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用于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研究

2021-12-24郭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22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盐酸

郭冰

临床依据手术种类选择麻醉方式,而神经阻滞麻醉是常用麻醉手段。盐酸罗哌卡因被普遍应用于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盐酸罗哌卡因的特点是毒性低,效率高,成为外周神经阻滞的常用药物。本文分析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用于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成效,实验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90 例下肢手术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下肢手术指征;患者知情。排除标准:严重心肺疾病者;长时间大量饮酒、大量使用止痛药物者;外周神经病、精神病者;伴恶性肿瘤疾病者。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A 组、观察B 组,每组30 例。观察A 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22~60 岁,平均年龄(41.3±6.4)岁。观察B 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21~63 岁,平均年龄(42.6±6.9)岁。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4~57 岁,平均年龄(40.5±6.1)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使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常规生命体征指标,包括心率(HR)、血压(BP)、氧饱和度(SpO2),开放静脉通道并吸氧,所有患者实施盐酸罗哌卡因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观察B 组、观察A 组予以盐酸罗哌卡因药物浓度分别为0.250%、0.375%、0.500%,药物剂量为55 ml,其中腰丛阻滞30 ml,坐骨神经阻滞25 ml。①腰丛阻滞:让患者呈侧卧,指导患者收腹、屈膝,确定阻滞侧旁为穿刺点,穿刺点切口尺寸5 mm,神经刺激器与电刺激针为三组的治疗仪器,以矢状方向进针,当电流达到 0.3 mA 后,患者股四头肌会产生显著的颤搐,此时注入3 ml 盐酸罗哌卡因,观察3 min 后,若没有异常情况,就全部注入剩下的27 ml 盐酸罗哌卡因。②坐骨神经阻滞:让患者呈侧卧体位,摆放行阻滞的腿在上面,充分伸开另一条腿,髋关节弯曲30~40°,膝关节弯曲90°,挑选股骨大转子和髂后上棘连线点位置,做垂直线,于垂直线下5 cm 处行穿刺点,在电流为0.3 mA 时,患者出现跖屈,注入3 ml 盐酸罗哌卡因,观察3 min,若没有异常情况,注入剩下的22 ml 盐酸罗哌卡因。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三组阻滞起效用时、运动阻滞情况、神经阻滞成功情况。阻滞起效判定标准:针刺股神经支配范围皮肤,如果没有痛觉,判定阻滞起效[1]。运动阻滞判定标准:阻滞后0.5 h 进行评估,踝、髋、膝等不能运动,判定全部阻滞[2]。神经阻滞成功判定标准:手术不需要辅助局麻,判定神经阻滞成功[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A 组、观察B 组阻滞起效用时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短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 组、观察B 组全部运动阻滞比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 组、观察B 组神经阻滞成功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阻滞情况比较[,n(%)]

表1 三组阻滞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观察A 组比较,bP<0.05

3 讨论

神经阻滞麻醉是临床极为常见的麻醉方法,普遍应用于骨创伤手术麻醉中。此麻醉方式的特点是安全系数高,并发症少,操作流程简单,麻醉效果良好,术后镇痛效果理想。

近些年以来,神经刺激仪定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提升外周神经阻滞的精准度与阻滞效果。手术麻醉与术后镇痛中,大量运用外周神经阻滞主要原因有:①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Ⅲ~Ⅳ级患者行四肢、下腹部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多;②门诊手术量加大,加快病床周转的需要;③不会过大影响机体病理生理;④需要压缩医疗费用;⑤有助于术后有效镇痛,不需要进行特殊监测;⑥降低了围手术期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剂量,减少此类药物所致副作用[4-7]。一些手术中采用单独神经阻滞麻醉或复合麻醉,手术结果显示可以有效压缩患者的住院天数,能够给予早期功能锻炼的条件。

坐股神经、腰丛、股神经、闭孔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都是支配腿部运动的神经。目前,盐酸罗哌卡因是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常用药物,其优势是高效、毒性低,安全系数高,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循环稳定[8]。运用盐酸罗哌卡因,选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能够全部麻醉下肢的单侧肢体。盐酸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的局部麻醉药物,其带给心脏与中枢神经的毒性更小,安全可靠,现在已经成为外周神经阻滞首选药物[9]。

临床实践研究指出,盐酸罗哌卡因有着感觉与运动分离阻滞的特点,使用低浓度时,只是产生神经阻滞作用的感觉[10]。在实施下肢手术当中,除了要了解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还需要做到无痛治疗,所以,运用盐酸罗哌卡因,可以充分发挥其特点,用于单侧下肢的手术极为恰当。实施下肢神经阻滞麻醉.主要采用坐骨神经联合腰丛神经麻醉,临床实践中分析麻醉时,涉及的相关危险要素包括生理、解剖特点等。神经阻滞较危急,且严重的并发症为局麻药的中毒,引发原因是血管注入局麻药物后所致,同时诱发诸多毒性症状,比如抽搐、惊厥等,所以,在注入局局部麻醉物当中,应当细致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并发症,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防止与降低因局部麻醉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于手术当中,运用下肢神经阻滞麻醉,不会影响到循环功能.并能够获得良好的阻滞效果,手术后不良反应少,不会引发健侧肢体麻木[11]。术后,只需要对单侧肢体实施镇痛,不会致患者排尿障碍,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进食与康复,可以大幅度降低患者长时间卧床引发的并发症[12]。当然,部分患者因为体质原因,还是会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在实际操作当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尽可能防止或降低神经、血管发生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观察A 组、观察B 组阻滞起效用时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B 组短于观察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 组、观察B 组全部运动阻滞比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B 组高于观察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 组、观察B 组神经阻滞成功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可知,盐酸罗哌卡因作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其特点是药效高,毒性低,药效持续时间长。同布比卡因对比,盐酸罗哌卡因的化学结构与其相近,然而对中枢神经与心脏的毒性更小,成为外周神经阻滞的常用药物。盐酸罗哌卡因拥有运动与感觉分离阻滞功能,低浓度给药时,可以有效阻滞神经。因此,在下肢手术中,采用盐酸罗哌卡因实施麻醉,极为合适。

综上所述,选择浓度为0.375%的盐酸罗哌卡因用于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盐酸
盐酸泄漏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