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模式及效益研究

2021-12-24李瑞珍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6期
关键词:机械化设施蔬菜

李瑞珍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

设施蔬菜的生产优势在于能够通过现代的农业设施和技术,通过最佳的生长环境为农作物蔬菜种植提供适宜的条件,进而实现蔬菜作物的增产与增收。与此同时,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表明了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因而,加强设施蔬菜的机械化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蔬菜的生产质量与经济效益。

1.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模式种类

1.1 设施韭菜机械化

设施韭菜的机械化通常在生产基地要准备动力机械配套撒肥机、开沟机、植保机、韭菜收获机以及搬运机等农用机械设备。农用机械设备是实现韭菜机械化生产灭茬耕翻、开沟、灌溉、植保、搬运的必要保障,有助于实现整体全过程的机械化作业。由于该设施中不易发生雨水、洪涝等灾害,所有一般选用平作穴进行播种。耕翻后需要在设施内进行开沟作业,开沟后需要在大棚内完成整棚、单墒以及宽畦面的结构设计,并通过利用蔬菜精密播种机在畦面进行穴播,在收获采摘时用韭菜收获机即可完成收获。

1.2 芹菜机械生产模式

芹菜机械生产模式中,设施生产基地通过要配备动力机械配套撒肥机、灭茬旋耕机、开沟机、蔬菜精密直播机以及植保机、节水灌溉设备等。主要用于设施基地生产的施肥、灭茬耕翻、开沟、灌溉、植保、搬运等机械化作业。该种植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农艺路线和生产模式,更减少了人力的投入,降低用工成本,解决人工栽种行距不一、种植密度不固定的问题。节省了移栽后的缓苗时间,同时更有助于植株的通风、植保以及田间管理工作。

1.3 茄果类蔬菜种植模式

对于茄果类蔬菜种植来说,生产基地配有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动力机械配套撒肥机、起垄机以及蔬菜移栽机等。用于实现茄果类生产穴盘育苗、灭茬耕翻、起垄以及灌溉施肥以及植保等工作。该种植模式通常选用跨塑料大棚的方式和日光温室种植的模式。通过东西垄向种植的方式,改变了原来南北垄向种植的模式,提高了设施内的农用机具以及相关装备设施的使用和应用效果。

2.发展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存在问题

2.1 重果轻蔬现象严重

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设施畜牧以及设施水产的机械化投入较多,因而机械化水平也较高。但对于设施蔬菜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了严重的产业机械化失衡的情况。此举进一步造成设施蔬菜等机械化水平更低。设施蔬菜在种植方面,由于种植规模小,种植户与种植户之间无法形成有效合力。除此之外,各个环节设施蔬菜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平衡度低,出现了种植采收环节较强而耕灌植保环节的投入相对较低,形成了严重的重果轻蔬的现象。

2.2 蔬菜设施标准不健全

在发展设施蔬菜的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相关技术不规范,设施蔬菜缺乏统一管理,设计、建造、施工不规范等现象。设施在建构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脊高、跨度参数不合理,建设后使用性能差,造成蔬菜产量低,效益低的情况。盲目追求大棚建设最大化,巨型温室频繁出现,导致采光能力低,对抗风雪能力差,对于蔬菜的生长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甚至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2.3 配套技术服务措施不全面

设施蔬菜在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相关配套服务却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设施蔬菜发展,使得种植户在经济效益上没有明显的收益。配套技术服务措施不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不达标。新建的设施蔬菜面积中,多数土地为原来的大田,劣势在于土地土壤贫瘠严重,由于土壤的熟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因而在开展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上不存在优势。二,种植户技术不高。种植户对于设施栽培存在盲区且种植技术不熟悉,使得种植后的蔬菜产品质量低以及产量不高,都会影响到种植户对于设施蔬菜的种植热情。三,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发展设施技术对于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但是通常相关技术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知识结构未能及时更新以及专业人员不足等情况,导致设施蔬菜发展极易陷入到困境中。四,相关配套技术不强。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导致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困难加重,降低了设施蔬菜的产量以及严重制约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五,新技术成果应用率较低。由于新品种种子价格较高,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户对于市场预期没有足够把握,使得设施内栽培种类较少,设施蔬菜无法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2.4 设施栽培蔬菜技术装备水平低

