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土地健康诊治框架
2021-12-24胡起源韩文超孙亚楠查思含王林林郭文华刘文超孙丹峰
李 卓 胡起源 韩文超 孙亚楠 查思含 王林林 郭文华 肖 飞 刘文超 孙丹峰*
(1.中国农业大学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2.自然资源部城市国土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广东 深圳 518034; 3.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 100036)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部行使“两统一”职责的背景下,土地系统健康运行已成为研究土地资源价值和自然资源管理的热点方向[1]。2020年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理科学申请代码将“土地科学”单独列出并与自然资源合并,主要是因为土地科学研究致力于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格局和变化规律[2]。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双重属性,是自然、经济与技术耦合形成的地域综合体,蕴含人、地关系[3]。土地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土壤、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及动植物等自然要素构成,既是一个自然地理综合体,又是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4]。因此,研究土地问题不能孤立地将其作为陆地表面的物质空间,而应从系统的观点将土地看作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果。
土地健康等同于土地生态系统健康,各要素的健康是相互联系的土地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和自我恢复力等特征[4]。土地健康的科学内涵从最初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地共荣”[5],已逐渐发展为“一个健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人地和谐发展”,并契合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要求。已有土地科学研究表明土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弹性、多态和难预测的本质特征;层次网络、自组织、远程耦合、非线性突变的各要素相互作用机理;土地利用与管理是耦合生态服务和社会决策(人类需求)的核心。土地系统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的有机系统,受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层叠交互影响。因此,对单一系统观念的健康评价已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需求。多层级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SESs)理论框架由资源系统、资源单位、治理系统、公众4个核心子系统及其之间的互馈作用构成,具有很强的解释、诊断并解决资源环境管理问题的功能[6]。
CiteSpace是文献计量分析的有力工具,可基于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相关原理进行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7]。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能对文献中科学知识的结构、分布规律进行多元、动态表达,因此在文献计量分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8]。目前关于土地健康诊治框架的研究多侧重于土地系统的状态响应评估,缺少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影响过程分析。因此,基于上述土地健康概念内涵的演化特征和新时代土地科学研究的需求趋势,本研究拟以土地健康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对土地健康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总结土地健康研究的总体特征,对土地健康的概念架构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立足于人地关系,基于SESs理论,通过对土地系统中各组分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构建土地健康诊治理论概念框架为土地健康风险的综合诊治提供思路。
1 土地健康的概念架构与理论基础
1.1 土地健康的概念与内涵
“土地健康”(Land health)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生态学家Aldo Leopld提出,旨在描述土地生态系统功能状态是否紊乱(Dysfunction)[9]。健康的土地能被人类合理的开发利用而其功能不会受到损害[10]。陈美球等[11-12]认为“土地健康”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拟人化的引用了人体健康的概念,即土地系统维持自身新陈代谢的一种状态。土地生态系统受外界刺激时能发挥系统自身的抵抗力,对扰动因素进行缓和或中和,从而使有机生命体、土地系统以及无机环境之间的共生、互生、再生过程得以永续发展[4]。蔡为民等[13]认为土地健康能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统一。唐华俊等[14]认为土地系统是典型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当系统抵抗外界干扰时,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力越大,系统的健康状况越好,因此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健康构成了土地系统健康的基石。刘黎明等[4]认为土地健康是土地伦理观反映的一种生态意义,表明了人类对土地的健康有一种责任。综上,土地健康的内涵一方面强调了土地利用系统自身的健康,即土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发挥;另一方面强调了健康的土地系统能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生产和生活需求。
