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专创深度融合课程体系与实训方案初探
2021-12-24张冬梅
张冬梅
山东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 淄博 255000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必然要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1]。“专创融合”即有机融合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之所长,协同互补,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双创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作为新生教育类型,在专创融合过程中存在理念意识高深度不足、师资力量缺乏、课程体系不完善、专创融合度低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在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专创深度融合类实训环节,问题的叠加效应更加明显。
1 以专创深度融合为目的的“1+1+X”课程模式
一般情况下,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环节的一般方式,是在课程体系内单独增加双创教育模块,一般以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为主,以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为主要目标。
创新能力是未来社会发展主要驱动力。高校肩负专业教育这一主要任务,以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传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素质为目标。双创教育作为专创融合的一部分,需要得到专业教育的支撑,而专业教育又能够借助双创教育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由此可见,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势在必行。专创融合需渗透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其融合效果需要在实训环节中得到检验。
因此必须要进行“专业+双创”的深度融合,通过设计相应双创和专创教学内容,达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此称为“1+1”,即1门双创通识课程+1门专创融合课程。此外需设置一定学时的实践环节(专创融合实训),进行技术创新+创业训练,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因此称为“1+1+X”课程模式。
2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专创深度融合实训方案
在专创融合实训中,需要为学生配备双创指导教师。单纯依靠高校教师或者创业导师进行实践指导,效果皆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由于高校教师缺少创业经验,缺乏创业教育资源,实践过程学生兴趣不高,实践教学效果欠佳。另一方面,创业导师往往时间有限,通常教学方法经验等不足,而且教学内容与专业要求契合度较低,会导致教学效果出现偏差。因此专创实训由校企共同组织设计与实施,优势互补,达到专创深度融合的目的[2]。此外支持以专业创新竞赛成绩置换实训成绩,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竞赛。
实训建议以项目驱动方式开展,融合专业技术和创新方法。实训目标确定为两个:一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提升创新能力,解决学生专业技术单纯,商业模式弱化的问题;二是“创业路径模拟”,在模拟环境中让学生体验商业模式及变现过程,落实专创融合可操作性,提升创业能力。
实训内容设计使用“T S P S”模型,即理论教学(Theory)、模拟训练(Simulation)、创业实践(Practice)、创业扶持(Support)。校内实训主要涉及前三部分。完成实训后,学生确实存在创业想法,可提供创业扶持。
实训组织及考核由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实训分五个阶段:
起始阶段对创业理论、商业模式等进行理论教学,并介绍商业计划书的撰写方法要求。
创业实践阶段划分实训小组,以项目驱动方式开展,各组选定项目,完成技术市场调研及可行性分析,讨论提出创新方向,撰写商业计划书。
模拟训练阶段进行项目路演并总结,指导教师提出不足和问题,项目组完善与优化。
创业实践阶段,项目组凝练项目特色,制作推广海报等,进行创业宣传。
实训答辩阶段,以项目组为单位,向校企指导教师进行项目推广及Q&A。
实训评价由校企双方指导教师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业路演、项目推广等几个方面进行成绩评定与评价反馈。
3 专创深度融合课程体系及实训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
经过一个运行周期的课程开设与数据比较发现,以专创深度融合为目的的“1+1+X”课程体系,由于增加了专创融合课程和实训环节,与一般双创课程相比,既能够实现创新知识的普及,又能够与专业教育实现较高的融合,较好地实现对专业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当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专创融合案例库资源较匮乏、实训环节以模拟训练为主,真实性有一定折扣等。在后续教学及研究过程中,需要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