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及质控措施分析
2021-12-24吴沛林
吴沛林 黄 贇
安徽省合肥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1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相关简述
1.1 电磁环境和电磁辐射
电磁环境指的是在给定场所中所产生的电磁现象的统称,包含有自然形成的现象、人为造成的现象两类,也可划分成有源、无源,是由各种频率的电场、磁场共同构成的[1]。出现改变的电场、磁场,相互交叠替换,从而实现在空间中的传播,电磁能量通过这种空间加以传播的过程便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会对诸多设备造成损害,甚至引发污染伤害。
造成电磁辐射产生的零件是基站上的天线,可分作全向天线、定向天线两种。前者是按照水平面角度展开大范畴的辐射,覆盖范围非常广阔,通常只是在郊区亦或者大规模区制地中使用。后者则是在特定的范畴内调节发挥作用,其范畴度相对狭窄,覆盖面偏小,不过其用户应用度颇高,且极为密集。
1.2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评价意义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捷,现代化通信技术水平也越发提高,通信质量大大推进了大众的生活生产效率,但与此同时也应重视由此造成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有关研究表示,电磁辐射污染是除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外最为严重的第四大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减轻和规避这种污染,必须要对移动通信基站的运行展开监测管控,创建高效评价机制,确保其环保、经济效益双重提升。
最近几年,我国先后出台《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等法律,勒令企业需在工作中加强对环境的监测水平。尤其是移动通信基站是重点监测对象之一[2]。在现实诉求的推动下,不断健全监测工序,完善评价机制,能够促使移动通信行业朝着健康持续化方向发展,大大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所以相关部门和人员要意识到这点,并加强践行力度。
2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具体展开
为了确保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切实效果,我们必须联系具体实况来布置相关工序,以保障最终的成效性。因此我们选取某三线城市加以分析,该城市具备广播电视塔、无线通讯设施、中波发射台等各类建筑,可以说是大型电磁辐射污染源,相关的移动通信基站共有4000个,通过对其6个月的监测最终来评估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2.1 监测技术、人员配备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正式施行前,要联系实况来落实监测平台,选定合适的检测方法,预判监测频率,同时筛选相宜的监测设备。具体来说,首先,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的确立。要按照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中的相关要求,结合实况来筛选和订立相符合的监测机制,同时保障监测流程步骤和行业相关法律规定相符,大大提高监测的质量效率[3]。其次,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施行要和环境相融合,监测频率最好是每个测点监测5次模式,每一次监测不超过15秒,在此区间中选取最大值。重视对监测气象条件的把控,最好选择无风无雨无雪的天气进行。监测布点最好围绕着发射天线为中心加以规划布置,可以以监测布控中心为核心,依次在相距10、20、30、40m等的位置加以布点,并对周边建筑垂直监测断面予以重视。再者,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要选择适合的检测设备,比如SMZ-3000电磁场强度测量仪,依据基站实况创建全向电场探头模式,确保监测的质量性。为了提高监测效率,还可运用相应的定位设备、环境温度湿度监测设备等。
除却设备,人员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监测人员的素养和水平要进行层层审核筛选,因为其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监测质量好坏。所以可以对监测人员展开培训,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多方面加强培训力度,使其具备专业先进的理论知识,对电磁辐射的监测标准等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同时还要具备熟练操作监测设备的能力,甚至要了解设备维护保养方法。此外还需掌握对监测质量的管控举措。最后对于监测人员的思想认知也要加以重视,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真实有效、尽职尽责的展开数据的采集、监测等工作,从根本上把握好监测质量性。
2.2 现场布点、监测
