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杭城老小区停车系统现状及对策
2021-12-24张宁方敏
张宁 方敏
摘要:我国的汽车持有量年年递增,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了“老小区停车难、周边道路停车乱”等问题。笔者根据目前老小区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借鉴国内外的优秀实例,作好正向宣传”、“盘活存量资源、增加小区内车位供给”、“针对小区实际道路状况以及建设规划漏洞进行深度摸底,倡导居民自治停车管理”、“充分考虑到未来城市的智能化建设,将智能化引导系统引入实际问题解决当中”等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老小区停车系统;对策
目前,我国的汽车持有量年年递增,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个行业欣欣向荣蓬勃向上,但是,汽车销量的大增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由于以前小区私家车拥有量并不多、小区之前建设未考虑等原因,老小区停车难、周边道路停车乱等问题日益突出。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表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要坚决落实推进,也表明了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决心。当然,小区的停车问题改造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
一、老小区停车问题改造的意义
(一)积极响应浙江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在全省都在大力推动数字化改革的大环境下,人工智能化建设刻不容缓。且老小区停车智能化的推广不仅仅是为了方杭州市民,更是杭城人工智能化的一种提升,从老小区停车系统优化到数字化改革,从杭州到浙江,我们追逐的是一种“创新、发展、改革”的社会氛围。
(二)提升杭城市民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老小区停车系统作为老小区改造的一部分,完成其改造,能较有效缓解杭城老小区市民在小区内的“停车难”问题,提升杭城市民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小区的停车改造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响应国家号召必定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减少一些阻力。
(三)有助于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发展软实力。杭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加强城市形象的宣传,打造城市的软实力,无疑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而以杭州西湖区为例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则大大限制了城市良好形象的发展,所以推進老小区停车系统智能优化建设尤为重要。
二、老小区停车问题改造的现状及问题
(一)虽然智能化停车能够极大程度缓解因为无序停车而带来的麻烦,但由于此方法尚在探索发展初期,其能带来的效应不被市民所了解,作为新兴事物,杭城市民了解度不高。
(二)解决问题的资源越来越少、成本越来越高。一方面,小区的可利用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各个部门、各项工作都会使用小区的可利用资源,而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土地资源,建设立体停车库需要土地资源,建设便民菜站、物业用房、保安用房、文化站等同样需要土地资源,在这场无关对错的博弈中,哪项工作取得先机就会获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必须统筹考虑、抓紧解决。另一方面,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需要土地成本、建设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执法成本等,越早解决成本越低。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样,对于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也不能走先拥堵后治理的老路。全国各地都曾出现因成本考虑未实施拆迁而后成本高涨的案例,这些案例提醒我们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宜早不宜迟,从而降低治理成本。
(三)居民自治停车管理热情不强,前端末端管理不到位。在前端管理上,日常管理非常重要,但由于物业、居委会等基层管理组织难作为,致使问题更加突出。在末端管理上,执法是管理的一个环节,毋庸讳言,在执法层面,由于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衔接并不顺畅、决策链条较长、执法成本较高,致使问题有所堆积并压向基层,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老小区停车问题改造的建议及对策
(一)针对杭城市民对智能化停车了解度不高这一问题,充分借鉴国内外的优秀实例。向居民宣传具体效果,提振居民对改造的信心,加强他们对智能化改造的兴趣,引导居民自发了解更多详情,再通过居民的反应与呼声吸引政府注意力及资金。
(二)盘活存量资源、增加小区内车位供给。建议开展存量资源调查,在不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利用边角地、绿地、自行车棚、腾退的地下空间等存量资源,建设一批停车设施,特别是针对一些被私自圈占成菜地的边角地、绿地,即便是无法改造成停车位也应该强力拆除。充分利用互联网+智慧停车,规范小区内停车秩序、加快车位循环、提高使用效率。
(三)要针对小区实际道路状况以及建设规划漏洞进行深度摸底,倡导居民自治停车管理。居民广泛参与是解决社区事务的重要依靠。因此,建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通过居委会、自管会、业委会等各类平台,在每个街道选取一个社区作为试点,通过搭建机构、情况调查、征求意见、民主协商、建章立制等程序,逐步倡导居民自治停车管理。
(四)需要充分考虑到未来城市的智能化建设,该智能化引导系统将使得寻找停车位的驾驶员能够更准确及时的看到最新的车位信息并预约,找到出入小区的最优路线,使得出行效率和停车效率大大提高,并且改善了小区的行车环境,提升了小区的综合管理能力。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新型立体停车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还包括盘活和挖掘小区内以及周边所有停车资源的方案,比如区域内车位共享方案等。充分利用互联网+智慧停车,规范小区内停车秩序、加快车位循环、提高使用效率。
总之,老小区停车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需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的优秀实例,作好正向宣传;盘活存量资源、增加小区内车位供给;针对小区实际道路状况以及建设规划漏洞进行深度摸底,倡导居民自治停车管理;充分考虑到未来城市的智能化建设,将智能化引导系统引入实际问题解决当中。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作者简介:方敏(1980-),女,浙江开化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张宁(2001-),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国际贸易与实务专业学生
基金项目: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