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两山”理论的创新发展及路径探析
2021-12-24李桂丽
李桂丽
(青岛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2665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但生态问题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必须尽快解决。 新冠疫情的出现正是这种瓶颈制约的现实体现,正常的经济秩序受到了重大冲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理论)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我们解决生态与发展经济的两难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路径指引。 “两山” 理论丰富了生产力基本内涵,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认识,有利于生态与经济更好地平衡发展。
一、习近平“两山”理论的创新发展及时代意义
习近平的“两山”理论包含丰富的经济思维,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解决面临的发展难题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形成
2005 年8 月,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调研时第一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强调了生态环境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006 年3 月,习近平发表《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文章从“两座山”既矛盾又统一的基本关系出发,阐释了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历经了从索取、互惠到馈赠的基本过程:即从用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阶段,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互利互惠阶段,再到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动力的阶段。[1]2012 年,党的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家也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制度、体制、政策建设。 2015 年3 月,中共中央出台了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民生福祉,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发展的大局。 2017 年,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两山”理论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不但要做到胸怀“两山”思想,还要把对“两山”的认识纳入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中去。需要指出的是,“两山”理论还被纳入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由此“两山”理论正式作为国家意志出现在国家顶层设计和各项规划中。2019年10 月,习近平在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两山”理论的重要性,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指出,我们要继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020 年2 月,习近平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此次新冠疫情是建国以来我们遭遇的速度快、范围广、难度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2]。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的经济思想
第一,“两山”理论蕴含着生态环境即是生产力的重要观点。“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这是习近平“两山”理论的核心所在。人不但需要适宜的自然环境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还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丰富的物料以满足自身机体的新陈代谢,自然环境由此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劳动者(生产力主体)机能恢复和休养生息,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而恶劣的生态环境则可能给生产力发展带来巨大破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了能够尽快解决国家面临的经济困境,我们曾经采用西方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 用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资源能源的代价,换取一定规模的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加以改进。当前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大量传染病如埃博拉、流感、新冠肺炎等的出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 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不仅属于重大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也属于重大经济问题。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够保护好生产力,并促进生产力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平衡发展的可能性。分析“两山”理论的共同发展问题,我们需要明晰习近平的关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内涵所指。“绿水青山”泛指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各种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涉及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山青水绿、土肥气净、饮食安全、居住合宜。推而广之,还可以指生态系统健康、物种平衡、生态安全等,进而延伸到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服务业等生产和服务领域。而“金山银山”则是指人们对更高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天然追求。“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并不具有天然的对立冲突,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统一性。 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判断是对“两山”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解和创新发展。 如果只看到“两山”中的一山,则容易出现危及社会公正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局面,或者进入唯环境主义的误区。 有鉴于此,我们应该致力于在“两山”之间寻求可以有效缓解二者矛盾又促进两者共同发展的路径,习近平的“两山”理论是对这一问题的有效应对。
第三,生态环境蕴含着丰富的经济维度。 从“两山”理论出发去分析生态环境蕴含的经济维度:其一是公有地属性即公共资源性。一些地方共同使用自然资源、共同污染破坏环境成为常态;河流污染、森林枯竭、空气污染、矿产耗尽、渔业萎缩却责任难寻。 如果对公共资源听之任之,那么只会越来越差,“公有地悲剧”就在所难免。[4]因此必须解决这一问题,习近平“两山”理论的逻辑起点即在于此。 其二是不可再生性。 大多数自然资源属于更新较慢或无法更新的资源,一旦消耗殆尽就难以为继,这就带来了“绿水青山”的珍贵性、稀缺性。 人类社会越发展,所需资源能源量就越大,对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言,人类经济行为只能加速此类资源的消亡;对于可更新的自然资源而言,如果人类使用速度超过了资源更新速度,同样带来消亡的结果。其三是生产要素性。经济学视野中的生态环境往往作为生产要素被纳入到生产过程,包括土地以及附着在土地上的各种资源。也就是说,“绿水青山”可以充当“金山银山”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这就使得“绿水青山”在基本自然属性之上又附加了丰富的社会属性,能够“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5]。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价值