土地系统是自然、经济和社会三者复合而成的巨系统。因此,土地系统能否健康运行,取决于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是否能保持生态平衡和进行良性循环。土地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是有机耦合的,突出了土地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功能上的协同和互馈关系。因此,土地系统健康的评估或诊断应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土地生态系统新陈代谢状态可作为土地健康的衡量指标,主要表现在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生态平衡中的“平衡”既可是系统输入输出的“平衡稳态”,也可是不相等的耗散结构[15]。同时,生态平衡在时空上的有序性和自组织的特点。土地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的稳定性是有序性的体现;而自组织则体现为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有序性以自组织力为目标,自组织力又依赖于有序性,共同体现了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辩证统一。良性循环一方面指土地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和能量转化率稳定提高;另一方面指系统对能量的输出与投入的比率稳定提高。实现良性循环是人类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理想目标。综上所述,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是土地生态系统良好新陈代谢的重要体现,亦是土地健康的科学内涵。
1.2 土地健康的表现
人地共荣是土地利用伦理观(Ethical land use)的一种反映[16],亦是土地健康的重要表现。最早的土地利用伦理观是讨论土地资源利用中的自然保护问题[17-18]。土地利用伦理观的核心思想是人地共荣,即倡导人类开发利用土地时充分尊重自然,协调人与人及人与自然间的关系[17]。实现人地关系共荣需要保持土地资源的生产性和景观环境自身的恢复力,同时也是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基于土地利用伦理观,以人地共荣为目标,要求人类最大化开发土地资源价值时注重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持土地系统的新陈代谢功能,关注土地健康状况。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土地健康的内在机理要求和价值所在。土地生态系统作为自然界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客观的发展规律。然而,土地作为人类的活动基地,其资源价值通过人类的利用得以体现。因此,抛开利用价值只追求土地系统的生态平衡,就失去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真实意义。换言之,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在系统自身的缓冲范围内,那么土地与有机生命体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共生、互生、再生过程可得到持续发展,这种状态就是土地生态系统健康[19]。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探讨土地健康的外在表现主要有5个方面:生产性(生产服务)、稳定性(减少风险)、抵抗性(防止资源退化)、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和承受性(社会可以承受)。
土地健康是基于土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知识的诊治体系。人类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土地健康管理的首要目标。联合国颁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13项主题指标是依靠土地资源提供生态服务设定的,这充分表明土地系统与社会经济的重要关系[1]。从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理科学申请代码的调整同样可知,是将土地科学向土地系统健康运行途径与社会工程技术研究方向引领[2]。作用于土地生态系统的社会因素通过土地系统的运行环境发挥作用。当社会经济知识与土地生态系统相互交织、渗透、融合后,即当作用于土地利用系统中的社会经济知识固化为系统的有效组分后,土地系统则为人类提供物质生产和社会服务。因此,土地的健康发展是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诊治的判断依据。
1.3 土地健康的诊治方法和指标体系
土地健康诊治的本质是一种健康评价,是土地系统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同时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的一种状态[20-21]。诊治的目的是对外界干扰因素导致的土地系统损坏或退化的预警,避免非可逆的变化,为土地资源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18]。目前的土地健康诊治的方法,已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向综合分析转变,从单一要素向多要素、多系统发展[21]。主流的土地健康诊治方法主要有土地健康位理论、PSR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物元分析法等[22-25]。这些方法都是将土地系统看作资源-经济-环境-社会复合系统,对其进行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健康评估。土地系统健康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多跨学科、多领域。土地健康诊治框架指标的筛选基本遵循以下3点:1)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基本反映土地系统的健康状况;2)能监测土地系统健康的胁迫因子,服务于健康变化的归因分析;3)能为决策者提供相关适应性管理建议。因此,土地健康诊治框架指标的筛选应首先注重土地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即具有综合性;同时应注重指标在不同空间尺度中的适合性和指标范畴;另外,指标体系应尽量简明、具有可操作性,能保障土地健康诊断的实施。综上,基于土地系统的结构指标、功能指标和效益指标,构建土地健康诊治的指标框架如表1所示。
土地健康诊治框架在不同区域、不同尺度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虽然基于土地健康位理论、PSR模型等方法的土地健康诊治框架综合考虑了土地系统在社会、生态、经济等多方面的状态响应,但对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影响过程的关注不够充分。政府和决策者剖析各方利益博弈,使自然资源的管理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在土地系统健康诊治框架中具有重要作用。上述的土地健康诊治框架,局限于只将管理部门这一子系统简单的作为一个指标置于指标层中。将人类作为管理者纳入整个系统中,形成一个受到自身和外界干扰与驱动影响的多维耦合互动的有机体,是土地健康诊治框架构建的关键之一。
表1 土地健康诊治的指标框架Table 1 Diagnostic framework of land health index
