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1-12-23张芳

种子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应用

张芳

摘    要:对苗木移栽技术的前期准备、过程控制和养护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和质量提出具体的管理举措,希望能够推动我国造林绿化工程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造林绿化工程;苗木移栽技术;应用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9-012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23.3       文献标志码:B

1   苗木移栽前期准备工作

1.1   工程设计规划

作为一项服务生态环境建设的工程项目,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具有较强的设计规划性。与此同时,为保证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及生长趋势,做好苗木移栽前工程设计规划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专业角度来看,工程设计规划工作应当依据工程所在区域气象条件、土壤特性等客观因素进行苗木类型、移栽时间、苗木规格等的规划与选择。此外,为保障造林绿化工程的科学稳步推进,还要设计出完善的工作计划,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过程的规范、标准和有序[1-2]。

1.2   整地工作

整地工作是苗木移栽前为改善土壤条件所采取的重要管理举措,可为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因此需要采用机械化设备对造林场地进行深耕,深耕深度应达到50 cm,并将土壤中存在的石块、枯树根进行清理。其次,为确保土壤肥力,应当根据计划移栽苗木的需求及土壤实际情况进行施肥或追肥,从而满足苗木生长对肥力的基本需求。最后,在整地工作中还要进行必要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可在土壤中喷施多菌灵等杀菌灭虫药剂,从而减少病虫害问题的发生概率[3-4]。

2   苗木移栽过程控制工作

2.1   移栽时间控制

鉴于植物生长习性的特殊性,为最大程度上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还需要控制好移栽时间。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春季是大多数苗木移栽种植的最佳时期。春季是大多数苗木复苏的阶段,加之土壤解冻后水分充足,因此能够保障苗木移栽后根部的快速生长。在具体的移栽过程中,还要根据气温变化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因春季气温忽高忽低而造成苗木冻死问题。此外,秋季也是苗木移栽的重要时期。一方面秋季苗木仍处于生长趋势,另一方面树叶脱落降低了根部的吸水需求,因此秋季同样适合大多数苗木的移栽。在此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保障根部的完整性,并缩短从起苗到栽苗的时间。由于夏季降水量较大,应当尽可能选择一些耐涝型苗木进行移栽,避免因降水量过大而造成苗木根部的死亡。

2.2   起苗控制

起苗是指林木幼苗从苗木基地挖起的环节。起苗的质量对于苗木成活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把控好起苗环节的质量。首先,不同的苗木由于生长习性不同,加之苗木规格、根部特性等方面的不同,在起苗过程中应当选择科学和合理的根部管理工作。例如为保证根部的完整性,许多苗木需要采取土球移栽方式,这时便需要对土球规格和质量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并使用无纺布、草绳等进行捆扎。其次,在苗木装车环节,一方面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堆放,确保整车苗木结构稳定,从而避免土球松散、脱落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对苗木进行必要的浇水,确保土球的湿度。最后,对于一些大型苗木,在确保冠型的基础上可进行必要修剪,如此既能够减小苗木占地空间,同时能够起到降低蒸腾作用的效果,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3   运输控制

运输主要指苗木从装车到造林绿化工程工地之间的过程。苗木起苗后需要尽快进行栽植,因此该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运输环节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为保障苗木的成活率,运输时间应当尽可能控制在24 h内,并且最好在夜间进行运输,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减少苗木移栽后的水分蒸发。②尽可能选择便利的交通路线,可有效降低运输时间,避免因路面破损、通行质量差造成苗木根部土球破坏。③在苗木装车过程中还应适当浇水,并做好帆布遮盖,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运输环节给苗木成活率带来的不利影响。

2.4   苗木定植

苗木定植是苗木移栽种植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是影响苗木生长及成活率最为关键的环节。为提高苗木定植环节的工程质量,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做好移栽区域土地整理工作。在移栽苗木前完成挖坑工作,并控制好土坑間距、大小及深度。②做好工艺控制工作。小型苗木以人工方式进行装卸和栽植时,应确保苗木尽快移植到工程林地中,而大型苗木则需要借助吊车进行辅助,以确保其效率和栽植质量。③做好浇水工作。小型苗木栽植后应当立刻浇水,而大型苗木则须在浇水后方可进行填土,由此提高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④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及品种特征对苗木进行固定工作,避免因大风等外力作用使苗木出现倒斜而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3   苗木移栽后养护管理工作

3.1   浇水

浇水是苗木移栽后养护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助于苗木移栽后快速恢复生长,并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苗木移栽后,根部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受蒸腾作用的影响,对水源有更高的需求。为提高苗木浇水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一方面管理人员要做好工程林地墒情变化监测工作,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苗木生长态势,从而科学制定苗木的浇水频次和整体浇水量,为苗木生长创造合理的生长条件。

3.2   施肥

施肥工作是苗木移栽后养护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提高苗木生长质量的重要保障。一般情况下,施肥工作应当具备针对性和合理性两方面基本特征。首先,不同苗木对于肥料营养成分需求有所不同 。当土壤某种营养成分出现下降或偏低时,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工作。其次,为保障苗木的长期稳定生长,还需要定期对林地进行施肥,此环节应当做到对时间周期的合理控制,避免因肥力过高而抑制苗木生长,甚至造成苗木死亡。

3.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为害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发生病虫害,不仅会抑制苗木的生长,甚至还会造成大片苗木死亡。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做好以下几方面。①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做好树种林地病虫害高发期的防范工作,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②尽可能选择绿色环保防治方法,如采用天敌灭虫法或物理灭虫法等环保技术,从而推动造林绿化工程的绿色健康发展。

3.4   其他养护管理工作

除上述养护管理工作外,造林绿化工程苗木移栽后还需要进行诸多養护管理,如苗木修剪、林地除草等。定期进行树枝修剪能够提高苗木的生长质量,除草工作则能够避免杂草汲取土壤养分造成土肥流失的现象,从而更有利于苗木的生长。此外,苗木移栽后养护管理还涉及一些苗木支护、修建及排水系统等方面,都会对苗木的生长及工程建设质量带来影响。

4   提高造林绿化工程苗木移栽技术应用质量的有效举措

4.1   提高造林技术意识

对于造林绿化工程而言,苗木移栽工作能够得以科学高效地开展,将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水平与质量,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单位的移栽技术。首先,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全面认知苗木移栽技术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应组织从业人员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从而更好地为林业建设服务。其次,建设单位还要加强技术宣传工作,强化苗木移栽管理人员技术意识,在各环节中充分落实相关技术管理要求,为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工作的科学有序推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4.2   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在苗木移栽技术应用过程中,为确保各项技术的有效落实,应不断优化建设单位的技术管理水平。具体而言,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内容。其一,制定精细明确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由此对苗木移栽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并指导工作人员系统高效地落实相关管理工作。其二,加强技术监管制度建设。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并设置技术监管部门,对苗木移栽过程进行实时监管,从而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其三,强化工程建设质量验收工作,对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进行寻根追责,促进工程建设单位技术水平的提高。

4.3   提升人员专业能力

作为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还要注重工作人员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工程建设单位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林木移栽技术队伍,应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培训工作,使专业能力持续强化和提升,从而在工作中做好苗木移栽技术要点的把控。建设单位还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及责任意识的强化,通过绩效考核工作来提高其工作热情。在我国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必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从而为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 1 ] 星隆华.造林绿化工程中的苗木移栽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7):47,49.

[ 2 ] 苑井超.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风,2020(13):28.

[ 3 ] 马菊梅.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0,38(21):53-54.

[ 4 ] 周咏.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实践与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10):35-36.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