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国作家的一次“精神寻根”

2021-12-23于理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梁鸿樟柯余华

于理

故乡是人生的起点,是艺术的永恒母题,是人们认识这个世界最初的原点。贾樟柯执导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中国作家的一次“精神寻根”,纪录片以马烽、贾平凹、余华和梁鸿等四个作家为叙事对象,通过作家与故乡的关系、社会变迁下的故乡生态,概述1949年后的新中国文学史,也展现了1949年以来中国人的“心灵史”。

纪录片中第一个“出场”的作家是马烽,他于1922年出生,2004年去世,纪录片通过马烽的友人和女儿的讲述,还原他的人生经历,也将我们带入那段以革命、战争、土改等重要事件为主导的岁月;在那个集体主义盛行的时期,文学的主流形态是“革命文艺”。

出生于1950年代的贾平凹,谈到儿时农村大家庭的困顿、父亲因“身份”遭到的打压、多番波折他终于考上大学、写作下乡与疾患,通过他儿时与青春年代所经历的苦楚与无奈,表达“故乡是血地”的伤痕体验。

之后出场的是先锋派作家余华,他1960年出生于浙江海宁。这是整个纪录片最欢脱幽默的章节。余华以诙谐自在的口吻,訴说一个渴望自由、天马行空的青年充满奇遇的人生历程,那是一个思想解放、个性色彩得到张扬、社会面貌生机勃勃的时代。

出生于1970年代的梁鸿,感伤又细腻地讲述童年往事,通过家庭悲苦、乡土伦理、亲情羁绊,呈现出几代人之间差异化的人生境遇与城乡体验,有喜有悲,有疑惑有释然,万般滋味在心头。

以四个作家串起中国当代文学史,也串起中国当代社会的波折演变。《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不仅仅是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奏,它的更大野心是,以个体经验观照时代变迁。这也是为什么纪录片中出现大量看似与文学主题无关的普通人的面孔,比如排队打饭的老人、剧场里看地方戏的观众、麦田里劳作的农民;18个章节里也涵盖中国人生活的基本维度,包括吃饭、恋爱、疾病等。一张张平凡又生动的面孔,是故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留了时代的讯息和历史的印记。

在作家们的访谈之间,纪录片还插入一些普通人在图书馆、麦田里或原野上朗读或背诵作家所著的文字的片段,将文学具象化为个体的口述和记忆,连缀起文学与普通人、文学与故乡、文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在文学里发现历史的轨迹,找寻中国人的精神脉络。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有一种“抢救历史”的意味,贾樟柯希望把乡人、乡音乃至口述里的历史“作为一个文献留下来”。纪录片里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贾樟柯让梁鸿的儿子王亦梁一个中学生,用河南话介绍自己。王亦梁虽在河南出生,但在北京生活、学习,他说自己已经忘了怎么用乡音表达。梁鸿亲自上场逐字逐句地教他用方言做自我介绍。王亦梁是新一代年轻人的缩影,我们在远行中,慢慢地与故乡疏离、断裂,甚至遗忘。但其实故乡的印记刻在我们的血肉里,只要有心追寻,我们的“身世之谜”很容易得到探索。

纪录片最后一章,余华深情地讲述了他自己的经历:“我小的时候,海看起来是黄色的,但课本上说海是蓝色的。我小时候常在这里游泳。有一天我想一直游,我想游到大海变蓝。”“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多么像我们与故乡的关系。我们对外面世界充满渴望,为抵达远方不懈努力,然而,无论游得多远,也不要忘记我们是从哪里出发。

猜你喜欢

梁鸿樟柯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不因人热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不因人热
情义
读与写(节选)
梁鸿尚节
第二届青葱计划启动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