2 土地健康诊治国内外研究进展
本研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及CNKI(知网)学术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对国内外土地健康相关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分析。检索时间范围为2001—2020年,主题词为“土地健康”、Land health,共检索到682条记录。剔除重复及与研究主题相关性不大的文献后,获取文献540篇,其中Web of Science收录的文献417篇,CNKI收录的文献123篇。
2.1 总体研究概况
数据库检索分析报告表明,近20年来有关“土地健康”的中、英文文献都有增加的趋势(图1和2)。从发展态势可以看出,土地健康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还将进一步持续增长。对比国内土地健康研究发现,国际上对土地健康的研究相对较早,且更加重视该领域的研究。国内土地健康研究可以划分为2个发展阶段:1)起步阶段:2000—2007年,8年间研究文献共15篇,占文献总量的12.2%;2)加速发展阶段。2008—2020年,相关研究逐渐增多,达108篇,占文献总量的87.8%。国内土地健康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势必会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2.2 土地健康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2.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可以有效反映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用CiteSpace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设置时间跨度为2001—2020年,单个时间分区长度为1a,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提取每个时区中被引频次最高的50个关键词,采用最小生成树法,生成关键词图谱(图3和4)。图谱中字体大小、节点大小与其出现频率有关,连接线的稠密代表关联性的强弱。结果表明:国内外土地健康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中文文献中“PSR模型”和“土地利用系统”
图1 2001—2020年土地健康中文文献刊文量年度分布Fig.1 Number of published Chinese papers on land health from 2001 to 2020
图2 2001—2020年土地健康外文文献刊文量年度分布Fig.2 Number of published foreign language papers on land health from 2001 to 2020
是网络中最大的2个节点,出现频次均达到19次;其次为“土地健康”、“土地利用”、“健康评价”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等,出现频次均在10次以上。外文文献中“Land use”和“Urbanization impact”是网络中最大的2个节点,其次“Soil”、“Pollution”、“Physical activity”、“Public health”和“China”等出现频次也较高。
2.2.2关键词突变性分析
利用CiteSpace软件的“Burstness”功能来识别突变性关键词,即在某一时段内出现频次发生较大变化的关键词,以了解研究热点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国内学者更加注重土地系统的综合研究不同,国际上的研究内容更加多元化。中文文献突变性关键词分析表明(表2),2001—2020年突发强度最大的3个关键词为土地生态系统(2.82)、土地健康(2.50)和土地健康评价(1.88)。从突发起始时间关键词的排序来看,不同时期土地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前期研究主要以土地健康理论探讨为主,包括土地生态系统、土地健康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等关键词。2008年之后侧重土地健康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系统的土地健康评价及评价方法体系构建,包含作物、土地健康利用、熵权法和PSR模型等关键词。
图3 中文文献中土地健康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Fig.3 Keywords coexistence network of land health research in Chinese papers
外文文献分析结果表明(表3):2001—2020年突发强度最大的3个关键词为Mortality(3.95)、Climate change(3.57)、Exposure(3.55);按照突发起始时间对关键词排序,近10年来突发强度较大的关键词为Climate change(3.57)、Built environment(2.71)、Quality(2.26)、Organic matter(2.13)。从2006年起,不断暴露的土地健康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随后开始探讨土地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潜在风险,重点关注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近5年则侧重土地系统中子要素的定向诊治和具体实现路径,包括土壤污染和土壤有机质的治理路径和方法。
图4 外文文献中土地健康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Fig.4 Keywords coexistence network of land health research in foreign language papers
表2 中文文献中土地健康研究突变性关键词Table 2 Keywords burst detection of land health research in Chinese papers
表2(续)
表3 外文文献中土地健康研究突变性关键词Table 3 Keywords burst detection of land health research in foreign papers
3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土地健康诊治框架