相关设施蔬菜的装备技术门槛相对较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以及研发缺乏动力等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设施栽培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相关的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存在缺陷,无法满足当前现有的生产标准。同时,植保、采运以及加工等环节中的设备设施应用极度匮乏,进而导致相关技术水平大大降低。大田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完全,机械化水平较低,自动化控制系统配套不足,种植户的作业环境普遍较差、效率也较低,导致种植户的劳动强度也不断增强,客观上降低了对设施蔬菜的建设的积极性。棚室结构差、种植规模小、机械化开展难度大都是设施蔬菜机械化水平较低的原因。种植户在进行栽培种植过程中,缺乏相对应的农业示范园区作参考,因而在选择农用机具和种植技术上有较大的盲目性。更重要的是,政府对种植户购买农用机具的补贴力度不足,更打击了种植户的热情。

2.5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

当前,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等要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之间的农机化水平差异性较大,加之先进设备的缺乏,导致设施栽培蔬菜受到较大的影响。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也是影响现代化设备无法有效应用的重要因素。尽管农业种植经验较为丰富,但生产方式仍以传统的作业模式为主,农业装备的研发与传统作业无法有效匹配,使得在农艺的应用中局限性较强。技术水平低是机械与传统种植模式无法有效适应的原因之一,同时,在技术培训、指导以及宣传推广方面仍缺乏系统的模式,为农民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3.提升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效益的途径

3.1 推广先进技术、加强农艺融合

通过推广先进的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提高设施蔬菜的机械化程度,需要在移栽、节水灌溉以及采收环节对设施蔬菜加强技术、设备的推广与创新,通过自动化、喷滴灌溉技术等对设施蔬菜的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监督与监测。加快引进先进的蔬菜机械化设施以及专用设施装备,农业相关技术部门需要加强联合,与科研单位或者技术企业加强技术互动和结合,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经验,通过改良、消化吸收等方式研发符合自身发展的设施蔬菜所需的设备,加强物理、生物技术的应用,达到设施蔬菜的机械、绿色高效发展的目的。因而,应注重在水量的浇灌、肥料的施撒以及农药的喷施等方面加强节约意识,通过精准农业灌溉施肥技术,利用静电喷雾等相关先进技术,改善设施蔬菜的机械化程度。积极引进先进的节水滴灌技术,弥补雨量不充沛、降水量不均匀的情况。进而降低灌溉量,保证棚内蔬菜对水资源的需求,节省生产成本同时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于设施蔬菜产业来说,更要积极加强农机和农艺的有机融合,达到标准的蔬菜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模式。例如,在设施蔬菜的机械化种植过程中,主要包括了育苗、整地、施肥、移栽、灌溉以及植保、收获和清洁等多个作业环节。设施蔬菜产业在集成综合应用领域的不断深耕,进而实现设施蔬菜的绿色有机高产,提高蔬菜的产量与质量。而机械化与农艺的有机融合与衔接,能够保证移栽过程中行间距的一致与统一,又能使机械设备的轮距与轮宽都符合统一标准,不仅满足了农艺的相关生产要求,更满足了机械化的操作条件。设施蔬菜产业生态基地、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栽培的品种、土壤的改良方案、病虫害的防治等都需要与种子、肥料以及植保部门进行积极的合作与沟通,使设施蔬菜的种植符合相关的蔬菜生产技术规范以及相关的作业标准,实现设施蔬菜的机械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

