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救捞工作护佑生命70载
2021-12-24
在8月31日交通运输部举行的“护佑生命70载 建功碧海新时代”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的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文剑请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副局长张建新介绍了我国海上专业救捞队伍70年发展成就和十四五重点工作,以及我国首次500米饱和潜水陆基实验相关情况。
筑牢海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今年是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也就是中国救捞创建70周年。中国救捞隶属于交通运输部,是唯一一支国家海上专业救助打捞力量,承担着对中国水域发生的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人命救助、船舶和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海上消防、清除溢油污染及其他为海上运输和海上资源开发提供安全保障等公益职责,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三救一捞"(即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应急抢险打捞),同时还代表中国政府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海运双边多边协定的义务。
1951年8月24日,经当时的政务院批准,中国救捞的前身中国人民打捞公司在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上海成立。70年来,中国救捞从一开始只有120名职工、一艘125kW的小拖轮和几只小平驳的简陋队伍发展到现在拥有近万人的专业团队和世界一流的救捞装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救捞发展之路。中国救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弘扬"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自1951年创建至今,共救助海上遇险人员82783名,其中外籍遇险人员12703人;救助遇险船舶5424艘,其中外籍遇险船舶957艘;打捞沉船1827艘,其中外籍沉船99艘,以实际行动坚决守住海上安全最后一道防线,被沿海群众誉为"当代妈祖",切实发挥了海上应急救援"国家队"和主力军的作用,是党和国家构筑在海上的德政工程。
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救捞已初步建成了全方位覆盖、高海况运行、配置科学、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三位一体"的海空立体救捞网络,救捞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一是救捞布局日趋完善。目前,中国救捞的力量部署有效覆盖我国全部沿海水域、国际搜救责任区,在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从北起鸭绿江,南至南沙群岛共设置了24个救助基地、88个救助船舶值班待命点、8个救助飞行基地、115个临时起降点,并建立了19支应急救助队,实现了365天、24小时不间断地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二是应急能力稳步提升。中国救捞实行动态值班制度,针对各海区的救助特点,实时对救捞船舶、直升机等装备和人员进行优化,将大马力救助船部署在通航密集区和事故多发水域,最大限度发挥海、陆、空联动效应。目前,救捞应急保障力量在9级海况下能够出动,在6级海况下能够实施有效救助。
三是救捞装备日新月异。目前拥有各类救捞船舶达209艘、救助直升机20架。主力救助船功率达到9000千瓦,抗风浪能力达到12级风14米浪高。最大的救助船"101"系列共三艘,满载排水量达7000吨,作为救助旗舰配置在3个海区。打捞工程船单船起重能力达到5000吨;整体沉船打捞能力已达50000吨;饱和潜水从无到有,并已具备300米水深作业能力,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深度已经达到500米;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深度达到6000米,一次溢油综合清除回收能力单船达到3000吨;救助直升机飞行救助半径110海里,单次最大救助人数可达20人。飞行救助实现了复杂气象条件下的跨区域长距离救助和船载直升机联合救助。
四是救捞队伍日趋精干。目前,中国救捞拥有职工近万人,主要包括从事救助、打捞、飞行工作的"三方面力量",其队伍的核心是"四大员",也就是船员、飞行员、潜水员、救生员。这支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占比55%,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一半,职工平均年龄36岁。
