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克苏地区小麦生产现状及单产700kg高产关键技术要点分析

2021-12-25孙卫中富艳荣刘荣森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4期
关键词:冬麦阿克苏地区单产

孙卫中 富艳荣 刘荣森

(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阿克苏 843000)

为客观分析阿克苏地区当前粮食作物冬小麦生产形势,总结冬小麦生产经验和存在问题,不断探索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为地区今年连年冬小麦丰产打下良好技术基础。2020地区冬小麦年产量较去年再创新高,其中冬小麦单产630kg连片面积达到133.33hm2,为创建冬小麦单产700kg核心示范提供了现实基础。现就2020年地区冬小麦生产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2021年实现冬小麦单产700kg高产目标关键技术要点做好分析、研究。

1.阿克苏地区冬小麦稳产、高产工作现状

1.1 小麦生产情况。根据地区实测:2020年全地区小麦播种面积146140hm2,较去年增加19600hm2,单产456.17kg,较去年单产增加了1.57kg,总产达到1000000t,同比增加135000t。其中:冬麦面积126466.67hm2,同比增加7400hm2;总产880700t,同比增加57100t;平均单产463.89kg,较去年增加2.82kg;春麦面积19673.33hm2,同比增加12206.67hm2;平均单产390.78kg,同比增加0.58kg;总产119300t,同比增加73900t。

1.2 地区小麦生产土壤肥力及气候条件。地区的小麦种植区土壤肥力及气候条件适合冬麦高长种植,为开展冬麦冬小麦单产700kg高产目标关键技术验证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1.2.1 土壤肥力:经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地抽样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1.5%以上,速效氮含量60mg/kg,速效磷含量20mg/kg,速效钾含量180mg/kg。

1.2.2 气候条件:根据地区气象台公开预报信息,近年来地区平均降水量在100mm以上。开春后降雨、雪及倒春寒天气过程频繁。≥10℃有效积温3800-4200℃。

2.地区主栽冬麦新冬22号品种高产特性

新冬22号该品种为中熟冬小麦品种。在阿克苏地区种植时间长达10余年,是本地产量指标最稳定的冬麦品种。阿克苏地区生育期261天左右,株高90cm左右。分蘖成穗率高,单株成穗平均1.7-2.0个,最高可达4.1个;穗粒数平均30粒左右(28-32粒),千粒重50~55g,容重820克/升左右。抗白粉病和锈病。阿克苏地区6月中旬(6月18日左右)即可成熟收获,平均产量可达450-550kg/亩。2020年新冬22号在地区小麦测产抽查中最高亩产可达630kg以上。

3.小麦稳产、高产主要措施

3.1 领导重视督导有力,播种质量最好一年。小麦播种期间,为确保适期播种。地委、行署以小麦冬播工作现场会、视频会议、实地调研等措施高质量完成小麦播种工作。优化地区小麦种植布局,小麦白地种植面积达到70666.67hm2,较上年增加2000hm2;适播期内播种面积达到102000hm2。加强小麦越冬关键期管理,做好小麦冬灌水情调配。冬小麦播种质量高于历年。平均越冬成活率97.4%,返青后冬麦一、二类苗比例占87.28%;与去年同期冬麦一、二类苗比例61.34%相比,增幅达26.24%。一类苗平均亩总茎数80.6万个,二类苗平均亩总茎数66.77万个,三类苗平均亩总茎数49.6万个;2020年地区灌三水面积达到100000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68.4%,全区冬小麦生长期内未出现较重旱情。

3.2 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补贴资金到位及时。2020年,随着棉花比较效益的下降,冬小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提升到220元/667㎡,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产投入和田间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地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面积核实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发放小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5.0781亿元,发放进度100%。

3.3 优良品种覆盖率高。地区高度落实小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依托地区天玉、金丰源等冬小麦骨干制种企业,加快小麦良繁基地建设。新冬22、新春6号等冬春麦主导品种小麦良种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4 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结合地区“冬季攻势”现代农业大培训,累计培训基本农户13.4万户,做到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

