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范专业认证为契机 推进化学一流专业建设
2021-12-24刘冰刘训恿刘希光刘春萍
刘冰,刘训恿,刘希光,刘春萍
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是建设一流本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1]。鲁东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始建于1930年,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阶段,2006年更名为鲁东大学。化学(师范)专业始建于1958年,2007和2009年先后获批省级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和2012年先后获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学科教学(化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评首批山东省名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纳入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2019年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5月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专家现场考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专业将基于SC (Student-Centered,学生中心)-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产出导向)-CQI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持续改进)理念,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 多方联动,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对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等各部分起到引领作用。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在理解《化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的基础上,认真研读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教师〔2018〕2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等系列文件,以保证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和改革要求。在此基础上,利用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教育部门、用人单位和骨干教师代表中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研,定期跟踪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调研材料主要来源于:(1) 山东省各地颁布的教师发展规划相关政策文件;(2) 近5年相关地区中学化学教师招聘材料;(3) 对招聘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的《基础教育化学教师素质需求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4) 对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座谈所收集到的数据;同时参考运用德尔菲专家预测法得出卓越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实证研究文献[3]。基于对上述调研材料的数据分析,制定出与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需求相契合的培养目标如下: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信仰、高尚的师德师风、先进的教育理念;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扎实的化学教学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中学、教育机构等领域从事化学教学、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并从师德情怀、专业能力、职业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等方面入手对学生毕业五年左右在就业领域的发展作出了明确、清晰的预期,明确目标内涵。
针对培养目标中预期的职业能力合理性情况,专业围绕毕业生的主流职业领域、岗位角色、职称状态和工作成就,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师德情怀、教学与育人能力、职场竞争力的评价等方面,利用问卷调查、座谈调研等方式向龙口一中、烟台十中等55家用人单位和107位毕业生校友进行了培养目标合理性调研。结果表明:本专业毕业生五年职业发展实际表现与目标预期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培养目标中预期的职业能力合理,具有可实现性。
2 以“一践行,三学会”为落脚点,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支撑,以“一践行三学会”的素质能力为落脚点,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创新创业与实践课程”四位一体深度融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同频共振、学生成长的基础需求和个性化发展同频共振的“四融合双共振”课程体系(图1)。
图1 “四融合双共振”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实践课程体系由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两大模块组成。其中实践教学包括:化学专业系列实验课程、化学教学技能综合训练(微格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分别为2周、14周、2周,共16学分,实行一学期顶岗实习。素质拓展课程包括:寒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课外活动参与、社会工作、荣誉与技能培训等,主要由第二课堂支撑。
强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体系分为创新创业课程、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科教融合类课程四个模块,鼓励专业教师开设科教融合类课程。例如,为支撑培养目标中“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的达成,增进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开设了“环境化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科教融合类课程,科教融合类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教师依托自己主持的教学科研项目或纵横向研究课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以课程化的形式向本科生开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以修读课程的方式进行选课。并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情况纳入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实现了学生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课程内容设置基于教师科研项目、关键技术等,关注环境对生产生活等的影响,有力地支撑了毕业要求“理解学科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价值”和“能够挖掘化学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将化学学科知识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探索第二课堂课程化。按照学分制和课程改革理念,将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知识增长、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课程化,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第二课堂课程化包括实践课程中的素质拓展活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科教融合活动。专业根据人才培养需要,组织教师申请开设,并负责组织论证,报教务处审核后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开课实际计算教师工作量。
以“两性一度”为标准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初步形成了学科专业课程有优势、教师教育课程有亮点、实践课程有创新的局面。近几年来,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一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高校联盟在线开放课程12门,出版教材9部。
