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和发展对策
2021-12-24郭燕坤李明刚
郭燕坤 李明刚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引领农机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生产组织程度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举措,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迫切需要。
一、至关重要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优化农机资源配置、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拓宽农机服务领域、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龙头带动作用。
(一)农业生产关键时节和关键环节的主力军。在“三夏”“三秋”关键时节,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订单作业、跨区作业、代耕代收、土地托管等多形式的服务,有效发挥了关键农时的主力军作用,有力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现实问题,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中坚力量。今年“三夏”期间,滨州市累计投入麦收的联合收割机达到2.7万余台次,玉米播种机1.04万台,小麦机收面积433.92万亩,机收率99.7%,机播玉米465.6万亩,机播率达98.5%。“三夏”期间多有阴雨和大风天气,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装备优势,利用先进的大型收获机、播种机抢收抢种,适时启动滨州市70多台粮食烘干机防止粮食霉变,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二)优化农机资源配置、改善农机装备结构。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带动引领下,农业机械发展进入快车道,广大农民群众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与日俱增,但困扰农机化协调发展的是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问题,目前,迫切需要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农机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不断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农业机械,调整成大中型、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农机装备为主,不断优化农机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重要载体。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主要由农机手和农机大户人员组成,他们思路开阔,对农机新技术接受程度较高,能够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买先进大型机械,并对其进行宣传、推广和应用,成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主要载体,尤其是在玉米机收、土地深松、免耕播种、秸秆综合利用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及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推广实施过程中,发挥了率先垂范的积极带动作用。2020年“三秋”期间,邹平市全泉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永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共进行秸秆捡拾打捆作业2万亩,制作有机肥5000余吨,为邹平创建全省“两全两高”机械化示范县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有效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农机专业合作社凭借资金、机具和技术等优势,可集中农民手中大量零散土地,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由合作社统一供应种子、化肥、农药,统一进行耕、种、收及田间管理,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又为推广应用大型、新型农业机械提供了有利条件。无棣牧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联合社,以农作物种植和农机服务为主,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不断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近年在柳堡镇集中流转土地4000亩,在配套传统的耕种收农业机械的基础上,重视引进高精尖的现代化机具,小麦、玉米、牧草、棉花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精心打造高效生态农业农机化示范园区,建成小麦、玉米良种、苜蓿、机采棉示范基地,实现“粮、经、饲+育种”互补性轮作模式。
(五)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将区域内农机拥有者与使用者连接起来,实现农机服务规模化、农业生产集约化和农机行业组织化,既能按照农民需求提供社会化服务,解决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矛盾,又能够有机应对市场风险,不断开拓农业服务新领域,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等方面都起到关键带动作用。邹平市亨通农机专业合作社2020年与邹平市孙镇农业机械服务站签订小麦机收、玉米播种、玉米机收作业合同,实施作业面积8万亩,合同总金额650万元。合作社中标邹平市农业生产全程十统一项目,作业10000亩,经营收入136万元。中标深松作业1万亩,经营收入35万元,托管土地5000亩,收入130万元,在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机手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二、制约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因素
总体上看,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些许制约因素。
(一)规章制度建设不规范。绝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架构齐全,做到相关规章制度公示上墙,但能够落实落地的寥寥无几。一是部分农机合作社仍然搞一言堂,合作社成员大会制度成为摆设,重大决策基本由合作社负责人自作主张,社员基本上不参与合作社管理;二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监事会职责形同虚设,合作社日常管理和账务管理失去监督约束;三是合作社与社员间的利益联结和利润分配机制待进一步优化,个别合作社仍然仅按照成员股金比例分红,忽视社员对合作社所做的贡献。