3.4.1 推广小麦播前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技术,有效控制地下害虫危害,降低病虫基数。

3.4.2 提高早春麦田杂草防治技术到位率。麦田化除133333.33hm2,防治面积占播种面积的90%,有效解决杂草与麦苗争水、争肥问题。

3.4.3 全面推广小麦条锈病、麦蚜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地区小麦病虫草害发生面积为18780hm2,防治面积为18740hm2。

3.4.4 推广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无人机飞防麦田杂草作业面积达23680hm2。

4.地区小麦低产田产量低主要原因分析

4.1 地区冬小麦稳产高产技术未能做到全覆盖。冬小麦种植一家一户分散小规模种植面积较大;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少、规模小;冬小麦稳产高产技术示范辐射效应不高。

4.2 间作小麦耕地平整性较差,不利于单产持续提高。目前地区52%的小麦种植在果树间作地里,麦田农机作业困难,管理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

4.3 冬麦返青后田间分类管理方式不科学,灌水滞后。长势好的麦田优先灌水,较差麦田最后灌水,不利于旺长的麦田蹲苗、弱苗的麦田促苗;间作模式冬小麦头水灌溉进度偏慢,严重影响返青后麦苗根系生长,造成根系下扎深度不足,容易早衰;忽视倒春寒天气过程后麦苗烂根病害防治,对增加有效穗数不利。上述因素对后期冬小麦生长后期产量、品质影响较大。

4.4 新冬22号增长潜力高,精细化管理要求高。制种田病虫害检疫调查数据表明:分蘖有效成穗率高,亩有效成穗平均47万穗左右;穗粒数多,平均单穗30粒左右;千粒重大,平均50-55g,是难得的一个高产冬小麦良种。3项关键指标综合应用有望达到理论单产达700kg关键指标。

5.新冬22号单产700kg关键技术要点

5.1 坚持粮食稳产高产发展战略不动摇,推广稳产高产小麦种植技术。落实中央关于藏粮于技的粮食生产要求。在稳定冬小麦种植面积的基础上,2021年种植冬麦计划181333.33 hm2,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措施,切实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地区粮食安全生产高水平发展。

5.2 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创建,逐步退出间作小麦种植模式

5.2.1 落实高标准高产冬麦示范田13333.33hm2,示范推广高效滴灌小麦种植模式,有计划地退出间作小麦种植模式。

5.2.2 进一步改进完善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提高优质高产小麦品种、耕作栽培、农机作业、肥料高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节点技术高效组合集成,确保小麦增产与农民增收同步。将阿克苏地区打造为自治区小麦优质稳产高产功能区。

5.3 保证越冬返青后关键产量指标的技术精细化落实

5.3.1 抓好冬麦返青后管理,促进麦苗次生根生长。1.8%复硝酚钠3000倍液喷雾,同时追施尿素5kg/667㎡,增强根系发育,打牢高产基础。

5.3.2 冬麦返青做好苗病调查。发现死苗、烂根苗期病害,喷施浓度50ppm/L壳寡糖生物农药减轻病害发生程度,诱导增强麦苗抗病性。

5.3.3 拔节期,增加有效分蘗为重点。拔节前做好麦田杂草化除工作,用36%奔腾颗粒剂5g/667㎡喷雾防治。前期喷施5%矮壮素6g+0.1%硼酸复合溶液30kg/667㎡,控制麦苗后期高度,增强抗倒伏能力。中期追施尿素10kg/667㎡,灌水60m3/667㎡。

5.3.4 孕穗期,追施尿素10kg/667㎡,灌水80 m3/667㎡。

5.3.5 抽穗期,小麦籽粒形成关键时期。适时灌水80m3/667㎡。喷施0.3%磷酸二氢钾+1%尿素复合溶液50kg/667㎡,是争取高产的节点措施。

5.3.5 灌浆期,促进籽粒饱满。灌水40m3/667㎡。

5.3.6 收获期,在小麦黄熟期,收割机及时进地收割。

猜你喜欢

冬麦阿克苏地区单产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新疆阿克苏地区观赏石协会年会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