第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习近平“两山”理论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无论是“绿水青山”还是“金山银山”,对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等都产生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由此而产生自然环境和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侧重于对生产资料基本属性及其生产关系的研究,而“两山”理论则把这一研究领域从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从对人的伦理关怀发展到对人与自然二者的关注。 在自然环境被资本纳入到生产全过程的当今时代,“两山”理论的提出更是开拓了与资本主义制度更好斗争的领域、方法和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们拥有了可以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综合力量,但是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 如马克思所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的周围的自然。 ”[6]因此,人类应在正确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事实践活动,在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过程中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增加民生福祉。 让人民成为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应有之义。 全面小康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小康,也是社会建设、思想文化、生态文明的小康。 是否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高低,衡量小康社会建成与否的重要标尺。但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以各种形式不断出现的生态危机,特别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制约着小康社会的健康发展。“两山”理论的提出,尤其是绿色发展的加快推进为解决小康社会建设中“两山”之间突出矛盾,推进民生发展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这种福祉是“人依凭自己的内在尺度体验着幸福或不幸福”[8]。 民生问题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与人们的吃穿住用行紧密联系在一起,自然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绿色发展为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当代人和子孙后代谋取福祉提供了更好选择,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举措。
第三,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转型。 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表现是, 人民对于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和当前生态环境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矛盾。 这种矛盾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几十年经济发展与同时积累的生态问题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对于更好生态环境和更高物质文化水平的要求。 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就要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兼顾生态与经济二者而不能偏废。“两山”理论的提出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它切中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键点,提出了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推动着经济的绿色化发展。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特别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生态问题,制定了“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9]的方针;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以提高供给的有效性;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注重宏观、微观手段的相互结合;推动科技和金融创新,提升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融合机率。
二、践行“两山”理论的重点关照
虽然“两山”理论的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但对这一科学理论的贯彻落实还需加强。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0]。 我们不但要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也要关注实践在推动理论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让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关注“两山”的辩证发展关系
习近平“两山”理论打破了传统经济理论关于创造财富源泉的认识,认为自然资源不仅要参与财富的创造和分配,还应该成为其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来源。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应是分离对立的,而应该是彼此影响、共同发展的。不能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无法消除的此消彼长的矛盾,就单纯地认为二者只能取其一的片面看法。 “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二者可以在压制各自缺点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合作发展。 这一思路为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指明了方向。 一方面,“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价值及其经济价值是人类能够获得“金山银山”的前提和基础。 自然的生态价值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是滋养孕育人类的物料来源,也是人类丰富的精神食粮来源。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作用,自然界都显现出了对于人类追求“金山银山”的前置性约束。反推之,失去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持,人类对财富的追求就变成了无源之水。 所以在追求“金山银山”过程中要严格坚持生态安全“红线”。失去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就不可能存在。而“绿水青山”却可以不断地转变为“金山银山”。 另一方面,“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首先要实现思想观念转变,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普通民众都要切实转变对待自然的传统经济理念和伦理态度,真正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所在。 其次要制度支持,通过制定适宜的法律法规来维护生态环境,特别是把自然资本纳入生产过程的制度支持。 再次要找准既能够发展经济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的融合点,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的结合,做大做强生态产业。 如果割裂了经济发展和自然因素的逻辑顺序和有机联系,把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加以机械化、形而上学化,又把经济因素的作用绝对化,使得经济因素与自然系统整体相分离、对立,人和自然关系难免会紧张。
