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改造家”们,请先俯下身子
2021-12-24张近山
张近山
新一期的《梦想改造家》节目中,一个“甘肃农村土房重建后变梦幻田园居”的设计引发热议。设计师花费132万元,将农村土房重建为一座具有“现代乡村风情”的房子,但红砖、水泥的外观看上去十分简陋,被网友质疑为“红砖毛坯房”。批评声浪中,节目组回应称该建筑是尚未完成的作品,将于明年开春继续完善。
如果从装修房子的视角来看,这只是一个乙方服务没跟上甲方需求的故事,但故事的乡村背景,赋予了话题更深的探讨空间:在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建筑师如何展现乡村之美?参与乡村建设时又该抱有怎样的心态和姿态?
这其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审美视角的转换问题。当“梦想改造家”们进入乡村时,千万别有“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的霸总式审美思路。此次“翻车”足以说明,自以为很美的“怀旧”“田园牧歌”式套路已经被大多数人摒弃了。更多差异化、个性化要求已经出现在村民住宅的需求清单里。
当然,来自乡村的审美清單一定包含复杂的现实逻辑。比如曾被调侃的“全国乡村统一贴瓷砖”,其坚固的现实逻辑是:用砖填充的混凝土框架房坚固耐用,但砖不防水,瓷砖就是村民在县域范围内能找到的最便宜、好看、防水、实用的材料。于是,一个揣着艺术梦想的设计师到乡村,要做的不是按自己的审美趣味换上高级漂亮的防水材料;甚至,一个揣着扶贫梦想的基层工作者来到乡村,要做的也不是按城市居家理念大呼“这不防滑,太危险”。所有这些挺直腰板、居高临下的审美输入、观念输入,一定会被结实的大地反弹回来,不是“翻车”就是“打脸”。此刻需要的是俯下身,倾听所有现实诉求:或许是一栋农村改建房的产权性质,或许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或许是一大家子能承担的造价,或许是一个村庄的气候、耕作和传统……
改造乡村是一个远比改造城市复杂的命题,更考验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而这又何止是摆在建筑设计师面前的问题。文艺工作者、教师、医生、科技人员、政策设计者……诸多力量在观察、进入、改造乡村时,必然要面临这样的碰撞和角色调整。俯下身子,离大地近一点,更近一点,大地就会柔软而包容,更会接纳和滋养你的梦想。
一栋乡村房屋改造的“翻车”,激起破亿网友热议,还有海量评论表达尊重乡村、吾乡吾土应该更美的赤子梦想,足见乡村振兴已成为当代生活的关键词之一。那么我们或许能达成一个共识:乡村建设不应是实验场或背景板,却可以成为平等共进、一起成长的契机。俯下身子改造乡村的同时,我们也终将被乡村改变。这是我们满怀激情投入乡村振兴这幅时代画卷时,首先要摆正的角色。
你我梦想中的乡村显然没有固定形态和固定答案。随着城市化、城镇化快速演进,越来越多人失去了直接的乡村生活经验,只能凭借无远弗届的互联网来观察。但在流量的裹挟下、在镜头的剪辑下、在用户的审视下,作为被凝视一方的乡村,注定要在数字信号的转码解码中丧失部分的真实,收获一些标签和刻板印象。从这点上说,如何认识广袤中国大地的多元丰富,如何关注、体察、理解真实复杂的乡村,如何作为“他者”介入和改造另一个客体,可能是摆在我们这代人面前的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