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桐育苗技术要点与栽植技术分析

2021-12-23王虎

种子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育苗栽培管理

王虎

摘    要:法桐作为一种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因具有较好的绿化、美化效果与广泛的适应性,深受人们喜爱。因此,近年来,法桐苗木在造林绿化当中应用量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提高法桐育苗栽培技术水平,结合实践,探讨分析了法桐育苗技术要点及其栽植技术,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法桐;育苗;栽培;管理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9-009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92.37       文献标志码:B

法桐有着阔钟形的树冠,灰褐色、灰白色的干皮,树皮为薄片状,容易剥落,露出光滑的树干[1];幼枝与幼叶部位上密生有星状毛,颜色为褐色,树叶呈现掌状,相对较大,有5~7裂,叶缘部位为齿状,掌状脉;花序为球形呈白色,雌雄同株,花期在4—5月,果实成熟在9—10月,树冠开张,冠幅较大,具有浓密的树荫,树龄长。法桐还具有很强的耐寒特性,能够有效抵御大气污染,其叶片可以大量滞积灰尘,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可有效抵抗氯气、二氧化硫等。正是由于法桐的诸多优势,其在造林绿化方面应用越来越普遍。为了满足近年来造林绿化对法桐苗木的需求,结合实践对法桐育苗及栽植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1   法桐育苗技术要点

对于法桐育苗而言,可结合实际选择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等方法开展育苗工作。和扦插育苗相比,播种育苗会使根系更发达,苗木生长更旺盛,同时会具有较长的速生期,并且不会引发心腐病,但是播种育苗难度相对较大。这是因为法桐的种子相对较小,而且种子容易发育不良,存在很多空粒, 增加了选种难度。幼芽顶土能力相对较差,春季干旱的天气条件不利于法桐的生长。具体进行育苗时,应当与实际情况充分结合,选择相应的育苗方法。

1.1   法桐播种育苗技术

1.1.1  ; 整地

首选地势高、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块,以沙壤土最佳,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按照90 m3/hm2施入其中,设置畦宽1.2 m,埂宽25 cm,埂高15~20 cm,播种工作实施之前开展土壤消毒。

1.1.2   浸种与催芽

为了保证幼苗快速生长,首先应把挑选的种子放置于40 ℃的温水中浸泡10 h,并进行搅拌保证种子均匀受热;其次在常温条件下浸泡24 h,捞出种子,按照种子量的2倍和细沙均匀混合;最后装入到草袋或木箱中开展催芽工作,温度保持在25~30 ℃,每日进行翻动,通常3~4 d种子便逐渐露白,当种子大部分露白时,便可开展播种工作。

1.1.3   播种

播种时间选择在4月上旬,在适宜播种期提前播种,这样能够使法桐幼苗生长时间有效延长,增加苗木抗性,保证苗木质量。播种前应浇透水,确保床面全部湿透,在畦面上均匀撒施种子,之后将1份细沙、1份细土和2份马粪渣配合成混合物,在种子上覆盖,厚度为0.3 cm,并覆盖地膜,一般5 d便可出苗。

1.1.4   管理措施

①出苗前期的管理措施。幼苗出土之前必须要保证良好的温湿度,并合理地进行喷水,避免出现干裂,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幼苗健康生长。②生长初期的管理措施。幼苗出土至生长出6~7片真叶一般需要60 d左右。生长出两对真叶时,幼苗的根系短,抗旱能力弱,同时由于春季干旱天气较多,需要时常进行喷水,确保地表湿润度,不可大水漫灌,以免小苗被水冲走。当幼苗生长出3~4对真叶时,根系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幼苗水分养分吸收能力、抗旱能力也会大幅增强,此时可以有效控制喷水次数,促进蹲苗,保证幼苗根系健康生长。③移栽期的管理措施。当生长出4对真叶并在阴雨天或者傍晚时移栽的效果最好,能够有效保证苗木成活率,移栽之前进行一次透水浇灌,这样利于幼苗带土移栽。④定苗期的管理措施。当幼苗生长针叶达到6~7对时,生长速度加快,叶片面积不断扩大,应当根据苗木大小分次进行定苗,定苗之后,施入0.5%的尿素,也可在浇水过程当中利用速效氮肥进行追施,保证苗木快速生长。⑤速生期的管理措施。当法桐实生苗在生长出的真叶达到6~7对时,一般于7—9月便进入速生期,8月中旬是其生长高峰期,此时更应当强化肥水管理工作,将法桐的速生潛力充分挖掘出来。⑥生长后期的管理措施。合理控水与合理施肥,保证苗木有效木质化,培育出更多优质壮苗。

1.2   扦插育苗要点

1.2.1   插条的采集

秋末冬初采集种条,选择1~2年生实生苗木采集插条,并截成15 cm长的插穗,每个插穗上保留两节,并留有饱满芽胞3个,接穗上端在饱满芽上0.5 cm的部位剪成平口或者略斜口,下端在芽下1 cm部位,剪成马蹄型口,随采随插。