(二)关注“两山”的融合平衡过程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脱节主要表现在生态空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布局不尽合理,不能从各地的生态环境状况、人口数量质量、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出发,制定各具特点的发展规划,以合理配置自然资源,更不用说对生态空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不相容方面进行协调。 构建合理布局需要统筹考虑,也要区别对待。 对于那些发展程度较高、生态承载力有限的地区,有没有制定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并加以实施,如京津冀地区。对于那些仍有较大发展潜力、生态承载力较强的地区,有没有实施重点开发的策略,如西南地区。 对于那些生态承载力一般、发展潜力一般的地区,能不能实施先保护、后发展策略。 对于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功能区,能不能实施强制性策略加以保护,如三江源、三峡库区、黄河上游等。这既涉及全局性、总体性规划,也包括地方性、局部性规划,诸多发展规划如果不能相互补充、共同作用,生态空间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合理布局也就无法形成。 与此同时,还要密切关注资源节约与绿色产业规划问题是否合理。 一方面,要关注国土、耕地、矿产等发展规划和保护规划是否完善。 对于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国家已经限定开发,对于重要水资源国家已经实施专项治理规划,这些策略和规划有没有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融为一体。 另一方面,要关注在推进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平衡问题有没有妥善解决。“两山”的和谐发展既需要降低生态成本,又要提高产出效益,绿色产业规模和质量直接反映着生态与经济相融合的程度和水平。
(三)关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调整深化
在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地方性、局部性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关系没有得到很好调整,各地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绿色发展手段欠缺、配套体系不完善、治理成效不佳、利益分配矛盾冲突等问题。如果过多关注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将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整体维护。解决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体性与地方发展的区域性之间矛盾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从整体与长远着眼,来看待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与资源能源状况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的生态与资源发展,如果只关注区域自身的发展,看不到自然环境整体的重要性,那么不但容易损害其他地区的生态与经济利益,也容易因为整体效益被破坏而影响到自身经济和生态发展,因为任何地区都不可能孤立起来单独发展。同时,一些地方发展自身经济的做法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如果缺乏长远的整体性眼光,只局限于地方发展,势必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利于建构全国性市场体系,不利于国家战略布局规划,也不利于从总体上对资源环境的管控和保护修复。一些地方部门利用其掌握的行政、司法、卫生、审计、交通等权力,设置地方性市场壁垒,限制了市场经济规则的正常发挥,也带来了不公正的市场竞争和贸易秩序。 甚至是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借口,大肆搞低水平的非绿色化建设,盲目投资,破坏了地方生态资源环境,也限制了产业结构升级,有损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提升。
(四)关注“两山”共同发展的合力格局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并非局限于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也指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绿色发展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多层内容。 实施绿色发展规划需要充分发挥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但是多方合力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政府主导之下市场手段和非市场手段的运用有待于深化。 主导靠政府、理论靠专家、舆论靠媒体、生产靠企业的各自为政局面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积极鼓励企业与个体从自身和全局利益出发,开展与绿色发展相关的投资或科研。 政府主导性和各方主体性力量相互结合,形成共生共荣的依存关系,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增长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绿色生态治理。 在实施绿色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也要认识自身力量的局限性,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才是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方法。虽然我们的绿色发展体系还需要完善,但是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市场手段,再加上社会力量支持,我们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充满信心。
三、践行“两山”理论的实践路径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困境,我们需要转变思想理念、制定合理规划、加快绿色发展、提升金融服务等,尽可能寻求并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一)将保护“绿水青山”理念融入建设“金山银山”全过程
顺利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至少需要关注三个主要环节:一是要确保“绿水青山”常绿常青的颜色不变,为建设“金山银山”累积生态资源资产。“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1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人在改造自然时要遵循自然规律,依自然规律而行,也就是说人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得尊重自然规律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的完整性。因此需要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实施系统综合管理,尽快修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关注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对生态空间的合理分配和管控,严格遵守“三线一单”红线,即要坚持“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12],细化环境管控单元,制定区域、行业环境准入的限制或禁止条件。[13]二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生态产业一般是指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注入绿色活力,实现产业和绿色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如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旅游、绿色服务业等。 发展生态产业要注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从源头上对所供给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坚持多种手段的创新应用,以改革思维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其能够更加灵活且更加全面地推动市场供给与需求相平衡与相适应,确保经济发展的有序运行。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有效提高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更好满足老百姓各个层次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是要落实“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态责任制度。 各级行政机关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领导责任,包括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财政支出、开展目标评价、深化环保督察等;企业具有治理生态环境的主体责任,包括排污许可管理、生产服务绿色、提升治污水平、公开治理信息等;群众具有参与生态治理的重要责任,包括提升生态素养、加强社会监督等。
