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
2021-12-25李娟
李 娟
(小金县林业和草原局,四川 小金 624200)
引言
经济发展使得我国对林业资源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这就对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和森林防火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部门需加大研究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制度,来更好的发展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林业资源和森林防火的意义,指出当下我国在相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今后林业资源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1.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积极意义
森林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意义,保护林业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其经济效益,更可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活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安全。森林也为我国提供了一系列的林业产品,经济效益十分重大,促进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1.2 加强森林防火管理的积极意义
火灾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在森林中也是如此,火灾可直接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极大的降低森林的经济效益。且森林面积一般比较大,一旦出现火灾,可迅速造成大面积蔓延,加大灭火难度,影响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在日常做好相关防火工作,清除安全隐患,将火灾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2.我国在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中出现的问题
2.1 林业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1 树木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在森林中,合理的布局应是以幼龄林和成熟林为主,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森林长远发展。然而我国现在大部分地区的森林以中龄林和过成熟龄林为主,幼龄林面积逐渐减少,且布局分散;以四川地区为例,森林中天然林为主,缺乏人工林和防护林,导致森林资源没有得到更好的利用。
我国地形地势多种多样,很多地区林区面积极大,但在管理上没有得到重视,随意砍伐现象频繁出现;2008年,我国提出集体林权改革,将林业资源落实到个人,虽对增加林农收入有促进作用,然而,也导致了林地管理分散,无法形成产业化经营,更加大了护林行动和防火工作的难度。
2.1.2 森林保护理念不足。部分地区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之中,不注重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出现随意砍伐现象;在保护工作中,政策制定随意,没有做到切合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政策,影响了森林的可持续化发展。
2.1.3 防治病虫害手段落后。病虫害可导致森林大面积减产,我国部分地区受经济等因素制约,在防治病虫害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对病虫害的提前预测,导致极大的经济损失。
2.2 森林防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 火源防范不足。火源分为自然火源与人为火源,若降水不足导致树木干枯,极易产生易燃物;而林区资源的开发使得人们在林区中活动范围变大,加大了火种流通,给防火工作带来了难度。
2.2.2 防火意识薄弱。相关单位负责人不注重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相关防火意识薄弱,防火教育和消防演习没有真正落实,部分地区基础防火设施不齐全,对设备的维护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了防火工作的开展。
2.2.3 责任机制缺乏。部分地区没有落实安全责任机制,导致防火工作内容不明确,人员之间也缺乏沟通,阻碍了防火工作的进行。
3.保护林业资源和提升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3.1 保护林业资源措施
3.1.1 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相关部门需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合理布局森林资源,提升森林总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以四川省为例,四川以盆地地形为主,盆地和山地面积广大,极易出现水土流失状况,且交通不便,部分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针对这种情况,需加大人工林和防护林的培育,来防治水土流失,可多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林木,提升经济效益。在布局时,避免单一品种培育,导致树木抗病能力低下,应大力发展配套种植,优化产业结构,建设配套设施,提升经济效益和抗病能力。
3.1.2 完善林业资源保护理念,健全相关机制。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中,需及时更新观念,根据国家政策制定工作开展的方针,并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在制定保护计划时,需注意结合当地林区实际情况及资源存量来合理制定资源保护机制,并将防火工作列入日常工作中,避免火灾导致的重大损失,真正落实森林资源保护相关工作。
3.1.3 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可导致森林大面积减产,降低经济效益。因此,相关部门需加大资金投入,引入最新技术手段,针对病虫害种类的不同合理选择防控手段。以四川为例,中华红叶杨是四川最常见树种,其高发病害种类为锈病,可在发病初期每隔15天喷一次1:2:200的波尔多液进行防治;高发虫害为舟蛾,其大量吞食树叶,可利用黑光灯对其进行诱杀或采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扑杀。
在病虫害的防治中,提升病虫害的监测手段十分重要。从源头治理病虫害,需要对林区内环境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及时发现有害生物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进行处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森林虫害的危害,也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抑制有害生物的发展趋势。
3.2 提升森林防火措施
3.2.1 加强火源的防范。防范火源是森林防火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人为火源,在森林火灾中占据最高发原因。因此,防范人为火源,管控森林内用火是最重要的手段。在少雨季节,森林进入防火时期后,需安排专人开展林区巡视工作,对重点地区加大巡查力度,组建专业消防队伍及护林队伍,对森林中的火灾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管控火源。针对四川森林面积广大,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的情况,可组织林区公安人员组成护林队,实施清山行动,严厉打击盗猎分子,收缴猎枪等盗猎工具,消灭火灾隐患的同时也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3.2.2 提升人们认识,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造。开展森林防火管理工作时,需从根本上提升人们的防火意识。相关部门可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可与林业部门携手开展防火安全教育活动。在防火期开始时,制作相关公益广告,在电视台滚动播出;针对四川部分地区交通不便,经济水平落后的情况,可安排宣传车进行流动宣讲防火的重要性和防火的相关对策;也可在主要街道及居民活动区及生活区张贴宣传海报;组织街道开展相关森林防火知识讲座,开展消防演习,提升林区人们防火意识及逃生能力。相关部门更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相关防火基础设施的建造和维护,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应对;可在林区中修建消防公路,确保火灾发生时消防车可以顺利到达起火地点;森林中还需配备消防水池或者消防水箱,需保证水池和水箱里常年有水且不结冰,以备不时之需。在森林中,更要建立相关监测系统,设立报警系统,24小时全面监控森林情况。可利用最新技术,如通信卫星等,借助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及卫星遥感等,对森林实施一体化不间断监测,实时分析传输回来的数据,在数据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相关手段来防止火灾的发生;可建设观测塔,安装红外线视频监控,实时监控林区情况;可组建4级防火监管机构,对森林防火形成3级有效的指挥体系,从而有效的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3.2.3 落实责任机制。相关部门需重视林区消防队伍的建设,打造专业的消防队伍。根据森林的特点对消防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在火灾发生后可及时正确的做出应对。在消防队伍中落实责任机制,将每部分工作内容落实到个人,避免出现工作混乱的情况。森林火灾因具有起火迅速,过火面积大,扑救难度大等特点,需规范林区消防队伍,在日常中经常开展消防演练,增强应变能力,使救援人员熟悉相关灭火工具的使用,熟悉森林路线及布局交通情况,在火灾发生时,可以最快时间到达起火处展开消防救援工作,使火灾的危害降到最低。相关部门更应加大资金投入,采购最新先进灭火相关设备,引入最新灭火技术,来装备林区消防队伍,使得消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保障林区防火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语
发展林业资源有利于我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因此,各部门需重视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相关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提高森林的利用率,做好森林防火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积极作用,消除火灾隐患,降低火灾带来的损失,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