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1-12-24魏萍萍李丽丽
魏萍萍 李丽丽
冠心病为中老年人群高发的一种心脏疾病,冠心病是患者脂质代谢异常,血脂沉着于冠状动脉,出现白色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异常,使心脏供血不足,长期供血不足使心脏功能发生障碍,出现器质性变化,心肌缺血、缺氧,也被称为缺血性心力衰竭疾病[1]。治疗采取硝酸脂类制剂、纤溶药物及抗血栓药物等[2]。冠心病最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为快速心律失常,会使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并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应用及时有效的药物控制心律失常是治疗此病的关键[3]。临床常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为普罗帕酮,但应用过程中效果不理想。胺碘酮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广谱药物,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降低患者死亡率[4]。为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选取本院急诊收治的82 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内科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82 例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无窦房阻滞、无预激综合征、无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功能减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1 例。常规组中男24 例,女17 例;年龄45~77 岁,平均年龄(61.01±7.20)岁。观察组中男24 例,女17 例;年龄43~80 岁,平均年龄(60.72±7.5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组 应用常规治疗。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70 mg+5%葡萄糖注射液20 ml 静脉注射,注射宜慢,时间>5 min,必要时20 min 后重复注射1 次,起效后改为0.5~1.0 mg/min 静脉滴注或口服2 次/d,200 mg/次。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氧等指标。
1.2.2 观察组 应用胺碘酮治疗。胺碘酮初始剂量150 mg+5%葡萄糖注射液20 ml 静脉注射,10 min 注射完毕,而后1 mg/min 静脉滴注,持续6 h,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如心率不能有效控制,每15 分钟加用胺碘酮150 mg,总用药量≤2000 mg/d,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氧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24 h 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无早搏或早搏<10 次/h;有效:治疗24 h 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心率70~90 次/min;无效:治疗24 h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压、头痛、静脉炎、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头痛2 例,恶心呕吐1 例,低血压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常规组患者出现头痛2 例,恶心呕吐2 例,低血压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左室前后负荷过重,使机体各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合并心律失常,随疾病加重,会出现心肺功能受影响,呼吸受阻[5,6]。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严重者会出现心悸症状。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单纯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疾病发作后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既能纠正,又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果冠心病患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常会出现难以预测的后果,往往短时间内病情急骤恶化,甚至会出现心源性猝死[7,8]。因此,急诊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9,10]。常规药物普罗帕酮等可以暂时减缓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房颤心室率,但对患者病情不能起到根治作用。胺碘酮是多通道阻滞剂,能抑制钾、钠、钙等离子的活性,延长动作电位的绝对不应期,阻止钙内流,可有效降低心率及患者外周阻血管阻力,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从而改善心脏功能,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是治疗冠心病理想药物[11,12]。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临床应用中胺碘酮有头痛、低血压、静脉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原因为胺碘酮对心脏钾、钠及钙离子通道产生抑制作用,减少了浦肯野纤维,胺碘酮对窦房结的自率性及传导性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复极过程,延长患者动作电位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此次对82 例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经处理后好转,说明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