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研究

2021-12-25冯晓丽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4期
关键词:害虫小麦病虫害

冯晓丽

(鱼台县王鲁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鱼台 272300)

近年来,我国对小麦种植越发重视,广泛应用了先进种植栽培技术和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不仅显著提高了小麦的产量、质量,还提示了小麦种植的生产效率,呈现一片大好的发展趋势,但问题也愈发凸显,病虫害侵蚀随之加剧,所以应追根溯源,从小麦种植源头抓起,采取行之有效的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科学种植小麦。目前对于小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农户种植方法较为传统,盲目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不仅没有取得良好效果,反而影响了小麦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长此以往,会呈现不利的小麦种植趋势,所以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对农业健康、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1.山东省鱼台县小麦种植现状

鱼台县是山东省济宁市辖县,处在山东省的西南部,常住人口超过45万人次,行政区域面积达653.07平方公里,鱼台县的地势平坦、低洼,平均海拔35米,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适宜小麦、水稻的种植,是国家优质大米、优质棉的生产基地,素有江北“鱼米之乡”的美称。小麦品种方面,济麦22、山农24、山东27号等都非常适宜鱼台县的种植环境和种植气候,小麦播种最佳时期应是10月初,目前鱼台县小麦种植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小麦种植的效率,包括小麦分化严重、苗情复杂、病虫害威胁大等,针对这一问题,加强了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并获取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借助地方小麦种植试验站和小麦创新团队的努力,推广了针对性地种植技术,实现了每亩增产小麦10%的良好效果。相信在不断推广的过程中,当地小麦种植会越来越好,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小麦种植栽培技术

2.1 土地轮作制度

土地轮作制度是改善小麦生长环境、增加产量最为科学的方法。在同一土地长时间种植单一作物,就会导致土壤环境的恶化,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大量吸收土壤营养物质,长此以往,会导致土壤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求,小麦种植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产量也会随之下降。常规的做法是将3年作为轮作周期,对土地合理划分,科学种植,在非小麦的种植期,土壤环境就得到了改良,也能为其他作物同样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符合农民种植的要求。

2.2 科学进行小麦选种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也在不断优化,对于小麦育种而言,当前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随着育种的发展,小麦种子更迭也十分频繁,多样性的小麦种子无疑增加了农户的选择难度。小麦选种时,需多角度地进行考虑,小麦品种的优良虽然重要,但是否适宜种植环境同样关键。有的小麦品种适宜潮湿,有的小麦品种耐干旱,所以小麦品种选择需要农民结合种植条件而定,并考虑实际种植要求和相关因素。

例如种植的昼夜温差大、气候较为干燥、地下水位低且土地盐碱度高,对于这一种植条件,小麦应选择抗旱、抗盐碱的品质,将种植条件确定后,在结合种植需求匹配对应的小麦种子,就能确保选种的科学。此外,则是要确保小麦的纯度,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应确保所有影响因素都充分考虑的前提下,再进行播种,这样的种植效果最佳,也最符合预期。小麦纯度直接影响种植后的出苗率,所以种子选取后,对种子的筛选也较为关键,以提高小麦种子纯度。筛选后,对种子进行适当晾晒,在播种的一周前晾晒2—3d,减少微生物附着,确保出苗率。接下来则是对种子的筛选,以提高小麦种子纯度,对瘪粒、虫洞粒等剔除掉,并适当进行药物拌种,防治苗期病虫害。

2.3 合理进行小麦播种

播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同样是较为关键的环节,和种子出芽率、成活率息息相关,也是提升产量的首要环节。首先要选择恰当的播种时间,确保温度适宜,结合当地的情况和播种经验,在气温超过10℃后进行播种。其次,确保播种深度,过深过浅都会影响种子的存活。最后则是控制播种密度,合理地密植才能确保小麦生长营养充分。