3.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Ostrom[27]于2007年提出的,主要用于解决自然资源管理问题。SESs理论源于对公共事务治理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核心思想在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同时,该理论深入剖析各方利益博弈,充分认识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旨在使自然资源的管理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28]。如图5所示,SESs分析框架结构由资源系统(Resource systems)、资源单元(Resource units)、治理系统(Governance systems)、公众(Users)4个核心子系统及其在社会系统(Social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s)2个宏观背景下进行的互馈作用(Interactions)和产出结果(Outcomes)构成[29]。该框架囊括了人类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交互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资源,组成一个非线性、动态性、复杂性、多尺度交互自适应系统,在内涵上强调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Human outcomes/well-being)的影响[30]。上述SESs理论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并把人类作为管理者纳入整个系统中,形成一个受到自身和外界干扰与驱动影响的多维耦合互动的有机体[31]。
图5 社会-生态系统(SESs)分析框架结构Fig.5 Structure framework of the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对于土地系统而言,资源系统指土地资源系统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角度来阐述的含义,即一定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系统,具有资源和资产特性。资源单元从属于资源系统,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的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治理系统又可称为管控系统,指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法规。公众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系统制定的政策和规划的受体,具有数量、社会经济、社会资本运行能力、认知水平等特征。资源系统与治理系统是土地系统重点行动场景的背景条件,资源单元作为载体输入其中,而公众作为参与者直接定义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结果的成效。上述SESs框架中的8个广义变量中的每一个都可被分解到多个概念层次中以形成二级变量。二级变量的构建和应用取决于具体经验或政策问题,即特定的问题和目标导向决定了一个或多个层次的几个变量的特定组合。针对土地健康诊治问题,表4尽可能详尽列举了二级变量供相关学者参考使用。二级变量的设定可灵活融合已有土地健康诊治指标(表1),同时立足于人地关系,考虑了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影响过程,发挥多层级社会-生态系统互馈作用关系。公众和治理系统在诊治分析框架中增强了社会-生态系统交互成效,突出了土地系统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的有机系统,受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层叠交互影响的特征。
3.2 土地健康诊治概念框架
图6展示了土地健康诊治框架的结构组成,包括外部驱动、内生驱动和系统表征3部分。针对区域土地健康的诊断与风险管理,系统外部驱动力和系统表征是综合框架分析的重要环节。区域尺度中,外部驱动位于系统的最高层次,主要通过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宏观大背景下的社会-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系统,例如能源与农产品的进出口,碳排放等。内生驱动主要是依据SESs框架概念构建的社会-生态系统,另外,本研究将压力-脉冲动态(Press-pulse dynamics)框架的核心思想融入其中。如图7所示,土地健康诊治框架的内生驱动主要分为生态系统子模块(右侧绿框)和社会系统子模块(左侧蓝框),生态系统模块依托传统的土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构建,社会系统模块为人类层面的环境变化,两者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底部红框)和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压力和脉冲事件(中部黄框)连接。H1-H6为各个部分连接的过程假设:H1指的是长期的压力影响和短期的脉冲扰动相互作用,改变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H2表示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H3代表改变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会对大多数生态系统服务产生负面影响;H4指的是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改变影响了人类福祉;H5特指人类福祉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活动;H6表示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人类活动会影响整个土地生态系统中压力和脉冲事件发生的频率、幅度或形式。总的来说,生态系统模块和社会系统模板适应于多学科研究,可被作为子系统或子模块集成到更大的研究框架中。本质上,该概念模型的假设是建立于连续循环的人类决策上的,通过压力事件的强度和脉冲事件的频率、强度和规模的变化来影响生态系统。总体而言,压力和脉冲事件的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可量化的影响,而这些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又会反过来改变人类的活动和福祉。
表4 基于SESs土地健康诊治框架的二级变量Table 4 Second-tier variables in diagnostic framework for land health based on SESs
图6 土地健康诊治概念框架的结构组成Fig.6 Framework structure of the diagnostic framework for land health
图7 土地健康诊治框架的内生驱动Fig.7 Internal drive subsystem of diagnostic framework for land health