下一步,中国救捞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扎实推进新时代救捞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建设。未来5年,中国救捞将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江海兼备、快速反应、处置高效的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应急救助抢险打捞效率和处置效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是实现海域有效覆盖。海上救助力量在沿海离岸100海里以内水域形成多重覆盖,200海里重点海域加强,依托应急救捞基地,动态优化部署救捞力量。二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沿海离岸100海里以内重点水域应急达到时间不超过90分钟,具备内陆深水应急救捞快速处置能力;救助航空器有效实施全天救助;人命救助有效率不低于96%。三是加强高效处置能力。海上100米水深以内沉船整体打捞吨位不低于10万吨,强化6000米水下机械扫测打捞作业能力,离岸50海里以内水域溢油清除能力不低于1000吨。
饱和潜水陆基实验有大进展
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2014年完成饱和潜水313.5米作业的基础上,经过了7年的艰辛攻关,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于近期成功完成了我国首次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
饱和潜水是一种使人也就是使潜水员可以直接暴露在高压环境下,实现长时间、大深度工作的潜水作业方式,与机械作业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也是人类向海洋空间和生理极限挑战的前沿技术,因此西方国家一直在大力发展饱和潜水作业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水下大深度精细复杂环境下的搜救、打捞、安装、探查等作业。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饱和潜水技术的探索,2006年实现我国饱和潜水零的突破,下潜深度103.5米,2013年下潜深度增至198米,2014年用饱和潜水作业方式创造了313.5米的国家饱和潜水记录。饱和潜水技术的发展有力提升了我国深水作业的能力,如在"桑吉"轮深水抽油应急处置、香港输气管线应急抢修等重大抢险打捞任务中,充分展现了饱和潜水作为深水复杂作业技术的"皇冠"作用。
这次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从今年5月22日开始实施。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的9名饱和潜水员进舱实验。5月27日舱内加压至500米,9名饱和潜水员在51个大气压的高压环境下,一共停留了176个小时,开展完成了各项模拟出潜钟巡回实验项目,其中6月3日潜水钟加压至502米,突破了500米深度的大关。6月25日,9名饱和潜水员安全减压返回常压、走出舱门,这意味着我国首次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圆满完成,也标志着我国成为仅有的几个具备500米这一饱和潜水深度级别的一个国家。
出舱之后,参试潜水员又集中进行了三周的生理监测和系统全面的体检,最新报告显示,所有潜水员各项生理心理指标健康稳定,符合实验预期目标。至此,整个500米饱和潜水陆基载人实验圆满成功。下一步,在此次实验的基础上,将择机进行500米饱和潜水海试作业。
目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由于救捞系统有着代表中国政府履行海上国际公约、承担海上救助打捞的职责,不可避免的会接触一些外籍船舶和外籍遇险人员,救援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在交通运输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根据交通运输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统筹部署,救捞系统充分考虑国(境)外疫情复杂严峻形势和应急救捞工作的"外向型"特点,结合救捞工作实际,不断科学优化细化涉及外籍船舶和人员的应急救助行动方案预案,严格对获救人员和参与行动的救援人员进行封闭管理,并重点加强了遇险人员核查、获救安置、后续情况跟踪和救助人员防护、救捞装备消杀、船上隔离区域设置等关键环节,确保了在有效防范疫情传播蔓延的前提下,稳妥高效执行涉及外籍船舶和外籍遇险人员救援行动。2021年以来,救捞系统已成功救助外籍人员247名,救助外籍船舶12艘,在忠诚履行国际公约义务的同时,确保了救援人员安全。
疫情期间救捞防护加强防控
目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由于救捞系统有着代表中国政府履行海上国际公约、承担海上救助打捞的职责,不可避免的会接触一些外籍船舶和外籍遇险人员。救援人员在工作中注意规避感染风险,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具体措施有:
一是提前掌握信息。为确保疫情期间应急救助周全稳妥高效,在执行救援任务前,任务单位会加强与搜救、海事、海关、卫生健康、移民边检等部门及船东或代理等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信息及时共享、人员及时管控、疫情及时处置。同时,充分利用核酸检测、健康码、船舶人员动态信息等,研判外籍人员的健康状况,科学评估应急救援行动的安全风险,精准制定具体的应急行动方案和防控措施。
二是严格做好防护。在执行救援任务期间,科学控制直接参与救援的人员数量,要求救援人员充分做好个人防护,比如穿戴严密的防护服,对救助船舶和航空器做好消杀等。海上救捞本来就是个高风险的职业,穿戴防护服对一线救捞人员执行救助任务带来了困难。纵然如此,他们仍然冒着巨大风险,秉承着生命至上的理念,无私救助遇险人员和船舶。同时,会参照疑似病员管理要求,提前设置临时安置隔离区,严格获救人员转运期间的管理。
三是做好后续处置。救援任务结束后,对获救人员涉及区域进行有效消杀处理,并通过健康码、核酸检测等手段及时有效跟踪他们的健康状况。在未确定健康前,会对参与救援的救助单元和人员进行隔离管控,确保有效防范疫情传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