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策略及措施
2021-12-24
(普洱市景谷县益智乡林业服务中心,云南 普洱 666406)
我国森林草原覆盖面积较为广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肩负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国土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及旅游保健养生等多种使命。云南省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全省林草面积2500 万h m2,林草覆盖率54%,排在全国前列。森林草原为国家建设、农畜牧养殖和人民生活所需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及林副产品。然而人们在对森林草原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极易引发或受到火灾隐患的发生、危害及影响,加之森林草原火灾具有非常强的突发性和难以预见性,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预警预测和防控,一但发生火灾、不仅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森林草原防灭火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积极消灭,以人为本、科学扑救的方针。
1.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及深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移,林草产权改革后私有林发展迅速,加之天然林禁采且长时间未开展计划烧除,林下可燃物堆积增加,大大增加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任务。部分地区在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中,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部分林农户对自身的职责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所以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并不重视。一些政府在具体的工作中过多地强调了森林草原防火的人为性,并没有对其他因素进行分析,这将导致其中的责任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有效性。
1.2 预防措施落后
虽然我国在现阶段已经认识到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工程配套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此项工程起步比较晚且未完善,在预测和扑救等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落后的预防措施不能满足当前森林草原防灭火的要求。一旦发生火情火灾而我们工作人员又未能及时发现,非常容易出现小火变大火、小灾变大灾等情况。
1.3 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在一些区域如我们西南三省及我国一些西部省份,经济比较落后,防火设施设备并不完善,这会直接影响防火的质量,再加上对各种防火设备投入不够,不能组建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扑火救援队伍,更没有购置新型装备,对一些基层老化的防火设备也没有及时更新,严重影响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会导致大多数的扑火队装备和设施滞后。同时,森林草原防火正规化和机具配置标准化没有满足相关的要求和标准,这会导致火灾真正发生时,工作人员并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扑救,导致森林草原火灾迅速扩大曼延。
1.4 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滞后
可以说防火队伍质量直接影响着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顺利开展,设施和人员扑救技能更是防火扑救中的关键因素。但在大部分林区中普遍存在防火设施设备不完善,扑火队伍综合素质及扑火能力不高。再加上,大部分林区多数山高坡陡,其道路条件比较差,行车困难,如果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其中的扑火物资和人员投送就会受到影响,并且没有专业的扑救队伍,一些地方的扑火工作也会变得十分被动。
2.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策略及措施
2.1 强化责任制的落实
首先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保障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结合当前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基础情况,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及防火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制度的落实。
因此,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必须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一定要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法律和宣传等手段,积极做好此项工作,按照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和“五条标准”,保证各项责任在工作中有效落实,让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可以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明确森林草原防火责任的基础上,做到层层落实。
2.2 强化防火宣传
虽然大部分地域认识到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防火人员的安全意识还不高,为了保障此项工作的安全性,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他们的防火意识,可以使用微信等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张贴标语和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的宣森林草原防火禁令、防火法规和防火知识等多方面的森林草防灭火工作宣传。
此外,还需要按照具体的工作要求,落实和强化组织领导责任制,必须充分认识到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教育,将防灭火安全管理工作融入到其中。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工作,旅游景区要设立防火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旅游景区的森林防火宣传工作进行检查,加大森林草原火灾预防的教育力度,强化人们的防火意识。
2.3 加强对火源的管理
火源管理是其中的主要防人,要设立专门的人员负责,在森林草原防火期、特别是在防火戒严期对森林草原区域内的火情进行排查。密切关注林情和草情,确保“五个100%”严格管控火源,坚决杜绝人为用火所导致的森林草原火灾,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扑灭。此外,还需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完善和优化森林草原的防灭火预案,积极做好火灾扑救各项工作,主要目的是在最大力度上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
2.4 强化专业队伍建设
我国森林草原防火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要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需要在开展培训教育工作的同时,制定对专业队伍建设的方案,告知他们在具体的工程要将防火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掌握防火工作中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抓好森林草原的防火工作。
此外,还需要按照就具体要求定期对护林人员进行培训,可以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班,强化扑火队员和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他们业务培训的力度,然后结合实际的案例,对火场应急避险和扑救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主要目的扩大培训思路,对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
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消防安全意识,强化本身的自防自救能力,掌握和熟悉道路中的水源以及灭火的预案。尤其是在对消防安全设施进行应用时,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加强工作人员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森林灭火的效率。
2.5 强化应急处置工作
为了保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开展的有效性,需要强化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认识到应急处置工程的重要性,定期进行预案演练。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主要目的是强化扑火人员对森林草原的火灾处置能力,通过具体的演练过程,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急能力,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完善应急措施,优化森林草原防火中的预案内容,从而进一步促进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进程。
2.6 建立资金投入长效机制
由于一些偏远地方政府和山区的经济条件不高,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并不重视,在其中并没有投入资金,相应的储备资金比较欠缺。因此,为了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和保障此工作的整体质量,需要加大对物质基础的投入力度,建立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对日常启动资金的投入力度,给予此工作更多的经济和设备上的支持。
总结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及不断推进,必须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切实加强和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整体经济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强化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及森林草原防火部门必须高度认识到火灾扑救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建设力度,从而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