土地系统健康面临着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的双重压力。虽然干旱、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会危害土地系统健康,但人类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当下最为主要影响因素[22]。鉴于人类活动影响土地系统健康的广度和程度远比自然因素严重,所以大多研究聚焦于人类活动主导下土地系统利用与土地健康状况的因果关系。因此,这里仅探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土地健康的影响。引起土地系统健康恶化的压力源可分为3类,即人口活动水平、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土地利用强度[22]。影响人口活动水平主要有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社会经济发展压力主要取决于城市化水平、GDP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土地利用强度则主要受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率以及建设用地比例影响。土地系统健康是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当某一或某些干扰因素打破了这种状态时,土地系统健康会迅速恶化。另外,相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或强度对不同特征的土地健康影响也具有典型的差异性。所以,土地系统健康的压力源或风险是具有时效性和空间差异性的,这也导致了诊断土地健康问题的复杂性。
在“一个健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人地和谐发展”等原则的指导下,土地健康的诊治要兼顾土地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及部门,通过现状调查、制定规则、设计方案等步骤对区域土地健康进行整体保护和综合治理,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的弹性(Resilience)和内稳定性(Homeostasis),同时加强人类社会与土地生态系统的协调性、互助性。土地健康的诊治流程可简单概况为关键问题的识别、影响因素分析、设定行动情景、评估诊治结果4个步骤。基于上文的土地健康诊治框架,将4个步骤具体展开:1)关键问题的识别不再是孤立的看待问题本身,而应综合考量问题的区位、起因以及相关利益群体。例如,土壤污染或水质问题,不能只单独考虑土壤和水体本身,而应将周围城市、农业、工业以及水土之间的污染传递纳入其中。这就要求土地健康诊治的参与者应是一个多学科的专家团队,能从多个角度分析不同维度相关驱动因素和利益主体,并根据框架中的二级变量(表4)制定相应的评估准则进而进行科学诊断;2)土地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细化为生态系统模块和社会系统模块两个部分讨论。其中,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土壤环境、水环境、空气环境、生物资源等要素。空气环境主要受周边产业布局和污染物的排放影响,而水土环境还易受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以动植物和微生物为主的生物资源则易受到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和环境状况干扰。社会系统的主要分析对象是经济政治状况和治理体系。人口、产业、基础设施、政治文化的变化会对区域土地生态系统造成直接影响。例如,激增的人口加重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负担,产业和基础设施诱导的污染物排放增加了对环境健康的风险。3)行动情景的设计应在不同尺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宏观尺度以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为主,可基于区域生态保护分区识别出最具有生态安全优先级和社会价值的重点区域。中观尺度重点关注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主要通过已部署的保护修复工程达成土地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的目的。微观尺度更注重生态效益,针对每个土地整治工程进行问题识别和影响因素分析,制定方案。3个尺度的行动情景设计应同步进行,使土地健康的诊治形成一个具有动态反馈的闭合环。4)效果评估应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层次开展,评估指标可整合土地健康诊治框架中的二级变量形成以主要参与者、社会经济背景、潜在污染源等为主导的社会系统评估体系,和以生态、农业经济效益等体现可持续性的生态系统评估体系。同时,以突出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为理念,进行两个体系的耦合程度测算。
4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分别以“土地健康”和“Land health”为关键词检索了CNKI(知网)学术文献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梳理得到的540篇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总结了土地健康研究的总体特征,并立足于人地关系,借鉴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思想,同时融入压力-脉冲动态研究思路构建了土地健康诊治框架。主要结论如下:
1)土地健康概念内涵的发展契合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并引导土地资源的保护从被动修复向主动预防转变。健康的土地应是土地生态系统全要素及其要素间互动互馈的健康,其中以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为主要特征的新陈代谢状态是土地健康的重要体现之一。
2)2001—2020年,国内外对土地健康的研究持续增加,但侧重点不同。国内学者主要从土地利用角度对土地健康的概念、机理和评估方法展开研究。关键词突变性分析表明,2008年后土地健康的研究重心由理论层面的探讨转变为实证研究。外文文献中土地利用(Land use)和城市化影响(Urbanization impact)是土地健康研究中的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致病性(Mortality)和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导了后续研究重心的转变。
3)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土地健康诊治框架为土地系统健康运行提供了一种评价思路。它将社会经济系统与土地生态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并把人类作为管理者纳入,形成一个受到自身和外界干扰与驱动影响的多维耦合互动的有机体。该诊治框架由外部驱动、内生驱动和系统表征3部分构成,以关键问题的识别、影响因素分析、设定行动情景、评估诊断结果4个步骤完成完整的解决问题策略。
本研究构建的土地健康诊治框架可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基础依据。本研究虽然详细阐述了各个子系统间的关联依据并初步构建了二级变量,但基于土地系统内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连续又间断”的多时空特征和“变又不变”的临近态空间,因此对特定土地问题导向的二级变量的取舍,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该诊治框架是基于理论概念层次的新创,后续的应用研究应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