3.2 建设完善的设施蔬菜营销体系

设施农业蔬菜的发展需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相关机制,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进而解决好蔬菜生产与市场中流通的矛盾与问题。需要设施蔬菜在产前、中、后期做好紧密连接,进而实现产供销一体的服务模式,从设施蔬菜的基地生产、市场管理以及营销经营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的流程。第一,要通过引导和鼓励种植户的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有效提高蔬菜的种植产品品质;第二,需要严格设施蔬菜的生产要求和标准,提高配套建设蔬菜市场场地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在蔬菜产品生产的集中区域建设农贸交易场所;第三,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提高市场经济的信息服务化发展。建设农产品的相关市场、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中介服务组织的方式,发挥其在连接生产与流通中的重要纽带作用,有效提高设施蔬菜在农业经济中的效益比重;第四,现有的蔬菜流通以及龙头发展企业,政府要提高对其补贴标准,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行业标杆,起到引领示范带头作用。除此之外,围绕相关的设施蔬菜产业,依照现有的技术标准,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方式,结合自身生产的发展实际需要,努力依据自身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以及相关质量要求,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设施蔬菜生产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蔬菜采收标准、分级标准以及加工运输标准,从而在蔬菜的生产以及营销的各个环节形成完善的技术标准产业链条。加强蔬菜相关设施工程的技术培训工作,并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对企业、合作社以及种植户等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依照标准的设计、制造以及施工技术流程,进而提高蔬菜设施的建造水平。农业行政主管相关部门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种植的指导,重点应放在大棚的建造上面,避免发生巨型温室和低劣棚室的问题。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指标进行定期维修与更新棚室,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发生设施蔬菜安全隐患,给整体设施蔬菜市场的建立带来不利影响。

3.3 加大设施蔬菜种植差异化扶持力度

积极将政府作为设施蔬菜种植的主体,将企业、种植户以及社会力量广泛融合在一起鼓励各界积极广泛参与,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开展设施蔬菜的推广工作。鼓励支持各农村金融机构升级优化金融相关服务,对金融产品进行相关的创新,为当地开展设施蔬菜提供资金保障。在土地资源丰富但工商业不发达的地区,采用设立优秀示范园、重点发展区域的方式,提高种植户积极性,利用好土地基础资源好的优势,将其设立为区域设施蔬菜种植基地的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行业组织以及个人积极投身设施蔬菜产业的建设中。政府财政部门需要做好长期的扶持与鼓励工作,树立正确的设施蔬菜种植意识,通过设立标准化的种植基地以及规范化的生产标准等方式,积极改善、提高蔬菜的种植产量与种植质量。与此同时,依托城市经济发展实力与市场环境优势,增加蔬菜种类品种,尽量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加强对设施蔬菜基地产业园的管理,积极培育成熟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种植户积极性。

3.4 拓展融资渠道、探索土地流转经营模式

财政部门需加强专项资金的投入与安排,重点对设施蔬菜发展良好的市县或地区进行相关的物质财政奖励,相关各级政府部门依据自身职能,有序分配资金投向,通过不同的融资、筹措渠道,进行资金的整合以及项目的拓展,进而实现鼓励支持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优化相关投资环境,同时出台相关的配套优惠政策,形成多部门、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参与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推动设施蔬菜发展。重视规模连片建设,分散种植和规模发展、家庭承包经营以及土地相关流转规则。依据设施蔬菜建设对耕地的需求,能有效依照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流转能够向组织化、有序化发展。在建设的重点上,需要以突出重点以及加强分类指导的方式,有效推动设施蔬菜区域化领域的科学化、标准化以及集约化生产。进而,在大棚的选择与搭建上,要增强其科学、合理的性能,通过建设设施蔬菜示范区的方式,提高设施蔬菜的经济效益。另外,要积极引导土地的流转主体由种植户与种植户之间的流转,不断向种植大户以及专业合作社等领域进行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进而提高设施蔬菜的经营管理水平,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提高强有力的带动能力。

3.5 加强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为加强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实现设施蔬菜的机械化生产,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人才、重视设施蔬菜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设施蔬菜的专业化与规模化。只有不断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农民在生产中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现阶段的设施蔬菜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生产规模小,分散经营以及技术水平低、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不高的问题。因此,应积极对国内外的生产经验进行有效的借鉴与融合,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而为设施蔬菜的机械化生产提供更多的人才,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4.结论

总而言之,蔬菜生产的机械化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蔬菜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压力,更能解决设施规模、种植模式以及机械装备等科学相关配套设施。有效提高了相关农业技术水平以及设施蔬菜的推广与示范效应,进而促进设施蔬菜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有利于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机械化设施蔬菜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奇怪的蔬菜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蔬菜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蔬菜也“疯狂”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