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编漫谈

2021-12-24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7期
关键词:学史农机化农村部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一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救国、奋斗兴国、奋发强国的探索奋斗史。这一百年,也是不断探索形成中国三农发展道路的一百年,是三农政策实践与时俱进的一百年,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一百年,是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农篇章的一百年。

百年农史的光辉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闪耀着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成就了中国农业的辉煌发展,推动了中国农村的深刻变革。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三农问题一直是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一条重要主线。党领导亿万农民群众,实现了翻身解放、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百年农史,农业发展稳步前行。从食不果腹,“吃草根、吃树皮”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仅用3年解决5.7亿人的温饱问题,再到进入新世纪粮食生产十七连丰,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之基愈发稳固,中国人牢牢端稳了自己的饭碗。

百年农史,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从收入“太仓一粟”到“钱袋子”鼓起来,农民从贫穷迈进小康。从“人身依附”受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贫苦农民,到“翻身把歌唱”“当家作主人”,农民的腰板直起来了。从解放前的破败凋敝、山河零落景象到如今绿水青山、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广大农村旧貌换新颜。

百年农史,农业科技日新月异。经过一代又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呕心沥血,农业科技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生产力:卫星航天育种,远洋深海捕捞,农业科技贡献率突破60%;育成农作物新品种超2万余个,优良品种加速换代;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屡破新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新中国成立时几十个村平均才有一台拖拉机,到如今全国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高达71%;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人扛牛拉”到挑上科技“金扁担”,传统的人畜生产样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全程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正将逐步变成现实,农业生产方式因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而发生历史性巨变。

农业机械化发展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农业史的组成部分。三农成就、农业科技成就、农业机械化成就都是在党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

“七一”前夕,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党支部与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党委联合举办专题报告会,邀请农机系统老专家、原《中国农机化报》高级编辑张蓝水同志作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史的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从大历史视角,分近代(1860年至1949年)和现代(1949年至2003年)两个部分,阐述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和启示,回顾了建党以来至新中国成立28年间的农机化发展历程。

报告指出,近代农业机械化史经历了倡导启动、引进仿制、培训实验等发展时期;现代农业机械化史经历了上下求索实验、国家强力推进、农民量力发展等发展时期。

专家表示,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农业机械化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物质力量,为我国社会进步建立了卓著功勋。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冀名峰在报告会上指出,开展农机化史学习是农机化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农机化工作者,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和精神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新时代农机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学史农机化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④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①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普洱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