃饱后,会增加呼吸,消耗大量溶氧。定量,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鱼的摄食活动情况和所投饲料的种类灵活掌握,投喂配合饲料为吃食性鱼类体重的4%~6%,投喂青绿饲料为草食性鱼类体重的30%~40%,混养鱼塘应先投青绿饲料,后使用配合饲料。
专用鱼颗粒饵料具有料省效佳的优点,应积极推广应用;无此条件的至少要多样化饵料配合成混合饵料投喂,要注意饵料蛋白质含量及必须氨基酸组成。
2.合理施肥
养殖池溏经过一段时间的投饵施肥后,有机质会积累比较多,造成一些营养成分的缺失,导致营养不均衡,物质循环速度放缓,水质有些老化,这时,就需要使用一些无机肥,主要以磷肥为主。施肥要“四看”,即看水、看天、看鱼、看季节。根据重施底肥,巧施追肥的原则,在饲养期前阶段,施足基肥和追肥的基础上,七八月应停施或少施有机粪肥,据鱼池水色和透明度少量追施复合肥,每次每亩0.5~1kg,稀释后投施。以保持池水黄绿或深褐色,透明度在25~30cm为宜,当透明度小于20cm时应停止施肥。施肥应在晴好天气施用,若天气闷热、气压低、阴雨、或池鱼浮头严重,活动不正常均不宜施肥。
3.调节水质
若六月下旬池水尚未达最高水位的鱼池,七月上旬必须尽快加水达到该池最高水位,使池水得到最充分的立体利用,发挥鱼池最佳生产力。满水后应每7~10天往池内注入新水,每次10~15cm,与此同步的是施追,水色过浓时要及时注入新水,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产量在300kg以上的鱼池,最好在池水达最高水位时配置增氧机,每6亩水面可配3千瓦增氧机1台,每天清晨开机1~3h,无风闷热天气在中午也要开机1~2h,有严重浮头预兆可提前在半夜开机至清晨。用增氧机既调节水质,增加溶氧,又促进鱼类代谢,加速生长,同时使鱼群能安全度过七八月高温季节。
七八月份鱼塘水质常呈酸性,而鱼类在酸性环境中新陈代谢缓慢,摄食量减少,消化能力差,抗病能力弱。因此,应定期使用生石灰,以调节pH值、净化水质和预防疾病等。一般每15~20天使用1次,用量为15~20kg/667m2,方法是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
4.病虫害防治
池塘养鱼必须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治疗、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则。鱼病发生不但治疗困难,而且往往造成损失。导致鱼类生病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来自病原、环境、寄主这三方面。若这三方面发生失衡,则会大大提升了鱼的发病率,严重则会导致鱼类大批量死亡。因此,预防鱼病重点在防,主要采取清塘,放养鱼种进行消毒,鱼体防止受伤。首先是对鱼池进行清淤改造、冻土晒塘,以扩大水体容量,铲除鱼类寄生虫及中间寄主、治病微生物的生存土壤,减少有害物质和耗氧因子;同时使用生石灰,在苗种放养前10天左右进水10~20厘米,按150~200千克/亩的用量化水趁热迅速泼洒。放养后每半月左右用漂白粉泼洒,使池水成1ppm和生石灰每亩10~15kg化水泼洒等防病措施的基础上,对容易发生的肠炎病、烂鳃病可定期用中药大黄防治。用量,每100kg鱼用0.5kg磨成粉末拌精料制成饵料投喂,连喂3天;同时每10~15d用漂白粉溶液对食场消毒1次。如发现鱼病应及时诊断治疗,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症治疗。
5.加强日常管理
“管”是八字精养法的最后一个字,一切养鱼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措施,都要通过鱼塘的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发挥其作用。池塘水产养殖必须确保生产和养殖基地的标准化建设,严格遵守水产技术部门规定的池塘建设标准,并实施“绿色生产”概念。在管理过程中“防”字当先,做好防逃、防洪、防害、防病、防泛池等工作。
始终要坚持巡塘制,每天分为早、中、晚三次,早晨巡塘在日出之前,此时应仔细观察鱼塘周围有无浮头情况的发生,以及浮头的程度。中午巡塘的时候,主要是检查鱼的吃食活动情况,同时察看水色,判断投饵与施肥量是否适当。傍晚巡塘的重点,则是检查有无残留饵料,鱼缺氧浮头预兆,有无病鱼的出现,发现鱼有浮头预兆,或已发生浮头时,应立即采取增氧等措施。天气闷热时半夜采取应急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
预防严重浮头及泛池。每天清晨有轻度浮头是正常的,若水质恶化,阴雨光照差,天气闷热无风,鱼群吃食下降,有严重浮头预兆就应注意,以防发生死鱼或泛池,可开动增氧机注入含氧量高的新水等办法急救。同时认真防范洪涝灾害。
谨慎捕鱼,目前养鱼池塘多采取轮捕轮放的方式,七八月份鱼已经达到了成鱼的重量,适时捕捞,以便减少鱼塘内鱼类的密度,起捕成鱼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拉网时动作要小心,因为拉网时有可能会直接损伤鱼体,使鱼类感染病害,而且拉网时会搅动池塘底泥,造成有机物分解消耗水体的氧分,同时有可能会导致鱼类发生应激反应,应尽量避免机械损伤,从而造成鱼类死亡情况的发生;二是起捕后要及时调节好池塘水质,同时应做好药物消毒工作,避免鱼类发生疾病;三是因为水温升高以后,鱼类的活动量增加,耗氧量也随之增加,因此起捕时间应选在早晚天气凉爽时,避免在天气闷热及中午水温过高时起捕,以减少鱼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