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膜下节水滴灌施肥
2021-12-25阿同古丽艾买拉
阿同古丽·艾买拉
(温宿县胡杨林管理站,新疆 阿克苏 843100)
引言
滴灌技术作为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根据农作物的实际生长发育需求,将各种养分快速及时地输送到农作物附近的土壤内部,使得水分和肥料直达农作物的根部,减少水分和肥料消耗各种问题和不足,有效增强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果。膜下滴灌技术可以保证水分更加的均匀定量从而湿润作物的根部,并保持最佳的含水量,整个浇水灌溉模式,既能够保湿保温,保苗保持温暖,结构疏松,也可以做到适时供水,对棉花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棉花滴灌施肥的主要技术原理
在棉花膜下滴灌施肥中,需要严格按照棉花自身的成长发育规律以及需水量的巅峰进行分析与判断,并充分利用滴灌设施,将棉花所需的水分和肥料在水中溶解,从而快速传输至田间以及棉花的实际生长发育过程中,所以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技术,也被称之为滴灌,水肥耦合技术能够将滴灌技术和膜技术相互结合充分利用。滴灌设施可增强土壤物理性能,在棉花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也可以对棉花的肢体营养特点进行准确的判断,为棉花的成长发育提供重要的参考。
2.膜下滴灌施肥的主要优势
2.1 增强肥水的利用效率
低灌施肥能够确保水肥同步传输至土壤内部而且湿润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棉花根茎范围,根层可以使水分和养分均匀分布,由于棉花自身的根系茂密,可以有效缩短水肥运输的距离,是棉花的根部快速吸收水肥营养在整个滴灌中,具有水肥的交互效应,可以发挥水肥的最大优势,提高水肥整体利用率。且在滴灌技术的支持之下,水分不会轻易蒸发,可以减少对水肥资源的消耗,提高肥料的整体利用率。
2.2 加快棉花干物质积累
在棉花成长发育中,为了能够提高棉花的整体品质,需要重点加强棉花的干物质。所以通过滴灌施肥技术可以结合棉花的成长发育规律进行适时适量的持续供应棉花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确保棉花干物质快速积累并得到充分协调,为棉花高质高产提供重要的肥力基础,当棉花生长到中后期以后,通过滴灌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干物质积累量三对棉花实行精准施肥。在棉花种植区域,对于土壤肥力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而如果没有做好施肥管理工作,必然会导致水肥浪费而影响土壤的质量,甚至出现土壤板结化的情况,而通过滴灌施肥可以为棉花根部提供更精准的肥力控制和施肥时间,结合棉花成长发育的实际特性和需肥规律进行精准施肥,提高整个施肥管理的效果,利用滴灌施肥技术,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施肥时期需求进行精准滴施,增强微量元素的整体利用效率,减少施肥的成本,提高对微量元素的合理控制效果,四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目前大部分的棉花种植地区都以沙质土粗沙壤土为主,这些种植区域的土壤保水能力比较差,水分无法横向扩散。而且很容易被快速蒸发,利用滴灌技术可以有效克服棉花在不良土壤条件下生长发育的问题而且利用滴灌施肥技术可以提高水肥管理的整体质量,减少硝态氮的淋溶以及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污染问题,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要点
3.1 合理选择滴灌带
目前大部分的滴灌技术主要采取超宽膜带状密度种植方法,即在滴灌带放在膜下,宽行中间,一模两代,而小三模采用相同的配置方法一模一样,根据膜覆盖的实际特点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也可以为棉花的种植需要提供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水肥协调管理的作用。在覆膜阶段棉田有节水效果,而由于棉花生育期棉田覆膜的时间不断延长,致使棉田蒸发量相对减少,在膜下会形成密闭的水分互补环境,从而为棉花的成长发育提供重要的条件。
3.2 工程施工要求
