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分析
2021-12-24云南王乾丽
云南 王乾丽
【背景材料】
2021 年2 月21 日,21 世纪以来第18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由新华社授权发布。全文共5 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中央认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文件确定,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2.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迫切需要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3.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经济安全是我国前进道路上不得不应对的挑战,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为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供保障。
5.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6.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加强宅基地管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
7.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2.政府要认真履行和转变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021 年的“一号文件”围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对于我们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文化等振兴,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等功能,有利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3.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
4.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乡村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等,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十三五”时期,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实践充分证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战略决策完全正确,党的“三农”政策得到亿万农民衷心拥护。同时,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3.矛盾分析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4.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中央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推动新一轮农村改革,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以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重点,着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活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撑。
【巩固提升】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全面促进农业农村消费,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②完善统一高效市场,建设高标准的评价体系
③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④坚持农业农村首先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将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2021 年2 月25 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已经摘下,“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成立。我国成立国家乡村振兴局,旨在( )
①保障我国政府依法行政
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③完善我国行政体制机制
④优化我国政府职能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其意义在于( )
①维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稳定性
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③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④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丽乡村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某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平台;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造赏花海、观日出、芋头宴等乡村旅游名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满足人们尤其是城市人寻找乡愁、贴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将邻近区域的乡村进行串联使其进入旅游消费市场……乡间的绿水青山游人如织,地道的农副特产火热销售,别致的网红民宿一家家脱颖而出,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的蓬勃发展。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地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素养。
【选项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迫切需要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①入选;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③入选;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统一高效市场,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而不是建设高标准的评价体系,②不选;解决 “三农”问题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首先发展的说法不对,④不选。
2.【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政府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素养。
【选项分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 年过渡期,主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我国成立国家乡村振兴局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②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由国务院扶贫办整体改组而来,目的是优化我国政府职能配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④入选;材料未涉及依法行政,成立国家乡村振兴局也不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保障,①不选;国家乡村振兴局目的在于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而不是为了完善行政体制机制,③不选。
3.【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化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
【选项分析】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入选;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③入选;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因时而变,而不是为了维护稳定性,①不选;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的说法是错误的,②不选。
4.【参考答案】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②坚持绿色发展,经济发展以尊重和保护环境为基础,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③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④丰富市场供给,畅通国内循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要求,促进乡村蓬勃发展。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
【解题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启示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满足消费需求,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将乡村进行串联,形成国内市场大循环,建设美丽乡村等《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