对通信基站加以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和其他的监测是有所不同的,对电磁环境的监测在具体执行中是会暴露出特异化、针对化的特征的。因为基站发射电磁辐射是按照天线的特征来进行辐射和覆盖的,因此环境监测位置选择确立极为关键。只有选择好恰当的位置,方能施行到位的监测工作。因此环境监测展开前,要对通信基站的名称、位置、高度等加以全面化了解,对一些参数资料进行搜罗和分析,同时了解通信基站周边基站信息情况,对一些敏感的分布点要格外重视[4]。对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时可以从一些方向高差低的环境敏感点中着手。
监测过程中,监测人员最好和仪器探头保持至少0.5m的距离,同时最大化降低和周边产生联动辐射侵扰的风险性。监测读数上,最好在每个监测点进行不少于5次的持续化监测,时间也不能太过于低下,最好别超过15秒。然后在稳定情况下监测出的最高值可作为有效证据。倘若所读取的数据起伏规律加强,那么也要适当地延长监测时间。待检测仪器自动测量启动后,必须要在超过6分钟的时间内,对平均值检波加以采样搜集,这样所采集到的数据质量更好,频率更高。
2.3 数据记录和报告审核
对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数据来说,必须要在各方面加强质量控制,例如数据的记录、数据的审核等。监测现场就要开始启动数据记录工作,过程中要谨记务必把数据记录在本监部门统一发放的详细记录表当中,这一数据采集记录表具体应当包括下述几项内容。
其一,基站的基础信息、名称、位置、发射频率、发射范围、基站天线离地的高度、建设的部门、网络制式等。其二,现场的监测条件内容,例如当天天气状况、空气的湿度、温度、监测具体工作者、监测设备仪器、监测时间等。其三,监测的最终结果[5]。比如包括点图、监测数据及其他,数据的记录务必要做到详细精确,不能存在马虎、遗漏等状况。
最后,所建立形成的环境监测搜集数据,要以监测报告的方式上交给上级,依据其中报告的要求、实况等,对报告展开多项制度审核。对那些采集好的数据,自记录到审核,再到最终发布都要加强质量管控,确保其质量的万无一失。对于全部数据加以审核通过后,则要注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如果找到一些可疑的数据或者记录,必须要交给两名以上的审核员展开进一步的深层次查验,而有关审核员也要紧追原始记录、数据的保存与应用,倘若发现问题及早纠正,也能大大降低事件的杀伤力。最后审查允准后,审查员签字后才算形成正式的审查记录报告。此外还要定期加大对审核、编制等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使之提高自身能力,规避审验过程中常发生的出错问题。而报告编写完毕之后,还需对其进行溯源、存档,以确保未来能够及时查找和应用该文件。
3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评价
完成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后,对数据加以统一保存整理和分析,从中挖掘数据的规律以及行业的发展方向,以保障数据的实际性价值,大大提高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质控水平,推动生态环保、经济发展效益的共赢。
3.1 行政分区评价
按照数据分析统计结果,我们了解了辖区内电磁辐射环境水平,在此基础上执行相应的评价工作。其一,各个区县底指综合强度都比仪器监测限度值要低,这意味着该地区移动基站周边环境均处于规范运行态势中,所受到的污染影响比较轻微,不会造成很大的环境伤害。其二,对各个区县平均中值数值体系、发展方向加以预测,根据数据调研、监测要求展开对比分析,保障最终可给出合理化的影响范围。比如,该城市核心区域平均中值要高过周边区域水平,这意味着该城市电磁辐射水平和人口、基站建设数量、话务量等密切相关。要施行相关措施,也可以从这三方面着手。其三,要不断的优化和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对区域平均峰值加以分析[6],比如多集中于9-11、15-17、20-21时三大阶段,这意味着话务量变多,检测到的数据也极为密集,从而得出城区移动基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明显要高于县城。
3.2 高度分区评价
为了提高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评估数据的科学性,既要做好地理层面分区处理工作,又要加强高度分区的评价效率。电磁波传播特征、移动基站高度、人口数量和活动范畴等都是最主要的几大影响因素。比如9-11时该范畴内,对数据加以全面整合后还要进行汇总区分,分析每个监测高度区间内电磁辐射水平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向,然后给出最后的评估结果。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数据证实,电磁辐射平均底值会随着高度的增长而提高,尽管频率、幅度并不大,但趋势是极为明显的。
4 结束语
有关电磁辐射环境的研究,是当前国民、科研人员等非常重视的一项技术。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监测方法也随之更新,所以监测质量控制有所改变。在如今我国经济发展不错的态势下,通信基站所造成的电磁环境必须要加以整顿,比如可通过政府订立的政策、改变电磁环境规范来完成。同时也要加紧对仪器、人员、监测、数据等的管控,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于仪器设备、人员、监测、数据记录、审核报告等进行全面的整合,提高监测数据的正确率,最后从法律角度也要全面创新有关机制,为电磁辐射的评价、订立提供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