3 以“2341型”教学思路为切入点,推进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品德担当+创新能力”为主旨,以专业核心课程研究团队与5个特色课程教学团队的有机配合为支撑,以课堂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评价为改革着力点,全面实施“两个衔接、三个对接、四个融合、多元一体”的“2341型”教学思路改革(图2)。
图2 “2341型”课堂教学思路
利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基于真实的情境,采用化学探究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形成对话、质疑和研讨的课堂氛围,推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教学。重视化学史的教育功能,凸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和立德树人的行动力,形成素养发展和学科德育落地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孵化省级以上教改项目12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项、包括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内的省级以上教学比赛获奖10余项,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19篇。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校两级教学名师、最美教师6人。
4 强化课程思政,凸显师德情怀养成
课程思政建设应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理念进行系统设计和实施[4]。专业构建了思政育人“三级”内容体系,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化学专业思政内容分为师德情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法治素养五个维度作为一级指标,明确每个维度要素作为二级指标,对应每个要素确立指标点作为三级指标。从培养方案制定入手进行系统化设计,要求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涵盖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融入毕业要求;三级指标融入课程教学大纲,并落实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组织课程教学团队集体备课研讨,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深度挖掘和整理适用于相应教学内容的课程思政元素,编写了《化学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汇编》,分别从思政素材资源、对应教学内容、思政教学目标、思政素材应用策略(应用的条件、时机和方式)等方面明确了每一节课的思政元素,通过在教学内容上挖掘思政育人要素,将学科知识与思政内容融合统一;在教学组织上,丰富课程思政载体,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上,植于课程思政内容,使学习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促进课程思政有效落地。无机化学课程获山东省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无机化学教学团队获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称号。
牢固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灵魂。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专业,坚持“德育为先、德学兼修”的全面育人观,传承胶东红色基因,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把师德情怀养成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通过开设“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师德与情怀教育”等专门的师德系列课程,师德教育进课堂,“点亮教育激情·传递教师梦想——名师校友讲坛”和“温暖微光·千村行动——大学生支教公益活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弘扬“感恩·担当·奉献”的专业文化,初步形成了课内课外同向同行的良好格局,有效提升了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责任感,促进师德情怀养成,助力师范生成长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三年来,师范生撰写的名师校友讲坛心得累计超过百万字,“温暖微光·千村行动”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毛尖镇、山东莒南宋家沟贫困村支教等系列暑期实践活动被人民日报社、黔南电视台、水母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5 校内校外融合,提升学生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能力是师范生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注重校内课程和校外实操双管齐下,助力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提升。
一方面,充分发挥校内课程在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改变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仅靠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做法,充分发挥化学学科专业课程在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中的作用,实现“全员”“全课程”培养。例如,有机化学课程以发现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课程内容特点提出并实施了基于学生中心和产出导向的有机化学“三段式”教学法,通过课前自主与合作学习、课中展示与交流评价、课后测试巩固与拓展提升,对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5]。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鲁东大学自2005年与烟台市教育局合作,开展“顶岗实习–置换培训”[6]。通过与实践基地开展课程共建、课题同研、师资同培,构建基于“联合培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生发展”的合作模式。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构建了“三位一体,合作联动”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设立“导师引领–名师示范–模拟体验–基地执教”四大板块,实行“微格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教学技能比赛指导”一体化导师制,即系统设计教学技能进阶训练的内容和方式,自第5学期微格教学开始,每6–8名师范生配备一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指导,此后的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以及各种类型的教学技能比赛均按照此分组方式进行,以保证教师指导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同时,结合寒暑期实践等第二课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师范生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助力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成效显著。
目前化学专业已建成33个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校地共建课程4门,学生获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80余项,其中在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7届(截至2020年)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中,有5届比赛获高中化学组一等奖第一名,另有1届获一等奖第二名,名列前茅。