1.2.2   苗床整理

首选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具有较好排水条件的地块制作苗床,每667 m2施入有机肥500 kg、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5 kg 以及硫酸亚铁10 kg,以杀死地下害虫,保证育苗成活率,确保苗木健康生长。

1.2.3   扦插

扦插时间选择在春季3月份,并合理整畦与覆地膜,设置畦宽190 cm,并根据30 cm×50 cm控制株行距进行扦插,每畦扦插4行,种植密度为4 400株/667 m2,插穗利用生根粉配制的溶液进行浸泡,扦插时利用和插穗具有相同粗细的硬木棍打孔,之后开展扦插,保证插穗和细土充分结合,之后浇水,提高成活率的同时提高植株抗逆性。

1.2.4   苗期管理

插穗扦插之后,要确保苗床湿润度,有利于插穗快速生根。当萌条达到10 cm左右时,选留生长较好的枝条进行主干培育,并剪除其他萌条。苗期生长阶段如果枝条生长过密,应当将二次枝适当剪除,保持通风透光性。并合理地松土、除草,结合土壤墒情与天气情况进行浇水,并追施尿素、复合肥等。

2   法桐栽植技术

2.1   栽植技术要领

最佳栽植时间为3—4月。将栽植穴挖好,如果进行大径材培育,应当开挖大穴,将苗木放入其中,回填土并踏实,上提苗木保证根系全部舒展,之后踏实浇水。

2.2   栽植法桐的注意事项

①首选本地苗或者通过苗圃进行驯化的优质苗木,同时应当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进行栽植。②不应选择裸根苗进行移栽。裸根移栽会引发苗木根系受到损伤,导致根部大量失水,造成缓苗时间过长。应当对苗木根系加强保护,避免根系出现撕裂,并进行平齐短截。③移栽过程当中应当科学修剪,确保苗木水分代谢平衡。④苗木移栽后在树干上缠上薄膜或者草绳进行保湿,更利于苗木成活。⑤移栽大苗时,应当采取固定措施,避免根部出现松动,采用大坑移栽保证水分供应,提高成活率。

2.3   养护要点

法桐有着很强的适应性,管理相对粗放,不必进行特殊养护,但在透水不良、高盐碱含量的土壤当中易生长不良,增加黄化病的发生概率。可利用拉沙压碱、换好土的方式进行土壤改善,开挖大坑,将河砂铺于底部以隔盐碱。而且应当对树草需水矛盾有效控制,以免對法桐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干燥高温天气条件下,极易导致法桐病害发生,可以喷水进行保湿,提高法桐成活率。

2.4   病虫害防治

法桐霉斑病是影响法桐苗木健康生长的重要病害,常常会引发苗木枯死。该病害多发于叶片部位,导致叶片背面出现黑褐霉层,大小不一。应用200倍波尔多液进行喷施防治,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法桐食叶性害虫可以利用药剂喷洒进行防治。蛀干害虫主要为光肩星天牛,为了有效防治该害虫,应采取以下措施。①捕捉成虫。在5—6月害虫发生盛期进行成虫捕捉。②毒杀成虫。在成虫高发阶段,运用40%的乐果或80%的敌敌畏,并掺和一定量的水与黄泥制成糊状,在距地面50 cm左右的树干部位进行涂刷,可以将上树产卵的成虫以及刚刚孵化的幼虫杀死。成虫产卵高峰阶段还可在树干基部涂刷白涂剂,控制和减少成虫产卵。③将害虫卵粒与初孵幼虫刮除。6—7月观察到树干基部出现泡沫状胶质流出时,将树皮之下的卵粒与初孵幼虫刮除,并运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进行涂刷消毒。④毒杀幼虫。当树干基部有成堆虫粪发现时,掏出蛀道虫粪,并塞入下列药剂进行毒杀。首先利用废纸或者布条蘸5~10倍40%乐果乳油或者80%敌敌畏乳油,塞入虫洞之内,也可利用注射器将药剂注入虫洞。其次运用56%的磷化铝片剂,将每个蛀洞当中塞入一粒药剂,并用泥将洞口封好。再次利用硫化锌制作的毒签蛀孔当中,将幼虫杀死。最后钩杀幼虫。⑤对受害树加强治疗。春季清明到立夏这段时期是法桐根系快速生长阶段,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将遭受病虫害的法桐根茎部位土块挖开,将伤口残渣刮除,露出新鲜色泽。将生根粉涂于伤口部位,并在伤口部位堆放肥土,覆盖薄膜,利用绳子牢固捆扎薄膜,经过一段时间,伤口便快速愈合,长出新根。

3   结论

对法桐育苗技术要点及栽植技术要点予以分析和探讨,以便在后续法桐幼苗栽植工作过程当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育苗效果,提高栽植水平,推动法桐造林绿化事业持续稳步发展,为友好型生态社会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 谢洪梅.林木病虫害的检测与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2020(4):69,71.

猜你喜欢

育苗栽培管理
草莓的立体栽培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