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支队间跨区域灭火救援联合作战能力提升与策略
——以某地仓储爆炸为例

2021-12-24吴俊逸

绿色环保建材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救援火灾消防

吴俊逸

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马山消防救援站

1 引言

通过各级消防领导组织机构跨市、跨地区调动驻扎在其他消防重点区域的各种消防兵力前来加强联合作战,共同完成消防和救灾的目标,以此来实现对于人员、器材、灭火药物等消防和生产资源的共享。自从2008年新《消防法》的正式颁布和实施以来,再次重点强调消防部门的功能除原先所应该承担的防火、灭火工作外,还应当承担本地区域内的应急和救援工作。这一政策的明确规定,使得消防管理工作比以往在我国已经具有了较大的社会性,加深了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支队与支队间,消防部队与其他消防救援力量之间的联合作战,是遵从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强化消防职能的必然要求。

2 资料背景

2016年,某地一家化工仓储有限公司2号线软管站内部发生了重大爆炸事故,起火原因是由于施工工人违规进行了动火操纵作业所致,造成的过火面积约2000m2。在本次石油化工爆炸和重大火灾事故中,事后统计共有216辆消防车,15个消防队和15个消防部队培训基地的训练技术人员和公安消防士官学校,共计1163名消防队员和士兵,共同参与此次火灾救援,历经十八小时才将火灾控制住。该地一共就只有5个全职消防队用于日常消防救援和应急救援,包括扬子石化、仪征化纤等消防支队。当时火灾情势紧急,其州所属的5个专职消防队15辆消防车、90名消防员全部派遣了出去,赶赴现场开展控制火情,并且向上级省消防部门报告,请求立即调配消防力量前来参与救援。事关紧急,公安部消防部召开快速会议,紧急向江苏运送大量消防救火物资和消防救火人员,包括150吨发泡灭火剂,全国将近40几个消防机关的消防力量,还从邻近的上海公安消防部队抽调了200名干部和士兵前往现场开展救援,耗时18个小时火灾情势才得到控制。成功保护了化工厂周边139个危险化学品储罐和联合安能石化等企业的安全,避免了重大灾害和人员伤亡的发生,保障了周边几十平方公里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本次消防紧急救援的全面胜利。

在此次重特大火灾救火期间,还曾发生多起爆炸,因其现场指挥有力,调配得当,所有参与此次救火的消防人员和士兵均安全地撤退。其中一名司机因掩护战友而牺牲,还有两辆参与救援的消防车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笔者认为,此次消防紧急救援联合作战行动,十分值得深思,从中可以总结出组织指挥、跨区域联动、战术战法、火场供水(供液)、后勤保障等经验。另外,还有一些值得深刻研究的新情况和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此次仓储爆炸灭火救援联合行动依旧是一项执行得十分成功的灭火救援行动。十几只消防队伍,上千名消防队员都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并将火情控制住,包括在大型石化火灾扑救技战术应用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总结经验的方面。这些都得益于部局定期开展的典型战例研讨暨战训大讲堂的经验学习会,从以往事故中汲取了经验教训,再加之在日常消防训练中举办的多次实战化训练考核,开设总队级化工事故处置技术专项培训,全面综合地提升了消防官兵对于特重大化工灾害事故的联合作战能力。与此同时,对于其中灭火救援联合中存在的问题,依旧不能忽视,而是要找出并且解决,只有这样,我们的消防官兵们在后面遇到其他需要联合作战的救援行动时,才能将行动执行得更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 跨区域灭火救援联合的特点与问题

3.1 特点

跨区域灭火救援联合作战行动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四点:一是现场情况复杂,火灾情势不够了解,处置难度大;二是,各消防队伍长途奔袭,跨区域作战,队员的体力消耗大;三是调集的消防力量多,容易造成指挥混乱;四是火灾范围大,救援任务艰巨;五是部分参与灭火联合救援的消防队员实战经验不足,虽然在日常训练中对于重特大火情的控制有所练习,但是终究不是实战练习,安全意识有些不到位,且先前准备的灭火救援安全预案缺少实践的检验,科学性和细节上还存在考究;六是集结迅速,但配合度不够。从此次仓储爆炸案灭火救援联合作战成功案例来看,216辆消防车,15个消防队共计1163名消防队员短时间就全部集结完毕,可见日常的消防演练还是取得了成效。但是众多跨区域集结而来的消防力量在指挥和救援行动配合中依旧出现了不少问题,这势必给联合作战带来诸多问题和不利影响。

