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与X线分析
2021-12-24王红波郭瑞靳岩伟
王红波,郭瑞,靳岩伟
(1.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 长治 046000;2.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我国银屑病性关节炎(PsA)的发病率较高,在银屑病患者中3%~5%可引起关节病变,所以银屑病性关节炎是银屑病长期慢性进展而引起的关节病变,具有类风湿关节炎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特点,同时也有银屑病引起的皮肤损害、关节周围软组织红肿和疼痛、关节僵硬及活动受限等表现。由于此病早期多无特殊及明显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经过长期的病情进展,临床软组织肿胀、关节疼痛僵硬症状日益明显,此时进行治疗效果较差,且症状反复。长期的反复发作引起关节的破坏和增生,从而导致关节僵硬、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PsA病理改变早期滑膜水肿和充血,之后滑膜细胞轻度增生,长骨骨干绒毛形成,滑膜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病程长者成纤维细胞增生,滑膜发生纤维化。本文回顾分析2016年—2019年收治的20 例PsA病例的相关资料,旨在提高对PsA X线表现的认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019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PsA患者20 例,其中男12 例,女8 例,年龄30~55 岁。经实验室检查,血清类风湿性因子(RF)呈阳性者3 例,C反应蛋白升高者7 例,血清补体升高者9 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者12 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银屑病多年反复发作,关节受累而出现周围软组织红、肿、疼痛以及关节功能障碍,尤以指(趾)关节末节的症状最明显。
1.2 方法
使用西门子DR摄影机,对所跟踪患者双侧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进行常规体位X线检查,然后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症状,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进行分析诊断,并归纳总结PsA的X线表现。
2 结 果
20 例PsA患者累及不同关节部位,其中8 例有单个关节的受累变化,12 例有两个及以上关节的受累变化。所有患者受累部位都出现了软组织红肿、皮肤损害,而X线片表现出邻近关节的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其中2 例出现了关节强直。典型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明确,但早期X线不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
3 讨 论
银屑病关节炎一般认为是皮肤、指(趾)甲银屑病长期存在及反复发作而侵蚀关节所致,也有人认为严重的脓疱型及红皮病型银屑病易并发本病[2]。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导致PsA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3]。银屑病关节炎的遗传相关性是多相性的。皮肤银屑病与HLA-B13,HLA-Bw17和HLA-Cw6相关,HLA-B39及HLA-B27与骶髂关节炎及中轴病相关,而HLA-Cw6,HLA-Bw38,HLA-DR4及HLA-DR7则与外周关节病相关。银屑病的皮肤损害程度与银屑病关节炎的发生相关性不大,男女比例相近,也有研究认为男性高于女性[4],以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PsA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现已发现5种主要类型,但各型并不互相排斥,还能从一种类型发展为另一类型。第1型为非对称性小关节炎,多发于四肢远端小关节、手指和足趾;第2型为远端指关节受累,与甲改变关系密切;第3型是一种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的对称性关节炎,累及腕、踝、膝、髋等大关节;第4型为银屑病脊椎炎,累及脊柱;第5型是残毁性关节炎,破坏性、侵蚀性多关节炎,进行性畸形、病废。
PsA X线表现:指(趾)间关节远端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腔积液,关节间隙略增宽;指(趾)间关节破坏及增生形成手和足小关节的骨性强直;远端指(趾)骨丛状膨大、基底部喇叭口状膨大[5];远端指骨变尖和远端指骨骨性增生两者兼有的变化,形成“带帽铅笔”样畸形;远端指间关节多处受累,末节指骨基部杯状变形,中节指骨远端变尖细,指间关节半脱位;腕关节受累,关节间隙变窄,小囊状孤立的虫蚀样缺损,毛絮状骨炎改变;长骨骨干“绒毛状”骨膜炎;骶髂关节受累,一侧关节面骨质破坏伴骨硬化;伴有骨桥的不典型脊柱炎;肌腱端增殖性新骨形成,尤其是骨盆和跟骨,跟骨后上方密度不均匀的骨质增生。
PsA的X线表现相对缺少特异性。银屑病患者皮肤损害反复发生后会出现四肢关节肿胀、酸痛等症状,可能出现关节的侵犯,行X线检查可以提供相应的影像学依据。如远端指(趾)间关节出现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关节边缘和中央部骨侵蚀及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等征象,可作为诊断PsA的X线特征表现。因此对于银屑病要引起重视,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合X线的特征表现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控制病变的发展,预防畸形和残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