为了满足棉花膜下节水滴灌施肥技术的合理应用,首先要保证管道疏水的效率显著提高,如果水质出现大量泥沙,则必须要增加过滤网,通过离心式过滤网和网式过滤器相互配合,可以对大量的泥沙颗粒全面去除,保证水质更加的干净,减少杂质对管道的堵塞,整个节水滴灌管道,包括主管支管,副管以及锚管共同组成,很也可以有效节约成本。通过在地下预埋节水滴灌设施,可以连续使用20~30年以上,支管及副管埋在地上,可以使用5~8年以上。在覆膜滴灌技术实际应用中,需要重点考虑土壤条件,水质与条件和肥料的要求。目前需要保证土壤条件深厚,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透气性能,确保滴灌水肥能够向横向纵向均匀渗透20~30厘米左右,形成良好的圆锥形浸润带。地下水位高,排水条件差,以及农田需要及时改良之后才能实施滴灌施肥效果。在选择水质的同时,要尽量确保水温小于35℃,悬浮物低于100毫克每升,酸碱值在5.5~8.5之间。不含杂质泥沙等在肥料选择时,要尽量保证肥料中的养分含量比较高,同时杂质D能够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不会产生沉淀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避免出现堵塞。第1罐设施的问题,肥料不会产生强烈pH值变化,可以有效控制滴灌系统的整体腐蚀性能。
3.3 农业节水措施
在当前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施工中,为了避免出现倒春寒的问题,需要比播种时间晚一些。当前大部分地区农棉种多以机械化作业为主,通过播种覆盖膜覆盖一次完成每亩约1800~2400株。采用覆膜滴灌技术可以使膜下土壤和空气的联系被切断,避免水分大量蒸发,同样也不会影响棉花的光合作用可以有效起到保持水分温度的目的。棉花种植行距可以为10~20厘米,也可以为40~60厘米,因为滴灌毛管大多分布在毛管之间,越靠近毛管长势越好,所以要尽可能的避免行距过大,否则会影响棉花生长发育的实际需求。
4.棉花滴灌栽培的配套技术
4.1 合理施肥
在棉花节水滴灌施肥技术实际应用中能够通过少量多次追肥,不易使棉花旺长,提高肥料的整体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确保土壤供肥能力显著提升,在施肥阶段要积极调整施肥技术方案,在过去棉花施肥中有70%的氮肥和磷肥属于选基施肥30%作为追肥,在低灌技术条件下,为了确保总体肥力需要在棉花产量的基础之上对氮肥磷肥,钾肥调整,将5%的氮肥和90%的磷肥施入到土壤内部,而5%的氮肥和10%的磷肥随水分滴灌。通过这种施肥控制方法,在棉花滴灌的过程中,要重点加大对氮肥投入,避免棉花徒长,确保后期追肥合理化调节。在棉花滴灌追肥时要注意少量多次避免氮肥出现磷溶或挥发等问题,也能够增强整体的施肥效果,在棉花滴灌中要确保肥料的充分溶解。要避免对滴灌造成干扰以及系统堵塞等情况,在棉花的施肥中需要保证1/3的滴灌时间,并且在滴水结束前的半小时严格处理,必须停止施肥。每一次滴灌施肥完成后都需要做好系统的清理工作,避免肥料在管道内部大量堆积而引发的堵塞。滴灌技术还可以将水肥共同管理,避免出现沟灌或漫灌前施肥的问题,在施肥中要根据土壤的养分进行合理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滴灌的处理效果,根据土壤的具体养护质量全面增强,提高滴灌整体质量。
4.2 滴灌带的浅埋
滴灌带在棉花根系下部,需要浅埋5~8厘米左右,能够进一步增强肥水的利用效率,提高棉花的抗风能力。但是滴灌浅埋对土壤质地具有明确要求,在沙土或壤土等地质条件下可以适当浅埋。在实际播种中,如果埋滴灌带的沟覆土不够均匀,尤其是超宽膜的播种方式,会导致覆土效果更糟,低头水的问题非常明显。这样就会造成高出水少肥水不够均匀。由于滴灌带自身质量问题很容易在波动中出现明显的损伤,在浅埋后也无法及时检查处理跑冒滴漏的现象以及不出水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困难,这使灌水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对滴灌技术的合理监测。有效减少低头堵塞等各种问题。
结语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实现棉花种植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棉花产量消耗的质量,所以要高度重视对棉花滴灌节水技术的实际应用,采取恰当的技术手段提高棉花膜下节水滴灌的整体效果,并针对当前棉花滴灌技术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全面分析,采取科学高效的方案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