(二)提升生态治理能力和水平是践行“两山”理论的必然要求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需要各方面共同发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国家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生态问题等,及时调整对策和方法,在改善条件的基础上加以治理。 在《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2020 年3 月)中,将这一内容表述为“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点,落实环保责任制。[14]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态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在实施生态治理过程中我们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领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也要从整体上加以推进。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生态治理要把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结合起来,解决问题时要抓重点,也要统筹规划,下大力气解决生态治理难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在抓重点问题方面,我们要着力开展重点水域的污染和治理,如海河、淮河、滇池、巢湖等;也要抓重点行业中的重点问题,如造纸、化工等污染大户的治理;还要抓落后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特别是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生态破坏问题要特别关注,如澜沧江、怒江等。 在涉及民生领域方面,要对食品污染、添加剂、农药等问题重点关注,对于交通安全和汽车尾气污染也要引起重视。要坚持专项治理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关注局部、部门、个体,也要关注全局、整体、集体的发展,发挥各部分在生态治理中的各自优势。 我们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发展情况补齐生态环境领域中的民生短板,解决人们生活中遭遇的实际问题,坚持经济与生态、社会和自然共生共荣的基本发展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更好地融入到民生发展中,推动人们生产生活的绿色化进程。
(三)推进绿色企业和绿色科技发展是践行“两山”理论的主要抓手
发展绿色企业有利于经济与民生事业的绿色转型,提升绿色科技水平有利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绿色企业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从对自身负责任的立场出发,坚持市场经济原则;从对社会负责任的立场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对企业经营全过程实行“绿色”控制,在绿色科技与绿色经营模式下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包括制定绿色产品规划、服务策略、营销策略、文化策略、绿色环境策略等来实现绿色化转变,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绿色产品相对于绿色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绿色企业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 绿色产品可以有效保障人民食品安全、人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绿色企业的发展需要绿色科技支撑,没有绿色科技的企业很难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绿色科技是经济绿色与否的重要判断标准,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与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 科技是实现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两者的相互结合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 绿色科技主要体现在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与保值增值的价值归属上,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就是绿色清洁生产,体现在产品附属性上就是产品的健康绿色,拓展到消费行为方面就是消费绿色产品习惯的养成。 也可以说,绿色科技主要是指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方向性引导、生态化规范的科技体系,并把这些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升效益、满足社会需求。[15]
(四)实现绿色金融体系创新发展是践行“两山”理论的有力杠杆
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意义重大。 2015 年9 月21 日公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国家将绿色金融作为制定或执行环境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主要是指金融手段与市场手段的综合运用,在资金帮扶政策、对象、条件、种类、方法上,以绿色化的科学技术和生产企业作为重点扶持目标,从信贷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先政策,特别是在绿色信贷方面。[16]我们在利用金融杠杆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并把它作为衡量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第一,绿色金融可以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撑,也可以通过支持绿色科技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绿色经济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 第二,构筑绿色金融体系,依靠金融体系的力量来防范或处理生态污染问题, 无疑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之相关的各种绿色环境产业也会成为人们新的投资方向。 第三,绿色金融体系影响着传统产业结构,无论从当前社会大环境看,还是从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运行模式、管理方式、相关政策实施等来看,绿色金融体系的加入,使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间有了双赢的可能。第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有利于引领“三农”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等都需要金融支持,这既带来绿色金融的发展机遇,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协调城乡区域共同发展是践行“两山”理论的现实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17]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解决城乡问题、区域问题,解决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问题等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纵深发展的重点。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区域性发展战略,成为继实施东部地区先发展、西部地区大开发、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之后区域性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主要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来带动“三农”事业发展,推进城市与农村的共同繁荣。 特别是城镇化发展效果比较明显,实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与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力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尽可能避免附着在生态环境中的非公平正义问题。[18]
第一,在人口发展战略上,要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关系。一个区域要维持可持续发展状态,就要将区域内的人口总量限制在自然所能承受范围之内,并不断增加人们对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 “如果不控制人口规模,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就将成为空中楼阁。”[19]第二,从资源能源角度看,各地区要正确对待自身的利弊得失。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以资源价值化为导向,认清区内的资源形势,有条件的地区尽可能开发资源替代品,调整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三,在环境保护方面,要将环境因素纳入到生态治理体系中。 区域性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区域内环境评价、环境预警机制与环境规划方案,把环境保护乃至人类活动的各项发展都计划在内。 第四,在城乡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对于农村基础设施要坚持长期建设、定期修复的方法,不能搞短期行为。要把农村和农民列为主要发展区域和发展对象,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把农村建成美丽宜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