6 全程贯彻双创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依托省协同创新中心、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四年不断线,将双创教育纳入学生必修学分,通过实施“学业导师制”“双创教育进课堂”“分阶段、多层次专业实验”“种子计划”和“育苗工程”等带动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新生入学半年后组织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兴趣和方向的老师为学业指导教师,学业导师制为接下来的创新实践环节奠定了基础。为推动教师参与本科生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出台了“科研助力计划”,给予教师相应的“科研助力经费”支持,并根据《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工作奖励暂行办法》,对在学生创新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
围绕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设立“创新创业实验室”,每年组建6–8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打造专业与创新相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利用新引进博士实行助教期政策,为学院团总支配备一名博士,专职负责学生创新创业的组织、指导工作。
实行“种子计划”,为有创新意愿的低年级学生量身打造一个集知识综合、技术创新、学科前瞻为一体的“创新种子”团队。结合学业导师制度,保证每一位“种子”学生参与到教师课题中,保证了学生在立项、实验研究、结题等环节的效果质量,也由此会产生一批有创新价值的项目。
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育苗工程”,联合协同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设立“育苗基金”,出台《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育苗基金管理办法》,用于创新创业项目的启动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培育。选聘实践基地高水平师资担任学生的创新创业兼职导师,对相对成熟的项目先行给予孵化的土壤,以保障“种子发好芽”“幼苗成长壮”。
近年来,学生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5项,“互联网+”“挑战杯”等省级以上奖励37项、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发表SCI论文104篇。
依托四大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了“分阶段、多层次”专业实验体系(图3),主编了配套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系列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3 专业实验体系
四大实验教学平台体现了各学科实验知识的连续性、交叉性和融合性,各阶段实验从时间维度上使学生受到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的系统训练;从层次维度上体验了基础实验训练、科研探索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的技能提高过程。同时,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实验考核与评价方法、实验教学质量与监控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改革[7]。例如,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将原来单独设立的验证型实验根据内容的相关性,结合到基础训练和设计型、综合型实验中,实验按“反应原理–实验方法–方案设计–合成实施–分离提纯–分析检验”为主线设计并实施教学。增加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实验内容,增加开放实验和探究设计实验的比例。开放实验课的选择,注重发挥专业教师科研优势和特点,实验课题与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分离与吸附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或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密切联系,每年申报的种子计划、育苗工程和创新项目达30余项,形成了一个集现代型、综合型和应用型为一体的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如“高校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钢铁表面磷化处理技术实验为例”“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的恒重条件探究”[8,9]等实验,展现了专业教师发挥科研优势反哺教学。化学专业近三年研究生录取率分别为45.57%、50.60%和51.00%,一次就业率平均为97.88%。
7 完善评价体系,实现“学习效果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同频共振
按照师范专业认证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结合社会需求,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落实“指向学生学习成果、促进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要求,实现学习效果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同频共振。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构建纸笔测验、课堂表现评价、档案袋评价和问卷调查等多样化评价方式,倡导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师评有机结合,确立“科学知识、学科思维、化学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课程参与”的多维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指标。
以实验评价方式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学习效果评价改革,首先对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设立了过程性考核和目标性考核的评价标准。过程性考核和操作考核中引入了智评3.0 inteliscoring和随手评软件,实验过程中教师即时利用手机终端将发现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录入,学生限时将实验预习、样品测定、数据及处理、结果分析等内容上传并提交,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工具即可完成对学生实验过程和数据的批改和评价,不仅提高了评价的公平性和准确性,还改变了以往教师主观、定性的评价模式。
同时,改革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和传统的评价内容,采用网上评教、问卷调查和座谈等方式,从教师角色、学生主体、目标达成、情感体验、学科特征5个方面确立学生对教师评教的具体内容指标[10],通过评价内容改革既能实现对教师进行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全面监测与评价。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教师这5个方面进行评价的过程,也是其进一步明确和熟悉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的过程,能够在评教的同时为其将来从事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积累感性认识,再次实现无机化学课程在促进师范生教学能力提高方面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发展和持续改进功能,实现教、学和评一体化、相互促进(图4)。
图4 “学习效果+教学效果”一体化评价体系
8 反思与改进
本文以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为指导,基于省属师范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介绍了专业建设的相关举措和取得的成效。但是在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调研表明:越来越多的高中学校教师招聘要求研究生学历,或要求必须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全国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面对新形势,专业如何做好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仍需深入探索。另外,在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尤其是促进档案袋评价在教育实践中的深度应用;加强智慧课堂、小班化教学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革,产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等方面,均有待于持续改进与提高。
总之,一流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各环节既相对独立,更是有机联系彼此制约的,如何树立系统性思维,促进一流专业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协调性,使各环节很好地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