在现代化农业的趋势下,机械化播种效率高,且播种效率良好,所以可以发挥机械播种的优势,实现小麦种植的精细化播种,并且借助机械设备,也能进行科学培土,效率明显优于人工,且降低了人力劳动量。

2.4 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

小麦种植结束后,接下来则是合理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等。结合小麦种植经验,合理把控施肥时间和施肥数量,通常情况下,施肥应集中在小麦的种植初期、小麦出苗后及抽穗期,确保肥力充足,并及时灌溉,秉持着多次灌溉、少量灌溉的原则,供应小麦生长所需水分。

3.引发小麦病虫害的原因

首先,是土壤条件的影响,土壤的通透性不良是病虫害主要产生原因,会加快害虫、病原菌的繁殖,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害虫、病原菌在没有深耕的麦田活动较为频繁,如灰飞虱、根腐病等,借助深耕即可有效减少害虫、病原菌,所以小麦种植倡导土壤深耕,既确保了土质松软,给小麦良好的生长环境,也能降低害虫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其次,小麦种植后的田间管理也会病虫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例如冬季的灌溉则能有效抑制红蜘蛛、灰飞虱,返春期、抽穗期也可以通过翻耕来进行除草,减少害虫滋生的条件,或是在小麦种子中搬入一定的农药,也可预防病虫害,但要注意农药的适量,确保无任何副作用,以免影响小麦生长。)

4.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种植栽培过程中,各类病虫害都会大幅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所以病虫害一直都是最为关键的步骤,需要贯穿在小麦种植的始终。目前广泛应用的防治技术有三种,分别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4.1 小麦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是天然的生物防治手段,主要利用天然成分制成的生物工程剂或利用自然原理来进行防治的方法。生物工程药剂对于小麦生长没有任何影响,优势较为显著,没有任何的污染产生,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是当下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最为认可的技术,也是最被倡导的。利用自然原理来进行病虫害防治效果也较为明显,例如针对害虫黏虫,就可以利用频振灯来灭杀,利用频振灯控制小麦黏虫的产卵量,从根本上进行害虫防治。

4.2 小麦病虫害的物理防治

对于小麦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而言,其针对的不是病虫害本身,而是通过优化环境、作物本体采取物理手段,通过控制病虫害滋生条件来实现病虫害的防治,这一方法效果良好。例如在选种阶段,可以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这就能隔绝害虫的侵蚀。也可以选择科学的种植技术,加强小麦植株的生长能力,确保其能良好地应对病虫害提升,以提升小麦植株品质来加强病虫害防治,也可以从客观角度入手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加强土地深耕、及时除草、施肥等,加强田间管理,保障生长环境。

小麦害虫虫类主要是蚜虫,自然防治是十分倡导的,除非必要情况,不利用农药防治。可以利用昆虫物种相克的自然现象,这也是较为有效的物理防治技术。蚜虫的天敌有着明显的数量优势,所以在小麦种植时,就要采取有效方式来保护其天敌,通过其天敌来控制蚜虫发生量,就可以有效减少害虫数量,其天敌包括瓢虫、草蛉,食蚜蝇,黑食蚜盲蝽等。此外,也可以采取套种的种植方式,对小麦病虫害的天敌进行保护,确保其天敌生存良好。物理防治技术对小麦的伤害最小,并且效果也较为显著,应大力推广应用。

4.3 小麦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小麦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是最不倡导使用的方式,其不符合当下绿色种植的理念。化学防治技术有着见效快、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就是喷洒化学药剂后会产生化学残留,并且对作物、环境都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化学药剂的效果持久,甚至会渗透到作物和土壤之中。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麦是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农业的发展,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得到了有效改良,效果愈发显著,所以应重视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从根源上提高小麦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客观因素的影响,促进绿色小麦种植,提升小麦种植经济效益,满足当前市场对小麦的需求。

猜你喜欢

害虫小麦病虫害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害虫的克星——七星瓢虫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