(二)基础建设用地审批困难。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都建有办公场所、硬化场地、车库棚等配套设施,但近年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大型农业机械和新型农机具的数量迅速增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业机械存放库棚不能满足存放需求,导致机具长期露天停放,长年受风雨侵蚀,锈迹斑斑,直接影响机具使用寿命。无棣县嘉浩植保机械合作社拥有各类机械89台套,包括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激光整地机、深松机、灌溉机械、秸秆打捆机等,放置这些机械成为大问题,现在只能采取分散存放的方法,不利于机械调度。
(三)经营资金筹措困难。资金短缺仍是制约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大瓶颈,合作社发展资金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购置新型农业机械。现在许多合作社明显体会到规模化作业带来的良好效益,而购置补贴目录内的国产机型虽然便宜,但是作业效率不高还容易损坏,后期维修保养费用也高,最后得到的效益反而不佳。比如作业按照亩数来收费,一亩地70元左右,一台国产机具每天最多作业300多亩,一台进口机具则能作业700亩,国产每天收入不到2万元,进口车每天收入3.5万元,因而近年来许多合作社越来越看重更先进更耐用的进口机械,但是许多进口机械不在补贴目录,合作社要筹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购买资金非常困难;二是土地流转费用,流转100亩土地,每年的承包费用按每亩1000元计算需要10万元,每亩地按种植粮食作物一季的生产成本大约500元,一年两季作物就是10万元,这两项费用之和为20万元,以上不包括土地改造和灌溉设施和其他方面的费用,资金对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确实是个大问题。
(四)专业人才相对短缺。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应具备现代企业家基本素养,同时,合作社也应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如财务管理人才、农田种植技术人才、操作技术人才、机械维修人才等。目前,合作社在办理税务登记证时需要登记财务人员的会计证和身份证等证件,大田种植用传统方式是不行的,农艺方式要转变,农机农艺要深度融合。初、高中学历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部分社员的文化水平,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尽管有着丰富的农机作业实践经验,但在企业管理、规模经营、合同运作等方面都有较大缺陷。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关键是解决人才短缺和社员素质不高的问题。齐河乡土丰利、高密宏基专业合作社经验做法值得借鉴,齐河乡土丰利农机合作社与中化、供销社建立合作关系,高密宏基合作社积极与大专院校和政府合作,开展人才合作、村社合作、社社合作、社农合作等,实现多家联合,达到合作共赢。
三、献策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依托国家政策给予资金扶持,鼓励合作社购买和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适当加大对作业机具的补贴力度,优化作业装备,提高生产效率;二是依托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化重点项目等有利条件,项目实施优先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通过政策和项目实施,给予重点扶持和带动。不断引进资金,引进新机具、新技术,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和创新,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三是积极协调自然资源等部门研究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案,解决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问题。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设施农用地的监管,严禁改变设施农业用地用途。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一是招引有技术、懂管理的人员入社,不断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总体技术水平和先进管理经验,逐步达到具有较高层次的市场化运作体系;二是提升合作社内部管理水平,完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强化监事会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入社审批、财务管理、风险保障等制度;三是加强社员培训,积极组织农机手实用技术培训、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培训,更加主动地“走出去,请进来”,积极组织合作社社员到先进地区学习交流,借鉴吸收其他地区合作社经营的先进经验做法,从而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
(三)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机制。一是鼓励银行信贷等金融机构根据合作社的资金需求,切实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入,重点在担保方式、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合作社优惠政策帮助,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二是促进合作社资金有效地循环和内部应用,使“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真正协调融合,促使合作社能够循环发展,不断壮大;三是优化对合作社的税收减免政策,合作社为农机生产提供农机技术咨询、农资服务,以及农产品销售、品牌宣传等供求信息、中介服务,可适当减免营业税,对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合作社适当减免增值税。
(四)进一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质量、数量并举,规模、效益并重”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指导和服务,“扶大、扶优、扶强”并重,培育扶持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规范管理好的示范社。积极引导合作社加快拓展服务领域,大力开展农业规模化服务,积极探索高密宏基合作社式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产前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产中“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生产服务;产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服务。通过规模化服务使农民和合作社达成共赢实现双丰收。多方面引导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促进合作社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增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