3.2 问题

3.2.1 消防力量调配不合理

一是跨区域调拨增援力量如果征调的消防人员过多,到达现场容易出现指挥混乱,不利于救灾大局,直接影响到紧急救援的进度;二是前往灾区增援单位一般都要携带本单位重要消防装备及人员,仅仅留下少量消防力量,势必会造成本支队原有应该负责的消防区域内部空虚,出现消防真空。如若在此期间本区域同时再出现灾害事故,派遣不出足够的消防人员,其后果可想而知。

3.2.2 各参战力量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影响救援效率

从本次仓储爆炸案例不难看出,参与跨区域灭火救援联合行动的力量来源广泛,不仅有本市区的,也有从外市,邻省,甚至是全国抽调而来的消防力量的联合作战,以及消防部队与社会力量(如公安、交通、供水、供电、医疗、卫生等部门)之间的跨行业消防救援。这其中的问题在于前来参与联合救援的人员队伍数量庞大,且涉及多个部门,消防、公安、军队等,这就会导致现场的消防救援指挥员在紧急情况下并没有可以直接指挥这些力量的指挥权,只能引导他们进行协助作战。在此种情况下,多部门之间如何配合、怎么配合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救援现场秩序异常混乱,前来参与联合作战的救援力量无法得到及时高效使用,影响到救援效率。

3.2.3 辖区情况不熟悉,处置预案不成熟

参加跨区域消防救援联合行动的单位大多对辖区不熟悉,此前也没有制定应对预案,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增援部队不了解灾区情况,仅由各单位制定的预案往往没有针对性,难以迅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跨区域调度所编制的方案缺乏科学详细的论证,大多都只是在进行经验上的重复,正如在江苏某地仓储爆炸案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由于初期规划不当,相当一部分的消防作战车辆停放不合理,加之前来参与救援的消防车辆众多,造成了堵塞的情况,水带线路没有靠道路内侧铺设等。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制定的重大灾害有关的救援预案大多是停留在框架阶段,对其中的具体细节并未做详细的描述,缺乏可操作性,更谈不上在训练中对消防人员进行系统的战术研究和战术训练。

4 仓储爆炸案灭火救援联合作战的成功启示

4.1 建立快速反应的应急机制

为了支援跨区域联合作战,各地要成立由政府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应急救援指挥部,建立由各专业力量参与的应急救援联合应急体系。制定跨区域重大灾害和事故扑救预案,明确公安、交通、供水、供电、医疗、居住等职责,为跨区域间的联合作战提供人才支援。确保消防救灾人员、物资、设备进场的及时性和合理性。

4.2 合理制定预案,提高行动时的协调配合能力

跨区域的消防救援情况复杂,如果没有科学的救援计划,很难有效地处理突发的火灾事故。为了改善目前整个的消防救援体制,合理制定各个地区的消防、救援作战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联动应急的消防救援,并且在各区域开展定期的消防训练。与此同时为了使训练与实际战斗更接近,还应在总结各类消防救援的案例中不断修改原有的预案。电子救援预案在实际的运用中可以逐步普及。它使得消防队员和参与联合救援的士兵对危险源有个基本的了解,提前熟悉消防联合作战计划,迅速动员,合理部署,科学处置。此外,在制定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其他部门的作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推进消防、救援联动机制的发展和完善。

4.3 开展日常实战训练

“全国范围内消防救灾联合演练”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应急演练。为迅速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防人员、灭火器材、物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完成了灭火救灾任务。各个地区的消防员必须牢固坚持这一理念,始终树立"备战训练"的理念和指导思路。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设置培训科目与教材内容,开展能力集结、执行队形、组织指挥、战术技能、后勤保证等培训。同时,按照"跨区域增援、统一指挥、属地指挥、逐级指挥"的工作原则,开展了战术性的综合演练,确保一旦上了火场现场就能够快速地投入到对火灾救援中来,及时扑灭现场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5 结束语

此次仓储爆炸案灭火救援联合作战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经验和学习体会,对于我们当前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联合作战能力受益匪浅。但是在经验背后,对于存在的问题依然要重视,虽然我国政府为了提升消防部队专业处置能力和协同水平,已经开展了不少的研究和训练。但是在此次仓储爆炸火灾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之前所作的努力依然不够。我们仍然可以从此次事故中吸取到相当多的经验和教训,也时刻提醒我们加强灭火救援工作的准备时刻也不能停止,才能更好地应对此类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救援火灾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紧急救援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3D打印大救援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